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 PDCA 循环模式的运用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 重症监护病房在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患者 210 例,将 210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105 例观察组与 105 例常规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感染管理,观察组实施 PDCA 循环感染管理模式,比对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 PDCA 循环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管理 PDCA 循环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方法肺部曲霉菌与感染的应用微生物以及检验的诊断和价值 方法: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之间在本院确定诊断是肺曲霉菌感染者共90例.以微生物进行采取检验,进行分组.以A组、B组.每组45例.收取微生物检验.B组J进行与行痰液培养并且放无菌培养皿中来进行曲霉菌菌株的进行测定与试验.A组是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对曲霉菌实行检测.结果:以本院的32例肺部霉菌感染病人进行微生物检验.以诊断结果和临床中的多项诊断结果符合.对早期的病人进行较好的诊断,其诊断效果较好.结论:对微生物检验诊断中的结果.明确的对各个阶段的肺部霉菌进行诊断.增快的进行对其检验.通过检验过程中.相对比较简单.其诊断价值比较高.在肺部霉菌感染中进行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 肺部.曲霉菌的感染.微生物进行检验.诊断与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中国内地出现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病毒,国家卫健委决定将这类疾病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孕产妇普遍易感,且由于妊娠期间病理生理改变,若合并病毒感染,往往容易发生重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高。新生儿系特殊群体,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且母婴传播的可能并不能排除。因此在阴道分娩期间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和保障母婴安全显得尤其重要。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孕产妇 阴道分娩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BV(乙型肝炎病毒)与HCV重(丙型肝炎病毒)叠感染患者的生化免疫指标对于临床的使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在我院就诊的40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CV)、4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40例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重叠感染患者以及40例健康人员四组作为本次试验对象,展开研究。分别化验比较分析四组人员的白介素-6、γ-干扰素。 结果:HBV感染组、HCV感染组、HBV与HCV重叠感染组三组的患者的白介素-6水平,γ-干扰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患者水平。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重叠感染 生化免疫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肺部感染后咳嗽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促使其早日康复。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6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 5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也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但在治疗中则加入中医治疗措施,对比应用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2.0% ,对照组为 80.0%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消失时间上,对照组组分别为( 4.34±1.23 ) d 、( 8.34±1.19 ) d ,观察组为( 2.58±1.93 ) d 、( 5.26±1.85 ) d ,观察组短于对照组。 结论: 采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部感染后咳嗽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肺部感染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重症监护(ICU)病房感染危险因素和对应的护理措施开展了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来我院就医后经ICU收治治疗的9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之后对导致这部分患者出现感染问题的危险因素和患者的实际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探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护理管控措施,希望对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有所帮助。结果:研究涉及到的98名患者中共有8名患者出现了感染问题,其中有5名患者属于泌尿系统感染,实际发生率为5.1%,有3名患者属于肺部感染,实际发生率为3.1%。感染危险因素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都是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对ICU收治的患者来说,需要帮助其改善病房环境并按照操作规范完成各项临床护理操作,之后还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理念,这一系列的操作都能够降低感染问题的发生几率。后续临床工作中,需要在明确实际感染原因的基础上做好相关护理措施的推广工作,以降低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生几率。

  • 标签: ICU 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ICU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综合干预效果。 方法 :我院 ICU 病房执行综合感染控制干预多年,于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随机抽取 120 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感染管理;于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随机抽取 120 例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感染干预,对比两组管理效果。 结果 :经本文研究,对照组 CRAB 32 株( 88.9% ),其他菌株 4 株( 11.1% ),合计 36 株。观察组 CRAB 11 株( 84.6% ),其他菌株 2 株( 15.4% ),合计 13 株。对照组病房卫生评分( 71.46±2.19 )分,手部卫生评分( 68.27±1.36 )分,住院时间( 21.45±5.17 ) d 。观察组病房卫生评分( 92.07±3.64 )分,手部卫生评分( 87.26±2.53 )分,住院时间( 13.54±3.73 ) d 。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 在 ICU 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采取综合干预,可有效减少新发耐药菌数量,提高感染控制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病房卫生环境,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ICU 管理 感染控制 多重耐药菌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并归纳预防胃镜室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 8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将其纳入本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 40例患者,采用计算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预防式护理。比较两组胃镜室感染发生率及患者对检查和护理的满意率。结果:护理后,应用预防式护理的观察组在胃镜室感染发生率及患者对检查和护理的满意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 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胃镜室对患者进行预防式护理,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胃镜室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率。

  • 标签: 胃镜室 感染 护理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普外科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8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伤口感染的诱发因素,并分析有效策略应用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分析发现:180例患者,50例发生伤口感染感染的发生同糖尿病综合症、侵入性操作、年龄等相关。手术治疗期间,上述操作的应用会增加伤口感染发生率,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

  • 标签: 普外科 伤口感染 原因 临床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内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共计1800份,对其中多重耐药菌数量、分布等情况,并对多重耐药菌感染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结果:检测标本中培养出致病菌共有513株,其中多重耐药菌占比91.42%(469/513),最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最为常见。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感染,也会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诱因,临床护理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而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6年 10月 ~2019年 10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 5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 25例设定为对照组,单行奥美拉唑治疗,其余 25例设定为观察组,行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呋喃唑酮三联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 Hp根除率、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 96.00%、 68.00%,对比观察组更高(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05),观察组 Hp根除率明显较对照组高( P< 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呋喃唑酮三联方式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具有较高安全性,且 Hp根除率较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奥美拉唑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并归纳预防胃镜室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 8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将其纳入本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 40例患者,采用计算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预防式护理。比较两组胃镜室感染发生率及患者对检查和护理的满意率。结果:护理后,应用预防式护理的观察组在胃镜室感染发生率及患者对检查和护理的满意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 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胃镜室对患者进行预防式护理,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胃镜室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率。

  • 标签: 胃镜室 感染 护理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利用电脑抽签的方式,将12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未展开微生物检验,观察组患者接受微生物检验,对比两组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未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过程中,执行微生物检验效果显著,能够促进临床尽早展开治疗,缓解、避免医院感染扩散,值得进临床上一步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在医学上,耳鼻喉的疾病种类有很多种,并且产生疾病的原因也十分复杂多样。在人体器官学上,处于人体面部的耳鼻喉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导致三者之间容易造成疾病的互相感染和影响。此外,在大多数医院的耳鼻喉科中,由于患者流量大,医护人员工作量繁多,一些手术操作以及药物的使用也容易使耳鼻喉疾病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因此,本文重点探究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并且分析相应的对策。

  • 标签: 耳鼻喉科 院内感染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此次研究的基本目的:以农村基层济源呼吸内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呼吸内科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举措。研究方法:筛选的研究对象均为农村地区某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患者就医时间明确,控制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为了提升研究的代表性,确定研究例数为200例,200例患者再细分为实验组别和对照组别,以均分的方式完成划分。分析对比两组强化感染预防前后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率。研究结果: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院内出现感染的情况,实验组远低于对照组,同时发现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统计差,具备统计学层面的意义,即p低于0.05.研究结论:结合农村基层医院呼吸内科感染预防控制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强化预防对策,可以将院内发生的概率大爱的降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效果,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呼吸内科 感染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适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临床护理方案。 方法: 拟课前瞻性题分析对象为儿科住院部收治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儿,共计 54 例,采用蓝红双色进行 1-27 数列均分小组,传统组实施传统优质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实验组患儿监护人于护理仪态、护患关系、亲和度、专业度等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组评分,差异表意义( P<0.05 );实验组体温转归用时( 1.52±0.02 ) d ,传统组体温转归用时( 2.03±0.03 ) d ,差异表意义( P<0.05 )。 结论: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治疗期间辅以综合护理模式,于体温转归增益,指导价值高。

  • 标签: 小儿 上呼吸道感染 高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梅毒患者胎儿宫内感染的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 本课题选取我院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4 月诊疗的 84 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依据是否出现宫内感染划分为对照组( 42 例)和感染组( 42 例),均施以产前宫内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宫内感染状况。 结果: 患者妊娠前、中期超声检查可知,感染组胎囊不规则、胎心 / 胎动异常、胎盘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但羊水异常发生率和对照组相似( P > 0.05 );而在妊娠晚期中,感染组全身水肿、宫内窘迫和腹水、肝脾肿大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产前超声可为医师提供直观性、全面性数据,特别是在妊娠期梅毒孕产妇中,可精准评估胎儿是否存在宫内感染,预防梅毒儿,应引起重视。

  • 标签: 妊娠期梅毒 胎儿 宫内感染 超声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实验室检验联合诊断的效果,为临床检验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 66 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开展血常规、尿常规、酶联免疫吸附法、痰培养以及楽冷凝集试验,对检验阳性结果进行统计观察。 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出的肺炎支原体 -IgM 阳性率为 33.33% ( 22/66 ),痰培养的肺炎支原体 -IgM 阳性率为 21.21% ( 14/66), 可检出其他菌,提示小儿肺炎支原体为复合型。血常规检查提示,血小板、 C- 反应蛋白与血小板水平升高,多数白细胞正常,少数病例升高,特异性较低;冷凝集试验结果呈阳性者 62.12% ( 41/66 ),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尿常规检查正常者 77.27% ( 51/66 ),不可作为辅助诊断方法。 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应用酶联免疫检测,辅以痰培养、血常规、冷凝集试验,以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小儿 肺炎支原体 感染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204例使用3类以上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分别是102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方式进行预防控制,观察组的患者采取的是优质预防控制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多药耐药菌感染率、院内感染几率、漏报几率。结果: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多药耐药菌感染率、院内感染几率、漏报几率等,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是4.9%、2.9%、3.9%,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医院 多药耐药菌 医院感染 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