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例高龄主动脉夹层分离内科急救与护理,得出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准确地控制血压、心率,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减少负性情绪为本病的护理重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重症心力衰竭急救时不同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吸氧及基础的对症治疗。常规组对患者给予利尿剂、强心剂联合硝酸酯类药物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患者加服美托洛尔以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药物,比较常规组和实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76.4%,实验组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常规组,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心力衰竭的急救治疗中,加服美托洛尔以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药物,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

  • 标签: 重症心力衰竭 急救 临床疗效 美托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5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临床急救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50例患者急救期间有4例出现并发症,其余病情平稳,治疗后均顺利出院,出院时生活可自理,肌力有明显改善。结论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临床急救护理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保护脊柱功能,为后续治疗提供辅助支持。

  • 标签: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 急救护理 并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厂矿基层医院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对闭合性腹部损伤的院内急救,减少院内急救死亡率,为后期专科急救及转运患者提供早期生命支持,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通过自身实践,建立及时、妥善、有效的基层医院院内抢救流程。方法通过对本院自2004年01月以来抢救治疗的2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抢救经验总结,以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结果与结论①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首先要先救命后治伤,在治疗中边诊断,争取最佳的抢救的时机。②同时要结合辅助检查(如腹部B超,腹部立位平片和腹腔穿刺术)快速明确诊断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③依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边抗休克边手术治疗。

  • 标签: 腹部 闭合性损伤院内急救生命支持
  • 简介:摘要对于现代急诊医疗体系来讲主要包括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以及危重急症监护等等这些科室,其中,院前急救已经成为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当中最核心的一个部分。本文旨在对院前急救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特点以及预后情况和院前急救护理的主要关系,选取了某医院2009至2011年的院前急救患者

  • 标签: 急症 病例 急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方法通过对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的回顾。结果通过医护人员的急救抢救和精心护理,100例治愈72例,好转19例自动出院18例,转外手术2例,病情恶化及死亡4例。总有效率91.2%。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医务人员只有及时识别、诊断,及时对症治疗,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才能及时抢救患者的生命,并能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上消化道 出血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重症骨盆骨折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33例重症骨盆骨折患者积极进行抗休克、外固定、介入栓塞血管等治疗,加强急救各个环节中的病情观察及相关护理结果30例达到满意疗效,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为90.9%。结论按照损伤控制理论制定重症骨盆骨折救治流程,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骨盆骨折 损伤控制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针对2014年7月至2014年9月我医院救治的1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急救、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经有效急救措施及护理干预,仅有1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高达91.6%.结论及时作出明确诊断,并立即清除毒物的继续吸收,合理运用药物,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加强护理措施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转危为安的关键。?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救 清除毒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昏迷病患的急诊急救效果。方法针对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救治的60例急性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给予积极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60例急性昏迷病患经过及时的诊断及抢救后,取得良好疗效。其中30例治愈出院,20例病情好转,4例瘫痪,6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急性的心脑血管病症是导致急性昏迷病患发发作的最主要原因,给予早期、及时的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提升病患的救治存活率,从而帮助病患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急性昏迷患者 急诊急救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的内科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AD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表现、内科急救与护理。结果本组18例AD患者12例经积极院前急救、院内治疗与护理好转出院,2例经内科治疗稳定后转上级医院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后随访恢复良好),4例死亡。结论积极控制血压和心率,合理镇痛,预防并发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AD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存活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下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及观察组(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各5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92%,满意度90%,对照组急救成功率80%、满意度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应用在急诊急救工作中将有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及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 急诊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方法64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对这些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64例患儿抢救成功62例,2例死亡,成功率为96.88%。结论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医护人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抢救和护理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远期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和护理。方法加强急性左心衰竭急救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我院ICU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抢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5例,其中43例达到满意疗效,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为95.6%。结论急性左心衰起病急,进展快,护理人员采取准确迅速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震伤员转运途中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回顾雅安地震22例伤员转运途中的护理管理情况,通过做好转运前伤员的评估、制订转运方案、增强安全意识、有效使用标识。结果本组22例地震伤员全部安全转运至目的地。结论转运伤员前应充分做好各项评估,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转运记录,这是安全,有效地转运伤员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地震 伤员急救 伤员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5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急救的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5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救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52例患者均脱离危险,安全出院,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方式,所有患者均抢救有效,无死亡情况出现。结论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心电图操作及其他抢救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急救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抢救质量,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院前急救当中的风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自制院前急救风险问卷对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76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医护人员均认为患者信息不准确以及疾病的严重性、复杂性是最为主要的风险因素。工作年限在3年以下的医护人员认为更多的风险来自于客观以及他人因素,工作年限在4年及以上的医护人员则具有更多共识,其可清楚意识到自身原因所带来的风险。结论强化并规范院前急救流程,同时着重强调重点风险环节的管理,定期对院前急救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促使其可准确识别各类风险,提高医护人员对于风险的预见性。同时告知医护人员要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以及积极配合。

  • 标签: 院前急救 风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级创伤护理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创伤急救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5)。参照组实施常规创伤护理,实验组实施高级创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相对较短,抢救成功率相对较高,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0%,数值比较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14%,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高级创伤护理在创伤急救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且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高级创伤护理 创伤急救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cde评估法在创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创伤急诊患者中选取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诊断方法干预,给予观察组abcde评估法干预。对比两组急诊急救效果,并观察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心电图、静脉通道建立、采血以及急救总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de评估法可提高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效果,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abcde评估法 创伤急诊 急救 分诊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