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行尿液潜血检验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对其进行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检出时间。结果:显微镜镜检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尿液分析仪,显微镜镜检检出时间显著长于尿液分析仪,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在尿液潜血检验中均有各自应用优势,其中,尿液分析仪检测速度较快,检测准确度较低,显微镜镜检检测准确度高,但是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受检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镜检 尿液潜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程舒适护理在显微镜手术治疗颅内胶质瘤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2例显微镜手术治疗颅内胶质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未行全程舒适护理而行常规舒适护理)与实验组(31例:行全程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开始时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舒适护理 显微镜手术 颅内胶质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牙体牙髓病中采用根管显微镜+超声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2020.1~2022.3),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疗法)、研究组(根管显微镜+超声技术),各41例,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低,(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治疗中,根管显微镜+超声技术,可以起到明显的疗效。

  • 标签: 根管显微镜 超声技术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显微外科修复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1-2020.1(实施常规外科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患者与2020.1-2021.1(实施显微外科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微外科修复效果远远高于常规修复,通过肢体功能评分判断出患者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修复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修复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使用显微外科修复方法更为有效,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四肢开放性骨折 重要血管损伤 显微外科修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牙科四手操作对显微超声技术取根管内分离器械的效率和成功率的影响,总结超声法取分离器械的处理与配合流程。方法 对173例使用超声法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评估牙科四手操作对超声法取分离器械的效率与成功率的影响。 结果 医护四手操作下,使用牙科显微镜,通过超声技术成功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169例,未取出4例,取出成功率为97.63%。其中,取出的分离器械病例术中发生器械二次分离12例,2例器械术中曾被推出根尖孔,3例发生根管壁穿孔。最长处理时间81分钟,最短处理时间3分钟,平均处理时间分钟29.9分钟。结论 四手操作可提高显微超声法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效率,规范流程与经验值得推广。

  • 标签: []  牙科四手操作法 牙科手术显微镜 器械分离 超声技术 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手足显微骨科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足显微骨科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组间患者的并发症出现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手足显微骨科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同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 标签: 手足显微骨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应用根管显微镜+超声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临床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组间对比(P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根管显微镜 超声技术 联合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按照神经内镜、显微镜手术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 结合对比手术治疗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选入在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所收治患者中的88例为对象,盲选划分为2个治疗小组,即对照组(44例,以显微镜手术治疗)和观察组(44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神经内镜 显微镜手术 无功能性垂体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康复护理对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的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手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手感觉功能情况、手功能运动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感觉功能评价情况、手运动功能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复杂性手外伤患者应用延续

  • 标签: 无痛康复护理 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 功能
  • 简介:摘要:背景与目的: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常见肿瘤,本文总结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手术技巧。方法:对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间收治的156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就其中哑铃形27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6例患者共发现180个病变。根据肿瘤位置不同,采取相应的手术入路。全切除129个,近全切除27个,手术死亡1例。出院时症状好转151例,无变化1例,变差3例(讨论)。结论:通过合理的术前评估,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绝大多数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得到全切除,疗效满意。

  • 标签: 椎管肿瘤 神经鞘瘤 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眼球震颤根据发病年龄可分为先天性眼球震颤和后天获得性眼球震颤,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及有限的诊疗措施使其成为眼科诊疗的疑难杂症之一。近年来,视频眼震电图及数字化眼动仪等用于量化评估眼球震颤的程度及治疗效果;在治疗方面,除传统的手术方式外,可采用视光学手段(矫正屈光不正、配戴三棱镜)、生物反馈治疗、药物(加巴喷丁和美金刚胺)治疗及知觉训练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28-235)

  • 标签: 眼球震颤 先天性眼球震颤 获得性眼球震颤 代偿头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Ad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基因突变情况及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21年12月临沂市肿瘤医院存档的12例乳腺AdCC标本,其中经典型腺样囊性癌(C-AdCC)8例,实性-基底细胞样腺样囊性癌(SB-AdCC)4例,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结果组织形态学检查示,C-AdCC呈梁-管状、筛状生长,并见特征性的真腺腔和假腺腔结构;SB-AdCC呈巢团状、实性生长,细胞中-重度异型性,可见坏死及较多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8例C-AdCC明显表达CK7、CK5/6、p63、S-100,4例SB-AdCC弥漫表达CD117、CD10。荧光原位杂交结果示3例C-AdCC具有MYB基因断裂;二代测序检测示2例SB-AdCC具有NOTCH1基因突变。8例C-AdCC患者术后均未见淋巴结转移,4例SB-AdCC中2例术后淋巴结转移。结论C-AdCC组织细胞形态以梁-管状、筛状生长为主,细胞轻度异型性,预后较好,部分患者有MYB-NFIB融合基因改变;SB-AdCC以巢团状、实性生长为主,细胞中-重度异型性,可见坏死及较多的核分裂象(>5/10个高倍镜视野),患者预后较差,部分患者有NOTCH1基因突变。

  • 标签: 乳腺肿瘤 癌,腺样囊性 生物学标记 突变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 作者: 李凤兰 齐琳琳 李琳 王建卫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2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腺瘤(BA)的CT影像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9例BA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评估并记录病灶的类型、部位、与邻近胸膜关系、大小、形态学特征(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及其CT随访资料。结果69例BA中,25例术前胸部CT可检出病灶,44例胸部CT未能检出病灶。25例中,病灶为实性型8例、磨玻璃型8例、囊腔型6例、囊肿型3例;位于右肺上叶1例、右肺中叶2例、右肺下叶12例、左肺上叶5例、左肺下叶5例;10例病灶贴邻胸膜,15例病灶与邻近胸膜距离(10±7)mm。1例囊肿型BA病灶内见钙化。25例BA病灶直径4.4~30.3 mm,中位数9.6 mm;有分叶征20例、毛刺征11例、空泡征12例、胸膜凹陷征6例。11例BA患者接受术前随访,4例直径增长,其中实性型2例、磨玻璃型1例、囊腔型1例,生长速率0.43~2.14 mm/年,中位数1.67 mm/年;术前随访中新发毛刺征、空泡征和分叶征各1例。13例BA患者手术后复查胸部CT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BA的CT影像学表现多样,常为肺内单发的实性结节或磨玻璃密度结节,少数可呈囊腔型或囊肿型;病变可有分叶、空泡及毛刺,钙化罕见;少部分在随访过程中增大。

  • 标签: 肺肿瘤 细支气管腺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作者: 冉姝玉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2-20
  • 出处:《科学与技术》2022年18期
  • 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00
  • 简介:摘要:《太阳照常升起》以分段组合式的全知视角叙述手法,带来了对艺术形式的革新。在恣意点染的各种意境里,电影通过对"疯、恋、枪、梦"四大主题部分的描写,构成了一个酒醉般诗意化的氛围,使之具有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与一种精致的含蓄与隐喻,最后形成意象化的黑色幽默,达到了叙事的狂欢。本文通过分析该片的形式风格、视知觉心理及象征价值三个部分探析其影像美学特征

  • 标签: 形式风格 影像 视知觉心理 隐喻
  • 简介:摘要作为新型靶点的RET基因近两年打破了治疗僵局,靶向药物不断获批并快速纳入治疗指南,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带来了更多的希望。而RET基因出现一些有驱动细胞癌变的融合变异才被认为是原癌基因,本文综述了RET基因的生物学特性、肺癌中RET融合的分类以及RET融合的检测方法;并进一步讨论RET融合肺癌的病理及临床特征,RET融合肺癌的药物治疗,以及RET融合对耐药和预后的提示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分隔状肝脓肿与无分隔肝脓肿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35例肝脓肿患者,其中男性203例,女性132例,年龄(56±14)岁。依据CT和超声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隔状组(n=68)和非分隔状组(n=267)。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分隔状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9.17(5.97,12.33)×109/L和总胆红素17.65(11.92,27.84)μmol/L均高于非分隔状组肝脓肿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7.81(5.42,10.81)×109/L和总胆红素12.90(9.00,19.68)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隔状组和非分隔状组肝脓肿患者脓肿最大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脓液培养结果显示,分隔状组肝脓肿患者中肺炎克雷伯杆菌阳性者比例高于非分隔状组[41.18%(28/68)比25.84%(69/267),P=0.013]。分隔状组肝脓肿患者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比例高于非分隔状组[20.59%(14/68)比10.11%(27/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P=0.019)。结论与无分隔单房状肝脓肿相比,分隔状肝脓肿患者的脓肿最大径一般较大,脓液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阳性率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比例也较高。

  • 标签: 肝脓肿 肺炎克雷伯菌 间隔分叶 经皮穿刺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炎症小体病临床特点,提高儿科临床医生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帮助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由北京协和医院儿科诊断的35例炎症小体病患儿的发热、皮疹、受累系统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特征。结果35例炎症小体病患儿中男20例、女15例,起病年龄为1(0,7)岁,诊断年龄为7(3,12)岁。家族性地中海热10例、甲羟戊酸激酶缺乏3例、NLRP3基因相关自身炎症性疾病15例、NLRP12基因相关自身炎症性疾病4例、家族性寒冷型自身炎症综合征3型2例和家族性寒冷型自身炎症综合征4型1例。34例(97%)患儿表现为反复发热,27例(77%)具有皮疹表现,分别有11例(31%)为淋巴结肿大、10例(29%)为肝脾大、8例(23%)患儿生长发育迟缓。35例患儿中骨骼、神经、听觉和肾脏受累的患儿分别有18例(51%)、12例(34%)、8例(23%)和5例(14%)。神经系统受累的患儿12例见于NLRP3相关自身炎症性疾病,8例感音性耳聋患儿中6例为NLRP3基因相关自身炎症性疾病、2例为NLRP12基因相关自身炎症性疾病,7例腹痛患儿中5例为家族性地中海热、甲羟戊酸激酶缺乏和NLRP12基因相关自身炎症性疾病各1例。在急性炎症期,35例(100%)患儿的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明显升高。在21例检测了铁蛋白水平的患儿中有4例(19%)升高。自身抗体方面,35例患儿中有4例(11%)的患儿出现抗核抗体阳性。结论发热、皮疹和骨骼系统表现是炎症小体病常见的临床特征,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抗核抗体多为阴性。炎症小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延误诊治。

  • 标签: 遗传性自身炎症性疾病 家族性地中海热 发热,原因不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发育迟缓儿童的发育特征,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019—2020年0~5岁全面发育迟缓儿童138例[男103例,女35例,年龄为(2.68±1.13)岁]和89例0~5岁正常儿童[男58例,女31例,年龄为(2.56±1.19)岁]进行研究分析,分别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评估。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全面发育迟缓儿童各能区的发育商均低于正常儿童,语言能区落后最明显[(48.77±13.88)分比(92.97±6.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随着发育迟缓程度的不断增加,除大运动外的其他能区也表现为发育的异常。(3)全面发育迟缓儿童中,占比最多的是语言能区的发育迟缓[98.6%(136/138)]。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应性和语言能区发育迟缓儿童的比例均增加。(4)语言能区与其他各能区均存在正相关性(r=0.636、0.206、0.378、0.676,均P<0.05)。结论全面发育迟缓儿童伴有多个能区的发育迟缓,语言能区和适应性能区占比较多,而大运动发育并不一定落后。

  • 标签: 全面发育迟缓 早期干预 发育特征
  • 简介:摘要:当前对《福楼拜的鹦鹉》的研究多借助后现代主义文学主张,研究小说对真实与历史的不可追溯性,较少旁及其他角度。鉴于此,本文拟运用作为现代性本质特征之一的“媚俗艺术”,研究小说所带有的媚俗特征:鹦鹉标本和福楼拜雕像等所谓艺术品在小说中的肤浅性与廉价本质,展示了“媚俗艺术”的世界是一个审美欺骗和自我欺骗的世界。

  • 标签: 媚俗艺术 《福楼拜的鹦鹉》 肤浅性 廉价本质
  • 简介:摘要:教育评价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在教育科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和教育管理的有效手段,已经收到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什么是评价,什么是价值,什么是教育评价,什么是教育价值,教育评价有何特征,弄清楚以上的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对教育评价的深入研究和运用。同时教育评价最终是要在评价的基础上再次进行评价,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标签: 教育评价 价值 评价 人的全面发展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