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眼球震颤为一种有节律的不自主的眼球摆动,是中枢神经系统、眼外肌、视觉系统和内耳迷路疾病的常见体征。目的讨论眼球震颤诊疗心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婴儿型眼球震颤矫正屈光不正,尽量提高视力。对于小角度的面部转动代偿头位,配戴三棱镜,其基底朝向与面部转动相反。隐性眼球震颤如果伴有斜视并有症状时,可考虑眼肌手术。眼球震颤阻断综合征对于大角度的面部转动代偿头位,一般采用手术矫正内斜视。

  • 标签: 眼球震颤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眼球震颤根据发病年龄可分为先天性眼球震颤和后天获得性眼球震颤,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及有限的诊疗措施使其成为眼科诊疗的疑难杂症之一。近年来,视频眼震电图及数字化眼动仪等用于量化评估眼球震颤的程度及治疗效果;在治疗方面,除传统的手术方式外,可采用视光学手段(矫正屈光不正、配戴三棱镜)、生物反馈治疗、药物(加巴喷丁和美金刚胺)治疗及知觉训练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28-235)

  • 标签: 眼球震颤 先天性眼球震颤 获得性眼球震颤 代偿头位
  • 简介:摘要先天性眼球震颤,是一种病因不明,危害较重难以治疗的眼病。年来,我科眼肌组多采用手术治疗先天眼震,疗效较好。由于手术涉及多条眼肌,手术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现象。这是由于术中牵拉肌肉引起胃肠反应的结果。呕吐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因此,在护理上我们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辅助饮食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减轻病人的痛苦。

  • 标签: 眼球震颤 治疗
  • 简介:摘要先天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nystagmus,CN)是一种双眼不自主的、有节律的眼球摆动,常于刚出生时或出生后3个月内发现。CN的病因复杂多样,迄今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属于斜视与小儿眼科疑难性疾病,治疗较为困难。近年来,国际同行尝试对原有术式进行改进,以期让患者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一些药物可减轻眼球震颤强度,延长中心凹注视时间,并使患者视力提高。CN的遗传方式多样,目前多数CN致病基因导致发病的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对模式动物的研究现已揭示了X连锁CN的致病基因——FRMD7基因引起CN的机制与方向选择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对水平方向运动的检测功能丧失有关。本文对近年来CN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CN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96-305)

  • 标签: 先天性眼球震颤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遗传学 发病机制
  • 简介: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nystagmusblockagesyndrome,NBS),是以婴儿早期发生眼球震颤伴有内斜视、代偿头位及假性展神经麻痹为特征的特殊类型的斜视。本征主要与婴幼儿型内斜视合并存在,患儿出生后可能患有先天性眼球震颤,利用持续辐辏作用来减轻或消除眼震,久之则引起继发性内斜视,内斜位的目的即为使眼震减弱,提高视力。

  • 标签: 眼球震颤阻滞 综合征 检查诊断 先天性眼球震颤 图解 内斜视
  • 简介:目的为探讨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手术治疗设计方法与效果。方法28例患者采用改良parks5-6-7-8法加减的原则,对头位扭转角、合并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一次矫正,而转角的手术量设计在注视眼上,而转角矫正后带来的斜视度变化与原斜视度叠加或抵消后,把矫正斜视的手术量设计在斜视眼上。结果28例患者术后观察324个月,原在位双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2-4行,原在位眼颤明显减轻或消失,代偿头位基本消失者26例(92.8%),所有伴斜视的患者外观矫正效果满意,结论我们的体会足手术前明确注视眼,中间带位置,而转方向及角度,斜视性质及斜视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正确设计手术前提。parks法适合矫正代偿头位15°的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 标签: 先天性眼球震颤 改良parks法 手术疗效
  • 简介:眼球震颤是一种先天性眼病,大部分眼球震颤的儿童都存在弱视,这给患儿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探讨儿童眼球震颤性弱视的治疗方法,近六年来,我们对43例眼球震颤性弱视儿童进行了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眼球震颤 弱视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学习层次聚类算法用于先天性眼球震颤(CN)眼动波形自动分类和波形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的90例(90只眼)CN患者资料,其中男性67例,女性23例,年龄(12±9)岁。所有患者采用高速视频眼动仪记录眼动波形。对标准化后的眼动波形进行无监督机器学习层次聚类分析,获得可视化分类结果并予以波形命名,统计每种波形的发生比例,分析波形成分与CN患者视功能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为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在90例(90只眼)CN患者的46 620个有效眼动波形中,通过机器学习层次聚类算法自动分出7种波形,分别命名为波形Ⅰ(14 259个,30.59%)、波形Ⅱ(11 498个,24.66%)、波形Ⅲ(4 083个,8.76%)、波形Ⅳ1(5 430个,11.65%)、波形Ⅳ2(3 451个,7.40%)、波形Ⅳ3(3 015个,6.47%)及波形Ⅳ4(2 663个,5.71%);有2 221个(4.76%)波形未分类。波形Ⅰ、Ⅱ、Ⅲ分别与3种CN基本眼动波形即速度递增型冲动型、速度递减型冲动型及钟摆型波形相符,波形Ⅳ1~4为复杂波形。波形Ⅰ、Ⅱ、Ⅲ及Ⅳ1~4在90例患者中的发生比例依次为78.89%(71例)、41.11%(37例)、17.78%(16例)、20.00%(18例)、7.78%(7例)、15.56%(14例)和11.11%(10例)。38例(42.22%)患者仅表现为1种眼动波形,其余52例(57.78%)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眼动波形,其中23例(25.56%)存在3种或3种以上眼动波形,5例(5.56%)存在4种眼动波形。患者眼动波形中波形Ⅰ所占比例与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有显著相关性(r=-0.39;P<0.01),波形Ⅱ所占比例与最佳矫正视力无相关性(P>0.05)。以波形Ⅰ为主导的CN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0.19±0.14)优于以波形Ⅱ为主导的CN患者(0.45±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P<0.05)。结论机器学习层次聚类算法可实现CN眼动波形的自动分类和波形诊断,为CN的精准诊断与评估提供辅助依据。

  • 标签: 眼震,先天性 机器学习 聚类分析 眼震电图描记术 眼球运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CIN)是指出生后早期出现的、无明显诱因的双眼非自主性、有节律的往返运动。CIN发病率为0.015%~0.14%。CIN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以及代偿头位等临床特征。CI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但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以及X连锁遗传。目前报道的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相关的致病基因位点有4个,与X连锁遗传模式相关的致病基因位点有3个,而只有位于X染色体上的酵母功能域包含蛋白7(FRMD7)基因被确定与CIN发病相关。笔者现就CIN的遗传特征、临床表型以及相关的致病基因位点、致病基因的发现进行综述,并阐述FRMD7基因突变引起的眼球震颤的发病机制。

  • 标签: 眼球震颤 基因 FRMD7 GPR143 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垂直头位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短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垂直头位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眼球震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患者的垂直头位小于15°患者17例,垂直头位角度在15-30°之间7例,术后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27±0.12),与术前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垂直头位患者时,选择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

  • 标签: 先天性眼球震颤 头位异常 短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眼外肌手术治疗婴儿型眼球震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婴儿型眼球震颤综合征36例,根据代偿头位特点行眼外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1年。结果术前第一眼位状态下双眼视力(BCVA,logMAR)为0.707±0.0805,术后1年提高0.307±0.0873。手术前后各时间点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025,P=0.000)。其中34例伴有代偿头位者,以水平方向面朝右或朝左者30例,术前头位扭转角为24.020°±2.5735°,术后1年改善为7.510°±0.5013°,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头位扭转角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8.574,P=0.000)。以垂直方向下颌内收或上抬者4例,术前头位扭转角度为18.000°±1.3191°,术后1年改善为6.050°±0.4796°。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头位扭转角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911,P=0.000)。术后1年,34例(94.44%)视物清晰度改善,主观满意度增加。结论根据婴儿型眼球震颤综合征的临床特征针对性实施眼外肌手术,可提高视力、改善头位,增加满意度。

  • 标签: 综合征,眼球震颤,婴儿型 手术,眼外肌 头位,代偿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眼球震颤视力的提升成度及控制近视增长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3年来我院验配角膜塑形镜青少年眼球震颤伴有高度散光一例。检查项目包括:眼表检查(角膜、结膜、晶状体、眼睑、泪液分泌)、眼底造像、眼压、生物测量仪(眼轴长度、角膜厚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角膜直径、瞳孔直径)、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检查、综合验光检查、双眼视功能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除眼球震颤外没有其他不适应指症,故按其角膜特征设计相匹配的角膜塑形镜给予配戴,并按规定日期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1视力提升效果:配戴3个月复查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矫正视力由原来双眼分别为0.5提升为0.8。2 角膜的完整性:

  • 标签: 眼球震颤 角膜塑形镜 矫正近视
  • 简介:<正>DearSir,IamDr.Jing-WenGong,fromthe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Zhejiang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Hangzhou,China.Iwritetopresentapeculiarcasereportofjerkysee-sawnystagmusininternuclear

  • 标签:
  • 简介:那天我上班很准时:两点。我在办公室等候收藏家何先生。何先生的家我去过几次,那与其说是他的家,不如说是陶俑们的家。说唱俑、舞俑、官吏俑、武士俑、劳作俑以及巫师。还有许多人物没有出场,躲在戏楼、农舍和神庙里面。鸡鸭鱼,马牛羊,还有人类古老而忠实的朋友,狗,甚至还有鱼塘马厩之类。不过这些都是陶的,汉陶。它们密密麻麻拥挤在一层层的木格上,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农耕社会。它们全部都是

  • 标签: 北川 地震 震颤 废墟 文物 抗震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