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导致Ⅱ型糖尿病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常见因素。方法按照随机双盲的方法抽取122例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内科门诊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对可能造成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因素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入组的122例患者中,发生焦虑症的概率为30.33%(37/122),而患抑郁症的概率为52.45%(64/122);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有并发症及患病时间久者易出现焦虑症。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症和抑郁症,为患者进行控制血糖及并发症治疗的同时,应注意为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辅导,这样有利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焦虑症 抑郁症 影响因素 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上消化道出血焦虑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因上消化道出血而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小时内及住院2周后的焦虑情况,于随访半年后记录其生活习惯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干预2周后,观察组焦虑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患者入组后随访半年,观察组生活习惯较好的人数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有助于患者改善日后生活习惯。

  • 标签: 优质护理 焦虑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门诊烧伤换药患者的焦虑状况及相应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本院门诊收治的100例烧伤换药患者,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门诊常规换药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所有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烧伤换药患者由于经常伴有焦虑情绪,适当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患者焦虑情绪,有利于烧伤创面的愈合,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门诊 烧伤换药患者 焦虑情绪状况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中家属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并提出护理对策,为提高护理干预效果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手术的患者家属90例为实验组,同期在我院收治的非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家属9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家属均进行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的调查,对比观察两组调查结果。结果实验组家属的焦虑程度更高,抑郁程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家属是手术中焦虑状态明显高于手术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多存在有较为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状态,需要护士给予干预,帮助患者家属降低不良情绪。

  • 标签: 恶性肿瘤 术中 家属 不良情绪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埋豆缓解择期手术术前焦虑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术前焦虑性失眠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王不留行籽行耳穴埋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除对照组夜间实际睡眠时间外,两组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入睡预备时间少于对照组,而夜间实际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耳穴埋豆对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性失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 标签: 择期手术 焦虑 失眠 耳穴埋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28例。两组均接受抗焦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6周,于入组时及治疗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同期治疗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焦虑症患者症状,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焦虑症 肌电生物反馈 抗焦虑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100例患者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帕罗西汀组(20~50mg/d)和舍曲林组(50~100mg/d),疗程均为2周。结果帕罗西汀组与舍曲林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0%vs80.0%,P>0.05);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8.23±5.33)vs(7.10±5.34*)分,(27.51±5.29)vs(6.28±5.36),P均<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减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副反应舍曲林组低于帕罗西汀组。结论舍曲林对抑焦虑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帕罗西汀 舍曲林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因焦虑和抑郁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有效的。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焦虑抑郁症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护理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护理的一种模式,它更注重其中的细节。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来说,他们的焦虑、抑郁情绪较为明显,容易丧失治疗的信心,处于悲观的状态,治疗依从性差,因此治疗的效果不明显。患者容易长期处在紧张和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当中,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会进一步导致他们出现内分泌紊乱,从而出现病情的加重。在使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必须要强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护理干预措施的采取,提升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地化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本文主要研究了护理干预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调节效果,为临床医学工作开展提供参考的依据。

  • 标签: 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焦虑 抑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放疗病人焦虑情绪原因,评价护理干预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对照组、干预组各7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不同阶段焦虑状况。结果放疗前1日、放疗2周后、放疗结束后,干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放疗病人焦虑情绪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焦虑水平,对于改善患者放疗期间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疗 焦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7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n=32)和干预组(n=3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常规护理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干预组,组间比较(P<0.05),常规组患者的掌握率为81.3%,干预组患者的掌握率为97.1%,组间比较(χ2=4.513,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肾功能衰竭 焦虑情绪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普外患者术前焦虑的相关性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普外科治疗且有焦虑情绪的16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针对有效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情况较入院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普外科 焦虑 护理对策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2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听力恢复率、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 标签: 护理干预 突发性耳聋 焦虑 抑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3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干预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利用抑郁自评量表(DSD)、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疗效评价。分别记录干预前、干预后7天和干预28天的DSD、SAS、HAMD和HAMA指标,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干预7天后的DSD、SAS、HAMD和HAMA均减少。对照组和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28天后两组患者的DSD、SAS、HAMD和HA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伴焦虑症状患者疗效明显,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使患者从新认识自我,提高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焦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10月23日至2014年10月23日期间收治的88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两组/4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综合护理,将两组心理状况、满意度、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焦虑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焦虑情绪 综合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康复护理的方式,对精神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使精神障碍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精神科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给予康复护理的55例精神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于精神科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方法,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方法,缓解了精神患者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其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精神科患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进一步分析放松疗法护理对电子喉镜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选取的原则,从医院的电子喉镜检查患者中随机抽取三十九个患者作为研究对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际的教育,半年后对患者进行重新的检测。结果在半年的放松疗法护理下,医院的电子喉镜检查患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P<0.05);医院电子喉镜检查患者对于相关心理有了明显提高(P<0.05);在健康饮食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控制,如对吸烟、喝酒有了明显的控制,运动的频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电子喉镜检查患者的放松疗法护理以及干预对可以有效使电子喉镜检查患者生活习惯、改变不良行为方式得到改善,因而值得在基层医院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放松疗法护理 电子喉镜检查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焦虑症患者中应用亲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的12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抗焦虑类药物,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另加亲情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效果、护理满意度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焦虑症患者中应用亲情护理,效果理想,一方面,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另一方面,又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亲情护理 焦虑症患者 临床干预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