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年女性初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住院患者可改变危险因素、冠脉病变、再灌注及药物治疗的特征。方法入选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首次诊断为ACS的18~44岁住院患者。7 106例患者纳入分析,男6 593例(92.8%),女513例(7.2%)。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2 254例(31.7%)、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704例(9.9%)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4 148例(58.4%)。收集患者基本特征、实验室检查、冠脉造影及冠脉病变等数据,与男性进行对比,分析女性ACS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等疾病特点。结果可改变危险因素男性以血脂异常(87.5%)、超重/肥胖(83.8%)和吸烟(68.5%)最普遍,女性以血脂异常(63.4%)、超重/肥胖(63.4%)和高血压(45.5%)最普遍。男性与女性患者中≥1个危险因素的比率分别为99.1%和87.9%。2007至2017年,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和超重/肥胖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趋势P<0.01),血脂异常患病率和吸烟率呈降低的趋势(趋势P<0.01)。女性危险因素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冠脉造影检查比例高于女性(96.6%比93.4%,P<0.01),女性左主干(LM)病变高于男性(7.3%比4.1%,P<0.01),男性多支病变(43.4%)多见,女性单支病变(47.0%)多见。青年初发STEMI患者中,女性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的使用率均低于男性(76.8%比86.1%和46.5%比60.2%,均P<0.01)。青年初发UA患者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他汀和ACEI/ARB的使用率均低于男性(均P<0.05)。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KillipⅡ级及以上比例高于男性(38.6%比25.6%,P<0.05)。结论青年ACS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可改变危险因素的患病率很高。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容易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再灌注及药物治疗率普遍低于男性。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青年 女性 危险因素 特征
  • 简介:【摘要】 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高病理医师队伍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结合细胞病理学的特点,总结了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细胞学技术方面的带教体会,旨在为培养基础技能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人才队伍提供参考[1]。

  • 标签: 细胞学技术 规范化培训 带教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微课结合PBL教学在口腔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从2020年开始在口腔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融入了微课结合PBL教学。选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微课结合PBL教学实施后)接收的38例口腔科住院医师作为研究组;另取我院2019年1月~12月(微课结合PBL教学实施前)接收的33例口腔科住院医师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考核情况。结果 研究组理论成绩要高于对照组(t=4.121,P

  • 标签: 微课 PBL 口腔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咽肌群受累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肌无力危象(MC)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99例口咽肌群受累M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47例。入院时年龄17~89(55±15)岁,病程为1~240[10(4,36)]个月。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展为MC,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进展至MC的相关因素。结果99例患者符合纳入条件,其中19例(19.19%)在住院期间发展为MC。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31.378, 95%CI:3.868~254.557,P=0.001)、B型及C型胸腺瘤(OR=29.175, 95%CI:2.986~285.016,P=0.004)、口腔分泌物增多(OR=12.649,95%CI:2.057~77.783,P=0.006)及感染(OR=9.539, 95%CI: 1.345~67.645,P=0.024)为口咽肌群受累MG发展为MC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高龄、伴有恶性胸腺瘤、口腔分泌物增多及伴有感染为口咽肌群受累MG 患者住院期间发展至MC的独立相关因素,对该类型MG应高度重视,积极处理口腔分泌物,防治感染,以减少MC的发生。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肌无力危象 吞咽障碍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下行髋部骨折手术术后早期患者嗜酸粒细胞(EOS)水平变化,分析其与术后住院时长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11月北京天坛医院施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和椎管内麻醉组。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筛查影响术后住院时间的协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嗜酸粒细胞减少与住院时长的关系,同时以麻醉方式进行交互作用及分层分析。结果共纳入149例患者,其中全身麻醉组34例,椎管内麻醉组115例。全身麻醉组术后第1天EOS水平[M(Q1,Q3)]为0(0,1.8)×107/L,低于椎管内麻醉组的1.0(0,6.0)×107/L (Z=3.095,P<0.01)。在全身麻醉组中,通过调整混杂因素(年龄、性别、ASA分级、术中失血量、术中RBC输血量、术后第1天HCT、WBC、术后并发症),以及ASA分级、术中出血量、术中RBC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交互项后发现,术后住院时长和术后第1天EOS水平呈负相关(β=-0.39,95%CI:-0.74~-0.05,P<0.05)。结论全身麻醉组术后EOS明显下降,其术后住院时长与术后第1天EOS水平呈负相关。

  • 标签: 髋骨折 麻醉 住院时间 嗜酸粒细胞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入院时及出院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对住院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出院后长期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住院的临床诊断为HFrEF且存活出院的患者,于入院1 d内及出院前3 d内检查血常规,计算NLR,采用多因素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入院时及出院前NLR联合对HFrEF患者出院后长期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存活出院患者随访至2020年12月或全因病死。结果共入选了368例HFrEF患者,年龄为(54±14)岁,女性79例(21.5%)。患者出院后随访时间的M(Q1,Q3)为30(10,60)个月,其间95例患者死亡,全因死亡率为25.8%。多因素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入院时收缩压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出院时收缩压水平及出院时是否口服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指标后,出院前NLR是住院HFrEF患者出院后长期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HR=1.143,95%CI:1.048~1.248,P=0.003)。与入院时NLR≤2.25且出院前NLR≤2.00患者比较,入院时NLR>2.25且出院前NLR>2.00患者出院后长期全因死亡增加近1倍(HR=1.968,95%CI:1.198~3.234,P=0.008)。结论出院前NLR是HFrEF住院患者出院后长期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入院时及出院前NLR有助于更好地评价患者出院后的全因死亡风险。

  • 标签: 心力衰竭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全因死亡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互联网时代下,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在得到扩充 的同时,人们获取、加工和传播信息的手段也得到极大的丰富。在此背景下, 负 面新闻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在网络环境中传播扩散,并引发现实生活中一系列的连 锁反应,造成相关主体“社会性死亡”的后果 。在此过程中,“人肉搜索”— 网 络暴力— “社会性死亡”往往形成因果链条,且衍生出一系列有违新闻传播法规 与伦理的问题。本文以近期“清华学姐”事件和“德阳安医生自杀案”为例,探 究有关问题的表现、原因以及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初治Ⅲ/Ⅳ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资料。9例患者采用了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P-Gemox-De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培门冬酶)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方案,4周期治疗结束后,采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评估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9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总有效率为9/9,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例。主要不良事件为血液学毒性,6例患者出现Ⅰ~Ⅱ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未见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

  • 标签: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药物疗法,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