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财务舞弊公司受到相应处罚后管理层会受到外界的压力,外部审计师也会加大对舞弊公司的审查力度,但外部审计能否真正起到监督作用,能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以及外部审计师与管理层之间的博弈关系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将财务舞弊公司的账户分成高风险账户与低风险账户两种,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财务舞弊公司后续期间的管理层与审计师之间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构造了一个审计师与管理层对于财务舞弊公司的动态博弈模型,并得到了两者的最优行动策略及相应的策略提升方法。

  • 标签: 财务舞弊公司 博弈分析 后续公司治理水平
  • 简介:本文在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构建财务弹性指数构建的可能性,并对食品类上市公司构建了一个多维的财务弹性指标体系,通过对上述方法得出的财务弹性指数与公司价值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财务弹性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食品类上市公司财务弹性指数整体偏低,通过对财务弹性指数进行多元回归发现,财务弹性指数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保持有效的财务弹性水平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

  • 标签: 财务弹性 指数 公司价值 实证研究
  • 简介:“十二五”规划要求“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杭州高新(滨江)区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杭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目标,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浙江省最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

  • 标签: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杭州市 专题调研 财税对策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产业化基地
  • 简介:利用2002至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对于备受市场关注的高管薪酬乱象,审计师发挥了一定的监督职能;相对于“天价薪酬”,审计师对“零薪酬”的监督更为充分;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审计师对国有上市公司薪酬乱象的监督更为充分。研究结论表明: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关注了高管薪酬,审计准则得到了较好的履行;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可能忽视了由“天价薪酬”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

  • 标签: 高管薪酬 审计师 监督
  • 简介:合理的相对业绩评价能够剔除不可控因素对代理人业绩结果的影响,从而减少委托人需要提供的风险补偿并提高契约的代理效率。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有效契约假说关于管理者作为业绩评价主体使用相对业绩信息的决策行为。研究结果显示,担当管理者角色的被试在对目标部门进行业绩考评时会关注其他可比部门业绩信息,并且其给予目标部门的业绩评价主要受到相对业绩(与可比部门相比)而非绝对业绩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为理解管理者如何使用相对业绩信息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证据。研究结论支持有效契约假说中关于委托人业绩评价策略和行为的理论预期。

  • 标签: 业绩衡量与评价 相对业绩评价 有效契约假说
  • 简介:本文选取沪市西部地区53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着重研究债务融资的税盾效应与财务杠杆效应。基于样本公司的债务融资现状,通过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揭示了债务融资效应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及显著水平。结论表明,当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大于债务利息率时,提高资产负债率,税盾效应、财务杠杆效应同时增大,进而增强债务融资效应;当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小于债务利息率时,提高资产负债率,税盾效应增大,财务杠杆表现为负效应,债务融资效应呈现不确定性。

  • 标签: 债务融资效应 税盾效应 财务杠杆效应 因子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 简介:以省级审计机关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府审计效能对审计工作成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政府审计效能的三个衡量指标中,虽然审计移送案件处理率对审计工作成果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上一年度的审计处理处罚金额落实率、审计工作报告采用率均与未来年度的审计工作成果显著正相关,并且后者对审计成果的影响更大。因此要对审计结果的开发予以重视,利用其提高政府审计效能,进而完善审计工作成果,促进审计机关公信力的提升。

  • 标签: 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效能 审计工作成果
  • 简介:本文利用2008年金融危机这一具有“自然实验”性质的事件,在Tomy(2012)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差异。结果发现:(1)相对于经济繁荣阶段,当经济周期进入衰退阶段,公司盈余持续性会显著降低,且相对应计盈余,现金盈余受经济周期影响更敏感;(2)相对于非四大审计的公司,四大审计的公司盈余持续性受经济周期影响更敏感;(3)相对于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集中度越低的公司盈余持续性受经济周期影响越敏感。该结果表明,经济周期性波动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会通过影响公司基本面与盈余管理行为而对微观企业的盈余持续性产生直接的影响,且基本面对盈余持续性影响表现顺周期性,而盈余管理对盈余持续性影响则表现为逆周期性,因此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公司治理越完善,其盈余持续性受经济周期影响越敏感。本文的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发现了盈余管理在经济周期影响盈余持续性的作用及其方向,为深刻理解经济周期影响盈余持续性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 标签: 经济周期 盈余持续性 四大审计师 股权集中度
  • 简介: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同时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问题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自身的发展,日益凸显。本文选取2012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57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特征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和经营风险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与股权集中度、每股收益在10%显著性水平上表现出相关性;表明中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某些组成部分有着很大的联系。同时指出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 简介: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关系不稳定的现状,文章以提高农村土地流出方的续约率为着眼点,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和渠道行为理论研究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关系的稳定性,分析农地流出方人际关系网络密度与网络中心性对农地流入方的渠道权力应用方式的影响关系,进而分析农地流入方的渠道权力应用方式对农地流出方续约倾向的影响关系,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以上影响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认为流出方的人际网络密度对流入方的渠道权力应用方式影响显著,流出方的人际网络中心性对流入方的渠道权力应用方式影响不显著,流入方的渠道权力应用方式对流出方续约倾向影响显著,并据此结论提出建议:保护农地流出方的利益,降低流入方的农地投资风险,提高流转交易关系的稳定性。

  • 标签: 农村土地流转 交易关系稳定性 社会网络理论 渠道行为理论
  • 简介:本文以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担任IPO发审委员为出发点,从寻租假说和声誉假说两个角度检验事务所的发审委身份如何影响其IPO客户质量,以及事务所的规模如何影响上述关系。通过选择从2004年到2011年4月30日所有成功上市的IPO公司为样本,以公司IPO之前的盈余稳健性和可操纵应计项作为公司会计盈余质量的代理变量,以公司IPO之后的市场超额回报作为公司经济绩效的代理变量,结果发现,(1)在IPO之前,选择发审委事务所的公司盈余稳健性程度更高、正向盈余管理程度更小;(2)在IPO之后,选择发审委事务所的公司市场超额回报更高。进一步发现,发审委事务所与其他事务所的客户质量差异更多体现在发审委小所的客户中。这些发现支持了声誉假说。

  • 标签: 发审委事务所 寻租 声誉 IPO 客户质量
  • 简介:研究非市场因素与金融脱媒的关系对于完善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投资者情绪指数这一非市场因素指标,在不同的经济周期背景下建立非线性阈值协整模型,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和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定量分析了投资者情绪与金融脱媒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金融脱媒程度不同,但整体呈深化趋势;投资者情绪对金融脱媒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与金融脱媒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且该均衡关系受经济周期的影响。

  • 标签: 投资者情绪 金融脱媒 经济周期 阈值协整 金融中介服务 融资渠道
  • 简介:P2P网络借贷(PeertoPeerLending)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小额借贷创新业务.从2006年开始,P2P网络借贷市场在中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然而其一直面临着借贷成功率较低的问题.论文采用人人贷平台的3148条交易数据对个人信息对借贷成功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对借贷成交结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借款人的借贷成功率.

  • 标签: P2P网络借贷 个人信息 借贷成功率
  • 简介:为促进我国实证会计研究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2012年12月14—16日,由《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主办、北京工商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内地、美国、英国、比利时、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盛会。

  • 标签: 《中国会计评论》 实证会计研究 研讨会综述 国际化 本土化 北京工商大学
  • 简介:建立非竞争进口型投入产出模型,考察国际贸易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并对加工贸易隐含碳进行产业分析,为我国外贸结构低碳转型提供数据基础。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出口隐含碳20.64亿吨,进口隐含碳17.66亿吨,净出口隐含碳2.98亿吨,加工贸易隐含碳0.83亿吨。“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既是进口隐含碳较多的部门,也是出口隐含碳较多的部门,说明这些部门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加工贸易。

  • 标签: 对外贸易 隐含碳 非竞争进口型投入产出模型 产业分析
  • 简介: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日益关注,监管部门陆续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关的政策和法规进行规范和引导,要求部分上市公司从2008年开始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本文从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角度,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是否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具体地,我们首先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性和预测分歧度的总体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其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越低,同时预测分歧度也较小。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地,我们考察了所有权性质、治理环境以及公司所处行业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性的正面影响在民营企业、处于治理环境较好地区以及社会责任高敏感性行业的公司更加明显。这些证据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有用的信息,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同时,其作用还会受到公司的所有权性质、所处地区的治理环境以及行业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分析师盈利预测 所有权性质 治理环境
  • 简介:薪酬收入不公平诱发劳资纠纷,有损社会公平正义。以生产要素相对集中程度,按终极控股股东不同,选取我国沪、深A股2004—2011年国有与非国有劳动密集型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国有公司普通员工薪酬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而非国有公司普通员工薪酬收入比重呈下降趋势。非国有公司普通员工单位薪酬创造的营业收入高于国有公司,国有与非国有公司高管薪酬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研究证实我国非国有劳动密集型上市公司普通员工存在劳资财务不公平现象。

  • 标签: 社会公平正义 劳动密集型 财务公平 薪酬收入比重 终极控股股东 劳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