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脊柱血管瘤合并脊髓压迫的外科手术方式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脊柱血管瘤合并脊髓压迫病人的临床资料。6例均经后正中入路,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肿瘤切除,结合减压和(或)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随访6例,时间4-36个月,2例病人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予以射波刀治疗后,改善1例,无效l例。其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椎管内肿瘤切除+椎板减压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脊柱血管瘤合并脊髓压迫的基本手术方式,椎体部分切除术对于脊髓前方压迫的部分病人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血管瘤 脊柱 脊髓压迫 减压术 椎板 椎骨切除术
  • 简介: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16例病人均在术前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颈动脉血管造影,术中植入自膨式支架,术后行神经专科及颈动脉超声随访.结果成功植入自膨式支架16个,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未发现神经系统损害,颈动脉超声检查示靶血管开通且无明显狭窄.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能安全有效地解除颈动脉狭窄,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脑血管意外 支架
  • 简介:目的研究性病恐怖症的临床特点及康复要点.方法以118例确诊为性病恐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寻找此病症结.结果患者心理行为集中表现为怀疑患上性病或未愈,高度恐惧性病,体征主要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经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患此病的人数已婚者多于未婚者(P<0.05),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者多于大专以下(P<0.01),既往有性病史者多于无性病史者(P<0.001).结论该病成因复杂,治疗难度大,应以心理调适为主、药物为辅,加强社会对性病的认识,整治性病医疗市场,减少社会环境的污染,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 标签: 性病恐怖症 临床特点 康复治疗 健康宣教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 简介:患者男性,55岁,因“不能言语、右侧肢体乏力4h”于2007年8月24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嗜烟史。体格检查:神志清楚,重度运动性失语,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右上肢肌力2级,远端3级,右下肢肌力2~3级。右侧肢体肌张力低下,右侧肢体针刺痛觉减退,右侧病理征阳性。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11分。血小板、血凝指标四项正常。

  • 标签: 颈内动脉 血栓形成 磁共振成像 溶栓治疗
  • 简介:鞍区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鞍区结构复杂,术后易出现并发症,电解质紊乱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共治疗鞍区肿瘤术后电解质紊乱患者11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鞍区肿瘤 手术 电解质紊乱
  • 简介:目的探讨全脑室系统出血铸型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36例全脑室系统出血铸型患者采用立体定向侧脑室前、后角置管引流、脑室内灌注尿激酶、生理盐水间断交替冲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手术病人进行随访.结果36例血肿消失时间分别为2d7例,3d15例,4d10例,5d4例.3个月~2年随访(ADL分级法),Ⅰ级10例,Ⅱ级12例,Ⅲ级9例,Ⅳ级5例.结论立体定向侧脑室前、后角穿刺引流治疗全脑室系统出血铸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立体定向技术 侧脑室 脑室内出血 治疗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5岁.4岁时阴茎、睾丸增大,逐渐出现阴毛,生长发育快,身高明显高于同龄儿童.CT及MRI检查示鞍上占位,CT为等密度占位,MRI为等信号影.

  • 标签: X-刀 治疗 下丘脑错构瘤 CT MRI
  • 简介:随着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认识的深入,作为正常老龄化向痴呆过渡状态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积极进行干预是延缓认知功能进一步衰退的有效措施,但目前关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干预措施的报道较少,药物也仅有个别的多中心研究报道。因此,笔者拟就目前国内外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现状及进展进行系统性回顾。由于最多见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亚型是遗忘型认知功能障碍即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期,故而关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策略多沿袭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治疗方案 ALZHEIMER 阿尔茨海默病 多中心研究 系统性回顾
  • 简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是颅脑损伤的合并症之一,属于开放性颅脑损伤范畴。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经颅底(颅前、中或后窝)或其他部位骨质缺损、破裂或变薄处,由鼻腔流出,

  • 标签: 外伤性 脑脊液鼻漏 诊断 治疗
  • 简介:1对象与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对28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其中男220例,女60例;年龄≥50岁206例,〈50岁74例。出血部位:基底核198例,丘脑69例,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立体定位技术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颅内幕上占位性病变的显微手术切除方法及其应用效果,同时分析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幕上占位性病变切除中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颅内幕上占位性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神经导航系统实施显微手术。结果神经导航系统平均注册误差(2.10±0.52)mm。病灶全切除53例,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6例。术后偏瘫6例,语言功能障碍3例。未发现因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而导致的手术并发症。结论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对颅内幕上占位性病变实施显微手术可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肿瘤的全切率。

  • 标签: 病变 颅内 幕上 占位性 神经导航系统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评价伽玛刀放射治疗对听神经瘤生长的控制作用和对肿瘤周围的颅神经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从1997年至2005年我科伽玛刀中心采用多中心点照射治疗159例(164个)听神经瘤,其中137例有完整的随访资料。MRI随访6~96个月,平均37.2个月;临床随访6~116个月,平均36.4个月。单纯行伽玛刀治疗86例,开颅手术后再行伽玛刀治疗51例。结果肿瘤控制率为94.16%;肿瘤体积增大8例(5.84%)。术前有听力的106例患者中听力保留率为72.64%,听力下降率为27.36%。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95.50%,三叉神经功能保留率为94.16%。结论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并发症少,对肿瘤周围颅神经有较高的功能保留作用。

  • 标签: 伽玛刀 听神经瘤 疗效 颅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愈后.方法回顾分析16例骑跨横硬膜外血肿的受伤机理、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手术方法.结果16例病人均手术治疗,15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外伤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预后较好,单纯性硬膜外血肿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 治疗 诊断 临床资料 颅内血肿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治疗效果和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结果应用不同疗效指标,各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各不相同。结论药物经济学在帮助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期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药物治疗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jugularforamenschwannomas,JFS)的入路选择及术中神经保护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分型,6例A型肿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B型肿瘤采取枕下经颈静脉突入路,1例C型肿瘤采用颈侧入路,4例C型和9例D型肿瘤采取髁旁-颈外侧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新发吞咽困难2例,吞咽困难较术前加重5例;术后新发声音嘶哑3例,声音嘶哑较前加重1例;新发舌肌萎缩、伸舌偏斜1例;面瘫加重2例;无新发面瘫及听力下降、颅内出血、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3-48个月,耳鸣、听力下降较术前改善12例,吞咽功能、声音嘶哑较术前改善各7例,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3例。无肿瘤复发、进展及死亡病例。结论根据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累及范围,应用微创理念精确磨除骨质,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到达病变区域,可以在全切除肿瘤的同时减少创伤,保护脑神经。

  • 标签: 神经鞘瘤 颈静脉孔 入路 髁旁-颈外侧 入路 枕下乙状窦后
  • 简介:目的探讨颅底胆脂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结合文献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治疗及其并发症给予讨论。结果本组全切6例,次全切23例。大部分病人术后均无异常,术后再出血、发热是常见并发症,经治疗后均好转。结论MRI检查是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完整切除肿瘤是胆脂瘤治疗的最终目标。手术不必刻意追求全切。术中利用显微解剖技巧、精细操作,生理盐水冲洗以及激素的应用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颅底 胆脂瘤 MRI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人际心理治疗对亚健康状态恢复的疗效。方法:对90例亚健康状态者实施人际心理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其主要临床相-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改善亚健康状态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有效率为91%。绝望感、无愉快感、空虑感、自卑感、睡眠障碍、烦恼、乏力、食欲减退等分值均低于治疗前。结论:人际心理治疗与亚健康状态情绪障碍的改变相关,可作为一种阻断亚健康状态向临床病态发生的防御措施。

  • 标签: 人际心理治疗 亚健康状态 疗效观察 情绪障碍
  • 简介:我院自1999年始,应用微型磨钻及气动铣刀,对15例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采用半侧椎板切开切除椎管内肿瘤,然后再将切下的椎板回植,术后对病人的病情转归、回植的椎板X线表现进行了研究,以探讨椎管内良性肿瘤最佳手术入路.

  • 标签: 良性肿瘤 椎管内 外科手术
  • 简介:回顾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经伽玛刀(γ-刀)治疗后再手术的颅内肿瘤3例,探讨γ-刀治疗后病理和影像改变与严格γ-刀治疗适应证和随访的意义。

  • 标签: 颅内肿瘤 伽玛刀 治疗 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