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帕金森病抑郁与运动障碍关系,研究帕金森病抑郁与运动障碍相关性。方法本文总计700例研究对象,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入我院,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由专科医师开展病史采集、问卷调查、量表评估、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抑郁组与非抑郁组UPDRS评分与MMSE评分对比,抑郁组高于对照组,表明抑郁组运动障碍进展速度快于非抑郁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抑郁组运动并发症出现例数为270例,占比77.14%,非抑郁组运动并发症出现例数为280例,占比80.0%,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CES-D评分与UPDRS评分对比,为正关系。运动障碍方面,CES-D评分与震颤评分、强直评分、步态姿势评分、少动评分,均为正关系。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于运动障碍具备显著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可深入研究帕金森病病理机制与生理机制,并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切实改善患者抑郁状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帕金森病 抑郁 运动障碍
  • 简介:摘要糖尿病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而我国糖尿病人数居世界首位,并且绝大部分为2型糖尿病(,T2DM)。近几年来运动干预作为T2DM的治疗手段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也不断的临床实践中经获得了很高的认可。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合理运动可通过改善人体血糖含量、胰岛素的分泌及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适应能力等途径有效防治T2DM及控制其发展,同时运动干预还有效的控制了T2DM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的研究学习,对运动干预在T2DM生理学机制做一个简单的阐述,为运动预防及控制T2DM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运动干预 2型糖尿病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时间2018年1月-2019年4月,对象本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样本量68例,对患者随机编号,抽签法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效果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12%,与对照组76.47%比较更高,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F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较小,护理后均较护理前升高,P<0.05,组间相比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护理效果突出,值得借鉴。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采用康复护理,可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加深临床医师对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反应(food—dependentexercise—inducedanaphylaxis,FDE—IAn)的认识。方法:收集2018年8月10日北京医院1例FDEIAn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复习国内46例FDEIAn患者文献资料。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无明确的食物过敏史患者46例,服用阿司匹林患者20例。FDEIAn患者从发病到确诊中位病程为12个月,临床表现涉及皮肤、呼吸、消化道、心血管、神经等多系统。本组患者中,反复发作患者39例(83%),其中曾至少发生过1次过敏性休克患者37例(78.7%),部分患者曾多次反复发作过敏性休克。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以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结论:目前临床医师对FDEIAn识别不足,正确认识该疾病,准确识别该疾病,并做出预警,对临床医师至关重要。

  • 标签: 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早期预警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包括管腔内血栓、纤维鞘、有症状和无症状的血栓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目的;探讨旋腕运动预防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8年 9月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后的 240例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旋腕运动,比较 2组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3.3%)明显低于对照组( 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实施旋腕运动能加快肱二头肌静脉血回流速度,能显著降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患者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PICC 静脉血栓 旋腕运动
  • 简介:摘要总结了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改善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对身体素质的主要影响,包括提高运动员的快速力量、灵敏性、下肢关节,踝关节的刚度等。为今后更好运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提高运动员成绩,以及科学进行训练规划做好基础。

  • 标签: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 快速力量 灵敏性 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动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8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患者。对照组利用药物、饮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血脂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差异。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69%,依从性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4%,依从性75.26%,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血脂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环境更加复杂,对患者的治疗,除利用药物、饮食控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运动的指导,运动指导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社区糖尿病 运动疗法 传统治疗 效果对比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与运动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控制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4 月 -2018 年 3 月 60 例 妊娠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30 例)与对照组( 30 例),观察组实施 饮食干预与运动指导, 对照组实施常规指导,对比干预效果。 结果: 观察组各时间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观察组干预后血脂及脂肪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饮食干预与运动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控制的影响显著,可有效降降低血糖、脂肪因子及血脂,值得推广。

  • 标签: 饮食干预 运动指导 妊娠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脑梗死偏瘫的患者,在本院采用康复护理以后,对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随机挑选60例患有脑梗死偏瘫的患者,将其中的30例患者列为对比组,对患者进行普通的护理,将剩下的3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针对患有脑梗死偏瘫的患者,在本院采用康复护理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使患者的神经功能也得到有效的恢复,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梗死偏瘫 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包括管腔内血栓、纤维鞘、有症状和无症状的血栓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目的;探讨旋腕运动预防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后的240例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旋腕运动,比较2组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旋腕运动能加快肱二头肌静脉血回流速度,能显著降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患者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PICC 静脉血栓 旋腕运动
  • 简介:摘要平衡功能与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平衡功能差则容易产生跌倒风险,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具有十分显著的不利影响。在心理素质方面,老年人因为跌倒会产生恐惧的心理,而这种恐惧心理会致使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和身体的灵活度以及独立能力降低。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运动对改善老年人的平衡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抗阻训练作为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运动方式,也被广泛地应用到平衡的改善中,并且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近十年抗阻运动与老年人平衡的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抗阻运动,老年人,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运动疗法教育指导糖尿病患者,提升护理协助治疗的有效率,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缓解焦虑情绪。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糖尿病,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110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运动疗法,分析护理成果。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血糖改善结果更好,即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时血糖分别 为( 6.54±1.36 ) mmol/L 和( 8.47±1.69 ) mmol/L ,对照组为分( 7.15±1.36 ) mmol/L 和( 9.96±2.35 ) mmol/L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焦虑情绪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为( 31.5±2.7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0.6±2.8 )分,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运动疗法教育指导策略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调整,特别是在血糖调节上发挥了不错的成效,患者的情绪控制状况良好,对护理治疗效果给予了肯定。

  • 标签: 糖尿病 运动疗法 教育指导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体育是一门运动耗能较强的学科,因此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随着全民运动政策推行,高校体育的学科地位逐渐上升,教学活动不断丰富,相应的运动风险隐患也在不断增多。归咎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在教学思想,缺少对运动风险的监控重视。

  • 标签: 高校 公共体育课 课堂教学 运动风险 识别与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所产生的护理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1 月诊治的脑卒中患者 76 例作为护理对象,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8 例,研究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运功功能评分和认知评分相比 P>0.05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运功功能评分和认知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 P<0.05 。 结论: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升脑卒中患者运功功能和认知功能,取得了积极的护理效果,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对护理工作评价好,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运功功能 认知功能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 糖尿病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而我国糖尿病 人数 居世界首位 , 并且绝大部分为 2 型糖尿病 ( , T2DM ) 。近几年来运动干预作为 T2DM 的治疗手段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也 不断的 临床实践中经获得 了 很高的认可 。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合理运动可通过改善 人体血糖含量、胰岛素的分泌 及 胰岛素抵抗 、 提高机体适应能力 等途径有效防治 T2DM 及 控制 其发展 , 同时运动干预还有效的控制了 T2DM 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的研究学习,对 运动干预 在 T2DM 生理学机 制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 为运动 预防及控制 T2DM 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研究 提供参考 。

  • 标签: 运动干预 2 型糖尿病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 200 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 100 例、对照组 100 例,观察组应用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 康复治疗,将两组治疗后 各项指标 进行对比。 结果 : 观察组 治疗后语言功能评分( 36.52±1.64 )分、 NIHSS 评分( 5.11±1.21 ) 分 、 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采用 针灸 联合 康复 治疗, 取得显著效果 。

  • 标签: 针灸 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