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序疗法、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进行药物治疗的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新序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言,与三联疗法相比,新序疗法可以显著地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新序贯疗法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中同种抗体的固化筛查及其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及天津市血液中心在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间进行输血的血液样本,其中包括随机献血的1425例健康者的血液样本以及实施输血的220例患者的血液样本,对其血浆是否含有相应抗体进行检测,分析其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献血者1425例中筛查出红细胞同种抗体为31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为11例,白细胞抗体为46例;输血患者220例患者在经过输血后筛查出红细胞抗体15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19例,混合型抗体56例,白细胞抗体20例。有73例在输血后产生不良影响,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55例的患者存在抗体问题。结论在临床输血前和输血后的抗体检测可应用固化筛查体系,抗体的存在对于输血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而固化筛查总体的灵敏度比较高,对确保输血安全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同种抗体 固相化筛查 临床输血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参照《GB5009.262—2016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对顶空气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溶剂残留的检测条件,进行探索并反复试验,找出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准确满意的仪器条件。方法通过对顶空及气条件不断的探索及反复试验,寻找出合适的仪器条件。结果在色谱柱TR-5毛细管柱,30m×0.32mm×0.25µm;载气流速1.0mL/min,色谱柱温以50℃保持2min,以10℃/min升温至200℃保持3min,进样量1mL,分流比501,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炉箱平衡温度80℃,平衡时间30min的分析条件下,0-200mg/k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7。结论经过优化后的植物油溶剂残留量测定方法,可实现98.94%以上的回收率,准确度和精密度高且分离效果好,为今后植物油中溶剂残留量的检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顶空气相色谱法 植物油 溶剂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急性重症的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24例,分别接受经皮肝胆囊穿刺序腔镜胆囊切除和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调理时间2.6±0.5h,手术时间35.4±1.2min,出血量10.5±1.2ml,住院时间10.6±1.2d;对照组患者入院调理时间5.3±0.8h,手术时间61.3±1.3min,出血量26.7±1.7ml,住院时间21.7±1.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体温恢复时间1.5±0.1d,凝血功能恢复时间1.7±0.3d,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2.4±0.3d,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患者平均体温恢复时间2.6±0.2d,凝血功能恢复时间2.8±0.2d,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4.3±0.4d,不良反应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 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至接受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数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各项手术指标相对较好,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胆囊切除术 高龄 急性重症胆囊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美沙拉嗪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美沙拉嗪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美沙拉嗪序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2.9%低于对照组的25.8%,但差异不明显(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UC复发率16.7%较对照组的58.3%明显降低(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美沙拉嗪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布地奈德 序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采用前列素钠序治疗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其临床安全性进行简要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该100例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前列素钠序治疗,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的排泄率变化情况,试验组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的排泄率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采用前列地尔与前列素钠序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可全面改善患者尿白蛋白的排泄率,并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相对较低,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安全性 慢性肾小球 治疗效果 联合治疗 前列地尔 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行序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建立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通气时间(11.26±1.20)d、有创通气时间(5.29±0.82)d、住ICU时间(13.08±1.34)d、患者治疗有效率97.73%、死亡率2.27%、再插管率6.82%、并发症发生率2.2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建立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对行序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促进病情康复。

  • 标签: 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序贯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疗患者应用序化疗与多西紫杉醇、环磷酰胺和表阿霉素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与特征。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是我院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11月接收并治疗的89例乳腺癌患者,且通过纳入标准均判定为乳腺癌患者,并对抽取的乳腺癌患者分为研究、对照两组分别为45例与44例,研究组的45例例乳腺癌患者应用常规序化疗治疗,对照组抽取的44例乳腺癌患者则应用多西紫杉醇、环磷酰胺和表阿霉素联合化疗,观察并分析两组乳腺癌患者分别应用常规序化疗与多西紫杉醇、环磷酰胺和表阿霉素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与临床特征。结果抽取的两组乳腺癌患者分别应用常规序化疗与联合药物化疗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血液系统反应分别为7(15.56%)、8(17.78%)、13(28.89%)优于对照组的22(48.89%)、16(35.56%)、33(73.33%),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0.00%优于对照组常规序化疗的50.00%,且研究组患者对治疗后患者评分为8.9±2.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评分为6.8±2.2分,两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选择常规序化疗治疗优于多西紫杉醇、环磷酰胺和表阿霉素联合化疗的效果,且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选择和采用。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环磷酰胺 表阿霉素 联合化疗 序贯化疗 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