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血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创伤血气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急救处理和胸腔闭式引流,分析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如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呼吸道护理及心理护理等,评价护理效果。结果40例创伤血气胸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无死亡病例,均早期拔除引流管。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无胸闷、呼吸困难、伤口渗血等。均顺利出院。结论加强创伤血气胸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关键词护理;创伤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颅脑损伤合并创伤窒息患者的救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成人颅脑损伤合并创伤窒息20例临床资料,对成人创伤窒息合并肺挫伤、脑损伤等合并伤的诊断、救治进行讨论。结果本研究中20例患者开颅手术6例,胸外固定14例,胸腔闭式引流术10例,气管切开术9例,呼吸机辅助呼吸7例,死亡2例,救治效果满意,均痊愈出院。结论成人创伤窒息多有合并伤,救治时早期应用大剂量激素,早期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积极处理合并伤,对患者进行综合救治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救治效果。

  • 标签: 颅脑损伤 合并 创伤性窒息 诊治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创伤胸骨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创伤胸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8例胸骨骨折无明显移位者采取保守治疗;12例胸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直形复位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5例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胸骨固定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1例车祸患者因合并了重度连枷胸及广泛肺挫裂伤,入院后呼吸循环衰竭迅速死亡。余19例均治愈出院。直形复位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镍钛记忆合金胸骨固定器固定术(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至1年,胸骨骨折愈合对位对线良好,生活质量良好16例(占80.00%)。结论创伤胸骨骨折是会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外伤,及早诊断并判断是否合并重要脏器损伤,正确处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对需要手术治疗的创伤胸骨骨折的患者,直形复位钢板固定的治疗方法切实有效。

  • 标签: 创伤性胸骨骨折 诊断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总结创伤膈疝的诊治经验。通过对21例创伤膈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膈疝的发生机制及延迟诊断的原因、诊断及手术方法,从而得出及时正确地处理合并脏器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创伤性膈疝 诊断 外科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尼莫地平预防创伤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外伤致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脱水、预防应用丙戊酸钠及支持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早期、晚期癫痫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早期癫痫发生率、晚期癫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丙戊酸钠预防创伤癫痫的效果方面,优于单纯丙戊酸钠治疗,可有效降低癫痫发生率,且安全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尼莫地平 预防 创伤性癫痫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咬合创伤牙髓炎的治疗方式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40例患有咬合创伤牙髓炎为研究对象,患牙共计40颗,其治疗方式分别为牙髓治疗、去牙髓术等。结果:4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实施牙髓治疗,其中有5例患者将残髓拔除,实施去牙髓术后症状缓解,并进行调牙合,而剩余3例患者不实施牙髓治疗,结果疼痛难忍,最终实施牙髓治疗,治疗后1周所有患者的症状基本缓解,但是仍有自发痛,治疗后2个月复查,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牙髓炎的引发和咬合创伤有一定关联,因此,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牙齿疼痛时,需要及早的重视,观察是否为咬合创伤引发,一旦确诊需要及早治疗、及早调牙合,才能尽早康复。

  • 标签: 咬合创伤性,牙髓炎,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创伤骨髓炎法医临床鉴定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进行法医临床学鉴定案例24例为对象,针对该组被鉴定人损伤部位的方面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结合法医临床鉴定,本组案例中13例患者存在有明显功能异常症状,6例患者存在有生理结构破坏伴随功能障碍,其余患者在法医临床鉴定中未发现生理结构与功能异常。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10例患者构成八级伤残,3例患者构成九级伤残,3例患者构成十级伤残,其余患者不构成伤残。结论 创伤骨髓炎的法医临床伤残评定过程中,需结合患者外伤手术史、MRI影像以及病理组织活检进行鉴定,才能保障法医鉴定结果的准确

  • 标签: 创伤性骨髓炎 法医临床鉴定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创伤出血应急护理的优化策略,目标在于提高治愈率并扩大病患生存概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深度剖析,并实地走访医疗机构,我们已成功构建一套实际可行的应急护理策略及操作步骤。研究发现,针对创伤出血患者而言,快速精准的出血评估与紧急止血措施,将其快速转移至合适医疗设施救治,生存概率提升的核心因素。此外,此外,本研究突出展示了医疗人员在处理创伤出血场景时必备的基本技能与知识关键,实施止血带压迫、止血操作及伤口包裹等方法。我们对公众教育在提高应对创伤出血事件技能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金属时刻阶段,非专业人员早期参与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机率。本研究生成了针对医疗机构、高效实用且科学的应急护理指导策略,提升创伤出血应对速度至关重要。

  • 标签: 创伤性出血 应急护理 止血措施 医疗人员培训 公众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和分析2018年中国创伤脊髓损伤发病率的流行学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我国3个区域、9个省、27个市随机抽取具有收治脊髓损伤患者能力的医院,回顾性调查2018年收治的符合条件的创伤脊髓损伤患者。计算全国及各区域的发病率。通过病案调查表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致伤原因、损伤水平、损伤程度、合并骨折节段和类型、合并伤、并发症、死亡情况等数据,并根据地理区域、年龄、性别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4 134例患者的医疗记录,其中男女比例为2.99∶1。中国2018 年创伤脊髓损伤发病率为50. 484人次/100万人(95%CI 50.122~50.846)。东部地区的发病率最高为53. 791人次/100万人(95%CI 53.217~54.365)。主要致伤原因在全国为高处坠落伤(29.58%),西部地区同全国(40.68%),而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为交通伤(31.22%、30.10%)。主要损伤水平在全国为颈髓(64.49%),且中部地区颈髓损伤的比例最高(74.68%),西部地区腰骶髓损伤的比例最高(32.30%)。损伤程度发生率最高的为不完全四肢瘫(55.20%),且在各个地区的分布规律一致。65.87%的患者合并骨折或脱位,其中西部地区合并比例高达77.95%,而中部地区合并比例仅54.77%。在全国,以头颈部为最主要合并伤(37.87%),东部、中部地区的合并伤分布规律同全国,而西部地区以胸部合并伤(38.57%)的比例最高。32.90%的患者并发呼吸系统并发症。23例(0.56%)患者院内死亡,其中17例(73.91%)因呼吸功能障碍死亡。结论我国创伤脊髓损伤的高发病率地区是东部,主要致伤原因为高处坠落伤,以颈髓损伤为最主要损伤节段,以不完全四肢瘫发生率最高,以头颈部损伤为最主要合并伤,以呼吸系统并发症为最主要并发症。

  • 标签: 脊髓损伤 脊柱损伤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样护理在糖尿合并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120例糖尿合并创伤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给予多样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成果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合并创伤性骨折 多样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法闭合复位治疗急性创伤桡骨远端骨折。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创伤桡骨远端骨折60例纳入研究,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0例)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30例)手法闭合复位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手术用时、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VAS评分要比对照组低,而Barthel指数要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闭合性复位治疗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前后的治疗工作中创伤骨折病人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指标的改变情况。方法对2012~2013年间我院收治的286例创伤骨折患者进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指标测定,设为观察组,同期抽取2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进行比照,评估两组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值是(31.07±3.41)s,较之手术前的(19.88±1.74)s有显著提高(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的(30.22±3.53)s相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创伤骨折后患者往往有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指标降低的情况,临床需要予以足够重视,并通过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和尽早治疗来加以控制,以免发生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及术后再出血等状况,从而增加医院单位救治工作的难度。

  • 标签: 创伤性骨折 手术前后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创伤脊髓损伤慢管理期患者的功能独立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四川省9所医院骨科、康复科接受治疗的161例创伤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脊髓独立评定量表(第三版)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61例创伤脊髓损伤慢管理期患者的中文版脊髓独立评定量表(第三版)总分为(60.93±18.87)分,其中自我照顾、呼吸和括约肌管理及移动维度得分分别为(14.65±4.81)、(29.71±7.70)、(16.57±9.2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脊髓损伤程度、病后职业状态、家庭结构是脊髓损伤慢管理期患者功能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脊髓损伤慢管理期患者功能独立现状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可根据其影响因素,积极鼓励患者进行职业康复,使其尽快回归到工作状态,以提高患者功能独立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脊髓损伤 功能独立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对抗性体育运动对维持心血管系统和大脑健康有益。但体育运动与风险伴行,头颅、躯干等可能发生撞击的对抗性运动可导致严重创伤。近年来,与运动相关的创伤脑损伤(TBI)特别是轻型TBI(mTBI)日益引起关注。反复mTBI可产生持续的认知、行为和精神障碍,导致慢性创伤(CTE),引起神经变性和神经退化。笔者围绕对抗性运动导致mTBI进而诱发CTE及CTE的病理特征及病理机制进行综述,以揭示对抗性运动与CTE的相关及CTE发病机制,为早期诊断该病、研发疾病生物标记、探索有效治疗靶点提供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运动损伤 颅脑损伤 慢性创伤性脑病
  • 简介:摘要 回顾分析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并发创伤湿疹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患者出现的创伤湿疹通过及时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方案,病人最终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急性单核细胞白血合并创伤湿疹给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过程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因此对这类病人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创伤性湿疹 个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