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中,生活质量逐渐成为社会的核心名词。居民生活质量是一个城市的价值核心,伴随的城市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概念。因此,经过多重筛选,从多个指标中,选取14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并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作为评价对象,选取201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居民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大多地区在各个指标上发展不平衡,而东西部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 标签: 居民生活质量 多元统计分析 政策建议
  • 简介:2012年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确立已有三年时间。三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不少骄人成绩,但也面临新的困惑,其中普及情况首当其冲。在以芜湖为例的一项网络探索性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对智慧城市出现了“不知道、不了解、不会用、不使用”普及率低的突出问题。因此,以芜湖为例,首先通过鱼骨图分析智慧城市普及率低的影响因素,针对鱼骨图影响因素设计调查问卷,对问卷数据与普及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和分类分析,寻找智慧城市普及情况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智慧城市更好更快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智慧城市 普及率 鱼骨图 芜湖
  • 简介: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扩大不仅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而且还表现在各地区内部的各省份之间.这主要是由于各地区在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市场结构等方面经济结构差异因素所导致.

  • 标签: 农村 居民收入 收入差距 现状 成因 所有制结构
  • 简介:如何建设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从居民的视角出发,对“广东城乡居民公共文化消费”的2289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前,居民公共文化消费需求、公共文化消费水平、公共文化消费环境等方面不仅存在普遍消费特性,而且受制于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公共文化设施的分布与完善程度以及政府的重视程度等因素。这为扩大公共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增进人民福祉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公共文化 消费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农村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湖南省农村消费需求和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农村居民消费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湖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对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对GDP的带动份额进行测算,系统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机理,并据此提出一些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消费 经济增长 影响 农村居民
  • 简介:对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是从间接角度研究旅游影响性质及程度的有效途径.文章以三峡库区旅游发展的重要节点巫山县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巫山县居民对三峡库区旅游发展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其对旅游业的态度.

  • 标签: 三峡库区 旅游影响 居民感知 巫山县
  • 简介:对黄山175例居民头发中锌、铜、钙、镁、钼、和硒进行了测定,锌、铜、钙、镁、钼、硒的含量分别为141.51μg/g,8.05μg/g,720.10μg/g,59.76μg/g,59.04μg/g和0.196μg/g.

  • 标签: 头发分析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对国内居民收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在区域间,国内旅游消费水平也呈现不同特点。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2002年——2012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和旅游消费数据,采用面板数据研究方法和线性分析等方法,测算了居民收入的响应系数并进行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规模不断上升,但是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差异显著,空间格局变化明显;同时,从整体来看,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发展的城镇居民收入响应强度与农村居民收入响应强度趋势相近;而且,居民收入响应强度水平空间分布呈随机状态,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观念、政府政策等因素是影响居民收入响应强度主要因素。

  • 标签: 居民收入 旅游消费 响应 面板数据 省际差异
  • 简介: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利用1999—2016年的季度数据测算了我国住宅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住宅价格对消费的影响整体上呈现微弱的财富效应,住宅价格的MPC位于0.0543到0.1155之间。2004年之前住宅价格上升对消费的影响波动剧烈,2004年后大致呈现先上升,2013年后开始下降的"倒U"型趋势。这说明近年来房价上升对消费的挤出效应迅速增强。鉴于此,从挤出效应传导机制入手,政府应该谨慎平稳调整房价、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并提高城镇化进行中外来人口收入。

  • 标签: 住宅价格 消费 财富效应 挤出效应 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
  • 简介:幸福指数不仅反映民众生活质量、监测社会良性运转,而且是政府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如何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已成为政府执政面临的新课题。通过对当前惠州居民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从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提出政府提高民众幸福指数的对策:提升政府公共幸福理念、加大幸福指数的考核,发展经济、提高社会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和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

  • 标签: 幸福指数 政府执政 作为 指标体系
  • 简介:本文首次从居民生活质量的角度来评价安徽省16个城市的发展水平。首先介绍了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几乎涵盖了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接下来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得出16个城市的生活质量排名、以及合肥、马鞍山、铜陵、芜湖这几个城市生活质量最高、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对应的结论。最后给出不同水平城市的发展建议。

  • 标签: 安徽省 居民生活质量 主成分 发展建议
  • 简介:在中国社会,人情支出是大部分城镇居民日常消费开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已成为衡量中国居民社会网络关系、社会地位、社会互动乃至经济交易等社会事实的重要指标。不过,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诸多研究发现人情支出的数额逐年增长,成为家庭负担,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围绕"人情支出负担"假说,本研究通过使用五期重复横截面调查数据,分析人情支出在过去十年的变化趋势,结论表明,人情支出逐年增长,呈现"棘轮效应",其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增长明显,家庭人情年支出的增长速度相对快于家庭总收入增长速度;人情支出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有部分受访者认为人情支出已成家庭负担并呈现较低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人情支出存在显著的城乡二元差异,与城镇户籍或居住在城镇地区的居民相比,农村户籍或居住在农村地区/社区的居民具有更低金额的人情支出,但却有更高比例的人情——总支出占比。随时间发展,人情支出成为家庭负担的可能性在减弱,同时它还受到人情——总支出、家庭总收入、居住社区类型、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家庭规模、年龄、性别、是否为党员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 标签: 人情支出 家庭负担 棘轮效应
  • 简介:消费水平是居民幸福生活的一项重要指标,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往往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将居民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经验引入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人均GDP、人口数四个因素,通过做回归分析对异方差性、多重共线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发现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受人均GDP、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总人口数的影响相对显著,而受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的影响相对较弱。

  • 标签: 时间序列 消费水平 人均GDP
  • 简介:在人口导入型的大都市,“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这一地域身份意识日益成为一个敏感话题,是高流动社会背景下建设和谐的新“土客”关系绕不过去的议题。研究发现:(1)职业阶层和本地户籍正在超越族群文化成为影响大都市“土客”边界的关键力量,只有同时拥有高职业阶层和本地户籍的人才是大都市最大的赢家;(2)地域身份意识作为一种主观态度和社会心态的反映,实际上是由人们各自所处的制度和结构性位置所决定的,人们自身所拥有的相对优势或劣势对于建构自我和他人的身份边界有非常重要的影响;(3)本地户籍和方言的使用对于人们的地域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地域身份 外地人 本地人 群体认同 新“土客”关系
  • 简介:我国学者将西方消费函数理论应用于解释转型时期中国消费者的行为,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现阶段,居民消费存在着“过度敏感性”的特征.本文将西方消费理论应用于我国文化消费的研究中,利用我国2002-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确实存在“过度敏感性”的特征,且城镇居民的敏感系数高于农村居民.鉴于此,政府应该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培育文化消费主体以及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着手,促进居民文化消费能力的提高.

  • 标签: 居民收入 过度敏感性 文化消费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不同时期边际消费倾向的显著差异。本文通过建立可变参数模型来体现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时变的特点,结合时变的边际消费倾向的特征,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消费行为 边际消费倾向 可变参数模型
  • 简介:为探索我国省域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简称"光伏系统")的投资回收期评价方法,基于"全额上网"模式,构建居民光伏系统的投资回收期评价模型,计算福建省各地居民安装光伏系统的投资回收期,并分析其对于系统主要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结果发现,福建省居民安装光伏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为11-15年;具有短回收期的区域位于闽南和沿海地区;资本折现率、当地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和初始投资是福建省各地居民光伏系统投资回收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可知,在目前福建省居民光伏发电仅有国家财政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全额上网"模式可带来的投资回收期仍偏长,对多数居民缺乏吸引力。

  • 标签: 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 投资回收期 敏感性分析 福建省
  • 简介:城市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可以为社区的发展及社会进步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量。文章以沈阳市第一城社区的实地问卷调查为基础进行研究,发现城市社区居民在参与社区治理中存在参与率低且内容有限、参与能动性不高、参与居民缺乏广泛性、社区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社区治理体制尚不完善,行政主导社区参与机制,社区参与制度化保障缺位,居民的参与渠道、意识和能力都有限,需要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家庭以及居民个体等多方面协同配合,从而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有效途径。

  • 标签: 城市社区 社区治理 居民参与 多元共治 协同治理
  • 简介:采用Diener等人(1985)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对黄山市528名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黄山市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黄山市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在家庭年收入、年龄、婚姻状况及职业变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 标签: 黄山市城镇居民 主观幸福感 调查研究
  • 简介:外来人口既对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也对社会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的关系和谐已成为政府和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宁波市1053位居民的问卷调查为依据,对人们社会关系的和谐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和理论探讨,认为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关系状态是强弱兼有、若即若离、“复合的”和运动着的关系。

  • 标签: 外来人口 社会关系 和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