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脏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HFpEF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无明显变化。E、A及E/A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E及A/E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炎症因子中hs-CRP无显著变化,观察组IL-1、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能通过影响HFpEF患者的炎症因子,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 曲美他嗪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心衰)和心房颤动(房颤)往往同时存在,且相互影响和促进。研究表明,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与房颤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并且当HFpEF并发房颤时,临床治疗手段较为局限。目前针对HFpEF伴房颤的治疗和预防研究取得较大进步。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研究对HFpEF伴房颤的治疗和预防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治疗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酶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7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组,分别检测心肌酶及LVEF,比较3组患者的心肌酶及LVEF异常比值。结果7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谱检查60例异常,占78.9%。异常率与中毒程度有关,轻度、中度、重度组人院36h心肌酶谱异常率分别为14.3%、85.7%、100%,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VEF检查轻度、中度、重度组异常率分别为:0、17.9%(5例)、70.6%(24例),重度组LVEF异常率显著高于轻、中度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心肌损害,中毒程度越重,心肌酶越高,LVEF异常越明显,重度中毒对心肌代谢及心脏收缩功能均有明显影响。故心肌酶结合LVEF更能准确反映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心肌损害严重程度。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心肌酶 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心脉隆注射液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效果及药物经济学。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全国27家综合医院诊断的HFrEF患者,采用实用性临床试验(PCTs)设计,应用前瞻性中心区组随机方法,按照3∶1的比例将HFrEF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至少1个疗程(5天)的心脉隆注射液。本研究的评价指标包括随访3个月时的效果指标和经济学指标。效果指标包括3个月内不同随访点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问卷(MLHFQ)评分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及病死率的降低,经济学指标包括3个月内人均治疗总成本及效用指标,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评价效用指标,进行成本-效果分析(CEA)和成本-效用分析(CUA)。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125例HFrEF患者,对照组253例,试验组872例。(1)治疗后不同随访点对照组和试验组的MLHFQ评分均较基线明显降低(P均<0.05),且试验组ML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3个月时试验组MLHFQ评分改善值为39.09±9.05,高于对照组的改善值33.51±12.29(P<0.05)。(2)对照组和试验组的LVEF水平均较基线明显提高(P均<0.05),且试验组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3个月时试验组LVEF改善值为(8.38±5.94)%,高于对照组的改善值(3.80±4.72)%(P<0.05)。(3)3个月时试验组的累积病死率为0.69%,低于对照组的累积病死率2.37%(P<0.05)。(4)3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的人均治疗总成本为(14505.86±5503.02)元,与对照组患者的(14148.96±6725.93)元差异无统一学意义(P>0.05)。(5)CEA结果显示,试验组MLHFQ评分改善值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63.96,低于对照组的成本效果比422.23;试验组LVEF水平改善值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77.92,也低于对照组的成本效果比3723.41;试验组减少病死率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1244.05。(6)CUA结果显示,3个月时试验组和对照组获得的QALYs分别为0.068和0.034,试验组的增量成本效用比为10497.06,低于对照组的成本效用比416145.88。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可以改善HFrEF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而且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优于对照组。

  • 标签: 心脉隆注射液 心力衰竭,射血分数降低 效果 效用 药物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的作用,以及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的影响。方法:以前瞻性分析形式,对2019年3月—2020年3月,入住NICU的40例早产儿进行分析,依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2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纳入A组,将20例非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纳入B组。其中A组出生后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每剂间隔1日,连续服用3剂,B组实施常规的系统监测。统计两组心脏血流动力学、合并症发生率。结果:出生1日后,A组心率、脉压、左心输出量大于B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严重感染率、NRDS以及BPD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对复杂,且合并症发生率相对较高,早期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可调节动力学指标。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布洛芬混悬液 左心室射血分数 血流动力学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室2021年5月到2021年11月阶段收入的HFrEF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缬沙坦,观察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P

  • 标签: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射血分数降低 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达格列净的代谢调控机制及其效果评价。方法: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的86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一般常规治疗并加用达格列净治疗,而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治疗。观察指标包括心衰发作频率、心功能等级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在心衰发作频率、心功能等级和生活质量评估方面表现更好。结论:综合分析表明,达格列净能够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葡萄糖代谢途径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等机制发挥其作用,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代谢调控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达格列净 调控机制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在老年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资料纳入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对此期间我院收治的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120例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干预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ED)情况,均优于干预前,组间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患者的血管紧张素(AngⅡ)、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醛固酮(ALD)情况较干预前得到显著好转,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使用能使老年射血分数下降心衰患者的病情得到显著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荐使用。

  • 标签: 沙库巴曲缬沙坦 老年射血分数下降 心衰患者 应用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0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肾癌指南中对于晚期和转移性肾癌系统治疗最大的更新亮点就是不再推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舒尼替尼、帕唑帕尼、卡博替尼等单药治疗作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一线首选治疗方案,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成为这类患者一线治疗的首选,如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和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分子靶向药物仅作为无法接受或者不能耐受免疫治疗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而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选用靶向药物作为二线治疗方案。本文就2020年EAU肾癌指南中晚期和转移性肾癌系统治疗更新部分进行介绍并解读。

  • 标签: 癌,肾细胞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辅助治疗是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补充,旨在降低复发的风险,主要包括辅助雄激素剥夺治疗、辅助放疗和辅助化疗。2020版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前列腺癌指南新增了一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辅助外放疗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强调辅助放疗对于高风险患者的重要性;对盆腔淋巴结转移者(pN1期)新增推荐了辅助雄激素剥夺治疗联合辅助放疗时应对盆腔淋巴结和前列腺窝进行照射。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辅助雄激素剥夺治疗 辅助放疗 指南更新
  • 简介: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患者心脏超声三维斑点整体应变指标与SYNTAX评分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8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采用心脏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进行心肌运动分析,超声仪自动计算左室整体短轴(GRS)、长轴(GLS)、圆周(GCS)与面积(GAS)应变,采用Simpon法计算LVEF。根据SYNTAX评分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评分。分析三维斑点整体应变指标与SYNTAX评分及LVEF的相关性。结果心脏超声三维斑点整体短轴应变与SYNTAX评分呈负相关(r=-0.508,P〈0.05),整体面积应变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569,P〈0.05),整体长轴及圆周应变与SYNTAX无相关性(P〉0.05)。左心室整体短轴、长轴、圆周与面积应变值均与LVEF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42、-0.747、0.739、-0.689,P均〈0.01。结论心脏超声三维斑点整体应变指标与LVEF及短轴应变、圆周应变与SYNTAX评分具有相关性。

  • 标签: SYNTAX积分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整体应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CHF)诊断中联合血浆脑利钠肽(BNP)及左室射血分数(E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疑似CHF患者进行观察,患者均接受BNP检查及EF%检查,对比单纯BNP检查、单纯EF%检查及联合BNP及EF%检查对CHF的诊断价值。结果在所观察的200例患者中,共有162例明确诊断为CHF。经ROC分析显示,单纯BNP检查、单纯EF%检查及联合BNP及EF%检查对于VHF均具有诊断价值,但单纯BNP检查、单纯EF%及联合BNP及EF%检查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7、0.571及0.685,联合BNP及EF%检查对CHF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单纯BNP检查及单纯EF检查%(P<0.05)。结论在CHF的临床诊断中,联合BNP及EF%检查较单纯BNP检查及单纯EF%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可将其应用于CHF的诊断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斑点追踪分层应变联合心肌做功技术评价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整体心肌做功变化,探讨各参数对HFpEF的诊断性能。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确诊的38例HFpEF患者(HFpEF组)以及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38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采集常规超声参数,应用分层应变和心肌做功技术分别获取左室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和心外膜下层整体纵向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及整体心肌做功指数(GWI)、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有效功(GCW)、整体无效功(GWW)指标,计算整体纵向应变跨壁阶差(ΔGLS),分析两组间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曲线,比较分层应变及心肌做功参数对HFpE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预测价值。结果①HFpEF组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平均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大于对照组,舒张晚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A)、E/A、e′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E、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短轴缩短率及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HFpEF组和对照组GLSendo、GLSmid、GLSepi由内向外依次递减的跨壁梯度仍然存在。③HFpEF组GLSendo、GLSmid、GLSepi、ΔGLS、GWE、GWI、GCW低于对照组,GWW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④ROC曲线显示,ΔGLS、GWE预测HFpE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受损曲线下面积(AUC)相对较大,分别为0.884、0.882,最佳截断值为-5.8%、95%,敏感性为84.2%、71.1%,特异性为84.2%、89.5%。⑤两种技术联合诊断的ROC曲线显示,ΔGLS联合GWE的AUC最大为0.944,敏感性81.6%,特异性97.4%。结论斑点追踪分层应变和心肌做功技术均能早期敏感检测HFpEF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损害;ΔGLS、GWE是预测HFpE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受损更可靠的指标,两种技术联合可提升对HFpEF的诊断性能。

  • 标签: 斑点追踪显像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分层应变 心肌做功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心肺联合超声(CPUS)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肺瘀血情况,探讨CPUS预测LVEF保留的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价值。方法入选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入院时接受最优急诊再灌注治疗且LVEF保留(≥50%)的AMI患者84例。患者均于再灌注治疗后12 h内完成全面CPUS检查,获取LVEF、左心房最大容积(LAV)、三尖瓣口反流峰值流速(VTR)、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舒张早期室间隔侧和左室侧壁侧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峰值等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并计算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舒张早期室间隔侧和左室侧壁侧二尖瓣环平均运动速度峰值(e′)、E/e′;获取肺超声参数:B线数目;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E)技术获取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分析CPUS参数对LVEF保留的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HFpEF的预测效能。结果①住院期间HFpEF的发生率为40.4%(34/84)。②B线数目、LAVI与住院期间HFpEF发生独立相关(P<0.05)。③ROC曲线分析显示,B线数目、LAVI单独预测住院期间HFpEF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6、0.690。B线数目联合LAVI预测住院期间HFpEF发生的预测效能最佳,AUC最大,为0.903,显著优于B线数目和LAVI(均P<0.05)。结论B线数目联合LAVI能够有效预测LVEF保留的AMI患者住院期间HFpEF的发生,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改善有HFpEF发生风险的AMI患者的管理。

  • 标签: 心肺联合超声 急性心肌梗死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联体背景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中老年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1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和天津河西医院诊区急性失代偿心衰住院患者180例,根据入院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心衰患者分为射血分数低(HFrEF,LVEF< 40%)组70例(38.9%)、射血分数中间值(HFmEF,LVEF 40%~49%)组50例(27.8%)和射血分数保留(HFpEF,LVEF≥50%)组60例(33.3%),比较3组患者临床特征及1年预后差异。结果1年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单因素Cox回归分析,HFrEF组与HFmEF组、HFpEF组与HFmEF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年心衰再入院分析,HFrEF组47.1%(33例)较HFmEF组48.3%(29例)高、HFpEF组24.0%(12例)较HFmEF组高(HR分别为2.307、2.368,95%CI:0.187~4.480、1.207~4.644,均P<0.05);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HFrEF组57.1%(40例)较HFmEF组34.0%(17例)高(HR=2.053,95%CI:0.187~4.408,P<0.05)。多因素分析,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HFmEF组与HFpEF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477,95%CI:0.241~0.941,P<0.05);肺心病(P<0.05)、心房扑动和(或)心房颤动(P<0.01)、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Ⅳ级(P<0.01)为死亡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肺心病是心衰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医联体背景下中老年住院HFmEF患者临床特征倾向于与HFrEF一致,但其缺血性心脏病特征更显著,HFmEF组患者1年心衰再入院风险低于HFpEF及HFrEF组患者,1年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风险3组无差异。

  • 标签: 心室功能,左 心力衰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索洛尔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心衰药物,观察组患者在服用常规抗心衰的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在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分别检测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及各项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治疗前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中脑钠肽及心房钠尿肽等指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比索洛尔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 心力衰竭 比索洛尔 神经内分泌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清钠、左房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及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135例慢性心衰患者按NYHA分级将患者分成两组,心功能II级组,心功能III-IV级组,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诱发因素、心脏彩超结果、血清学检查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慢性心衰患者中,心功能III-IV级组血钠水平低于心功能II级组血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III-IV级组左房内径大于心功能II级组左房内径,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功能III-IV级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心功能II级组左室射血分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表现为左房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下降,血钠降低。血钠的变化与心衰后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心脏的重构密切相关,可将血钠与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作为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 标签: 慢性心衰 血清钠 左房内径 左室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斑块定量分析和血流储备分数(CT-FFR)在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行两次CCTA检查的118例患者,分为斑块进展组37例,斑块无进展组81例。将所有患者的CCTA图像进行斑块定量分析,定量指标包括狭窄程度、斑块长度、斑块总体积、钙化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最小管腔面积,重塑指数(RI)、斑块负荷。斑块进展定义为斑块负荷变化率>1%。采用cFFR软件对所有患者的CCTA数据进行测量,测量位置选取在斑块远端2~4 cm的位置。斑块进展组与斑块无进展组基线参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U检验和卡方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CTA各参数与斑块进展的关系,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计算不同CCTA参数建立的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与斑块无进展组患者相比,斑块进展组患者年龄更大、高血脂发病率更高、服用他汀药物比例更小。斑块进展组在基线CCTA上表现出更重的狭窄程度、更小的最小管腔面积、更大的斑块体积和非钙化斑块体积、更大的重塑指数和更低的CT-FFR值(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I(OR=2.714, 95%CI 1.078~6.836)和CT-FFR(OR=2.940, 95%CI 1.215~7.116)是斑块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CCTA狭窄程度+定量斑块特征+CT-FFR的预测模型(AUC=0.83,95%CI 0.75~0.90;P<0.001)明显优于基于CCTA狭窄程度的模型(AUC为0.62,95%CI 0.52~0.70,P=0.049)和基于CCTA狭窄程度+定量斑块特征的模型(AUC为0.77,95%CI 0.68~0.84,P<0.001)。结论与基于CCTA狭窄程度相比,基于CCTA的斑块定量分析和CT-FFR有助于在基线水平识别出斑块进展。重塑指数和CT-FFR是斑块进展的重要预测因子。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流储备分数 斑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