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指导冠心病血运重建方面十分重要。近年来,基于功能学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对于远端心肌的影响正改变着传统血运重建的理念。血流储备分数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势已被临床验证,但因其操作有创、费用较高、检查中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副作用较大等原因,在我国应用相对受限。定量血流分数作为一种新型、无创、快速评估冠状动脉功能学狭窄程度的工具,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本文综述定量血流分数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展望其未来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储备分数(caFFR)与导丝血流储备分数(FF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医院行经导丝FFR检查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68例(血管数186支),将入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及匹配的稳态主动脉压送至核心实验室,盲法下进行caFFR测定。根据年龄将入选患者分为非老年组(<65岁,93例)和老年组(≥65岁,75例),分析caFFR在非老年与老年组患者中与导丝FFR的相关性、一致性,并导丝FFR≤0.8作为研究参考标准,比较caFFR在两组间的诊断价值。结果老年组患者caFFR与导丝FF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r=0.796,P<0.01);caFFR在非老年组和老年组的诊断准确性91.9%比93.1%、敏感性91.8%比93.2%、特异性92.3%比93.0%、阳性预测值97.1%比91.1%、阴性预测值80.0%比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aFFR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非老年组为0.964,老年组为0.972,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0823,95%CI:-0.037~0.052;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caFFR与导丝FF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一致性,诊断价值与非老年人相似。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血流储备分数 计算流体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定量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能量损耗(EL)及涡流特点,探讨EL与心脏功能及涡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的心力衰竭患者105例,分为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组(LVEF 40%~<50%,HFmrEF组,56例)及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组(LVEF<40%,HFrEF组,49例),并匹配同期3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VFM技术测量左室内等容舒张期(IVR)、快速充盈期(RFP)、心房收缩期(ACP)、等容收缩期(IVC)及快速射血期(REP)的EL、涡流面积及循环强度。结果HFmrEF组、HFrEF组左室内各时期EL较对照组减低,且ACP内左室内EL在对照组、HFmrEF组、HFrEF组间呈逐渐减低的趋势(均P<0.05)。ACP内HFmrEF组、HFrEF组左室内漩涡面积、循环强度均较对照组增大,且在对照组、HFmrEF组、HFrEF组间呈逐渐增大趋势(均P<0.05)。RFP左室内EL与E/e′呈正相关(r=0.524,P<0.001)。ACP左室内EL与A峰呈正相关(r=0.492,P<0.001),与漩涡面积呈负相关(r=-0.235,P=0.040)。结论VFM技术可用于评估左室内EL改变,HFmrEF及HFrEF患者左室内EL较正常人显著减低,EL与心脏舒缩功能及漩涡面积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血流向量成像 心力衰竭 能量损耗 涡流
  • 简介:摘要自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并形成局部暴发和全球大流行。我们国家在疫情发生伊始,就针对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探索临床救治方案,并于2020年1月15日发布了第一版诊疗方案。在2020年8月19日,结合全球范围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观察和科学研究,依据于我们国家实际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第八版诊疗方案,本文将对新版诊疗方案的更新内容进行解读。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6年ESC指南心衰分类,定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50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LVEF<0.40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LVEF=0.40~0.49为射血分数中间状态的心衰(HFmEF)。HFpEF和HFrEF的病死率相似,目前尚无药物证实能降低HFpEF病死率,寻找一种器械治疗HFpEF成为临床上一种新的治疗思路。2014年多种无源置入的心房分流器开始应用于临床,在治疗HFpEF方面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包括IASD(Corvia Medical)、Ventura(V-Wave Ltd)和AFR(Occlutech)等。我国尚无该类器械的研究,本例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心房分流器D-Shant应用于人体的首例报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射血分数保留心功能不全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科学护理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

  • 标签: 射血分数保留 心功能不全 护理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同时完成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SMA)测定的70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行肠系膜上动脉支架植入,46例予抗凝治疗下的保守治疗。支架植入组患者术前FFRSMA为0.53±0.14,支架植入后为0.95±0.05(P<0.01)。随访时间1~36个月,随访期间全部患者均未出现腹痛、腹胀及慢性腹泻症状。本中心认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的测定可充分评估夹层病变对肠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利于临床决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HFrecE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的预测因子。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心力衰竭(心衰)在北京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有随访记录的患者,根据LVEF的基线值和变化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组(HFrEF组,入院时LVEF≤40%,复查时LVEF≤40%或LVEF>40%但上升幅度<10%)、HFrecEF组(入院LVEF≤40%,复查时LVEF>40%且LVEF上升幅度≥10%)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组(HFpEF组,入院时LVEF>40%)。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猝死)发生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评估各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VEF≤40%的心衰患者射血分数改善的预测因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患者310例,其中HFrEF组91例(29.4%)、HFrecEF组38例(12.3%)、HFpEF组181例(58.4%)。三组间比较,HFrecEF组患者较为年轻,女性比例较高,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静息心率较快,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比例较高,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较低(P均<0.05)。随访36.7(18.0,63.9)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FrecEF组患者全因死亡率最低(Log-rank P=0.047,HFrecEF组比HFpEF组P=0.017,HFrecEF组比HFrEF组P=0.016,HFpEF组比HFrEF组P=0.782);心血管死亡率由低到高依次为HFrecEF组、HFpEF组和HFrEF组(Log-rank P<0.001,HFrecEF组比HFpEF组P=0.029,HFrecEF组比HFrEF 组P<0.001,HFrEF组比HFpEF组,P=0.005);三组患者猝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5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5 mm(OR=5.922,95%CI 1.685~20.812,P=0.006)、较高的舒张压(OR=1.058,95%CI 1.017~1.100,P=0.005)、较快的静息心率(OR=1.042,95%CI 1.006~1.080,P=0.024)、不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OR=5.343,95%CI 1.731~16.488,P=0.004)是心衰患者治疗后LVEF改善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HFrecEF患者临床预后较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5 mm、较高的舒张压、较快的静息心率以及不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是心衰患者治疗后LVEF改善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 预测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运动康复用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永康医院2019年5-12月收治的经临床诊断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心脏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采用心脏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明尼苏达心衰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患者再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为(421.63±86.75)m,明显长于对照组的(328.44±74.93)m(t=8.130,P<0.001),两组较治疗前均明显延长(t对照组=6.584,P<0.001;t观察组=15.337,P<0.001);观察组治疗后BNP浓度为(227.68±31.22)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74±36.81)mg/L(t=8.714,P<0.00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对照组=24.669,P<0.001;t观察组=38.776,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LAD较治疗前下降(t=4.031、10.166、3.715、12.569,均P<0.05),而LVEF、FS均较治疗前升高(t=7.610、11.906、3.915、6.105,均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t=7.255、12.739、4.703、2.442,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跌倒和心血管不良事件,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治疗后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及其他领域评分分别为(23.96±4.75)分、(9.47±2.02)分、(26.31±1.8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3±5.12)分、(12.35±1.89)分、(32.76±2.49)分(t=6.867、10.411、20.833,均P<0.001);两组较治疗前各项目评分明显下降(t=6.648、14.746、28.782、35.262、9.665、27.962,均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再住院率为10.0%(10/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22/100)(χ2=5.357,P=0.021)。结论心脏运动康复用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治疗中可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改善其预后,降低再住院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力衰竭 每搏输出量 心脏功能试验 住院 生活质量 利钠肽,脑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铁对慢性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收集215例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慢性HFpEF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根据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将患者分为缺铁组和非缺铁组,缺铁组内分为绝对性和功能性缺铁组两个亚组。随访1年,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心衰)恶化再住院。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缺铁组和非缺铁组以及不同类型的缺铁亚组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终点事件的风险预测因子,并对存活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215例HFpEF患者年龄为(67.9±7.9)岁,男性84例(39.1%),缺铁组117例(54.4%)。缺铁组的HFpEF患者年龄大、心率快,合并贫血和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比例高,血浆血红蛋白浓度和肾小球滤过率低(P均<0.05)。1年的随访期间,37例(17.2%)患者死亡,缺铁组28例(23.9%),非缺铁组9例(9.2%);70例(32.6%)患者因心衰再次住院,缺铁组49例(41.9%),非缺铁组21例(21.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缺铁组HFpEF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和心衰再住院率高于非缺铁组(分别为log rank P=0.005和0.002),但这两个终点事件在不同缺铁类型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log rank P=0.458和0.480)。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缺铁是全因死亡和心衰再住院发生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分别为HR=2.402,95%CI 1.12~5.151,P=0.024;HR=1.995,95%CI 1.192~3.339,P=0.009)。随访结束后存活178例,其中缺铁组和非缺铁组均为89例(50.0%)。缺铁组的HFpEF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短[(356.0±98.3)m比(389.2±94.3)m,P=0.023],堪萨斯城心肌病调查问卷评分低[(58.1±10.4)m比(61.5±11.6)m,P=0.039]。结论缺铁是慢性HFpEF患者1年内全因死亡和心衰再住院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但这一影响与缺铁的类型无关。

  • 标签: 心力衰竭 缺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HFpEF患者共11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芪参益气组(56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片(50mg-75mg、2次/日)、呋塞米片(10-20mg、1次/日),并积极控制患者心率、血压、血脂、血糖水平。芪参益气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芪参益气滴丸(0.5g、3次/日)。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评估心功能分级、测量心率、血压、6min步行试验,静脉采血送检肝肾功能、血脂、血糖、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照组75.9%,芪参益气组82.1%),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P

  • 标签: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 芪参益气滴丸 沙库巴曲缬沙坦
  • 简介:摘要针对《2020年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涉及的病理更新内容进行解读,内容包括基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病因学的宫颈腺癌组织学新分类,HPV相关性宫颈腺癌浸润方式分类(Silva分类),对复发、进展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进行NTRK基因融合检测推荐以及对宫颈癌肿瘤分期的病理评估等,旨在帮助国内病理同行加深对该指南病理更新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出气体丙酮(EBA)浓度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5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164例HFpEF患者作为心力衰竭(HF)组,分析两组间EBA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的差异及不同NYHA分级下EBA浓度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BA浓度、NT-proBNP以及两者联合诊断HFpEF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HF组的EBA浓度[(0.156±0.285)mg/L]高于对照组[(0.025±0.023)mg/L],NT-proBNP[(3 874.34±2 913.06)pg/ml]高于对照组[(691.81±396.59)pg/ml],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NYHA分级越高,EBA浓度、NT-proBNP水平越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EBA浓度与NT-proBNP、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和E/e’呈正相关(均为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和e’平均值呈负相关(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示EBA浓度和NT-proBNP对HFpEF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6和0.911,EBA浓度诊断敏感度为72.6%,特异度为84.6%。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和96.2%。结论EBA浓度对HFpEF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NT-proBNP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HFpEF的诊断效率。

  • 标签: 呼出气体丙酮 心力衰竭 诊断价值
  • 作者: 梁振宇 王凤燕 陈荣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第19期
  • 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510120,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518020
  • 简介:摘要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指南)在2021年3月发布。本指南新增大量最新研究证据,重点更新临床表现、诊断及评估、稳定期管理、急性加重管理、合并症4部分。本文对上述内容的重要更新做出解读,并对指南的未来修订方向作出展望。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指南 诊治 更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型克山病(CKD)患者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恢复正常的预测因素。方法2013年6月至2017年10月,在山东省8个克山病病区县(市)选择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初诊时人口统计学资料及可能与LVEF恢复正常相关的临床指标,并对患者进行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随访至2019年10月或至全因死亡,采用成组设计,根据LVEF是否恢复正常(LVEF≥50%为恢复正常)将患者分为恢复组和未恢复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VEF恢复正常的预测因素。结果共有98例CKD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为(47.51 ± 12.84)岁;体质指数(BMI)为(23.18 ± 4.92)kg/m2;LVEF为(39.54 ± 8.26)%;男性占65.31%(64/98);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级和Ⅲ级分别占46.94%(46/98)、53.06%(52/98)。随访时间中位数为26个月,28例(28.57%)患者LVEF恢复正常,LVEF由基线的(43.27 ± 7.85)%增加至(58.74 ± 6.0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P < 0.01);70例(71.43%)患者LVEF未恢复正常,LVEF由基线的(37.84 ± 6.93)%增加至(42.94 ± 7.3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P < 0.01)。28例LVEF恢复正常患者的恢复时间中位数为14个月,其中随访至6、12和18个月时恢复的患者分别为4例(14.29%)、6例(21.43%)和15例(53.57%),27例(96.43%)患者在3年内LVEF恢复正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比值比(OR)= 0.81,95%置信区间(CI):0.70~0.95,P < 0.05]、心电图QRS波时限(OR=0.88,95%CI:0.79~0.98,P < 0.05)、LVEF(OR=1.26,95%CI:1.13~1.42,P < 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OR=0.79,95%CI:0.66~0.90,P < 0.01)是LVEF恢复正常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部分CKD患者经抗心力衰竭治疗后,LVEF可恢复正常。病程较短、心电图QRS波时限较短、基线LVEF较高及LVEDD较小的患者LVEF恢复正常的可能性较大。

  • 标签: 心室功能 克山病 左室射血分数 超声心动描记术,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描记术 预测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合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实验组使用冠状动脉造影结合血流储备分数干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对比差异有所不同,其中,治疗前对比无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老年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作用和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体外反搏中心登记治疗的66例老年HFpEF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6 min步行距离试验,次要指标为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监测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心指数、每搏量、等容舒张期、肺毛细血管嵌压、总外周阻力,并计算平均动脉压。结果EECP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6 min步行距离改善[(372±87)m比(341±85)m,P<0.05];MLHFQ量表评分降低[(47±16)分比(50±17)分,P<0.05];无创血流动力学测定心脏泵血功能参数,心指数增加(2.8±0.7)L·min-1·m-2比(2.6±0.6)L·min-1·m-2(P<0.05),每搏量(73.3±16.4)ml比(71.5±17.1)ml(P>0.05);前负荷参数肺毛细血管嵌压(10.0±3.3)mmHg比(11.0±3.6)mmHg(1 mmHg=0.133 kPa,P>0.05);心脏舒张功能参数等容舒张期(98.0±29.5)ms比(91.0±29.1)ms(P>0.05);心脏后负荷指标总外周阻力降低,(1 719.0±427.0)DS/cm5比(1 821.0±508.0)DS/cm5(P<0.05);平均动脉压(96.9±10.7)mmHg比(98.8±13.1)mmHg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按初始平均动脉压分层分析,高血压患者(14例)较非高血压患者降低(P<0.05)。结论老年HFpEF患者应用EECP治疗能提高6 min步行距离,改善生活质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是老年HFpEF患者一项安全的辅助治疗措施。

  • 标签: 心力衰竭 增强型体外反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被确诊为HfpEF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接受缬沙坦160毫克/次,每天两次,实验组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100毫克/次,每天两次。这项研究的研究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24小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T-proBNP,心脏功能指数,内源性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尿蛋白。以及两组患者6分钟的步行测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观察组,两组都实施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将其中的依那普利药物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各40例,对比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整体疗效,规避心脏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疗效 心脏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