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淡色库蚊溴氰菊抗性与敏感品系单蚊杂交群体,并对比观察杂交系与自交系的生物学特性,为鉴定抗性基因遗传多态性和遗传作图奠定基础。方法正交组以抗性品系为母本交配敏感品系雄蚊,即R-S组;反交组以抗性品系雄蚊交配敏感品系雌蚊,即S-R组;对照为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自交,即R-R组和S-S组。观察比较4组产卵率、孵化率及各发育阶段成活率。WHO蚊幼虫浸渍法检测各组幼虫对溴氰菊的抗性水平。结果产卵率:S-S组为94.44%,R-R组为100%,R-S组和S-R组分别为61.11%和72.22%;孵化率:S-S组和R-R组分别为94.12%和100%,R-S组和S-R组分别为36.36%和69.23%;各组幼虫成活率,成蛹率及羽化率均达到90%以上,无显著性差异;抗性水平:R-R组、R-S组和S-R组F2代的抗溴氰菊水平分别是敏感品系的53倍、29倍和10倍。结论杂交群体F2代的抗性水平位于两亲本之间,符合遗传学规律。

  • 标签: 淡色库蚊 杂交 抗性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依托咪乳剂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年龄1~8岁患儿进行下腹以下部位手术,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氯胺酮复合依托咪辅助骶管麻醉组(A组)和常规氯胺酮麻醉组(B组)进行麻醉前后观察,评价两组麻醉效果并记录两组氯胺酮的用量、术后苏醒时间。结果B组麻醉前后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增高(P<0.05),而A组麻醉前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A组麻醉效果也明显优于B组,术后苏醒时间比B组短(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依托咪乳剂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以下部位手术麻醉效果好,呼吸循环稳定,术后苏醒快而平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荜茇提取物中胡椒碱与胡椒酸甲降血脂作用对比研究。方法提取荜茇中的胡椒碱,并将胡椒碱水解后合成胡椒酸甲。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比较了胡椒碱和胡椒酸甲对小白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得胡椒碱晶体及黄色粘稠胡椒酸甲。胡椒碱可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说明胡椒酸甲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 标签: 荜茇 胡椒碱 胡椒酸 降血脂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甘桔冰梅片联合头孢他美于急性咽炎临床治疗有效性分析。方法: 选取64例急性咽炎患者进行数据分析,病例筛查时间2017年4月至2020年5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小组,参照组32例予以头孢他美治疗,试验组32例予以头孢他美联合甘桔冰梅片治疗。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较比治疗前降低,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急性咽炎 甘桔冰梅片 头孢他美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青蒿琥作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设立空白对照组、青蒿琥不同浓度组(3.125μg/ml、6.25μg/ml、12.5μg/ml、25μg/ml、50μg/ml),对HepG2作用48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同时采用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用RT-PCR检测caspase-3mRNA的表达,采用灰度分析比较表达的变化。结果青蒿琥(3.125μg/ml、6.25μg/ml、12.5μg/ml、25μg/ml、50μg/ml)处理HepG2细胞48h,呈浓度依赖性诱导细胞凋亡,且当青蒿琥浓度在6.25μg/ml以上时,各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瑞氏染色后光镜下可见处理组细胞发生凋亡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caspase-3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青蒿琥能显著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有关。

  • 标签: 细胞凋亡 青蒿琥酯 肝癌细胞株HEPG2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氟比洛芬复合芬太尼用于口腔肿瘤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 取本院 2019 年 06 月 -2020 年 06 月 诊治 的62 例口腔肿瘤手术 患者开展本次试验 研究,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 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 31 例 。参照组给予 芬太尼镇痛 ,研究组给予 氟比洛芬复合芬太尼镇痛 ,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 两组 T 0 时刻、 T 1 时刻、 T 2 时刻和 T 3 时刻的疼痛 ( VAS ) 评分均基本一致 ( P> 0.05 );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低 ( P< 0.05 )。 结论 在 口腔肿瘤手术 患者的镇痛治疗中应用 氟比洛芬可以有效降低 芬太尼的用量,可以显著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镇痛效果良好 ,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芬太尼 口腔肿瘤 镇痛效果 不良反应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静脉滴注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抽取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15mg硝酸甘油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使用40mg单硝酸异山梨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使用单硝酸异山梨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可靠、不易出现耐药、不良反应少,且相对硝酸甘油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可以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单硝酸异山梨酯 冠心病心绞痛 静脉滴注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72例,按照不同给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神经节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NIHSS、ADL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变化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显著,既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又可以促进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低分子肝素 进展型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比洛芬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普外科择期拟行腹腔镜手术病人60例,ASA分级I或II级,年龄20~60岁,体重46~75kg,随机分为2组(n=30)舒芬太尼镇痛组(S组)和氟比洛芬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组(FS组),S组单纯使用舒芬太尼行PCIA,FS组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行PCIA,观察并记录术后2、6、12、24、48h患者生命体征、镇痛(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效果、各时间段有效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各时间点的V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12h时,FS组的镇静评分低于S组;术后各时间段FS组有效按压次数少于S组,FS组相关不良反应少于S组。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术后镇痛,而氟比洛芬与舒芬太尼联合使用可以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和相关的不良反应,值得提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心血管患者病例不断增多,甚至患病人数已经达到了2.9亿人次,脑卒中患者有1300万,冠心病为1100万,心力衰竭有450万等,还有数据表明,心绞痛患者通常在45岁至65岁之间的人群当中较易出现,男女性患病率无较大的区别,但是地域方面来讲,南方出现心绞痛的患病率相对较低,为了能够杜绝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持续发展,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必须加强此类病症的临床治疗工作,本次就主要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方法:为了能够证明数据的真实性,从医院科室选择典型病例患者,符合要求病例患者是60例,为有效验证治疗效果,对患者实行不同治疗方法,以此将患者分成不同小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干预患者确定为对照组,有病例30例,其他患者为单硝酸异山梨、银杏酮滴丸联合干预,将其归为观察组,病例无差别,对患者治疗后的具体效率、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方面进行了具体评估。结果:针对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临床效果显示,对照组无效的病例偏多;由于患者有明显的心绞痛与胸闷表现,为此给予对症干预,对患者临床症状程度评估,观察组患者的症状逐渐减轻,对照组有部分患者情况不佳(P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单硝酸异山梨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采用奥美沙坦片进行治疗后对于血压变异性的影响表现。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34例与健康体检者34例开展探讨。基于患者存在高血压与否划分为两组,常规组为健康体检者,实验组为原发性高血压,针对患者病情提供奥美沙坦片进行治疗。分析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与常规组的血压变异性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参数与常规组有较大数据差异,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常规组相同,P>0.05。结论:奥美沙坦片有着较好的血压稳定作用,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着较为明显的降压作用,同时用药耐受性较好,可以实现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奥美沙坦酯片 血压变异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癫痫的特点,评价丙戊酸钠联合托吡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80例小儿癫痫患者,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进行临床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丙戊酸钠联合托吡治疗,对照组为单独的丙戊酸钠治疗。根据两组治疗数据比较神经系统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两组患者数据对比,观察组各项数据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丙戊酸钠联合托吡治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情况,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癫痫 丙戊酸钠 托吡酯 研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麻醉诱导联合应用丙泊酚和依托咪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观察组联用依托咪,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诱导后血压及心率较麻醉前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诱导后血压及心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插管后两组血压及心率均上升,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麻醉起效、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丙泊酚麻醉维持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人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效果确切,对血压及心率影响较小,且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人 麻醉诱导 丙泊酚 依托咪酯
  • 简介:摘要通过运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试剂盒RⅢ沉淀剂,对高甘油三血症病人的乳糜血清进行沉淀、离心处理,获得清晰上清液,以利于血糖测定,避免浊度影响。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乳糜微粒 血糖 沉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坎地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双盲分组,将我院11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坎地沙坦治疗)和对照组(缬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监测及相关指标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两个月治疗,其坐位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谷值均较基线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谷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坎地沙坦治疗老年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作用时间长、平稳,对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作用。

  • 标签: 坎地沙坦酯 缬沙坦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长疗程高三尖杉碱(LD-HHT),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完全血液学缓解(CHR)及疾病无进展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一月前在我院确诊的CML-CP患者21例,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HHT1mg/d持续8周,2mg/d持续4周,间歇4-5周,再进行下1个疗程,并作为维持治疗方案。血象分类中有原始细胞者WBC长至4.0×109/L左右给药,降至1.2×109/L时停药。不受间歇期限制。结果连续LD-HHT长疗程治疗4年,于2010年1月统计,19例无进展生存(85%)2例急变,其中13例达CHR,6例仍在CML-CP。结论LD-HHT长疗程治疗能显著延长CML的慢性期,提高患者血液学缓解率。

  • 标签: 高三尖杉酯碱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简介:为选择效果好、毒性低,适用于食品行业杀蟑螂的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我们选用复方中西灭蟑灵(S-5439)和溴氰菊(凯素灵)两种药物,于苏州酿造厂进行了现场灭蟑螂的效果观察,今报告如下。

  • 标签: 灭蟑螂 复方 溴氰菊酯 效果观察 药物 现场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化结消痤汤联合维胺胶囊治疗Ⅲ和Ⅳ度痤疮(中医辨证证属痰瘀结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化结消痤汤联合维胺胶囊治疗组(A组,45例),维胺胶囊对照组(B组,42例)。两组均用0.025%维A酸乳膏局部治疗。治疗后第4、8周两组皮损的变化,并计算数目下降值、皮损评分疗效指数以及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治疗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皮损随治疗的进行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62.22%,而对照组为57.1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为73.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结消痤汤联合维胺胶囊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毒副作用相对小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 标签: 化结消痤 维胺酯胶囊 痤疮 结节囊肿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