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肝胆胰疾病患者的营养管理提出了综合性的策略。首先,通过评估患者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年龄性别及基本信息以及营养状况,确定营养干预的目标。然后,制定营养干预方案,包括维持营养平衡、支持免疫功能和减轻症状等原则。最后,强调了个性化的营养管理方案的重要性,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肝胆胰疾病 营养管理 营养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肿瘤内科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实践。通过对肿瘤内科患者营养需求的分析,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营养支持策略与方法,并详细阐述了营养支持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本文也指出了营养支持与护理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为肿瘤内科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肿瘤内科 营养支持 护理实践 营养需求 生活质量
  • 简介:地中海贫血(地贫)是由于常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慢性溶血性贫血,在我国南方地区常见而临床症状严重的疾病,其中重型G-地贫是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规范输血和驱铁治疗才能使患者长期存活,保证生活质量。我院血液科于2004年9月开始使用携带式微量注射泵皮下注射磺酸去铁胺(DFO),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输注泵 注射 皮下/方法 去铁胺/治疗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小儿先心病手术患儿临床治疗问题,在手术后科学应用改良微量泵更换药物法,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收的40例小儿先心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程序配备药物,应用改良微量泵科学给患儿更换使用药物,密切观察临床治疗问题和患儿身体的稳定状态。结果:选取进行研究的40例患儿在治疗中科学应用改良微量泵出现微量泵使用故障问题、护理不当问题、患儿不配合问题分别为0例、0例和0例,合计用微量泵辅助治疗问题引发问题为0,改良微量泵应用后患儿身体状态稳定。结论:小儿先心病手术患儿在临床监护中利用改良微量泵更换药物法存在明显优势,帮助稳定患儿身体状态,避免出现临床治疗问题,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微量泵 更换药物法 小儿先心病术后监护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分析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监控ICU重症患者高血糖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选取90名ICU重症患者参与本次实验。经均等性和随机性分组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分别为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通过血糖恢复正常和ICU入住时间、胰岛素注射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种方法进行讨论。结果:实验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4.01±0.62天,ICU入住时间为4.62±0.52天,胰岛素注射用量为31.25±3.62U/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应P值均达到小于0.05的标准。结论:综合护理在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监控ICU重症患者高血糖的护理效果良好。

  • 标签: 持续微量泵 ICU重症 高血糖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指导联合营养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4月我院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8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指导联合营养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改善情况。 结果:通过心理指导联合营养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各项人体测量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液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采用心理指导联合营养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加强疾病恢复疗效,同时增强患者身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指导 营养干预 造血干细胞移植 心理状态 免疫功能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率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计 74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 n=37 )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实验组( n=74 ),对比患者营养状况以及并发症率。结果:实验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重型颅脑外伤 营养状况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患者营养状况及肺部感染的积极影响。方法:80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进食护理干预,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前后营养状况改善效果、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总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浓度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总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浓度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 ICU重症 营养状况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营养状态达标及不耐受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观察对象:重症监护室肠内营养支持患者,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展开研究,纳入7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多学科合作护理)与对照组(n=35,常规治疗)两组,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营养达标率比较,观察组患者(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68.57%);肠内营养支持不耐受发生率,观察组患者(8.57%)低于对照组患者(34.28%),(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针对重症监护室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不耐受发生率,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 重症监护室 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状态 不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自身的营养情况也越来越重视,本次实验研究对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营养支持结合姑息护理对其营养状态、胃肠激素水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和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月到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共计11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传统护理组和营养姑息护理组(每组各55例),经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状态评分、胃肠激素水平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经过数据分析,营养姑息护理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97.35±3.42);传统护理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83.57±3.79);对比显示发现营养姑息护理组患者的营养状态、胃肠激素水平和生存质量情况都更好,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姑息护理上结合营养支持,可以监管患者的入口食物,保持肠内正常消化,该护理措施能够提升患者的营养状态,调整胃肠激素水平,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大范围推广,建议提倡。

  • 标签: 营养支持结合姑息护理 消化道肿瘤 应用效果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况及认识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营养状况、认识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和认识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高血压合并营养不良 老年 认知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有营养风险的恶性肿瘤辅助化疗患者,探究应用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个人营养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8例恶性肿瘤辅助化疗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34)在护理方面应用常规护理的干预手段,对照组(n=34)应用综合护理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数据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营养良好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职能、情感职能与生理机能三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数据统计分析可知,观察组SAS、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有营养风险的恶性肿瘤辅助化疗患者来说,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推荐应用综合护理的干预手段,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该护理手段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等不适情绪,提升患者的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营养风险 恶性肿瘤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护理应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86例,通过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护理,比较患者康复情况、营养状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缓解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护理应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效果确切。

  • 标签: 结直肠癌 老年患者 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针对性营养干预应用在术后肠梗阻患者中对其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22.8-2023.11我院收治的术后肠梗阻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将入选者划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入选4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针对性营养干预,评价组间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营养状态数值(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比较可见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为术后肠梗阻患者实施针对性营养干预可明显改善其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针对性营养 肠梗阻 营养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经鼻空肠营养管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至2023年1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生理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BMI、TP、Hb、WB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ALT、CRP、Lym、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经鼻空肠营养管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及生理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经鼻空肠营养 急性重症胰腺炎 营养指标 生理指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实施延续护理结合营养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营养状态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8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4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延续护理结合营养干预,比较患者的营养指标(IgG、IgM、IgM)、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营养指标与护理满意度都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实施延续护理结合营养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营养干预 鼻咽癌放疗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给予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时,应用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2年11月到2023年11月期间,100例在我院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危重症患者进行对比,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方案基础上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临床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研究组营养相关性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肠内营养耐受情况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方案在对肠道耐受性进行科学、规范的评价,并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可以为临床上实现安全、高效的肠内营养提供保障。

  • 标签: 肠内营养 耐受性评估 管理方案 危重症 肠内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接受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共计7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分组方法是随机抽样法,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两组实施的干预措施分别是肠外营养支持和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比较2组病患在术后康复速度以及营养状况方面的异同。结果 对比康复速度,观察组的术后首次经口进食、首次自主排便、首次排气、首次自主下床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对比营养状况,干预后2组的营养状态较干预前均有好转,观察组干预后的白蛋白和血清总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实施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护理更有利于促进其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老年结直肠癌 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 康复情况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用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自身营养状态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早期组,各5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营养支持,早期组采用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的手术前后营养状态及术后胃肠道功能指标。结果:手术前两组营养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接受营养支持后HB和ALB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早期组较常规组高(P<0.05);早期组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和进食时间均较常规组短(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接受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能够促进自身营养状态改善,且患者胃肠道功能更加迅速,术后恢复情况较为良好。

  • 标签: 食管癌根治术 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 营养状态 胃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