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中药房管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取2400例患者纳入研究,将2017年1月—6月期间的1200例患者作为实施前阶段,进行常规管理;将2017年7月—2018年1月期间的1200例患者作为实施后阶段,进行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对比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规范化管理实施后中药房药品配发准确率明显高于实施前,药品退换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患者对于管理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中药房进行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高药品配发准确率,降低错误率,取得较高的管理满意度,从而提高中药房管理质量。

  • 标签: 中药房管理 中药质量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性护理告知在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15例行常规宣教,观察组15例行规范性护理告知,对护理告知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护理告知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结论在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应用规范性护理告知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护理告知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规范性护理告知 粒子植入 原发性肝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在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抢救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50例。本次乙组是常规急救,而甲组是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总结相关时间、死亡情况、残疾情况、满意度。结果甲组的入院到确诊时间短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确诊到治疗时间短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死亡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残疾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总的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中,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的抢救效果确切,可缩短患者的入院到确诊时间、确诊到治疗时间,降低死亡率、残疾率,提高满意度。

  • 标签: 急性心脑血管病 急诊 规范化流程护理 抢救 作用
  • 简介:摘要高质量、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对培养临床医师具有重要的意义。心内科为内科培训中的必选科室,而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具有来源广泛、层次不齐、双向选择、流动性强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如何提高培训效果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培训基地的情况,介绍提高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实践与思考。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 心血管内科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护理管理措施在推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本医院推拿科实施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护理管理措施,并在干预前后对科室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以及护理人员提名表扬情况的调查。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由96.18%上升到年末的99.4%,护理人员的提名表扬由干预前的59人次上升为干预后的104人次。结论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提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 标签: 规范化 标准化 护理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使用责任制式带教管理的效果与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招聘的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130例新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培训模式,观察组使用责任制式带教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培训效果。结果两组护士培训前成绩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92%,对照组为86.15%,经对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责任制式带教管理模式用于新护士培训中,可提升新护士综合能力,满足临床患者需要,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新护士 责任式带教管理模式 培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癌痛患者应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20例癌痛患者参与临床研究,根据盲选法将患者均分为各60例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癌痛护理干预,分析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于癌痛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患者身体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优化作用,临床价值高,可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 标签: 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 癌痛 心理 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美好的语言,使人听了心情愉快感到亲切温暖和和蔼可亲,因此,良好的语言加上心理护理可以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加速病情的好转和痊愈。对精神病患者实施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保持心理上的相对平衡,减少心理紧张的刺激,促进康复。

  • 标签: 语言 心理护理 精神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脑卒中语言功能障碍患者行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为对象,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的治疗,研究组在传统的治疗的基础上行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tDCS治疗的总好转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行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效果,提高语言能力,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实施。

  • 标签: 脑卒中 语言功能障碍 颅直流电刺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规范化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0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的SAS、SDS的总体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癌症患者实施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 心理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病人规范化服药和药事干预的措施进行探讨,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合理用药方法。方法采用自设问卷的方式获得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以及综述规范服药的准则和药事干预措施。从而有效的针对高血压患者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用药指导及合理用药知识培训。结果为推广普及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病人药学服务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的指导,从而保证高血压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论建立了规范化的服药准则及药事干预措施,有利于服务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规范化目标教学模式在急诊科规陪生带教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从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本院急诊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为研究对象,依据带教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带教时使用规范化目标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以及技能操作的考核成绩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带教方式相比,对规陪医师实施规范化目标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上表现较高,可以有效地提升其理论成绩以及技能操作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目标教学模式 急诊科 规范化培训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规范镇痛在肛周疾病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100例肛周疾病患者资料,分为2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镇痛方案,实验组(55例)行快速康复外科规范镇痛方案,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VAS(1.63±0.41)分更低;且创面愈合(12.43±1.58)d等术后康复指标均更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疾病围术期患者行快速康复外科规范镇痛可取得满意效果,可被临床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规范镇痛 肛周疾病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对呼吸内科轮转教学进行临床路径教学后自身教学效果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教学的呼吸内科轮转教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对照实验的方式来探讨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传统模式教学、临床路径教学所发生的教学效果方面的变化。结果研究结束后,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教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教学评分为72.0%;研究祖教学评分达到98.0%。两组教学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临床路径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方法是可行的,效果是确切的。所以,呼吸内科轮转教学可以通过临床路径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推荐在临床教学中使用该方法。

  • 标签: 临床路径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呼吸内科 轮转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和教育,通过自动化体型和护士教育指导,及时解决患者在使用胰岛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方法对照组取本科室门诊及住院2015-2017年使用起始基础胰岛素患者300例进行常规教育,观察组取本科室门诊及住院2015—2017年2型糖尿病使用起始基础胰岛素患者共300例进行“三人行项目”入组管理计划,进行为期3个月护理健康教育干预,使其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到预期目标值。结果观察组300例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起始基础胰岛素患者纳入“三人行管理项目”对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起始胰岛素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肿瘤科对新入职护士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规范化培训,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我科室新入职护士36名,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规范化培训,培训前后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评价培训效果。结果经过规范化培训后,学员的考核评分较前明显上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科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的静脉输液治疗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肿瘤科 静脉输液 规范化 在职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提高癌痛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疼痛控制效果中的作用。方法纳入12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规范化护理策略,分别采用Morisky问卷评分和数字分级法(NRS)评估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疼痛控制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Morisky问卷评分(7.32±0.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8±1.17)分(P<0.001),且干预组NRS评分(2.38±1.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80±1.30)分(P<0.001)。结论癌痛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疼痛治疗效果。

  • 标签: 癌痛 规范化护理 依从性 疼痛评估 疼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精神病房保护器具规范使用率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对活动前所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选定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活动主题,开展相关质量改进。结果经过为期5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后,精神病房护理人员保护器具规范使用得分从平均81.55分提高到92分,规范使用提高率提高12.8%,目标完成率56.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精神病房护理人员保护器具规范使用率,营造护理人员团队合作及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精神科 保护器具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中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应用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5月—2017年11月进行规范化培训的重症医学住院医师(11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培训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55例。此次研究乙组学员传统教学,研究甲组是病例导入式教学,对两组学员的满意度、考试成绩进行总结。结果甲组的提高自学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巩固理论知识、课堂气氛活跃等满意度均大于乙组,P<0.05。甲组技能评分、理论评分都大于乙组,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中,病例导入式教学可显著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学员满意度。

  • 标签: 重症医学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中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