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翼状胬肉采取改良式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60例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实验组(n=30)两组,对照组采取改良式胬肉切除治疗,实验组采取改良式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治疗翼状胬肉的首选方法,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改善视力水平。

  • 标签: 改良式胬肉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治疗复发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安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121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A组30例(40眼),采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B组30例(40眼),采取羊膜移植治疗;C组30例(41眼),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三组患者均给予胬肉切除手术,比较疗效。结果C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C组愈合率为96.67%(29/30),A组为90%,B组为80%,C组愈合率高于A组,差异不明显,P>0.05,C组愈合率显著高于B组愈合率,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B组为33.33%,C组为6.67%,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更高,安全更好。

  • 标签: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羊膜移植 复发性翼状胬肉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疗效观察.方法将翼状胬肉69例(74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3例(36眼)作单纯手术切除,并在中、术后应用0.2mg/ml丝裂霉素C;B组36例(38眼)在胬肉切除的基础上行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按Prabhasawat提出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复发率、视力及角膜散光度.结果A组36眼中31眼获得临床治愈,治愈率为86.11%,复发率为13.89%.B组35眼中33眼获得临床治愈,治愈率为94.74%,复发率为5.26%;两组的治愈率和复发率差异有显著(P<0.05).在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度方面,B组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有利于重建角膜缘屏障功能,利用该方法治疗翼状胬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在减轻角膜散光,提高视力方面也优于手术联合丝裂霉素.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疗效观察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 角膜散光度 单纯手术切除 临床治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应用观察。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53例(60只眼)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60只眼)术后随访1-2年,57只眼痊愈,3只眼复发,复发率为5%。结论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可靠、安全、易于掌握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翼状胬肉显微下手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8例翼状胬肉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游离结膜移植治疗,实验组39例患者给予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两组患者术后9个月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9个月后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vs74.4%),实验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7%vs25.6%),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翼状胬肉患者给予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提高个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低。

  • 标签: 胬肉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健康的角膜缘干细胞是维持角膜上皮透明与完整的前提。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缘干细胞和/或角膜缘干细胞龛受损均可导致角膜缘干细胞功能缺陷(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 LSCD)。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恢复干细胞功能、治疗LSCD的主要方法之一。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主要分为三大类:直接移植角膜缘组织、体外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以及在体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每类手术按照供体来源不同可进一步分为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近年来,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手术技术不断改进,手术并发症逐渐减少,术后植片存活率逐步提高,明显改善了LSCD患者的预后。(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32-237)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功能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异物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281例角膜异物的致伤物,就诊时间,异物深浅,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281例全部治愈,未见因异物剔除而引起的角膜穿孔,绿脓杆菌感染和眼内感染等。

  • 标签: 异物,剔除术,铁屑,铁锈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角膜异物取出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21例角膜异物取出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621例角膜异物患者,无术后感染病例。结论角膜异物取出术后伤口愈合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1)取干净异物;(2)术后正确的治疗护理。

  • 标签: 角膜异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白内障中植入AcrysofToric人工晶状体及行最陡角膜切口联合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角膜散光的效果。方法将受试对象分两组。Toric组(21人30眼)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Acrysof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最陡角膜切口组(25人30眼)在最陡角膜散光轴上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6个月观察裸眼及最佳矫正远视力,球、柱镜度数,角膜曲率及ToricIOL旋转稳定性。结果两组术后裸眼视力均明显高于术前(P<0.001),且Toric组较最陡角膜切口组高(P<0.001)。术后Toric组裸眼远视力≥0.8有的比例(56.67%)明显高于最陡角膜切口组(20%)(P=0.003)。两组术后球、柱镜均明显低于术前,且Toric组术后残余柱镜值明显低于最陡角膜切口组(P<0.01)。Toric组术后角膜曲率散光值较术前增加0.32±0.43D,最陡角膜切口组较术前减少0.47±0.31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手术源散光无明显差别(0.66D,0.61D,P=0.651)。术后ToricIOL平均旋转2.76±2.32°。结论最陡角膜切口能提高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部分矫正角膜散光及降低术后眼残余散光。AcrysofToric人工晶状体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减少术后眼残余散光,旋转稳定性较好,与最陡角膜切口相比,能更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减少术后眼残余散光,提高视觉质量。

  • 标签: 白内障 矫正角膜散光 Toric IOL
  • 简介:摘要如今圆锥角膜的诊疗理念不断更新,人们不仅关注于如何延缓圆锥角膜进展,也在努力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随着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技术在眼科的应用,角膜胶原交联联合不规则角膜准分子激光切削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圆锥角膜治疗的新策略。然而已逐渐变薄的圆锥角膜患眼是否可再进一步行准分子激光切削、该方案两种手术同期和分期执行孰优孰劣等关键问题尚无定论,本文基于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论述,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提供指导。(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51-253)

  • 标签: 圆锥角膜 胶原 交联试剂 激光,准分子 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羊膜移植对难治的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安阳市眼科院2013年7月至2018年5月难治的角膜溃疡35例(35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经过相应治疗而病情不能控制,经久不愈者。对其进行单层或多层羊膜移植,观察术后效果。结果角膜溃疡感染均控制,溃疡在1~3周内愈合,8例角膜透明,27例角膜遗留瘢痕。裸眼视力手动~0.2者23例(45.71%),0.3~0.8者12例(34.29%);视力均较术前提高(χ2=8.929,P=0.003)。结论羊膜移植是难治的角膜溃疡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溃疡,角膜 移植,羊膜 视力
  • 简介:摘要儿童角膜移植手术是角膜混浊患儿复明的唯一方法。由于儿童眼部解剖结构和生理发育具有特殊,故其角膜移植手术的流程和操作,尤其围手术期和术后长期的管理,与成人患者有诸多不同。为了临床规范开展儿童角膜移植手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远期预后,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汇集本领域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临床实践经验,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在儿童角膜移植手术的适应证、围手术期管理、操作规范及并发症处理等方面形成共识意见,以供临床眼科医师在相关工作中参考。

  • 标签: 角膜移植 角膜混浊 儿童 诊疗准则(主题) 多数赞同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翼状胬肉切除和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处于进行期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 80 例 随机分为两 组: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 40 例 (42 眼 )。 对照组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研究 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散光度,比较术后 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 1 周,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术后 1 周、 1 个月及 3 个月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散光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 1 周、 1 个月及 3 个月的角膜散光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术后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及散光度的改善效果与单纯胬肉切除相当,但复发率较低 ,值得推广。

  • 标签: []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terygium excision and limbal stem cel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 on pterygium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翼状胬肉患者,使用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宁洱县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被诊断为翼状胬肉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使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的联合组150例、单独使用翼状胬肉切除进行治疗的对照组1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2.13±0.97)天,住院时间(8.54±2.15)天。对照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4.99±2.41)天,住院时间(13.52±3.53)天。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愈率97.3%(146/15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79.3%(119/1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翼状胬肉患者,使用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其效果显著并且安全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96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效果更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意义。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真菌角膜溃疡致盲率极高,皮质类固醇激素为其禁忌用药,早期确诊、正确治疗是预防其致盲的主要手段。临床上有个别患者还未确诊时,常自点药物治疗,反而加重病情,导致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危害极大。应引起患者和医务人员重视。

  • 标签: 真菌 角膜溃疡 激素 眼内容剜除
  • 简介:摘要角膜胶原交联(CXL)对阻止扩张角膜病、感染角膜病、屈光不正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安全和有效。常见CXL有常规胶原交联、加速胶原交联、跨上皮胶原交联、激光化学反应胶原交联以及联合手术。CXL可有效阻止扩张角膜病进展,可延迟或避免角膜移植手术的治疗,并在大泡角膜病、除疱疹病毒性感染外的感染角膜炎、屈光不正等其他角膜病的治疗中均有较好的辅助作用,但对于眼部疱疹病毒性感染的患者及薄角膜的患者效果不佳,甚至会加重病情发展。本文就常见CXL手术方式的优缺点、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并发症进行综述,以期增强CXL的临床应用,减少其并发症。

  • 标签: 角膜胶原交联术 扩张性角膜病 感染性角膜病 屈光不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度及高度近视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SMILE)角膜实际切削深度与预计切削深度的关系。方法回顾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SMILE手术的中度近视31例(62只眼)及高度近视22例(44只眼)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1 d、1周、1个月及3个月实际切削深度与预计切削深度的关系。结果中度及高度近视术后各时间点实际切削深度均低于预计切削深度(中度近视组,t=5.900、2.121、3.693及12.107,均P<0.05;高度近视组,t=-2.851、-2.095、-3.261及-5.244,均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高度近视组切削偏差均大于中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及高度近视实际切削深度与预计切削深度在各时间点均成线性相关(中度近视,r=0.834、0.638、0.712及0.887,均P<0.001;高度近视,r=0.464、0.326、0.412及0.449,均P<0.05)。结论中度及高度近视SMILE术后不同时间中央角膜实际切削深度均低于预计切削深度,高度近视切削偏差更大。对于高度近视,SMILE术后中央角膜切削偏差具有较好的可预测

  • 标签: 激光,飞秒 近视 角膜外科手术,激光 实际切削深度 预计切削深度 切削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