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核磁共振与超声检查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12例妇科盆腔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手术前进行了超声与核磁共振检查,临床资料完整,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漏诊误诊率、诊断符合率以及恶性肿瘤分辨率。结果核磁共振诊断误诊漏诊率明显低于超声诊断(10.71%VS24.11%);恶性肿瘤分辨率(96.43%VS76.79%)以及诊断符合率高于超声诊断(89.29%VS75.89%)(P<0.05)。结论核磁共振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符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 超声 盆腔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妊高症患者产后出血当中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10月接收的86例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床尾号单双数的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当中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减少产后出血量,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妊高症 产后出血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头建立急诊胸痛中心对于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为建立前,选取4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建立后,选取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分析急诊胸痛中心建立前后救治情况。结果建立急诊胸痛中心后,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完成、心电图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建立、急诊总时间均明显比建立前短(P<0.05);建立后急诊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急性脑卒中、急性心衰的发生率明显比建立前短(P<0.05)。结论建立急诊胸痛中心,可以大大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效率,降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急诊胸痛中心 急性心肌梗死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疾控中心护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探讨来辩证疾控中心护理工作与健康教育工作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在我疾控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疫苗接种等检查的居民2764人,分别是在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来我疾控中心进行过相关检查的人群。我们选取居民进行健康知识的调查问券活动,通过对问券结果的整合,根据居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主要是通过健康知识的教育讲座等形式的开展,通过健康教育前后居民健康知识的了解率的对比,再进行讨论。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居民在健康知识知晓率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居民了解健康知识的内容增多,重视健康教育的人群也增多,知晓率从原来的70.3%增长到现在的83.6%,数据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疾控中心作为直接接触居民健康工作的部门,最能了解居民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了解程度,疾控中心定期开展健康知识的普及活动,可以使居民了解更多的实用知识,提高人们对健康知识的关注程度,疾控中心护理工作与健康教育工作密不可分,有针对的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

  • 标签: 疾控中心 健康教育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在体检中心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我院接受体检的亚健康人群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人员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未病”理念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人员护理后亚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恢复率70%,对照组患者恢复率16%;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6%,(X2=16.611,P=0.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理念应用于综合护理中,能有效改亚健康人群健康状况,提升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ldquo 治末病&rdquo 理念 综合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4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20例则予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85%),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60%),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优,且创伤较小、并发症少,利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传统开放手术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所取得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和复发率进行研究。方法在2015年4月-2017年4月这个研究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胃溃疡患者3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这360例患者自由组合为改进和常规两组,180例改进组患者有目的的开展针对性护理,而其余的180例常规组患者则使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总有效率这两方面,常规组所占百分比显著比改进组的低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运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中,能够使得临床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复发的几率更小,使患者对于医院的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 标签: 慢性胃溃疡 针对性护理 有效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助产士护理干预对孕妇分娩结局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00例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产妇自主选择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研究对象。研究组孕妇采用助产士护理干预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的产妇护理方式。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顺产率、难产率、患者满意度、分娩时间)。结果两组孕妇分娩结局表明,研究组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满意度也有余对照组,具有可以必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助产士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顺产率,缩短产程时间,有效的保证母婴的安全,实现一个好的分娩结局。

  • 标签: 助产士 护理干预 孕妇分娩结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经括约肌间肛瘘结扎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的60例高位经括约肌肛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括约肌间肛瘘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第3个月评价患者的肛门功能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手术时间、治愈率、复发率、随访时间、大便失禁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重返日常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Wexner分值、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最小感觉容量、初始排便容量、最大耐受容量、最大收缩波幅优于治疗前,治疗组术后3个月的Wexner分值、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最小感觉容量、初始排便容量、最大耐受容量、最大收缩波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经括约肌间肛瘘结扎术的住院天数短,愈合时间短,能更快地重返日常活动,可以在保证治愈率前提下又能更好地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经括约肌间肛瘘结扎术 高位肛瘘 肛门功能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值得推荐。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输血检验中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840例进行输血检验的患者,根据其输血检验的方式分为常规组(360例,实施常规检验)和卡式组(480例,实施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对比2组患者血型检测结果中正定型和反定型符合率、2组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差异。结果卡式组血型检测结果中正定型和反定型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而2组自身抗体阳性率、抗-E阳性率、抗-Lea阳性率、抗-Ce阳性率、Rh血型系统抗体阳性率和总抗体阳性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检验中应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正定型和反定型符合率较高,且对抗体阳性检测结果与常规方法相近。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输血检验 正定型符合率 反定型符合率 抗体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三项指标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03.02日至2017.10.02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分为细菌组与混合组,对照组为3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对比三组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细菌组、混合组治疗前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都高于对照组(p均<0.05);细菌组的后两项指标较混合组更高(p均<0.05);治疗后,细菌组与混合组的三项指标都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指标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生化指标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1月-2017年9月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方案联合急诊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内毒素、淀粉酶平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内毒素、淀粉酶平均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内毒素、淀粉酶平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方案联合急诊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降低淀粉酶水平和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急性胰腺炎 病情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方法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儿科需要采取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中抽选176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9例,接受合理用药指导;对照组87例,接受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8.88%)明显高于对照组(87.21%),X2=10.3231,P=0.00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8.99%)明显低于对照组(31.03%),X2=13.4210,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临床抗菌药物治疗中做好合理用药指导,能够有效提升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疾病预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儿科临床治疗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6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50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n=25)。A组进行延迟冠脉介入治疗,B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比较各组的LVED等指标。结果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比B组的72.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治疗后的LVDD以及LVED指标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可显著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整体疗效,促进心功能损伤症状缓解。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治疗 延迟冠脉介入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肛裂患者在开展手术之后运用综合护理措施预防患者便秘所取得的效果展开研究。方法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有300例患者是患上肛裂的,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匀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的患者所使用的护理方法是常规性的,研究组则使用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结合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各方面指标均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措施在减少患者术后发生便秘和便秘相关症状有更好的效果,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 标签: 综合护理 肛裂术后患者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高危评分系统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产后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5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产次、宫高、前置胎盘、产前PLT、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方式、胎盘粘连或植入等7项独立危险因素情况,并评价产后出血高危评分表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产妇在上述7项危险因素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的总分≥6或者产前评分≥4的产妇应进行产后出血重点监护;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高危评分系统对于预测产后出血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90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5)与参考组(n=45),观察组接受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参考组采用空心钉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足评分、踝关节评分(Kofoed)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可达到良好复位效果,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康复快,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切开复位 双重加压螺钉固定 跖跗关节损伤 空心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对美罗培南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北京丰台医院脑外科与呼吸科关于美罗培南的使用数据,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干预组采用药学干预。比较两组美罗培南销售状况,及脑外科与呼吸内科对美罗培南的使用频率。结果对照组美罗培南的销售额为111931.75元,高于干预组(40751.6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脑外科、呼吸内科的没美罗培南使用频率为49%,31%,明显低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美罗培南药物临床应用开展药学干预,管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美罗培南 药学干预 临床应用 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