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中国宗教心理学产生的西方背景,从中国宗教心理学的著作出版、国外著作译介、论文发表、学者队伍、学科重要活动等方面简单梳理了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发展,指出了中国宗教心理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对中国的宗教心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宗教心理学 发展现状 展望
  • 简介: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速度快速发展。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十年老年心理健康研究情况,分析当代中国老年人心理存在的特点,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期望能给后续研究带来有益的启示。

  • 标签: 老年心理健康 老龄化
  • 简介:心理弹性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特殊儿童的心理弹性又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本文对学习障碍儿童、身体功能障碍、情绪或行为问题儿童等特殊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进行梳理.厘清其研究框架及问题范畴,寻找和明确促进儿童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及危险因素,并据此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支持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促进特殊儿童的弹性发展之策略,以期为特殊儿童的教育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 标签: 心理弹性 保护性因素 危险因素
  • 简介:本研究以“Y-G人格测验”为工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部分地区公民心理素质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该省公民心理素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情绪不够稳定;(2)社会适应性较差:(3)偏于内向。文章提出了改善公民心理素质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 标签: 人格 测量
  • 简介:<正>自古以来,哲学家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性质和起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古代希腊哲学泰斗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对人的社会行为都作了很多的观察和阐述。但是,他们的解释多偏于主观的论断,缺乏客观的或科学上的依据。直到十八和十九世纪,对于社会行为的实质问题才比较明确地提出来探讨。社会问题深深激励着许多思想家的头脑,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见解和理论。他们的观

  • 标签: 社会心理学研究 亲社会行为 西方社会心理学 十九世纪 现代社会心理学 相互关系
  • 简介:大学生是网上团购这种新兴购物方式的重要群体,因而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209名在校大学生网上团购的现状,结果发现,1)网上团购率会由于性别、年级、生源所在地,经济状况,消费理念的不同而不同;2)大学生经常团购的商品主要集中在服饰和优惠券上,大学生经常团购的网站是淘宝网(聚划算)、拉手网和美团;此外,72.97%的有团购经历者对团购商品比较满意,但是对风险估计不是很明确;3)分析了大学生参与网上团购的六大心理特征并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网站和社会的角度提出几点合理性建议。

  • 标签: 大学生 网上团购 现状分析
  • 简介:身体自我是个体对与自己身体有关的自我意识,它包括对自己身体的认知评价(身体自我概念、身体意象)、由此产生的对身体的满意度和个体对自己身体的管理三个方面。女性着装行为与身体自我的关系密切,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二者关系的研究进展与现状。未来研究应明确着装的暴露度与合身度的影响,探究服装选择行为的理论和机制,重视着装行为与身体自我的调节因素,并加强实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 标签: 着装行为 身体自我 身体意象 身体不满意 自我客体化
  • 简介:本研究以凌文辁,方利洛编制的《中国员工组织承诺问.卷》为研究工具,对59名湖南省武冈市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比较。调查结果表明,湖南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公务员组织承诺以及规范承诺、感情承诺和理想承诺水平处于平均以上。男性基层工作者的理想承诺显著高于女性。

  • 标签: 组织承诺 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 现状调查
  • 简介:为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关系,运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对河西学院6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1.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均值大于量表的理论中值;在心理资本的各因子上,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韧性因子上差异非常显著(p〈0.05),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韧性和希望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文理科大学生在韧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总体均值及各因子的均值均大于量表的理论中值;在就业能力各因子上,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实践能力与适应能力上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上差异显著(p〈0.05),不同专业学生在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上差异显著(p〈0.05)。3.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显著相关,且大学生心理资本各因子对就业能力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积累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资本 就业能力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厌学学生的教育问题,是近几年来,普通中学干部和教师经常议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已成为学校方面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这个问题如不设法使之得到控制和一定程度的解决,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研究拟通过对宣武区普通中学初中的厌学学生进行一次现状的调查,以期摸清情况,有利于提出可行的对策。

  • 标签: 普通中学 非智力因素 学生现状 二年级 班主任 意志力
  • 简介: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2名农村校外青少年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1)农村校外青少年中女生多于男生,年龄集中在15~22岁之间,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2)校外青少年在社会支持的总分、客观支持因子、主观支持因子、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因子、客观支持因子在文化程度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初中文化程度的高于小学文化程度的,对支持的利用度在文化程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

  • 标签: 校外青少年 社会支持 性别 文化程度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归属感、接纳度、文化、社会等4个方面的认同状况进行了研究。对5所大学的11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所属民族有着较高的认同,在性别、专业、年级、学校属性等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居住地、民族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民族聚居地显著高于非民族聚居地,纳西、白、回等民族显著高于傣、哈尼、彝、苗等民族。

  • 标签: 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 大学生 民族认同
  • 简介:奥尔波特的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是宗教心理学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但它是否能够直接在中国应用,是否有不适合之处是一个需要加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探讨奥尔波特的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本文选取在中国社会具有相当重要性的佛教徒来作为基督徒的参照。通过问卷的形式,本研究发现,奥尔波特的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思想在佛教徒中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不适用性。亚伯拉罕系宗教的基本范畴和概念在非基督教文化中不适用;基督教的“真正的信徒”的标准并不一定是其他宗教的“真正的信徒”的标准;奥尔波特的“外在取向”并没有穷尽所有的可能性;宗教取向二分理论成立的前提——“有真正的信徒和非真正的信徒两种类型,且二者之间能够明确分开”——可能在佛教中不适用;部分佛教徒的行为并非源自宗教,而是源自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因此对于这一部分信徒,宗教不能用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宗教也不是他们行为的原因。

  • 标签: 奥尔波特 内在取向 外在取向 IE量表
  • 简介:为了在大学生中进行宗教信仰和心理健康指标的调查,并为学校及相关部门了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和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动思维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应对效能量表、简版自尊量表、特质愤怒问卷、压力知觉量表、一般健康问卷,对某高校3509名大一新生进行宗教信仰一般状况和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在不同人口学因素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差异。

  • 标签: 大学生 宗教信仰 心理健康
  • 简介:针对我国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现状,调查了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20所大学的164名“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结果发现:大部分高校将实验心理学课安排在了第二学年;教学课时在60以上;实际课时越高,其期望课时也越高;讲授《实验心理学》课的教师主要是讲师和副教授,教授较少;实验室面积在160平方米以上的高校占了一半以上,但实验室建设仍被认为是教学的主要困难来源;86.3%的教师会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实验操作;教师大都受科研压力之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主要来自实验设计;针对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的培训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实验心理学 本科教学 教学改革 教师培训.
  • 简介: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父母进城,他们多处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需特别关注。本研究主要针对武汉市部分中小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期了解目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是否存在人际交往的问题。调查显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子女的各项指标数据都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他们的社会支持程度和互相融入程度比较令人满意,但也有班级中存在性别的分裂,小集团较多且明显等需要关注的方面。

  • 标签: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
  • 简介:采用自编问卷对长三角地区145名教师进行调查,并将其职业价值观与实现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教师现实工作情况不能满足教师的职业价值需求,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在一般精神价值、特有精神价值、物质价值等各个方面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 标签: 教师 价值观 满足程度
  • 简介: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的量化(Quantitativeinvestigation)方法,从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认知、攻击性情绪三个方面对广州青少年的攻击性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前广州市高中生在攻击性行为表现上,青少年的身体攻击相对较高;在攻击性认知上,报复心理较为强烈;而在攻击性情绪表现上,青少年的冲动性较为突出。②住宿生与走读生的攻击性没有显著差异,在攻击性情绪上,走读生显著高于住宿生,尤其在冲动方面差异显著。③网络游戏类型与身体攻击行为、易怒情绪存在相关。

  • 标签: 高中生 攻击性行为 八荣八耻 攻击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