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焦虑及自尊感的影响。方法将13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访视组和普通组各68例,普通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及护理,访视组于术前12h进行访视护理结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自尊评价量表(SE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访视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应激焦虑状态和自尊心,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术前访视 乳腺癌患者 应激焦虑 自尊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术前访视方法改进后对心脏外科手术术后护理的影响。方法将60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由ICU高年资护士在术前一周进行术前访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ICU高年资护士在术前1日再次进行访视,比较2组患者术后护理配合程度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随访结合家庭访视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内三科2009年1月至2010年月6月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高血压常规治疗及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出院后加以电话随访结合家庭访视进行护理干预。由专职护理人员负责收集两组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的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住院时在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出院后加以电话随访并结合家庭访视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地控制血压,达到延缓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标签: 高血压 电话回访 家庭访视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多媒体模式进行专科化术前访视的应用效果。提高术前访视的有效率和手术患者术中配合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3月手术患者200例,为对照组,2018年3-6月手术患者2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文字加口头访视的常规方法,观察组组采用多媒体模式进行专科化术前访视。对照两组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的执行时长,患者术中的配合程度,术前患者焦虑程度,手术患者的满意度等有效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术前访视执行时长由10分钟减少到6分钟,术前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患者术中配合程度和术后满意度有显著提高,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媒体模式进行专科化术前访视对提高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有效率有显著效果,提高了手术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多媒体技术 术前访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访视记录单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68例择期手术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优质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加用手术访视单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手术前和进入手术室中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与进入手术室后收缩压,血压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手术者,以优质护理为基础,实施手术访视单模式,可消除其内心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提升手术耐受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访视记录单 优质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术前应用健健康教育路径对择期开胸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择期开胸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则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呼吸功能锻炼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术后入住ICU拔除气管插管后均能配合治疗,并掌握正确排痰法,正确使用应用肺功能锻炼仪,住在ICU的时间明显减少无一例发生肺不张,对照组住在ICU期间有3例出现肺不张,住ICU的时间明显较观察组长。结论ICU术前访视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择期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宣教后,明显提高病人的正确排痰,减少肺不张等,缩短了在ICU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很好的临床经验,值得推广。

  • 标签: 开胸手术 术前访视 健康路径 肺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化沟通模式(CICARE)在心脏介入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实施心脏介入全麻手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ICARE沟通模式行术前访视,建立术前访视CICARE沟通程序,应用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6个步骤落实访视,观察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流程化沟通模式访视实施后患者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CARE沟通模式使术前访视变得规范、有序,提升了护士的沟通能力,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达到治疗性沟通的目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流程化沟通模式 心脏介入手术 全麻患者 术前访视
  • 简介:摘要:目的:展开术前访视调查对于骨科手术患者手术护理配合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12人,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展开术前访视,对照组进行常规巡查展开对手术护理配合度的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度更高(P<0.05)。结论:术前访视调查对于骨科手术患者手术护理配合质量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 标签: 术前访视 骨科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前访视中心理干预对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情绪心态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有术前访视环节,但仅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案近期效果(手术前后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和远期效果(住院时间、恢复时间、生活质量等)。结果:两组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对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术前访视 心理干预 手术治疗 老年患者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形式对小儿静脉全麻苏醒期恢复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静脉全麻患儿总计81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40例)和实验B组(41例),比较两组患儿麻醉恢复情况以及调查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B组患儿出现躁动情况较少。实验A组有12例患儿拔管配合,其所占比例为30%;实验B组有39例患儿拔管配合,其所占比例为95.1%,则实验B组患儿对于拔管比较配合。实验A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麻醉管理、沟通评分低于实验B组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治麻醉管理、沟通评分。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在本次研究中的效果较好,给予患儿较好的心理安抚,减少不良状况,值得推崇。

  • 标签: 术前访视 小儿静脉全麻 苏醒期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产后访视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间5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依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产后访视心理护理),各25例,比较两组产妇的抑郁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产妇的产后护理中开展产后访视和心理护理,有利于减少抑郁症的发生,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访视 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症 改善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实施访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对60例胸外科手术病人进行手术前、中、后护理干预及意见征询。结果96.8%的病人对手术护理过程满意,有效改善了病人预见性不安,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患沟通是完善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步骤,而术后回访方式的改进和定期小组讨论,对改进手术室整体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术护理 围手术期 沟通 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在骨科围手术期病人实施访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选择骨科手术病人160例,对照组80例进行传统的手术后回访,观察组80例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及意见征询。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改善了病人预见性不安,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患沟通是完善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步骤,而术后回访方式的改进和定期小组讨论,对改进手术室整体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围手术期 手术回访 沟通 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产后访视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寻找有效的方法。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社区访视的300例产妇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混合喂养、人工喂养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饮食结构、保健知识、产褥期生理知识的知晓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新生儿出现黄疸、红臀、湿疹、脐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初产妇作为健康教育以及随访的重点人群,在产后访视中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不仅提升了产妇自我护理的能力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还能有效提高初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访视 产褥期 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儿科手术室护理进行优化,联合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进一步干预手术治疗,提升护理水平。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6 月~ 20 20 年 5 月 收治的儿科手术室患者 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 分 组法,并对 68 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 对照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分析患儿康复情况。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儿的手术后疼痛度得分 为( 3.1±1.7 )分,对照组为( 4.4±1.6 )分,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 94.1%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2.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 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方案有助于提升儿科手术室护理质量,在兼顾患儿的治疗安全性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其心理需求,提升护理方案的人文性价值,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术前访视 心理护理 儿科手术室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访视中健康教育对产褥期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我院孕产妇系统管理资料,电话联系产妇家属,于产妇出院后3天~7天对产妇进行上门访视。随机把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仅行随访观察,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对比两组产妇的并发症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妇并发症状发生率为12.5%(5/40),观察组产妇并发症状发生率为2.5%(1/40),两组产妇之间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访视中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助于降低产褥期产妇并发症状发生率,保证产妇产后的健康,有助于产妇的快速康复,建议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 标签: 产后访视 健康教育 产褥期 产妇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术后访视在眼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的100例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仅给予一般性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术前术后访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术前术后访视可提高眼科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术前术后访视 眼科 手术室护理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ICU护士术前访视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78例心脏搭桥术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术前访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负面情绪及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士为心脏搭桥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场意义。

  • 标签: ICU护士 术前访视 心脏搭桥 心理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家庭访视护理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嘱咐患者遵医嘱来院复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访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患者的遵医情况、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评分、相关知识掌握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人开展家庭访视护理,可使病人的遵医行为与相关知识程度显著提高,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家庭访视护理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