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和方法,筛选强迫症致病基因,探讨强迫症潜在的发病机制。方法获取5例首发强迫症患者和5例健康人外周血,提取DNA,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全外显子中差异基因的相关位点,进行GO/Pathway/Disease富集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一步筛选与OCD相关的变异基因及其作用的信号通路。结果(1)经高通量测序分析,OCD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发现共有262个差异突变基因(SNV+INDEL)。(2)PLA2G4C基因的rs156631位点碱基(A/G)发生有义纯合突变,且与强迫症关联显著。(3)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发现差异突变基因在磷脂酰胆碱GO条目(GO:0036151)、磷脂酶相关信号通路(ST_ID=R-HSA-1482788)及神经精神疾病显著富集(P<0.01);检索KEGG数据库提示,PLA2G4C可通过影响磷脂代谢及炎症级联反应,参与强迫症的发病机制。结论PLA2G4C基因的rs156631位点A/G纯合突变在强迫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强迫症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 PLA2G4C基因 生物信息学
  • 简介: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基因位点C677T和A1298C与中国江苏地区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cleftlipwithorwithoutcleftpalate,NSCL/P)发生的相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检测法对200例NSCL/P患者和213例健康人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MTHFRC677T对照组与病例组在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TT基因型和携带T等位基因儿童罹患NSCL/P的风险分别是CC基因型儿童的1.84倍及1.57倍。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TT基因型和CT基因型能分别显著增加儿童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和单纯唇裂的发病风险。MTHFRA1298C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AC基因型和携带C等位基因的儿童罹患NSCL/P的风险分别比AA基因型儿童降低49%及43%。分层分析中,AC基因型和携带C等位基因可降低罹患唇裂伴腭裂及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的风险。结论:MTHFRC677T可能为中国江苏地区汉族儿童NSCL/P的危险因素,而MTHFRA1298C有可能是NSCL/P发生的保护因素。

  • 标签: 病例对照研究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非综合征唇腭裂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利用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RFLP)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筛选和鉴定脑胶质瘤易感基因--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基因2(ERCC2)的单核苷酸多态(SNPs).方法应用PCR扩增179例胶质瘤病人肿瘤及血液标本和44例正常对照组血液标本ERCC2基因第23外显子及其邻近的部分内含子序列,采用限制酶切及DHPLC技术对扩增片段进行基因变异检测,直接测序不同类型的PCR片段,并与参考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此片段中验证了一个已知白种人存在的SNP位点.结论黄种人亦存在rs13181,并影响蛋白编码;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病有关联.DHPLC相对于RFLP来说是一种高效、经济、简便、可靠的SNPs筛选方法.

  • 标签: 多态性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 色谱法 液相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神经胶质瘤 基因型
  • 简介:卵形鲳鲹是三亚的主要养殖海水鱼类.本研究开发了12个新的多态微卫星标记,并对三亚海域卵形鲳鲹的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态分析和基因型与性状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野生群体的平均Na、平均Ne、平均He及平均PIC值均较养殖群体高.微卫星位点中TO01、TO03和TO04等位点存在全长、体宽、体高和体质量的优势基因型.这些新开发的微卫星标记为卵形鲳鲹遗传结构和多态分析、性状关联分析提供了分子资源.

  • 标签: 卵形鲳鲹 微卫星 养殖和野生 遗传多态性 性状关联
  • 简介:摘要FCN基因是ficolins蛋白的编码基因,3种人类ficolins(ficolin-1、ficolin-2和ficolin-3)蛋白分别由FCN1、FCN2和FCN3基因编码,它们的单核苷酸多态与多种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可能影响ficolins的血清浓度、结构和功能。本文就近年来FCN基因多态与疾病易感性关系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FCN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疾病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6个miniSTR基因座的相关。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正常对照150例,应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扩增技术扩增6个基因座。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各基因座的各个等位基因间进行卡方检验,计算OR值,并对有意义的OR值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基因座D10S1248和D22S1045的各个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基因座D14S1434在病例组中的等位基因14、基因座D1S1677的等位基因11、基因座D2S441病例组的等位基因14和基因座D4S2346的等位基因7的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并且OR值分别为0.433、28.71、2.303和6.828。结论基因座D14S1434的等位基因14可能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一个保护基因。D1S1677的等位基因11、基因座D2S441的等位基因14和基因座D4S2346的等位基因7可能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基因,与其他基因连锁致病。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miniSTR 基因多态性 相关
  • 简介: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突变与急性胰腺炎(AP)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方法采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在AP和健康志愿者人群中检测TLR4(896A〉G)的突变频率。结果①所有TLR4的突变均为杂合子;②AP组TLR4(-/+)基因型频率在轻症AP组和重症AP中呈轻度升高,与健康志愿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③在AP组中,11LR4(-/+)基因型频率呈波浪形升高趋势,并在胰腺组织坏死合并感染组达到峰值;与健康志愿者组相比,胰腺组织坏死合并感染组TLR4(-/+)等位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④与无胰腺组织坏死组相比,胰腺组织坏死组,TLR4(-/+)基因型频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氏O.05)。结论TLR4错义突变(TLR4896A〉G)在AP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TLR4的基因突变可以损害机体的防御反应。

  • 标签: TOLL样受体4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胰腺炎 错配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17(CYP17)基因多态与尿道下裂的关系。方法使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和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的尿道下裂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儿童各206例,按年龄进行配对,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对尿道下裂组患儿进行临床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内切酶(RFLP-PCR)对CYP17基因多态进行检测;采用自动双向测通的方法对目的基因进行测序;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尿道下裂组与对照组患者A1A1、A1A2和A2A2 3种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er遗传平衡法则;两组间患者基因型分布频率存在差异(χ2=4.673,P<0.05);两组间野生型和突变型的分布不同,对尿道下裂的患病可能产生影响(χ2=6.77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野生型CYP17(A1A1)基因型可能增加了尿道下裂的患病风险[比值比(OR)=0.111,95%可信区间(CI)=1.140~71.038,P<0.05];CYP17A1A1基因型增加前段型尿道下裂的风险(OR=2.271,95%CI=1.231~4.846,P<0.05);尿道下裂组T/E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YP17基因多态可能与尿道下裂的有密切关系;CYP17(A1A1)可能是尿道下裂易感基因型。

  • 标签: 尿道下裂 儿童 基因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 17 性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CYP2B6是一个在药理和毒理学上均占有重要地位的代谢酶,参与约7%临床上常用药物代谢,其中包括一些治疗窗较窄的药物。CYP2B6具有高度基因多态,在基因编码区和非编码存在许多单碱基突变。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并被命名的等位基因有CYP2B6*1~*29。本文主要对CYP2B6的基因多态、种族差异及其在药物代谢上的功能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CYP2B6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
  • 简介:目的调查汉族骨髓供者中常见的HLA-Cw等位基因.方法对115例骨髓捐献者采用PCR-SSP方法进行HLA-Cw低分辨和高分辨分型.结果115例汉族骨髓捐献者中,HLA-Cw位点基因频率分布由高至低依次为Cw*03(0.2598)、Cw*01(0.2142)、Cw*07(0.1978)、Cw*08(0.1154)、Cw*12(0.0582)、Cw*14(0.0399)、Cw*15(0.0399)、Cw*06(0.0399)、Cw*04(0.0309);进一步检测到16种等位基因,其中Cw*0101、Cw*0304、Cw*0302、Cw*0401、Cw*0602、Cw*0702、Cw*0801、Cw*1202、Cw*1402、Cw*1505、Cw*1502为对应抗原最为常见的等位基因.结论本研究在DNA水平上,提供了中国汉族人群中HLA-Cw位点基因分布频率及常见等位基因资料.

  • 标签: 汉族骨髓供者 HLA—Cw 多态性 等位基因
  • 简介:目的探究TXNIP的基因多态和启动子区甲基化CpG岛、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获得TXNIP基因3′UTR多态和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相关软件获得TXNIP启动子区序列,预测甲基化CpG岛及转录因子结合部位。结果TXNIP基因3′UTR多态位点rs7211、rs7212和rs4755的不同基因型与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启动子区序列中甲基化CpG岛位于1763—1943bp处。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更有效地了解基因多态和启动子区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 标签: TXNIP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多态性 启动子区 甲基化 转录因子结合部位
  • 简介:目的探讨肥胖与老年男性雄激素、雄激素受体(AR)水平及AR基因CAG重复序列多态的关系.方法收集323例老年男性,根据腰围不同分为4组,腰围<85cm组、腰围85-90cm组、腰围91-96cm组和腰围≥97cm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总睾酮(TT)和雌二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游离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使用DNA测序方法测定CAG重复序列.结果与腰围<85cm组比较,腰围85-90cm组、腰围91-96cm组、腰围≥97cm组舒张压和雌二醇/睾酮比值逐渐增高,SHBG逐渐降低(P<0.05,P<0.01);与腰围85-90cm组比较,腰围≥97cm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增高(7.75±3.25)vs(6.34±2.98),SHBG降低[(142.02±71.92)nmol/Lvs(177.72±86.27)nmol/L,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腰围与腰臀比、体质量指数和雌二醇呈正相关,腰围与TT呈负相关.结论肥胖男性TT和SHBG下降,雌二醇和雌二醇/睾酮比值明显升高;AR和AR基因CAG重复多态与体脂分布无相关.

  • 标签: 雄激素类 受体 雄激素 睾酮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肥胖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对以埃索美拉唑(ESO)和泮托拉唑(PAN)为基础三联10天疗法的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HP阳性的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成2组。治疗前采用PCR-RFLP方法测定所有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并分为EM型、IM型、PM型。分别进入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方案(EAC)或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方案(PAC)进行10天根除治疗。4周后复查。结果(1)两治疗组总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2)EAC组EM、IM、PM的根除率相近,各基因型间差异无显著(P>0.05)。PAC组根除率EM型与IM型间、EM型与PM型间差异显著(P<0.01);IM型与PM型间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三联10天疗法的HP根除率个体差异小;不受CYP2C19基因多态的影响。以泮托拉唑为基础三联10天疗法的Hp根除率个体差异较大;EM型者HP根除率低;PM型者与IM型者HP根除率相近。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泮托拉唑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幽门螺杆菌
  • 简介: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08G/A基因功能多态与结直肠癌生成及发展的关系。方法研究病例为德国曼海姆医院普通外科2000年10月至2003年3月间收治的157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结直肠癌的患者(病例组),对照组为117例查体的健康人,病例与对照人群均为欧洲高加索人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及正常对照组的TNF-α-308G/A基因型。结果病例组患者TNF-α-308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P=0.663;等位基因χ^2=0.404,P=0.525)。Ⅲ、Ⅳ期病理分期患者A等位基因(22.6%)和A/A基因型(8.1%)的比例明显大于Ⅰ、Ⅱ期(12.9%和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P=0.048,OR=7.368,95%CI=0.839~64.743;等位基因:χ^2=4.720,P=0.03,OR=1.962,95%CI=1.061~3.628)。结论TNF-α-308G/A基因功能多态与结直肠癌生成无关.TNF-α-308A/A基因型或A等位基因与结直肠癌的进展相关。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Α 多态性 单核苷酸
  • 简介:支架后再狭窄(ISR)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表明,炎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促进内膜增生、血栓形成和血管重构而发生再狭窄.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参与了炎症反应的启动和发展,但是,相关炎症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是否与ISR有相关关系目前还没有一致的观点.本文就炎症反应及相关因子基因多态与ISR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再狭窄 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 基因多态性 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