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4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初产妇自然分娩产程和疼痛中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应用。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8 年 2 月 106 例孕妇,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 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后,两组产妇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 24.52% 、 43.39%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初产妇自然分娩中采取 个体化心理护理,能够减轻产妇分娩全程的疼痛程度,减少产程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初产妇自然分娩 产程 疼痛 个体化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武汉方舱医院针对轻型新冠肺炎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对武汉某方舱医院 2020年 2月收治的轻型新冠肺炎患者 50例予以选取,重视心理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并观察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分、呼吸功能及运动耐力指标测验值对比情况。结果:相较心理护理工作开展前,新冠肺炎患者心理状况即 HAMA、 HAMD测评分值均居更低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较心理护理工作开展前,患者氧合指数明显上升, 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武汉方舱医院针对新冠肺炎患者重视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可促使焦虑、抑郁负性心理得以缓解,改善呼吸功能,增强运动耐力,对康复均具促进作用。 关键词:武汉方舱医院;新冠肺炎;心理护理;康复 2019年 12月,新冠肺炎疫情以武汉为中心,迅速向全国乃至全球蔓延,在 2020年 2月上旬,就医数量表现为“井喷式”持续增长的情况,大量患者出于就诊需要,在社会和社区间无序流动,加之各定点医院医疗资源表现为紧张的状态,现有床位无法对应收尽收的管理要求满足,进而引发轻症患者治疗时机延误,同时,也增加了疫情进一步扩散的风险。中央指导组在经过深入考察后,做出建设武汉方舱医院的紧急决定,使轻症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受社会因素影响,患者负性心理仍较为严重,重视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对康复具促进作用 [1]。本次研究对相关病例予以选取,就此展开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9.3-2020.3月收治的 68例宫颈癌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34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 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均取得一定的效果,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对宫颈癌患者实施护理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配合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人文关怀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早期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方法:于2020年2月1日至2月3日应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问卷,以问卷星网络问卷发放形式,对多家医院32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面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问卷显示医务人员在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疑病5个维度得分分别为:7.77、6.20、12.04、7.11、2.62,恐惧维度得分最高;不同岗位、不同性别、不同现居住情况、家属支持方面在不同维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务人员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中对其心理状态和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在 2018.4-2020.4月期间选出 5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随机均分成 2组,分别是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常规护理。然后分析各组产妇心理状态和产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等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中能改善其心理状态,并有效预防产后并发症,值得应用。

  • 标签: 心理状态 凶险性前置胎盘 优质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早期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方法:于2020年2月1日至2月3日应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问卷,以问卷星网络问卷发放形式,对多家医院32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面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问卷显示医务人员在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疑病5个维度得分分别为:7.77、6.20、12.04、7.11、2.62,恐惧维度得分最高;不同岗位、不同性别、不同现居住情况、家属支持方面在不同维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务人员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早期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方法:于2020年2月1日至2月3日应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问卷,以问卷星网络问卷发放形式,对多家医院32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面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问卷显示医务人员在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疑病5个维度得分分别为:7.77、6.20、12.04、7.11、2.62,恐惧维度得分最高;不同岗位、不同性别、不同现居住情况、家属支持方面在不同维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务人员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对 COPD 合并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82 例 COPD 合并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41 ),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优质护理(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情绪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优质护理在 COPD 合并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COPD 自发性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 , 同时 分析 效果 。 方法: 试验对象选自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总计 6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各 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眼压、住院天数)以及 SDS、 S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眼压水平以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 SDS、 SAS评分分别为( 36.48±2.17)分、( 37.25±2.05)分低于参照组的( 47.25±3.05)分、( 46.34±2.6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高护理价值,可有效控制疾病,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护理 护理 干预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分析 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4 月在本院行脑肿瘤手术的 62 例患者,以任意编号法划入干预组与参照组( n=31 )。参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比较病患的心理状态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均有所下降,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分数降低更加明显,与参照组分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干预组术后 1 例出现并发症,参照组术后 5 例出现并发症,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p < 0.05 )。 结论: 围术期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可降低脑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心理状态,建议推广实施。

  • 标签: 脑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 并发症护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心理护理对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早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84 例脑出血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2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 Barthel 指数及 QOL 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 SAS 以及 SDS 评分均明显降低( P < 0.05 )。干预组干预后 SAS 以及 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患者干预后 Barthel 指数及 QOL 评分均升高( P < 0.05 )。干预组干预后 Barthel 指数及 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出血 术后恢复期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在自发性气胸中综合护理方式的疗效及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 60 例,通过计算机进行随机分配,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 30 例,采取综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与对照组( 30 例,仅使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收集,并分析其中的差异。 结果: 综合护理的方式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等负面情绪,并且能加快患者病情恢复,通过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明显由于对照组,且疾病恢复程度也较快,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综合护理的方式利于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加速患者疾病的恢复,因此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自发性气胸 心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对经动脉灌注化疗胃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以后其依从性效果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经动脉灌注化疗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6个月以后,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机体疼痛、社会功能以及活力评分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无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有所好转,且观察组抑郁、焦虑自评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经动脉灌注化疗胃癌患者在实施心理护理以后临床效果显著,不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经动脉灌注化疗 胃癌 依从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的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10 月接收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满分为 100 分,分数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考核患者对疾病的知晓度,满分为 100 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程度越高。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 94.85±1.54 )和疾病知晓度评分( 89.72±3.42 )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能够全面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帮助其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减少治疗恢复期间的干扰和妨碍因素,进而获得良好的预后。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护理 真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通过联合开展心理护理及常规护理的临床价值 。 方法: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 结果:两组入组时 SAS 、 SDS 评分比较中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的 SAS 、 SDS 评分降幅均高于对照组,且 P < 0.05 ;观察组在服 药、饮食、运动、自我心理调节 方面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且< 0.05 。 结论: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联合开展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 负性 情绪并提升依从性 。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对腹腔镜卵巢肿瘤患者心理弹性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从 2018年 9月到 2019年 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0名卵巢肿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心理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情况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治疗改善情况以及心理弹性的评分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腹腔镜卵巢肿瘤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提高心理弹性,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腹腔镜卵巢肿瘤 心理弹性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慢阻肺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改善其负面情绪所发挥的价值。 方法: 抽取我院于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12 月诊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 86 例进行分析,分为观察组 43 例,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 43 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负面情绪评分。 结果: 在开展护理前,两组患者均带有严重的负面情绪,评分相近;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 P<0.05 。 结论: 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中,开展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可推广普及。

  • 标签: 老年慢阻肺 心理护理 负面情绪 改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精神病护理中应用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精神科在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收治的 14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给予了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然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 BPRS评分、复发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不仅可以确保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有效性,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病 语言沟通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对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因丙型肝炎就诊于本院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为2018.5-2019.2。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49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采用心理护理方式。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组总依从例数:39例、构成比为39/49(79.59%)明显低于研究组的总依从例数:48例、构成比为48/49(97.96%),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丙型肝炎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术后康复效果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将 82 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彩球抽签法分为两组,在非透明的包装袋内放置 41 个白球和 41 各黑球,患者若抽到白球则需要接受常规护理,自然进入对照组,反之,若抽到黑球则需要接受针对性护理,自然进入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和术后康复效果。 结果 实验组心理状态评分和术后各项康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而且 p 值在 0.05 以下,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接受针对性护理能够促进术后康复,而且有利于降低不良心理情绪,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子宫肌瘤 针对性护理 心理状态 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