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家统计局网站3月9日消息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4%;食品价格上涨0.7%,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1.1%,服务价格上涨2.1%。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1.0%。其中,城市上涨1.0%,农村上涨0.9%;食品价格上涨3.2%,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1.2%,服务价格上涨0.7%。

  • 标签: 居民消费价格 国家统计局 非食品 消费品 服务
  • 简介: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拉动作用,因此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刺激消费,特剐是占最终消费比重最大的居民消费。本文通过对国民经济的构成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对内蒙古地区居民消费的现状及刺激居民消费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消费环境
  • 简介:30年前的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至今,中国刷新了有史以来经济增长的奇迹,增长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史无前例。为纪念这一历史性转折,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对河北省及全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笔谈分析,本刊特选其中5篇刊发。

  • 标签: 居民消费行为 中国城镇 全国改革开放 个人收入 收入预期 历史性转折
  • 简介:文章以ELES为分析方法,对武汉市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进行实证分析,阐述了武汉市城镇居民消费的基本状况。并探讨了武汉市现行的政策是否有利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完善现行政策的若干建议。

  • 标签: 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消费需求 分析
  • 简介:养老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经济增长的核心议题,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养老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文章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等研究视角出发,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尚无统一定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显著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进而提出完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拓宽养老金增值渠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等政策建议。结合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而提出后续的研究方向,如量化未来养老金的福利水平、利用微观数据检测预防性储蓄动机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对居民消费的综合影响。

  • 标签: 养老社会保障 居民消费 文献
  • 简介:摘要: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是重要的支撑型产业,普惠金融是一种为社会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形式,例如小额信贷等能够为低收入群体和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数字普惠金融得到发展,依托大数据技术,能够持续增强普惠金融的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为广大居民消费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在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持续拓展数字普惠业务,持续实现消费升级,不断扩大内需,激发广大城镇居民消费潜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转型。

  • 标签: 数字普惠金融 城镇居民 消费的影响
  • 简介:摘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增长,为共同富裕建设做贡献,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2013-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从纵横向角度实证检验收入结构下不同收入来源在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中的作用效果及差异性。结果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且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消费相比边际效应更强。从纵向视角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而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是财产性收入。横向视角下,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在农村居民消费中具有比城镇居民更强的边际消费效应,财产性收入则恰恰相反,在农村居民消费中没有边际效应。

  • 标签: 收入来源 城乡居民 消费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然而,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水平和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政府制定更有效的经济政策,推动消费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城镇居民 消费支出 影响因素 计量分析
  • 简介: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我国居民消费性支出与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三者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消费者满意度指数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嵌入消费者满意指数的消费函数模型拟合程度很好,各个参数都很显著;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满意指数每增长1个单位,消费性支出将增加0.223911,消费者满意指数对消费性支出有着明显的正影响。

  • 标签: 消费需求 消费者心理因素 消费支出
  • 简介:最近30年,我国基本保障了食物及粮食安全,人民食物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营养水平已经超过国际安全标准低线,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之上。今后10—20年,按照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在保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条件下,我国的食物及粮食安全目标将是从保障全体人民从"吃饱"到实现"吃好",真正做到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社会、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营养的食物。为此,全社会应当更加重视支持农业、保护农民,坚持已经实施的各项惠农政策并逐步加大力度。

  • 标签: 粮食消费 粮食安全 政策建议
  • 简介:黑龙江省文化消费存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偏小、文化消费消费支出的比重偏低和文化消费内部结构不合理问题。其原因有居民收入偏低和文化产品价格虚高、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产生不确定性,更多地选择储蓄等"保本"形式来保障未来、文化消费尚未成为居民普遍的消费倾向等。提升黑龙江省文化消费水平应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文化消费能力;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满足各层次文化消费需求;培育健康消费观念,壮大文化消费主体;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延长文化消费链条;深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消费环境。

  • 标签: 黑龙江 文化消费 文化产业
  • 简介:美国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严重滞后于实体经济,因此监管者不应误读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股市适度上涨有利于消费扩张,中国应稳健有序地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满足运行中的融资需求。以挖掘和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功效。

  • 标签: 资本市场 消费 财富效应 实证检验
  • 简介:本文采用1994-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和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消费理论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解释力,且实证分析了物价、地区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结论如下: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消费理论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即表明农村居民已经过渡为前瞻性的消费者;物价上涨推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加,侧面反映了真实利率与农村居民实际消费的反向关系;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地区效应显著,表现为各省份之间、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消费差异。

  • 标签: Panel—Data 物价 地区效应 农村居民消费
  • 简介:一、1990年以来濮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和支出变化情况濮阳市辖五县两区,2007年全市总人口361.32万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2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3460元。全市有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和一个省级贫困县,其中黄河滩区人口38.83万人,共有贫困人口37.96万人。

  • 标签: 濮阳市 居民消费 城乡 农民人均纯收入 可支配收入 居民收入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和统计分析,揭示数字普惠金融在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拓展消费渠道、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为政策制定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数字普惠金融,居民消费,影响,实证研究,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