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腹腔灌注5%NaHCO3后CO2气腹对腹腔液pH及TNF-α的影响,探讨其效果及机理,为临床腹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肿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30只,分为3组。实验组:以10ml5%NaHCO3溶液灌洗腹腔,建立CO2气腹;气腹组:维持动态CO2气腹90min;对照组:仅行单纯麻醉,不建立气腹。30min时,实验组于腹腔内注入10ml生理盐水灌洗,气腹组、对照组注入20ml。分别于30min、60min、90min、24h、48h、72h取腹腔液样本,测定各组腹腔液pH,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TNF-α含量。结果:30min、60min、90min时,实验组pH明显高于气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min、60min、90min、24h后,实验组TNF-α明显高于气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72h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腹腔灌注5%碳酸氢钠溶液后可提升术中腹腔局部微环境pH,保护了CO2气腹腹腔镜手术后腹膜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功能,可能会减少肿瘤腹腔内播散及穿刺孔转移的发生。

  • 标签: 碳酸氢钠 二氧化碳 气腹 腹腔液 p H
  • 简介:目的测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脐血及外周动脉血pH,探讨其对新生儿HIE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产科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917例,于出生后第1声啼哭前采集脐带血,检测脐动脉血pH;对其中生后1minApgar评分小于或等于7分的138例新生儿于出生1h抽取外周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分析其与新生儿HIE的关系。结果917例脐动脉血pH范围为7.22-7.51,平均pH为7.31±0.14,pH〈7.10作为预测新生儿HIE的指标时其阳性预测为55.38%,灵敏度60.00%,特异度96.61%,脐带血联合出生后1h动脉血pH预测HIE的阳性预测95.74%、灵敏度88.26%,特异度97.10%。联合检测同单独检测比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结论对于脐血pH〈7.10的新生儿应当于生后复查外周动脉血pH,脐血联合生后1h动脉血pH测定能客观评价新生儿出生时的状况,对新生儿HIE的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脐血 动脉血 血气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 对 颈胸交界 区手法 治疗 来观察 胸锁乳突肌 表面肌电图 变化和最大张口程度是否可以改善 。方法 选取 60 名上交叉综合症患者,随机 1:1:1 分为治疗组、推拿组、对照组。分别给予龙氏治脊疗法、传统推拿及休息对照三种方法,每组治疗 2 周,分别测量治疗前后张口最大距离及双侧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另加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指标和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乙肝肝硬化患者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复方鳖甲软肝片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临床疗效 肝脏硬度
  • 简介:目的探讨CT影像测量卵圆孔的最大横径及卵圆孔与棘孔的距离及其在CT引导经皮穿刺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一2017年1月嘉兴市第一医院影像资料库中200例成人头颅CTA影像资料.在减薄层厚0.5mm的扫描图影像上,选取双侧卵圆孔、棘孔清晰且孔径最大的层面,用影像软件自带工具尺测量双侧卵圆孔的最大横径、长径及卵圆孔与棘孔的最短距离,并计算平均值。纳入2017年1月-2018年5月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接受射频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下颌支痛患者,选择CT扫描卵圆孔横径大于影像测量结果平均值的2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57-87(63.4±6.1)岁。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双针双极射频组(14例)和单针单极射频组(12例)。两组患者均行半冠状位CT扫描,在CT影像找出资料中清晰显示卵圆孔的CT层面测量穿刺深度、角度,设计穿刺路径,根据设计的穿刺路径进行单针单极或双针双极射频热凝治疗。术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200例400侧卵圆孔,左右两侧卵圆孔的最大横径分别为(5.41±0.91)mm,(5.51±0.88)mm,最大长径分别为(7.50±1.29)mm,(7.51±1.10)mm,卵圆孔与棘孔的最短距离分别为(2.08±0.92)mm,(2.17±0.87)mm,左右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期间评定疗效26例患者均为有效.2组患者出院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6个月,平均10.9个月。随访期间,单针单极射频组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术后11个月复发1例;双针双极射频组14例均有效,无疼痛残留,无复发。结论在V叉神经下颌支疼痛接受颅外非半月节射频治疗前,用CT扫描测量卵圆孔水平径线可为能否釆双针双极射频模式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射频消融 卵圆孔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股骨后髁偏心距改变与股骨后滚距离及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最大屈曲度的相关性。方法:择选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40例行初次后稳定型假体(PS假体)TKA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该后稳定型假体TKA术后股骨后滚距离及PCO的变化,对比术前、术后标本偏心距及最大曲度、Pearson与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结果:术后股骨后髁偏心距明显高于术前,但最大曲度低于术前,P<0.05;Pearson与Spearman的r范围分别为-0.843-0.941、-0.801-0.968,P范围分别为0.061-0.934、0.072-0.800。结论:术后股骨后偏心距及最大曲度与术前相比会发生一些改变,但经Pearson与Spearman相关分析和检验,不同股骨髁偏心距与术后膝关节最大曲度无相关性。

  • 标签: 股骨后髁偏心距 股骨后滚距离 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补肾壮筋汤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椎旁肌C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骨伤科2022年10月-2024年01月诊治100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C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比较四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以及腰椎椎旁肌的CT。结果:实验组C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实验组B、实验组A、对照组,实验组C的JOA评分、腰椎椎旁肌CT高于实验组B、实验组A、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补肾壮筋汤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可有效降低疼痛,且椎旁肌CT越高,临床疗效越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补肾壮筋汤 腰背肌功能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旁肌CT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对负重下与自然状态下冈上肌出口位测量A-h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了我院2017年7月到2017年10月确诊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人30例,在进行负重下、自然状态下行冈上肌出口位摄片。结论测量肩峰到肱骨头间距,得出负重下和自然状态下两组实验数据,进行配对实验,统计得出数据,看有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数值结合狭窄程度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进行诊断和分类,给临床提供准确的依据。

  • 标签: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冈上肌出口位 A-H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LIA)检测丙肝抗体筛查实验信号 /临界( S/CO)比值与确证实验阳性的相关性。方法:经 Abbott I2000 CLIA系统(简称 Abbott I2000)检测 HCV抗体S/CO比值≥1 .0的血清样本 93份。用重组免疫印迹法(WB)对抗TP抗体筛查试验结果进行确认评价。采用SPSS19.0软件绘制抗TP抗体S/CO比值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得到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佳时的S/CO比值;计算各个S/CO比值区间的阳性预测,得到阳性预测≥95%的S/CO比值。结果 Abboti2000或Chemclin600检测抗TP抗体S/CO比值≥1.0的血清样本208份,WB检测阳性128份,阴性35份,不确定45份,2个CLIA系统与WB的符合率分别为82.2%和82.8%。当Abboti2000和Chemclin600抗TP抗体筛查的S/CO比值分别为≥3.0和≥4.0时,阳性预测≥95%。结论 Abboti2000和Chemclin600检测抗TP抗体的S/CO比值分别为1.0~3.0和1.0~4.0的样本应进行WB确证试验,S/CO比值大于上述上限的样本可直接报告抗TP抗体阳性,这样既能减少确证试验的样本数,又可提高检测报告的可靠性。

  • 标签: 丙肝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重组免疫印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指标和肝硬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肝纤维质标和肝硬度。结果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HA、PⅢP、LN、IV-C较高,而肝硬度较小,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行益气活血通络方+恩替卡韦治疗疗效理想,且患者肝纤维化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肝硬度减少,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恩替卡韦 益气活血通络方 肝纤维化指标 肝硬度值
  • 简介:<正>目的:评价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PN)治疗最大径大于4cm肾癌的手术和病理学结果。方法:2007年至2011年期间,所法国泌尿外科机构共进行了22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数据均为前瞻性收集,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前后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 标签: 机器人辅助 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部分切除术 肿瘤学 肾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增强MRIT1梯度回波容积插屏息扫描序列(VIBE)与TSET1W序列检出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的价值。方法对31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患者行MR增强检查,增强后先后使用轴位TSET1W序列和轴位VIBE序列。比较2个序列显示转移瘤病灶的数目,SNR,CNR和病灶边缘清晰度,运动伪影评分。结果TSE序列和VIBE序列扫描时间分别为3min23s和16秒。增强后VIBE序列显示病灶的数量与TSET1W序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16,P=0.414)。增强后VIBE序列的SNR(432.54±271.60),CNR(233.27±197.65)均低于TSET1W序列的SNR(674.32±375.79),CNR(312.38±207.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66,-2.660,P<0.001,0.012).TSET1W序列显示病灶边缘较VIBE序列清晰(Z=-4.082,P<0.001),但运动伪影较VIBE序列明现(Z=2.291.P=0.022)。结论增强扫描VIBE序列扫描时间段,运动伪影少,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的检出数目与TSET1W序列相当,在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的检查中取代TSET1W序列具有可行性。

  • 标签: 盆腔淋巴结转移 Vibe T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