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接PCI患者术后即刻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与脑钠尿肽(BNP)水平对于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74例连续选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入院后6小时内行PCI术,其中63例成功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支架植入后即刻检测FFR;其余11例中,5例术中死亡,6例因导丝无法通过病变处而未能植入支架。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24小时内采血测定BNP。随访1年,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分析MACE发生与入院时血BNP以及术后即刻FF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期间共死亡8例(8.51%),包括术中死亡5例及随访期间死亡3例。共发生MACE38例。对于63例植入支架的患者,血BNP与MACE发生例数呈正相关(rs=0.785,p=0.000),术后即刻FFR与MACE发生例数呈显著负相关(rs=—0.877,p=0.000)。FFR的ROC曲线下面积0.809(p=0.000),面积的95%可信区间为0.771,0.952,不包括0.5;BNP的ROC曲线下面积0.858(p=0.000),其面积95%可信区间为0.733,0.913,也不包括0.5。FFR与BNP的拐点分别为0.91和286.75ng/L。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支架术后即刻FFR和入院BNP均为直接PCI术后1年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1;p=0.003)。结论对于接受直接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血BNP水平与术后即刻FFR均可独立预测入院后1年内的MACE事件发生情况。

  • 标签: 直接PCI 急性心肌梗死 脑型纳尿肽 血流储备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巨大儿的超声预测于分娩期处理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116例,以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度,为孕妇制定适宜的分娩方式。结果胎儿腹围与新生儿体重息息相关,腹围超过35cm的巨大儿检出84%。结论孕妇分娩之前应对胎儿体重进行预测,以获得的数据作为医生制定分娩方式的基础数据,可有效预防产妇产生并发症,从而提高生产质量。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巨大儿 超声预测 分娩期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血清β-HCG和CRP联合检测预测宫内感染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待产的孕妇120例,于产前一个月开始检测孕妇血清中β-HCG和CRP含量变化,并以产后病理切片作为诊断孕妇发生宫内感染的金标准,比较β-HCG、CRP和β-HCG联合CRP在诊断孕妇发生宫内感染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所有孕妇在预产期前所进行的β-HCG、CRP检测中,单纯应用β-HCG对于宫内感染预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56.93%和45.21%,与单纯应用CRP对于宫内感染预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相比,敏感性低于CRP但特异性高于CRP(敏感性为91.35%,特异性为35.82%),但应用β-HCG联合CRP对于宫内感染预测的敏感性(87.62%)与特异性(73.33%)均较高。因此,应用β-HCG与CRP联合检测比单纯应用β-HCG或CRP对宫内感染进行预测效果要好。结论β-HCG联合CRP检测能够有效预测孕妇宫内感染,从而减少异常妊娠给胎儿带来的不良影响和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beta -HCG CRP 宫内感染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和应用临床血液需求数学模型,为银川地区采供血机构制定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和工作安排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2005—2016年宁夏血液中心临床用血量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采用差分和季节性差分对序列进行平稳化,然后定阶并估计参数,建立ARIMA模型,用2016年7月—2017年6月临床用血量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判断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银川地区2005—2016年临床用血量呈逐年增加趋势,预测模型ARIMA(0,1,1)(0,1,1)12,表达式(1-L)(1-L12)Yt=(1+0.850L)(1+0.858L12)εt,模型的预测相对误差低于10%。结论应用时间序列ARIMA模型能在一定时期内较好地预测临床用血需求情况,使采供血机构科学制定和实施献血招募计划,缓解临床血液供需矛盾,为保障血液资源需求提供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临床用血需求预测数学模型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统计预测的一般步骤,常见的统计模型在传染病发病趋势研究进展,为今后的传染病预测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传染病 统计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对心律失常胎儿心脏畸形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对235例24~40胎龄周临床疑诊为心律失常的胎儿进行检测。结果共检出心脏畸形胎儿21例。11例心动过缓胎儿并发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患者,5例在随访过程中死于宫内(尸体解剖证实为单心室伴肺动脉瓣狭窄3例,心脏横纹肌瘤2例),6例终止妊娠(尸体解剖证实为二尖瓣闭锁4例,共同房室通道2例)。3例心动过速胎儿出生后被证实为房间隔缺损,2例室性期前收缩胎儿出后被证实为室间隔缺损。1例胎龄38周心房扑动21房室传导胎儿经吸氧及严密监护24h后,心律失常无缓解,立即行剖宫产术,出生后应用西地兰后心律转为窦性。205例胎儿心律失常均为阵发性,不伴有胎儿心脏形态、结构畸形及胎儿水肿,均足月出生,出生后听诊均未闻及心脏杂音及心律失常。5例后证实为误诊心脏畸形,4例心动过速胎儿失访。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产前检查胎儿心律失常的可靠的无创性影像术,其应用有助于早期检出并指导心律失常胎儿的处理。

  • 标签: 胎儿心脏心律失常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sLOX-1、MMP-9水平变化,为临床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性质提供理伦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8月在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63例,男性34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2.7士9.6)岁。根据造影结果分为3组AMI组23例,UAP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sLOX-1和MMP-9水平。分别在入院时测定sLOX-1、MMP-9水平,通过180d的随访,观察比较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ACS患者血清sLOX-1、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I组患者血清sLOX-1、MMP-9水平高于UAP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0d,高于均值sLOX-1和MMP-9水平组者180d再缺血事件发生率高(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于均值sLOX-1和MMP-9水平组者180d预后的预测作用高于低于均值水平组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LOX-1、MMP-9血清水平可作为判断AS斑块不稳定性的指标,并参与AS斑块由静止状态向活动状态转化继而斑块破裂的过程,其水平可能成为预测近期再缺血事件指标之一。

  • 标签: 易损斑块 LOX-1 MMP-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兆早产孕妇宫颈长度测量运用于预测早产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278例先兆早产孕妇,通过超声检测该278例先兆早产孕妇的宫颈长度,并且随访跟踪,直至分娩。结果该278例先兆早产孕妇,早产组为112例,足月产组为166例,早产率为40.3%(112/166)。早产组平均宫颈长度(24.3±5.0mm)明显低于足月产组平均宫颈长度(34.0±6.8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长度与早产发生具有密切联系,以宫颈长度3.0cm为界,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敏感性为98.4%,特异性为60.3%,阳性预测值为67.6%,阴性预测值为97.8%。结论测量宫颈长度对于预测先兆早产孕妇的早产是有效可行的,在临床上可以指导合理用药及护理,减少死亡率与发病率。

  • 标签: 早产 子宫颈 预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腹部手术史预测小肠梗阻手术治疗的预测因子进行探讨,建立预测模型,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诊断为小肠梗阻的71例患者资料,对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手术治疗的预测模型。结果经过统计分析,男性34例,占47.8%,女性37例,占52.2%。71例患者中病因明确的有41例(57.7%),病因不明的有30例(42.3%)。患者的高热、心率减弱、腹痛、腹痛进行性加重、恶心、呕吐、压痛、腹膜炎体征、肠鸣音减弱等9个危险因素与小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方案制定有所联系。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根据其作用强度,依次是高热、恶心呕吐、腹痛进行性加重、腹部压痛、腹膜炎体征以及肠鸣音减弱等。根据预测模型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的准确度为75.7%,敏感度为67.3%,特异度为82.1%。结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是判断非腹部手术史在预测小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价值,从而指导临床诊治。

  • 标签: 非腹部手术史 小肠梗阻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恒力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单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中选出52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一组患者则应用恒力夹板对桡骨骨折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时间、手背肿胀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的分析后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手臂疼痛缓解时间、手背肿胀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结论在治疗桡骨骨折的过程中,利用恒力夹板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降低患者恢复的时间,值得在临床实践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恒力小夹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手术 小儿疝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肘关节外侧入路切口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得出结论该手术方法创伤、简便易行、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肱骨骨折 克氏针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凹入窝误诊的原因,加深其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为其他疾病的股骨颈凹入窝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误诊为股骨头缺血坏死、转移瘤、骨样骨瘤各2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骨内腱鞘囊肿、退变性囊肿各1例。结论接诊医生对患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不仔细,过分依赖X线、CT、MRI的检查,不能通过病史分析、临床阳性体征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凹入小窝 股骨颈 误诊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2期
  • 机构: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了一些简易蛋白分子,这些蛋白分子几乎不存在化学多样性,但仍然能够在调节细胞功能方面发挥特定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切口行甲状腺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甲状腺瘤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观察组采用低位切口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等较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甲状腺瘤低位切口切除术的切口较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传统手术 低位小切口 甲状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舞蹈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舞蹈病患者,对其进行内科治疗。结果经对症治疗后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舞蹈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预后良好。

  • 标签: 小舞蹈病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切口阑尾炎手术对老年人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通过对本院将70例行切口阑尾手术和30例行传统切口阑尾手术的患者进行伤口恢复率的比较,再将这100例患者分为60~75岁和76~80岁两组进行术后并发症的比较。结果70例全部进行切口阑尾手术的老年患者手术时间均为25min~5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45min。住院3~7d,平均住院时间为4d,伤口接受拆线的时间均为4.5d。30例行传统切口阑尾手术的老年患者手术时间均为30min~60min,住院时间均为4~10天,伤口接受拆线时间均为5.5天d。二者均有明显的差距(p<0.05)。60~75岁年龄的患者均无出现术后并发症,两者有明显差距(p<0.05)。结论进行了切口阑尾手术的老年患者以及年龄在60~75岁的患者均减少术后的感染以及并发症,更快的助于伤口的恢复。

  • 标签: 小切口 阑尾手术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麻下切口手术治疗肱骨小头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和优点。方法肱骨小头软骨损伤患者5例,均行局麻下切口手术显露肱骨小头软骨损伤区,切除增生滑膜,取出脱落软骨,修整软骨面缺损区并行微骨折治疗。结果5例病人均得到随访,随访5-22个月,中位数14个月。切口一期愈合,关节疼痛缓解,活动度改善,参照Mayo肘关节活动能力评分优1例,良3例,中1例。结论局麻下切口手术治疗肱骨小头软骨损伤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度、恢复肘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简单、并发症少、适用基层医院开展等优点。

  • 标签: 局麻 肘损伤 肱骨小头
  • 简介:摘要在世界范围内,肺癌是引起癌症相关性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其中非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占肺癌的80%-85%。近几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在NSCLC的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研究热点一直集中在EGFR、K-ras、EML4-ALK和VEGF等靶点上,并涌现出许多针对这些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面对日益增多的靶向治疗药物,关键在于根据每位患者的分子生物学改变及临床特点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NSCLC治疗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本文将从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治疗,EML4-ALK融合基因的相关抑制剂以及MET为靶点的治疗等方面就目前非细胞肺癌个体化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个体化靶向治疗 EGFR EML4-ALK M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