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血液透析患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测评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干预后对两组的SAS、SDS进行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94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调查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015年1月前共接收47例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而对2015年1月后收治的47例患者在上述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设置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有明显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为甲状腺癌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升个人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癌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健康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及心绞痛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1月6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2周内心绞痛次数。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34.2±2.9)分低于对照组(45.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内心绞痛次数(1.9±0.4)次低于对照组(3.1±0.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改善其心理应激,并一定程度缓解心绞痛发作次数,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健康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93例颅内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为45例、48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较对照组患者的80.0%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健康中施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借鉴与应用的护理方式。

  • 标签: 颅内肿瘤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骨科护理过程中针对患者运用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之间本院共计收治100名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50名。针对常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医护人员指导并且进行陪护,开展为期8周左右的康复训练,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比。结果在康复效果上进行对比,实验观察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对照,康复比率比常规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针对骨科患者实施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水平的提升,而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注重和患者的积极交流,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其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科学合理的指导患者开展适量的运动,开展针对性的肌肉以及关节训练,最终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 标签: 骨科 术后康复 训练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患者放疗前各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于治疗4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2组患者的精神状态。结果2组治疗后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放松训练可有效缓解鼻咽癌患者的焦虑症状。

  • 标签: 放松训练 鼻咽癌 焦虑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ADL、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进行重新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而护理干预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升高显著,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恢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标签: ADL 护理 脑卒中 Barthel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与康复训练配合治疗脑卒中偏瘫中的护理策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接诊的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无差异分组。对照组46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6人接受针对性的优化护理服务。结果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0.4%;实验组痊愈27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8%;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FMA运动积分及ADL评分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做好优化护理配合对于降低脑卒中偏瘫几率,提高患者的康复进度,保证康复效果有积极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盆地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42例接受盆底功能训练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成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21),与采用延续护理的观察组(n=21),比较两组患者经各自方案护理后的第3个月评价两组盆底肌力评分与护理满意率等情况并比较。结果采用延续护理的观察组盆底肌力Oxford评分为(4.51±0.3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4±0.27)分,P<0.05。此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后盆底功能训练中开展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盆底肌力恢复效果,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盆地功能训练 延续护理 盆底肌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离心抗阻训练在老年肌肉减少症治疗中的作用,为后续临床训练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2例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离心抗阻训练,比较训练治疗前后下肢活动情况等。结果接受离心抗阻训练后患者的下肢肌力获得明显改善,Berg平衡量表以及功能性步态测试等均获得显著性改善,与训练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离心抗阻训练可明显改善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和计时行走步数。但单腿站立时间和功能性步态测试评分与训练前无显著差异(P>0.05),值得临床继续观察。

  • 标签: 老年肌肉减少症 离心抗阻训练 下肢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5例)和观察组(n=1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值得借鉴。

  • 标签: 脑梗塞 偏瘫肢体 康复训练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运动性构音障碍康复疗效。方法选取45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5例,均予系统的构音障碍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呼吸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构音障碍的改善程度。结果所有患者的构音障碍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显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50%,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发声、呼吸、构音及交流能力。

  • 标签: 呼吸训练 运动性构音障碍 语言治疗
  • 简介:摘要临床技能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儿科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切实的将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有机结合,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带教队伍的建立,合理利用技能培训中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让医学生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使儿科医学生掌握牢固的临床实践技能,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 标签: 临床技能训练 儿科 医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者脑卒后出现吞咽障碍采用吞咽训练和针灸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6~2014.6期间我院脑卒中出现吞咽障碍的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施行吞咽训练治疗,实验组施行吞咽训练同时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观察治疗两周后两组恢复效果。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高达90%,常规组为70%,实验组较常规组疗效好,P<0.05。结论吞咽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出现的吞咽困难,但吞咽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起效快,疗效更好。可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 针灸 吞咽障碍 吞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5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7.34%,对照组有效率为74.68%,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治疗疗效高,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针刺 康复训练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training,TOT)对脑瘫患儿智力的影响。方法将7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2组均进行相同的基础治疗(营养神经药物、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语言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按摩;观察组采用TOT。采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测评2组患儿的智商。结果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智商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TOT能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治疗6个月后效果更明显。

  • 标签: 任务导向性训练 脑性瘫痪 智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痉挛型偏瘫采取悬吊运动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痉挛型偏瘫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疗法,n=40)和对照组(传统疗法+悬吊运动训练,n=40),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提高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同时悬吊弱链测试转阴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结论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进行悬吊运动训练可取得满意的康复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康复效果 小儿痉挛型偏瘫 悬吊运动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和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96例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8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48例患者则予以呼吸训练和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通气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呼吸训练、氧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97.92%,对照组对本次护理满意度为68.75%。结论呼吸训练和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训练 整体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康复对早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家属参与训练各共2周。结果治疗组家属参与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康复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有明显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 家属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