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喹硫平和帕罗西汀联合用药对于双相障碍患者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20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喹硫平和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相障碍患者采用喹硫平和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被临床应用。

  • 标签: 喹硫平 帕罗西汀 联合用药 安全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过渡期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之内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期间的患者进行筛选,在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的情况下分别制定患者护理服务,选择小组之间对比的方式来对本次研究进行落实。结果:不同患者的家属的不确定和应对方式评估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情况下,采用过渡期护理服务模式,可以对患者家属的不确定进行控制,同时改善患者家属的应对方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过渡期护理模式 慢阻肺患者家属 疾病不确定感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护理对老年帕金森患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及病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及病耻。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SSCI、PDQ-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SSCI、PDQ-39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帕金森 老年患者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 负性情绪 病耻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控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用医护一体化控管理模式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并通过护理有效率、护理质量对研究结果进行评判。结果:采用医护一体化控管理模式的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7.72%,高于参照组的88.63%。并且研究组的病房管理、重点环节管理、基础性管理评分也高于参考组。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感控管理模式 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化管理对于手术室和供应室器械管理的院防控的作用。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共220套外科器械,分为观察组(一体化管理)与对照组(常规管理)各110件。对管理成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器械包缺率、院内感染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管理对于手术室和供应室器械管理的院防控的作用确切,为医院感染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一体化管理 手术室 供应室 器械管理 院感防控 作用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与听性脑干反应(ABR)对成人音神经性耳聋听阈的影响。方法100例成人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ASSR的反应阈、ABR的反应阈进行测听。结果ABR反应阈、ASSR反应阈以及行为听阈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在高频时,ABR反应阈、ASS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接近;在低频,ASS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较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要高。结论ASSR以及ABR均可以作为音神经性耳聋客观听阈的有效评估方法,但是ASSR优势更加明显。

  • 标签: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 听性脑干反应 成人 感音神经性耳聋 听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馥啉口服液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共选择108例PNS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馥啉口服液治疗,治疗3天为1个疗程,判定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发热、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3%,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馥啉口服液治疗儿童PNS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上呼吸道感染 馥感啉口服液 临床研究
  • 简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PDN)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有代谢异常、血管的缺血缺氧、糖基化终末产物、营养因子异常、脂质代谢紊乱等。诊断PDN主要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神经功能的电生理学检查。PDN患者的自觉症状如感觉异常与临床体征有时并不平行,有研究发现,大约15%的PDN患者有明确的神经症状,但是无临床客观体征,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诺和灵30R 空腹血糖 下肢皮肤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烧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