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职业、年龄、学历的社区居民对电子病案的认知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网络向社区居民发放电子问卷,调查社区居民对医院使用电子病案的认同度。结果 不同职业、年龄、学历的社区居民对电子病案的认知度不同,其中,医护人员对电子病案的认同度最高;随着年龄增长,对电子病案的认同度下降;学历越高,对电子病案的认同度越高。结论 当前社区居民对电子病案的认知度良好但仍旧存在较大的不足,需要不断加强电子档案对患者个人因素的保护,加强病案质量管理,完善相关管理机制,从而提升社区居民的认同度。

  • 标签: 社区居民 电子病案 认知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居民对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知晓情况,为国家政策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有48.03%的居民认为药费变低,仅有36.18%的居民了解药费变低的原因;居民对集中采购药品的知晓度为55.26%,对于国家集中采购政策知晓度较低,仅为38.82%,有72.37%的居民表示愿意选择集中采购药。结论:普通居民对国家集中采购政策的知晓度较低,政府与医疗机构应当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利民政策的知晓度。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推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质量提高。方法 随机入选某社区采取居民健康档案针对性综合管理前后居民档案500份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9年1月/2022年1月(开始/结束),比对居民健康档案针对性综合管理前后档案书写错误率、管理效率、居民满意度。结果 (1)档案书写错误率:居民健康档案针对性综合管理后档案书写错误率较之管理前,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管理效率:档案完整评分、档案更新时间、档案保存评分、专项宣教评分,综合管理后较之管理前,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居民满意度:居民健康档案针对性综合管理后居民满意度较之管理前,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可以根据档案管理现状,制定针对性综合管理对策,管理后档案书写错误率明显下降,管理效率、居民满意度明显升高,可推广。

  • 标签: 档案保存 居民健康档案 居民满意度 更新时间 综合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居民膳食营养和健康状况,为制定卫生政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性监测和调查社区居民营养状况、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营养性相关疾病和危险因素。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以住户为基本单位,覆盖500住户,2000人。结果:所调查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和中老年居民食物消费品中丰富,水果、畜肉类、奶及其制品分别增加16.5%、23.5%和19.4%;但脂肪与蛋白质摄入明显过剩,脂肪功能已经超过WHO推荐最高上限值的30%,胆固醇全区平均摄入已经达到532.3mg,超过WHO建议的低于300mg;粮食谷类食物和蔬菜的摄入明显低于推荐值的20%;所监测的人群中,18岁及以上的居民高血压、高血脂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分别为26.5%、7.8%和7.3%,吸烟率和饮酒率分别为23.6%和34.1%;18—59岁年龄段体育锻炼仅为33.8%。结论:居民膳食营养结构不均衡,肥胖率和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较低。建议政府部门要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改善居民不良饮食习惯,降低居民肥胖及高血压发生风险。

  • 标签: 居民 膳食营养 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已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特别是在新型农村社区,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居民对于高质量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健康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以及农村地区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模式的局限性,农村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普遍不高,这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因此,研究并实施有效的健康素养培育对策,对于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社区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型农村 社区 居民 健康素养 培育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和公众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信息,以期共同关注健康与安全,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医药健康服务。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平凉市学校和居民区中随机抽取进行调查,所调查人员包括城镇居民、各年龄段和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两次调研均以网上问卷的形式开展。 结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1946份,有效问卷1846份。调查显示家庭药品管理问题:81%家庭保存药物,多为冲剂和胶囊,来自药房购买。约一半存有过期药品,但少数定期处理。认知不足,只有13.7%意识到可能带来危害,4.0%认为无危害。处理方式不规范,39.4%直接扔进垃圾桶,19.0%放置不处理,仅28.0%交给回收点。大部分支持回收,18至25岁人更倾向于回收。(p<0.05)。结论 甘肃省平凉市居民对家庭过期药品处理不当危害性有一定的认知程度, 但处理方式不合理。 建议政府要高度重视家庭过期药品处理,通过加强公众教育、建立有效的药品回收体系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提高居民对过期药品处理的认知和回收意识,从而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安全。

  • 标签: 过期药品 药品处理 药品回收 社会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城市社区居民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在昆明市城区社区中,随机抽取35-75岁有代谢综合征的居民50例,进行健康教育,调查教育前后对代谢综合征的认知情况及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指标。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对代谢综合征的认知度明显提高,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有所改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是防治代谢综合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健康教育 代谢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北京市两社区居民医疗服务需要与利用分析,调查表明该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样本构成为16.4%;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39.7‰;慢性病患病率为222.5‰,慢性病前五位病种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21.2‰,两周未就诊率为13.24%;年住院率为51.1‰,平均住院天数为27天.慢性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15.4‰,居第一位,慢性病是该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医疗费用承担方式是影响居民医疗服务需要与利用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城市居民 医疗服务需要 医疗服务利用 影响因素 慢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市城区社区居民糖尿病的发生和控制情况。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对我市6个县的18个社区456489名常住居民进行血糖监测和糖尿病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我市城市居民糖尿病发病率为14.3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3.67%,女性患病率为14.95%,61~74岁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1.82%,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而初中文化水平糖尿病发病率为18.78%,显著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组(P<0.05);城市居民糖尿病控制率为35.23%,女性为38.02%,男性为3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市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而控制率相对较低,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控制疾病的力度。

  • 标签: 糖尿病 发病 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浙江省3县区高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社区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宁波市奉化县和湖州市安吉县3县区18—69岁的1266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个调查对象进行血压测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意义的变量有年龄、肥胖、精神状态、水果、禽类、乳类、蛋类和腌熏食品。多因素分析进入主效应模型的变量为年龄、肥胖和精神状况,其OR值分别为2.395、2.154、1.229。结论年龄,肥胖和精神状况差是浙江省3县区居民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在高血压的预防控制中,居民应该控制体重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 标签: 高血压 影响因素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街道居民血脂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为有效实施居民血脂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运用自编问卷对某街道324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血脂相关知识、相关态度、相关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20.77±4.92))分、(6.56±1.70)分、(8.36±2.38)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影响知识得分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和态度得分,态度得分影响因素是知识得分,年龄、性别和态度得分影响行为得分。结论鄞州区某街道居民的血脂态度总体较好,但对比较专业的血脂相关医学知识不够了解,血脂行为不理想;应根据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 标签: 血脂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00例社区居民骨质疏松常见影响因素,探究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预防对策。方法将在我院进行骨质检查的500例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出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探究发生骨质疏松的原因。结果通过探究,社区居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14.4%;骨质疏松的常见影响因素包括日光照射时间、营养状况、生活状态、年龄、性别、运动、紧张度等。讨论社区居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

  • 标签: 骨质疏松 影响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居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及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本小区750例居民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发放的方式来调查居民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同时分析其影响。结果 社区居民对于体检及慢性病管理有着较高的需求,对肥胖营养计划的需求较低;同时,居民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职业、年龄以及基础疾病的患病情况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结论 社区居民存在有较高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其中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基础疾病情况、职业以及年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 标签: 社区居民 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服务 需求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青年社区居民中医体质类型状况,分析影响其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因素。方法2019年4—5月,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便利抽取3个省市1 082名中青年居民为研究对象,获取其一般资料、生活方式、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抑郁症筛查量表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量表的测评结果。结果中青年社区居民的中医体质类型中平和质占38.35%(415/1 082),偏颇体质占61.65%(667/1 082),偏颇体质以气虚质(16.70%,344/2 060)、阳虚质(16.17%,333/2 060)、湿热质(15.97%,329/2 060)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规律饮食、进行剧烈运动和适度运动是中青年社区居民偏颇体质的保护因素(OR值为0.624、0.704、0.704,均P<0.05);女性、以肉食为主、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是中青年社区居民偏颇体质的危险因素(OR值为2.009~2.568,均P<0.01)。结论中青年社区居民的偏颇体质发生率较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焦虑抑郁情绪是影响中青年中医体质类型的重要因素,需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维护以改善中青年居民体质。

  • 标签: 社区居民 中青年 中医体质 社区护理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