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清高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方法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86例,行常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及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2组研究者之间血清高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并探讨血清高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中膜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高C-反应蛋白水平亦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C-反应蛋白水平与动脉中膜厚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高C-反应蛋白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形成有关,可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颈部血管 动脉硬化 高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管理采用团队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急诊146例纳入研究,按不同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分组。73例为对照组,施行传统模式。73例为实验组,施行团队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技术满意率。结果两组中实验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技术满意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管理采用团队管理模式,护理效果较好,满意度高,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护理管理 团队管理模式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对门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1600例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比较,其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各800例,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选为对照组,反之为观察组,重点对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有着直接的效果,且容易得到患者家属对服务过程的认可,相比之下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到的结论是,门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明显的效果,能够保障服务安全、提升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8例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种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①观察组病房管理质量分数、基础护理质量分数以及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不良事件和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采用风险管理后护理管理水平显著上升,同时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所提高。

  • 标签: 风险管理 呼吸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未使用PDCA循环法的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资料,并与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使用PDCA循环法的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实施前后护理管理质量及其他科室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及灭菌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各科室的满意度比实施前的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结论临床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及其他科室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PDCA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护理措施。方法特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82例在健康体检者中,抽血晕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空腹等,观察患者的晕针原因。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发现所有晕针的患者与年龄、是否首次抽血等因素有管,与性别因素无关。所有晕针的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均顺利的完成抽血。结论分析晕针患者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晕针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健康体检 抽血晕针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特点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82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首先接受全面检查,然后结合检查情况施行修复。结果82例老年患者中,63(76.8%)例行活动义齿修复,其中19例为全口义齿修复、25例为上半口义齿修复、19例为下半口义齿修复,19例患者为固定义齿修复,其中15例为食物嵌塞、4例为上下颌骨间无咬合接触,详见表1.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无患者再次出现同类口腔问题,对于口腔修复效果的满意度方面,活动义齿修复患者的满意度为85.7%(54/63),固定义齿修复患者的满意度为84.21%(16/19)。结论根据老年患者的口腔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最佳的修复方式,可以提高修复的效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口腔修复 固定义齿 活动义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防范护患纠纷的措施。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临床护士专业素养,增进护患沟通,优化护患关系。结果全院护士及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时刻掌握患者内心动态,使护患纠纷有了明显下降趋势。结论临床护士在防范护患纠纷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能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发展。

  • 标签: 临床护士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接诊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医院消化内科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并做好相应的治疗工作。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评价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白蛋白以及白细胞和血淀粉酶等相应指标,评价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结果这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愈率为66%,治疗有效率为30%,治疗总有效率为96%。患者治疗之前白蛋白水平比治疗之后白蛋白水平低,患者WBC以及APACHE-Ⅱ评分还有血淀粉酶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之后患者各项指标水平与治疗之前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这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运用。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消化内科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人体神经系统由脊髓、脑、周围神经组成,神经内科不属于内科概念,其主要是诊治神经系统疾病的的一种独立二级学科。神经内科疾病种类较多,且患者疾病较重,治疗不及时将会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加强对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疾病研究,总结常见疾病的诊治效果,能有效辅助临床神经内科疾病诊治。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神经内科临床患者的常见疾病。

  • 标签: 神经内科 患者 常见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矽肺患者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2例矽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及临床检验确诊为矽肺。回顾性分析142例患者X线特点。结果6111例患者存在弥散性小结节影,占78.17%;59例存在结节融合,占41.55%。20例合并肺结核,占14.08%;51例合并肺气肿,占35.92%;7例合并气胸,占4.93%;7例合并肿瘤,占4.93%;25例合并出现胸膜肥厚,占17.61%。其中,合并肺气肿的患者最多(P<0.05或者P<0.01)。结论单纯性矽肺,临床诊断较为容易;伴合并症或者症状不典型矽肺患者的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需综合考虑患者病史、X线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X线 诊断 矽肺
  • 简介:摘要:目的:借助“中医辅助传承平台(V2.5)”分析贾教授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贾教授于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诊治的痤疮患者病例。将其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 5 )”软件中,并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等;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挖掘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分析贾教授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结果:分析筛选出治疗痤疮的206首处方,共涉及110味中药,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多属肝、心、肺经。位于前8位的药物频率与常用药对基本相同,故亦为核心药物,由五味消毒饮及桃红四物汤加减变化而来,且得出3个新处方。结论:客观呈现贾老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治疗上主要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法,可更好地指导痤疮的临床用药。

  • 标签: 贾敏 用药规律 痤疮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止血肌肉注射导致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接受止血肌肉注射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为接受止血肌肉注射的患者进行基本的卫生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患者止血肌肉注射疼痛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减轻止血肌肉注射疼痛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接受止血肌肉注射的患者,在采取积极护理干预后不容易发生紧张、害怕疼痛等心理现象,疼痛度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止血敏 肌肉注射 疼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刀镜微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四肢大关节(腕、肘、双肩、膝、踝)病变疗效

  • 标签: 针刀镜 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ICU疮高危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疮发生率影响。方法选择我院ICU疮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是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选取的例数为80例。把80例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即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实验组40例患者运用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效果及疮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疮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ICU疮高危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较少疮发生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ICU 压疮 高危患者 效果 压疮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发生变化时与血浆胶体的变化关系。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急救中心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月间收治 5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全部行脑室内颅内监测术。监测颅内变化时患者的血浆胶体渗透。统计颅内变化时血浆渗透,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浆胶体渗透( COP)与颅内( ICP)变化水平密切相关,损伤程度越严重,颅内越高。重型组损伤早期血浆胶体渗透水平稳定,当颅内开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开始下降,当颅内变化值小于 4时,血浆胶体渗透变化不明显,当颅内变化值大于 4时,血浆胶体渗透变化明显,血浆胶体渗透及颅内变化呈负相关,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如果不能进行有创颅内监测可以用血浆胶体渗透来预测颅内变化。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颅内压变化值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ICU高危疮患者疮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中的作用。方法通过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ICU对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工作,活动主题“降低高危疮患者疮发生率”。在圈长的带领下,共同拟定出高危疮患者疮发生的主要原因,认真分析护理工作中容易发生的错误操作和流程,再针对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分阶段进行实施,通过比较、分析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高危疮患者疮发生率,每月进行检讨,逐步调整实施方案。结果全科高危疮患者疮发生率由应用品管圈活动前18.18%降至品管圈活动后10.5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高危疮患者疮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疮护理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了病员由于疮带来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降低 高危压疮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及收缩、舒张水平影响。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验时间为2019.09—2021.02,采用密封信封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n=36,整体护理)和对照组(n=36,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组间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收缩、舒张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94.44%)相比对照组的(77.78%)要高(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收缩(140.56±10.34)mmHg、舒张(85.36±5.57)mmHg水平相对比对照组的要低,P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整体护理 收缩压 舒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