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而在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理人员40例为研究对象,2021年4月至9月为本次研究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采用常规的卫生管理措施,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为本次研究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采用品管圈卫生管理措施。结果:相比于本次研究的第一阶段来说,在本次研究的第二阶段,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正确率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手卫生不规范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结论:在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手卫生管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品管圈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问题的发生概率,提升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正确率。

  • 标签: 品管圈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手卫生不规范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的方式来对心血管疾病防治过程中社区公共卫生护理的作用以及应用效果。方法:使用样本抽样的方式,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一年时间在我院治疗心血管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把样本分为采取社区公共服务进行预防的干预组和采用常规预防方式的对比组,两组各50例患者,然后观察、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情况。 结果:观察研究两组患者的各种临床指标情况干预组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时,社区公共卫生方式具有显著作用,对患者身体的恢复效果明显,对预防其他心血管疾病也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社区 公共卫生 心血管疾病 防治
  • 简介:摘要:以国家卫生需求为标准,建设起成型的配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助力孕产妇的健康管理。从产后访视管理角度出发,调研孕产妇的健康管理,并基于一定的实践情况,来探讨可以改进、提高的孕产妇产后访视管理措施。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孕产妇产后访视管理的探究,来增强专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并推动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促使产妇顺利康复及新生儿健康成长,实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

  • 标签: 社会卫生服务中心 孕产妇 访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PDCA循环管理重症医学科(ICU)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该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从2021年5月至11月监测医院卫生人员手卫生的状况。评估了手卫生依从率、医院患者人数、医院感染率、耐药真菌流行率和死亡率的比率,该研究对监测手卫生时机进行了总共36854次监测,并对卫生设施进行了2607次重复检查,检查率为72.20%。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75.42%,比医生高出49.23%,统计数字为(P

  • 标签: PDCA循环 重症医学科 手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实施品管圈活动在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面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2021年7月1日在手卫生管理中引入品管圈,比较实施前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考核评分、手卫生依从性;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考核评分(85.65±6.32)分、手卫生依从性(91.67%)均高于实施前(78.54±10.25)分、75%,且P

  • 标签: 手卫生依从性 品管圈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互联网医疗的卫生事业管理与服务体系优化。通过对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了其在卫生事业管理和服务体系优化方面的潜力和挑战。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和建议,以促进卫生事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的优化。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医疗在提高卫生事业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互联网医疗的应用也面临着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合规监管等问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相关方面共同努力解决。

  • 标签: 互联网医疗 卫生事业管理 服务体系优化 资源配置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社区公共卫生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防治作用。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2年9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的心血管疾病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了社区公共卫生护理干预,对比组间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社区公共卫生护理干预具有良好降低不良事件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公共卫生 护理干预 心血管 疾病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在岗的医护人员中,随机抽选50例进行研究,应用行为干预,分析干预前后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干预后,医护人员的各项洗手指征执行情况、各项洗手技术掌握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培养过程中,应用行为干预,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行为干预 医护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问题重点关注,探讨护理干预应用的分具体效果。方法 以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8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的应用前后进行分组,目的是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临床执行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比,总依从率60(75.00%)VS 80(100.00%),数据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依从率更高。结论 临床针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问题行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升,有效避免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增强住院安全性,效果理想,建议推广。

  • 标签: 医护人员 手卫生 护理干预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在岗的医护人员中,随机抽选50例进行研究,应用行为干预,分析干预前后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干预后在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两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体液血液、摘手套后中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在掌心对掌心手指并拢互搓、手指交错掌心擦掌背、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拇指在掌中转动、两手互握互搓指背、指尖摩擦掌心、使用擦手用具情况中均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培养过程中,应用行为干预,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行为干预 医护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 作者: 何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8-1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第7卷第8期
  • 机构: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 苏州 215321
  • 简介:目的:探究品管圈护理管理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医护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实施品管圈管理的阶段分为未实施阶段的对照组与实施阶段的研究组,比较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综合能力。结果:研究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责任意识、QC手法应用、团队协作意识、问题处理能力评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最后在医院感染发生方面,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管理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且能够促进医护人员综合能力的增强,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机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护理管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在卫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介绍了流行病学的基础概念和疫情调查方法,以及卫生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这些方法如何在健康问题的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此研究强调了这两个领域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卫生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见解。

  • 标签: 流行病学 卫生统计学 科研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指导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的妇幼保健工作视为B组,将我院2019年加强后的妇幼保健工作视为A组,对两年内的妇女及幼儿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研得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可有效提升我院妇科及新生儿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切实提升护理人员的各项专业能力,包括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引导患者康复训练的能力等等,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妇幼保健 公共卫生 服务水平 指导方法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提高手术室卫生员的个人安全防护意识。方法: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对18名卫生员的个人安全防护意识及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教育。结果:在进行防护教育后,手术室卫生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明显提高,防护措施明显改善。结论:加强手术室卫生员的安全意识及防护教育势在必行。

  • 标签: 手术室 卫生员 安全意识 防护
  • 简介:目的了解农村乡卫生院合柞医疗现状,分析影响现状的因素,提出改进的建议。方法对湖南省慈利县3个乡的3所乡卫生院医务人员和就诊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乡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待遇差,教育水平低,农村居民对乡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满意度不高。结论建议从提高乡卫生院医务人员水平入手,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的医疗现状。

  • 标签: 乡镇医务人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简介:摘要:普通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保洁员、配膳员等应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清洁、消毒等知识和技能。物体表面(包括监护仪器、设备等的表面)应每天湿式清洁,保持清洁、干燥;遇污染时应及时清洁与消毒。擦拭物体表面的布巾,不同患者之间和洁污区域之间应更换,擦拭地面的地巾不同病房及区域之间应更换,用后集中清洗、消毒,干燥保存。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高低取决于环境清洁度,加强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提高环境清洁度,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本文围绕着ATP生物荧光检测在后勤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在后勤精细化管理中的重要性及相应策略的逐步实施。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面清洁消毒 医院感染 ATP生物荧光检测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方法:选择本院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前后的护理管理工作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的影响,并总结改善对策。结果: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患者对于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职业认识度有了更高的评价,同时患者的疾病知晓率也高于实施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乡镇卫生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医院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乡镇卫生院 护理工作 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健康教育护理应用于卫生院慢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卫生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2例,均实行健康教育护理,经过治疗后,实行1年的随访,了解患者的疾病复发的情况。结果:选择患者中有3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比较满意,有19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掌握与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知识的患者占72.73%;其中熟悉与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的知识患者占27.27%。经过1年的随访,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达到0.09%。结论:在卫生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复发率,让患者感到满意。

  • 标签: 健康教育护理 卫生院 慢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检分诊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期间本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应用常规管理以及质量持续改进组,对比2组患者预检分诊的准确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以及患者对分诊的满意度,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检分诊中,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模式,能够更好地保障预检分诊的准确性,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相应改善,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预检分诊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消毒供应室的1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对比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理论知识和洗手操作实践情况及手卫生实施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在手卫生理论知识和洗手操作实践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活动前的各项得分,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实施率相较护理前情况明显较高。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显著,应大力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人员 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