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CD34抗体标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HCC患者手术切除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中IGF-Ⅱ、VEGFCD34的表达,分别对IGF-ⅡVEGF表达进行积分光密度值(IOD)测定,对CD34阳性组织进行MVD计数,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GF-Ⅱ在HCC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IOD值分别为55940.00±44570.41、83688.81±64460.150;VEGF的IOD值分别为37315.79±27315.09、38181.70±33391.022528.96±1445.21。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相比,IGF-ⅡVEGF的IO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IGF-Ⅱ的I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的I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肝癌组织MVD值为42.10±20.63,癌旁组织MVD值为28.96±8.55,正常肝组织MVD值为17.70±9.67,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Ⅱ、VEGFMVD的表达都与淋巴结或肝内转移、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且IGF-Ⅱ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IGF-ⅡVEGF共阳性表达组MVD值为44.24±21.22,高于IGF-ⅡVEGF共阴性表达组MVD值(19.25±1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GF-Ⅱ在HCC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VEGF呈明显正相关(P〈0.01),随着IGF-Ⅱ强度的增加,VEGF表达增强。结论IGF-Ⅱ在HCC中表达显著增加,并可能诱导VEGFMVD的过表达,且与HCC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 标签: 原发性肝细胞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D34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Ral-相互作用蛋白76(RLIP7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132例食管鳞癌组织54例正常食管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RLIP76VEGF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RLIP76VEGF在132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89/132)71.2%(94/132),高于正常食管组织的11.1%(6/54)18.5%(1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RLIP76、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RLIP76VEGF表达呈正相关(r=0.272,P=0.002)。RLIP76阴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34个月,高于阳性表达者的2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VEGF阴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32个月,高于阳性表达者的2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RLIP76VEGF表达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OS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RLIP76VEGF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癌作用,RLIP76有望成为食管鳞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食管鳞癌 Ral-相互作用蛋白76(RLIP7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 简介: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cyclinE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80例大肠癌组织芯片,同时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芯片中p27cyclinE的表达。结果:80例大肠癌中p27阳性27例,强阳性15例,阳性率为52.5%。80例大肠癌中cyclinE阳性18例,强阳性16例,阳性率为42.5%。浸润深的大肠癌中p27的表达低于浸润浅的大肠癌(P<0.05),浸润深的大肠癌中cyclinE的表达高于浸润浅的大肠癌(P<0.05),p27阳性的大肠癌中cyclinE的表达低于p27阴性的大肠癌中。结论:结果提示不同浸润程度的大肠癌中p27的表达有显著差异,不同浸润程度的大肠癌中cyclinE的表达有显著差异,大肠癌中p27与cyclinE表达呈明显负相关。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 标签: 组织芯片技术 大肠癌 癌组织 P27 CYCLINE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的经验,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appendectomy,OA)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3例阑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LA组OA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以及切口脂肪液化感染、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LA组367例,中转开腹3例,OA组436例,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两组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及平均住院时间,LA组明显低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A组(P〈0.05),但住院费用高于OA组(P〈0.05)。结论LA较OA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Scc—Ag与子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及与肿瘤放射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微粒子(MEIA)法检测109例子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和放射治疗的53例子宫颈鳞癌血清Scc—AS阳性患者,每周定期检测血清Scc—Ag值观察其下降情况。结果:109例治疗前血清Scc—Ag阳性率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病期越晚Scc—Ag阳性率越高(P〈0.005),病理分化与Scc—Ag阳性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53例放疗过程中连续检测Scc~Ag,发现Scc—Ag阴性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肿瘤负荷的减小而增加。在治疗中或治疗后Scc—Ag持续高水平是较强的危险信号,并提示可能有远处转移或肿瘤未控。结论:血清Scc—Ag是子宫颈鳞癌较好的一种肿瘤标记物,定期检测血清Scc—Ag对子宫颈癌的发展状态、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后的疗效以及随访监控具有临床研究的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子宫颈肿瘤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 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侵袭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TORVEGF在60例直肠癌、30例直肠腺瘤及10例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对直肠癌中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两者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mTOR在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0%(36/60),高于直肠腺瘤直肠正常黏膜组织的36.7%(11/30)10.0%(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直肠癌患者的术前CEA水平、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形态无关(P〉0.05)。VEGF在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42/60),显著高于直肠腺瘤直肠正常黏膜组织的46.7%(14/30)20.0%(2/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直肠癌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形态、术前CEA水平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两者在直肠癌组

  • 标签: 中表达 侵袭转移 直肠癌组织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2,COX-2的表达。结果MMP2及COX-2的阳性率分别为31.25%、41.25%。MMP-2及C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MMP2COX-2的阳性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MMP2及COX-2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然而它们也许并不能作为重要的预后指标。

  • 标签: 肺肿瘤 MMP-2 COX-2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背景:复发是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因导致肿瘤复发的基因组学改变不同于原发肿瘤,所以复发的肿瘤至少有一部分会失败。为探索这一假设。我们对23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在初治复发切除标本的外显子进行测序。

  • 标签: 低级别胶质瘤 肿瘤复发 基因突变 变异 治疗 原发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乙醛脱氢酶1(ALDH1)阳性表达及CD55高表达在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65例随访5~8年的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ALDHlCD55表达检测,判定ALDH1阳性表达及CD55高表达标本,分析各临床疾病特征与CD55高表达及ALDH1阳性表达的关系。计算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析其与CD55高表达、ALDH1阳性的相关性;分析5年生存率与临床疾病特征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5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ALDH1阳性表达占24.6%(16/65),CD55高表达占33.8%(22/65)。ALDH1阳性表达CD55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绝经状况、肿瘤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孕酮受体表达情况、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术后是否接受其他治疗均无关(P〉0.05),与肿瘤是否复发密切相关(氏0.01)。与ALDHI阴性、CD55低表达患者相比,ALDH1阳性表达、CD55高表达患者的5g生存率显著降低(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DH1阳性表达、CD55高表达、肿瘤直径(〉5cm)、组织学分级(III级)、Her2表达阴性、术后未接受治疗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乳腺癌组织ALDH1阳性表达CD55高表达可能是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CD55 预后评估 LOGISTIC回归分析 肿瘤组织学类型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黏附分子唾液酸化路易斯-X(sialylLewis-X,SLeX)、CD44v6E-钙黏附素(E-cad-herin,E-Cad)蛋白表达与老年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老年胃癌中SLeX,CD44v6E—Cad蛋白表达,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行为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老年胃癌组织中,SLeX,CD44v6E-Ca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9.2%(38/48)、72.9%(35/48)47.9%(23/48)。SLeXCD44v6高表达E-Cad低表达均与老年胃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SLeX,CD44v6E-Cad表达与老年胃癌转移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SLeX,CD44v6E-Cad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老年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胃肿瘤 腺癌 肿瘤转移 预后 黏附分子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PWT)在食管癌手术吻合口瘘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12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1日的19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采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持续吸引,同时给予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促进康复。结果该组无死亡病例。愈合时间(从发现吻合口瘘采用经鼻-瘘口引流外接特定负压治疗开始至经造影证实瘘口愈合的时间)为(18.26±8.38)d,与之前单纯经鼻-瘘口引流治疗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38.46±23.4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NPWT通过改变引流路径实现通畅引流,引流的抽吸作用使瘘腔处于负压状态,护理工作中要保持各个管道的妥善固定,保证鼻-瘘口引流管的负压引流的有效性以及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NPWT使瘘口的愈合时间缩短。

  • 标签: 食管肿瘤 引流术 吻合口瘘 负压伤口疗法 护理
  • 简介:总结了30例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护理经验。制定护理流程,按照“一对一”的方式实施疼痛护理,减轻了患者顾虑,提高了癌痛治疗的依从性治疗效果。

  • 标签: 盐酸羟考酮 癌性疼痛 护理
  • 简介:目的:体外研究胰腺癌细胞株p1,p2,p3,p4,p7的Survivin、Bcl-2p53蛋白的表达情况,顺铂、中药得力生对胰腺癌细胞株的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研究细胞毒性药物与中药对胰腺癌细胞的联合作用,以及相关蛋白表达对上述作用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检测上述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TUNEL原位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5种细胞株中均有不同程度Survivinp53蛋白的表达,均无Bcl-2的表达。Survivin在p1、p3表达最强,在p2表达最弱;p3主要表达在细胞浆,其余4种细胞均表达在细胞核及细胞浆;p53在p2p4细胞中表达率最高,为60%,但是在p2细胞中表达较弱。顺铂、中药得力生对胰腺癌细胞株的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有协同趋势;Survivinp53的表达程度与顺铂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呈一定的反向关系;顺铂中药得力生诱导下均检测到凋亡细胞。结论:Survivinp53的表达可能调节胰腺癌细胞对顺铂的药物敏感性;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可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胰腺癌 SURVIVIN 得力生
  • 简介:目的:探讨CA125,CA19—9联合检测诊断宫颈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32例经病理证实为宫颈腺癌的患者于入院时手术后4周进行CA125,CA19—9联合检测。结果:宫颈腺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含量及阳性率明显升高。CA125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2.6%;CA19—9的敏感性为46.9%,特异性为96.3%。CA125CA19—9联合检测敏感性提高至81.3%,特异性没有明显下降。结论:CA125联合检测CA19—9可明显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对诊断宫颈腺癌预后估测有一定价值。

  • 标签: CA125 CA19-9 宫颈腺癌
  • 简介:目的:观察肝病患者PBMC中CD3+、CD4+、CD8+、CDl6+56+细胞亚群变化研究其在肝脏损伤中的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病患者PBMC中CD3+、CD4+、CD8+、CDl6+56广卜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肝病患者除重型肝炎CD3+下降外,其他急慢性肝病组CD3+稍有上升。重型肝炎、慢乙肝活动期急性肝炎CD4+下降而慢乙肝静止期、失代偿期肝硬化、恶性肿瘤CD4+下降不明显,而代偿期肝硬化CD4+反而上升。除肝硬化CD8+下降外,其他肝病组则上升。肝病CD4+/CD8+变化与CD4+相类似。除重型肝炎慢乙肝CDl6+56+变化不明显,失代偿期肝硬化、急性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恶性肿瘤CDl6广卜56+下降。相关分析发现,肝病患者CDl6+56+与CD3+CD4+/CD8+负相关,仅CD8+与急、慢性肝损伤指标有关。结论:PBMC中CD3+、CD4+、CD8+、CDl6+56+细胞亚群的检测在肝病的诊治应用意义有限,不宜仅单凭CD4+、CDl6+56+CD4+/CD8+上升与否CD8+下降与否来评判疾病治疗效果,进一步结合其他亚群标志物可能更有利于疾病机制研制了解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定。

  • 标签: 肝脏疾病 外周血 CD4+ CD8+ CD16+56+ 细胞亚群
  • 简介:目的:观察奥氮平对肿瘤相关性抑郁及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5例伴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安慰、鼓励、帮助、同情及换位思考等心理支持治疗,而治疗组给予奥氮平(10mg/d,连用4周)。引入国际通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开发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个条目(EORTCQLQ-C30)量表,观察奥氮平对肿瘤相关性抑郁及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躯体(83.14±14.86)、情绪功能领域(67.74±21.86),恶心呕吐(20.24±17.40)、疼痛(18.30±19.66)、失眠症状领域(27.09±18.86),总体生活质量领域(64.74±21.98)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氮平可改善肿瘤相关性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方便,毒副作用小,患者可耐受。

  • 标签: 奥氮平 肿瘤 抑郁 焦虑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IPHC)治疗晚期卵巢上皮性肿瘤(OET)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晚期OE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卵巢癌细胞减灭术。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静脉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静脉化疗IPHC。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各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化疗后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治疗后腹腔积液控制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均于化疗后逐渐降低,时间组别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术前第4次化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第2次第3次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级以上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不全、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腔积液控制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3.8%,高于对照组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HC对晚期OET患者的腹腔积液控制满意,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且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热灌注化疗 卵巢上皮性肿瘤 疗效 预后
  • 简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商品名:巨粒)可以诱导巨核细胞的成熟分化,增加体内血小板的生成,从而提高血液血小板计数,常用于肿瘤放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治疗[1]。现将应用巨粒治疗放化疗致血小板降低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1例患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肺水肿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p63TTF-1蛋白在肺癌不同组织类型中的表达特点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6例原发性肺癌组织中p63TTF-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63在肺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100%(47/47),而在其他组织类型肺癌中基本不表达。TTF-1在肺小细胞癌肺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14/15)93.5%(43/46),而在鳞癌中未见表达。结论:p63可作为肺鳞状上皮源性肿瘤标记物,是判断鳞癌的可靠指标。TTF-1可作为肺小细胞癌、腺癌的特异性标记。联合检测p63TTF-1对肺癌不同组织类型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尤其可作为鉴别分化差的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的指标。

  • 标签: 肺肿瘤 P63 TTF-1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