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性别的角度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了阐释,认可和鼓励译者在意义产生过程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肯定译文的独立地位。本文以法律古文《吕刑》为例,分析女性主义翻译观常见的三大翻译策略,即增补、劫持和添加注释在法律古文中的运用。但女性主义思想自身存在一些缺陷,我们尚需谨慎辩证地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实践成果,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 标签: 女性主义 翻译理论 法律古文
  • 简介:阿富汗裔美国小说家卡勒德·胡塞尼在其作品《灿烂千阳》中,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两位命运多舛的女性形象,向世人展现了阿富汗这一灾难深重的国度中感人至深的民间故事。学界不乏对小说主人公玛丽雅姆和莱拉的个体创伤经历和创伤修复的解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莱拉作为他人缺失自我的创伤见证者和自我惨遭压制的创伤当事人的双重身份入手,研究发现在战争摧残下女性的社会价值被埋没,极权主义强化父权又进一步否定女性价值,绝对的边缘与异化导致阿富汗女性集体的自我缺失。战火熄灭之后,阿富汗女性还能否重构自我,如何走出集体创伤值得关注。

  • 标签: 阿富汗女性 自我缺失 战争 极权
  • 简介:在长期以来的翻译研究中,译者身份的确立走过了一条从被贬抑到被张扬,最终被规范的曲折道路。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大环境中,受后现代思潮影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译论中译者身份被遮蔽的原则,凸显了译者身份主体性。然而,受其局限性影响,译者主体身份被过分夸大。现代翻译研究引入哲学的交互主体理论,对译者的身份进行科学的界定,指出"翻译活动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群体交往活动",而译者则是共生的、平等对话的多个主体之一。

  • 标签: 译者主体性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交互主体性 规范
  • 简介:在加拿大的文学传统中,区域作为社会空间和地理空间的栽体,影响着空间中的人们的身份塑形。本文以艾丽丝·门罗的短篇故事——《机缘》《匆匆》《沉寂》为例,深入剖析在家乡小镇,市郊鲸鱼湾,以及大都市温哥华几个区域间的转换对主人公朱丽叶年少离家、未婚生子,晚年独居这一系列不同阶段的经历带来的影响。同时,通过区域对朱丽叶的影响探究其自我意识逐渐凸显的过程,旨在揭示女性在其心理状态与外在区域环境的融合中完成身份建构的深层内涵。

  • 标签: 门罗 区域转换 身份建构
  • 简介:生态学告诉我们:生态危机不仅发生在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同时也会发生在精神领域.人类在拯救地球的同时,还要拯救自己的灵魂.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价值取向偏狭,情感世界的苍白、人性的扭曲和变异,灵魂的苦苦守望等都是精神生态危机的种种表征.从精神生态的审美高度出发,解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人物的精神生态困境,并尝试在精神领域寻找其生态学意义上的"污染"、"变异"和"贫困"的社会、文化根源是本文的出发点.

  • 标签: 托尼·莫力森 精神生态 精神污染 精神变异 精神贫困
  • 简介: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桂花飘香的季节,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第六届“教师感谢日”暨孔子诞辰纪念活动于27号成功举办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5月4日,塔林大学孔子学院为爱沙尼亚阿基米德基金会举办了一期中国语言文化培训班。阿基米德基金会是爱沙尼亚著名的国际教育交流机构,多年来在中爱教育合作与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在对华交往中减少交流障碍,阿基米德基金会将25名爱沙尼亚各高等院校招生事务项目官员组织在一起,来到塔林大学孔子学院,了解基本的中国国情与文化,学习常用的汉语表达方式。

  • 标签: 阿基米德 爱沙尼亚 语言文化 孔子学院 中国国情 基金会
  • 简介:当地时间3月25日,美国亚特兰大孔子学院与爱默蕾大学语言中心联合举办2017二语习得教学研讨会及春季汉语教师培训。近90名来自多所院校和亚特兰大中文教师协会的教职人员出席会议。

  • 标签: 文化传播 汉语 教育 文化交流
  • 简介:2012年3月15~18日.“华文教学研讨会暨工作坊——华文教学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办。台湾铭传大学华语文教学学系主任杨小定教授一行5人应邀参加会议,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师及研究生就华文教学领域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学术讨论。

  • 标签: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教学研讨会 工作坊 成功 教学理论 学术讨论
  • 简介:3月27日,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汉语教师培训会暨汉语教学成果展示会。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全体汉语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会上,16名中格汉语教师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精彩的汉语教学片段,涉及饮料、颜色、数字及身体部位等教学主题,重温了直接法、游戏教学、全身反应法等经典教学法。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光阴荏苒,转眼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走过了四年的光辉岁月。值此周年纪念的重要日子,又恰逢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和中国的教师节,三节同庆的大好日子里,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的领导和老师们、中国驻伊尔库茨克领事馆的领导、辛勤耕耘在汉语教育岗位上的老师们、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孔子学院成长的人们欢聚一堂、共同祝愿孔子学院蓬勃发展、汉文化传播事业欣欣向荣!

  • 标签: 中国传统 国立大学 庆祝活动 孔子学院 周年纪念 教育岗位
  • 简介:蒙古国第二届《东方之韵》中文歌曲大赛于4月27日下午一点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国家少年宫圆满举行。此次比赛由CRI-育才广播孔子课堂和蒙古国国家少年宫共同举办。评委组由蒙古国资深音乐人博音贺西格、蒙古国电台主持人、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汉语专家教授等组成。

  • 标签: 孔子学院 中文歌曲 蒙古国 大赛 东方 课堂
  • 简介:10月20日至23日,“第18届中国语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周介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何诣然,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敏,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汤洪,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海燕,韩国中国语教育学会会长、汉阳大学严翼相教授,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张洪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主编麦耘教授等,与来自海内外40所院校机构的70余位与会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经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分委会的批准,《第九届全国俄语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将于2008年9月20-21日在大连外国语学院举行。

  • 标签: 举办全国 俄语语言 全国俄语
  • 简介:<正>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计算语言所成立了语言科学研讨会工作委员会并于1992年10月17日举行了首次会议。工作委员会由陆俭明教授负责。研讨会主要讨论如何发展语言学科,语言学的发展趋向和改进途径,如何利用先进技术从繁琐的资料堆中解脱出来,如何利用计算机去辅助寻找语言规律,如何克服当前语言学研究中一些主观障碍,如何更新观念、更新方法,等等。研讨会不局限于纯学术讨论,还将对未来北京

  • 标签: 语言科学 计算语言学 中文系 研讨会 北京大学 语言学科
  • 简介:<正>为了促进修辞学研究工作、培养和扩大修辞学研究和教学队伍,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于一九八二年暑期在青岛师专举办了第一期修辞学讲习班。讲习班为期三周。一百二十多名学员来自华东和全国各地院校和有关单位。大部分是高校教师、也有记者、诗人等。担任讲习班主讲的教师是:上海外国语学院王德春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黄宏煦教授和华中师范学院郑远汉副教授。他们讲了现代修辞学理论、国外修辞学研究方法和传统修辞学等方面的问题。讲习班采取大班上课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

  • 标签: 中国修辞学 举办修辞学 会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