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胞肺癌(NSCLC)吉西他滨化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ARP)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阐明吉西他滨诱导化疗后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剂量学限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7年间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接受吉西他滨化疗+胸部放疗的NSCLC患者191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放化疗情况以及ARP情况。Logistic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ARP发生的因素。结果共49例患者发生≥2级ARP,占25.7%。单因素分析显示吉西他滨累积剂量≥9.0 g发生ARP概率是<9.0 g的3.45倍(P=0.015),放疗剂量≥50 Gy与ARP发生有关(P=0.008),放化疗间隔时间在10周内ARP发生风险增加7.69倍(P=0.047);双肺V5Gy、V20Gy、V30Gy和平均肺剂量(MLD)均能有效预测ARP发生(P≤0.001)。多因素分析仅有放疗剂量(P=0.044)和V5Gy(P=0.02)是ARP发生的预测因素。结论对于接受吉西他滨化疗的NSCLC患者来说,吉西他滨累积剂量、化放疗间隔时间以及放疗剂量均与ARP的发生有关,同时应当限制双肺V5Gy、V20Gy、V30Gy和MLD,以减少ARP的发生。

  • 标签: 急性放射性肺炎 肺肿瘤/放化疗法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种判断直径≤5 cm的临床早中期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数学预测模型,以期提高肺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符合入组标准的NSCLC患者608例,采用SPSS随机数字生成器分组法按3∶1的比例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建模组病例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数学预测模型。采用验证组病例资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并与已有的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中央型或周围型)、病理类型以及胸膜牵拉征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为P=ex/(1+ex),其中x=-2.831+(0.825×肿瘤直径)+(1.53×中央型)+(0.779×胸膜牵拉征)+(1.883×病理类型)-(0.06×年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预测值和观察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63(95%CI:0.697~0.829)。外部验证结果显示,与VA模型及Fudan模型相比,本模型的适用范围更广,准确率更高。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直径≤5 cm的临床早中期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判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其预测能力和准确性均高于其他同类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对是否进行进一步的纵隔淋巴结分期做出更合理的临床决策。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淋巴转移 Logistic模型 临床验证
  • 简介:摘要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经尿道电切术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但经典的经尿道对肿瘤的碎片状电切,存在低估分级分期、诊断欠准确等缺陷,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而次电切提供了一种进一步准确诊断的选择。本文从次电切概念的提出及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对次电切的认识,指导患者治疗。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化学治疗 免疫疗法 卡介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经食管超声心动图(4D-TEE)技术在尖瓣成形术(MV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VP的25例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55.56±14.40)岁。患者MVP术前均行4D-TEE检查,精准评估尖瓣反流的病因及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和反流程度,测量左-右纤维三角间距离、收缩期瓣环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DAlPm)、瓣环前后径(DAP)、瓣叶各个分区(将尖瓣前叶和后叶的外、中、内部分别命名为A1~A3和P1~P3)的高度等参数,依据检测结果制定手术方案。术中探查对术前超声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并选择合适的成形环尺寸,完成MVP操作后,利用亚甲蓝染色直视下测量瓣叶对合高度。心脏复跳后再次行TEE检查,测量瓣叶对合高度,即刻评估手术效果。21例MVP患者术后3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再次评估尖瓣反流程度。(1)观察术前通过4D-TEE诊断的尖瓣反流的病因和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反流程度,以及与术中探查结果的一致性;(2)比较术前4D-TEE所得的尖瓣各参数与手术最终使用的成形环尺寸的相关性;(3)比较心脏复跳后利用TEE测得的对合高度与术中术者在直视下利用亚甲蓝染色测量的对合高度的相关性等;(4)分析术后3个月反流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4D-TEE的检查结果与术中探查的结果对比,25例患者病因和病变分型诊断的准确率为96.0%(24/25)。对病变部位发生在瓣叶的单一区域或某两个区域诊断的准确率为14/14,对交界区病变及多个区域联合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2/3、4/5。术前4D-TEE评估尖瓣反流程度2级6例、3级2例、4级17例,与术中探查结果一致。通过术前4D-TEE测得的各指标对术中成形环尺寸的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DAP(X1)、左右纤维三角距离(X2)两个参数进入回归模型,建立多元线性方程:成形环尺寸Ŷ=10.506+0.230X1+0.395X2,模型有统计学意义(P<0.01),R2为0.613,提示模型拟合的效果良好。DAP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486,左-右纤维三角间距离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450,提示者对成形环尺寸的预测均有较大意义。以心脏复跳循环稳定即刻TEE测量的A1-P1、A2-P2、A3-P3的对合高度及三个对合缘的平均对合高度与术中亚甲蓝染色直视下测量的对合高度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四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0.916、0.951、0.953,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分析术后3个月反流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对合高度≤7 mm为术后反流的危险因素,比值比为30.0(P<0.05),提示平均对合高度≤7 mm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反流再次加重。结论4D-TEE不仅可以在MVP术前精准地判定尖瓣反流的病因和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及反流程度,并根据测量的定量参数预测术中实际使用的成形环尺寸,协助外科医生手术方案的决策,而且可以在术中实时评估手术疗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另外,它提供的参数对术后早期的成形效果也起到了一定的预测价值,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四维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ncRNA GPC3-AS1在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qPCR检测细胞肺癌组织和细胞中lncRNA GPC3-AS1表达;将lncRNA GPC3-AS1 siRNA及其对照siRNA转入A549细胞中,qPCR检测lncRNA GPC3-AS1表达变化,MTT测定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Transwell测定细胞侵袭,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细胞肺癌癌旁组织和人肺上皮细胞BEAS-2B相比,细胞肺癌组织和HCC827、H1650、A549细胞中lncRNA GPC3-AS1表达明显增加(P<0.05)。NSCLC组织中lncRNA GPC3-AS1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均无关,而与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均明显相关(P<0.05)。与沉默对照组相比,沉默GPC3-AS1组A549细胞中lncRNA GPC3-AS1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亦显著降低(P<0.05)。沉默GPC3-AS1组和抑制剂组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p-PI3K、p-Akt及其下游蛋白Cyclin D1和P70S6K表达较沉默对照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LncRNA GPC3-AS1在细胞肺癌中高表达,沉默LncRNA GPC3-AS1可抑制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LncRNA GPC3-AS1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生物学行为 PI3K/Ak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袖式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并对该术式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9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全胸腔镜袖式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治疗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29例均行全胸腔镜袖式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其中行右肺上叶袖式13例,左肺上叶袖式10例,左肺下叶袖式6例。手术时间180~400 min,中位时间240 min,其中支气管吻合时间35~60 min,中位时间48 min。术中出血量150~460 ml,中位出血量220 ml。淋巴结清扫12~39枚/例,中位清扫19.6枚/例。术后放置胸腔引流管时间4~16 d,中位时间6 d;术后住院时间6~16 d,中位时间9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1%(7/29),其中1例并发肺面漏气(>7 d),2例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1例患者术后第7天出院,第40天出现吻合口瘘出血死亡,其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3~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吻合口狭窄。结论全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是治疗中心型NSCLC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胸腔镜 袖式肺叶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在细胞肺癌(NSCLC)CD3+T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肺癌根治术的NSCLC患者53例和行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恶性肺部疾病患者28例。描述性分析NSCLC患者一般特征,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淋巴结组织CD3+T细胞中PD-1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癌灶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鳞癌和腺癌患者CD3+T细胞表面PD-1表达率分别为19.23%±5.12%、19.58%±5.24%,高于恶性肺部疾病患者的7.53%±3.42%,P<0.05。53例NSCLC患者中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者CD3+T细胞中PD-1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3+T细胞中PD-1表达率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947、1.025、1.214,P<0.05)。结论NSCLC患者肿瘤组织CD3+T细胞表面PD-1呈高表达并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其可能参与了疾病发生发展,PD-1可作为NSCLC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检测指标。

  • 标签: 程序性死亡因子-1 非小细胞肺癌 CD3+T细胞 病理特征 流式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早期炎症标志物表达对老年细胞肺癌(NSCLC)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接受化疗的NSCLC患者86例为NSCLC组,另选本院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82名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炎症细胞的分布差异。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不同临床参数及化疗后不同T细胞亚群和炎症细胞水平患者的生存期,采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CLC组患者CD3+ (71.31±6.02比68.22±7.09)、CD4+ (40.20±5.79比36.61±7.11)、CD4+/CD8+ (1.49±0.37比1.30±0.56),CD8+ (28.43±6.37比31.79±9.88)均降低,而PLT (229.73±58.84比211.32±54.18)、淋巴细胞计数(LY) (1.67±0.61比30.01±8.45)及淋巴细胞百分比(LY﹪)(25.65﹪± 6.87﹪比30.01﹪± 8.45﹪)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Kaplan- 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及不同TNM分期的患者生存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CD8+T细胞≥31.8﹪、CD4/CD8 < 1.28、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 < 3.16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 <197的患者生存期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伴远处转移(HR = 9.310)、TNM分期ⅢB-Ⅳ期(HR =1.059)、CD8+T细胞< 31.8﹪ (HR = 2.697)、NLR ≥3.16 (HR = 1.887)及PLR ≥197 (HR = 2.869)是影响老年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 0.05)。结论外周血CD8+T细胞、CD4/CD8比值、NLR及PLR水平是影响老年NSCL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评估老年NSCLC患者化疗预后的简易生物标志物。

  • 标签: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标志物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对晚期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治疗模式进行研究,探讨两种疾病同时治疗疗效是否优于单纯治疗肿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入住我院的101例NSCLC合并慢阻肺的患者,其中男99例,女性2例,年龄52~84岁,平均(67±8)岁,吸烟患者90例,均为男性,平均吸烟指数为(47±4)包年。根据患者是否在抗肿瘤治疗的基础上规律治疗慢阻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两种疾病同时治疗)患者36例,男性35例,女性1例,年龄54~84岁,平均(67±8)岁,平均吸烟指数为(47±4)包年;对照组(仅治疗肺癌)患者65例,男性64例,女性1例,年龄52~83岁,平均(67±8)岁,平均吸烟指数为(47±4)包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ORR分别为22.6%(7例)和22.2%(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71);DCR分别为58.1%(19例)和57.8%(2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885)。观察组患者中位PFS为6.0个月,优于对照组的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OS为18.0个月,优于对照组的15.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3,P<0.05)。结论与单纯治疗肿瘤相比,晚期NSCLC合并慢阻肺患者在抗肿瘤治疗的基础上规律治疗慢阻肺患者的PFS及OS更长。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46-5p靶向钙调磷酸酶调节蛋白1(RCAN1)对细胞肺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集的89例细胞肺癌和癌旁组织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细胞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iR-146-5p表达水平;在细胞肺癌A549胞系中采用慢病毒建立对照miRNA和miR-146-5p敲降细胞株(miR-control组和miR-146-5p KD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凋亡水平;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146-5p靶基因,并分析靶基因对细胞肺癌增殖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癌旁组织miR-146-5p表达水平(1.02±0.19)比较,细胞肺癌组织中miR-146-5p表达水平(3.16±0.30)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0,P<0.05)。与miR-control组细胞比较,miR-146-5p KD组细胞增殖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13,P<0.05)。与miR-control组细胞凋亡率(4.30±0.98)%比较,miR-146-5p KD组细胞凋亡水平(29.65±5.01)%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1,P<0.05)。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基因证实RCAN1是miR-146-5p的靶基因。在miR-control组中,过表达RCAN1蛋白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空载体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29,P<0.05),而在miR-146-5p KD组细胞中过表达RCAN1蛋白后细胞增殖能力低于空载体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91,P<0.05)。结论miR-146-5p在细胞肺癌中呈高表达,导致抑癌基因RCAN1表达显著下调,促进细胞肺癌的进展。

  • 标签: 微小RNA-146-5p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脱嗜作用 钙调磷酸酶调节蛋白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363-3p靶向TWIST1调控细胞肺癌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细胞未做任何处理);模拟物对照组(转染miR-363-3p模拟物阴性对照);模拟物组(转染miR-363-3p模拟物);后期实验另设:模拟物+ pcDNA组(转染miR-363-3p模拟物和pcDNA3.1空载体质粒);模拟物+ TWIST1组(转染miR-363-3p模拟物和pcDNA3.1-TWIST1过表达质粒)。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中miR-363-3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WIST1蛋白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Vimentin、E-cadherin的表达,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363-3p和TWIST1的靶向关系。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模拟物对照组比较,模拟物组A549细胞中miR-363-3p表达水平(1.00±0.08、0.97±0.05比3.82±0.45)升高,TWIST1 mRNA (1.00±0.06、0.98±0.06比0.39±0.02)和蛋白的表达水平(0.81±0.05、0.78±0.06比0.42±0.02)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与空白对照组和模拟物对照组比较,模拟物组A549细胞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0.58±0.04、0.55±0.05比0.36±0.03)降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0.22±0.02、0.25±0.03比0.47±0.03)增高,迁移细胞数(85.75±5.45、83.52±6.85比53.05±4.50)和侵袭细胞数(128.26±6.15、125.95±8.05比71.64±5.7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与模拟物对照组比较,模拟物组细胞中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0.55±0.05比0.36±0.03)降低,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0.25±0.03比0.47±0.03)升高,迁移细胞数(83.52±6.85比53.05±4.50)和侵袭细胞数(125.95±8.05比71.64±5.75)均减少(P均< 0.05)。TWIST1是miR-363-3p潜在的靶基因。与模拟物+ pcDNA3.1组比较,模拟物+ TWIST1组A549细胞中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0.32±0.02比0.42±0.03)升高,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0.56±0.04比0.38±0.03)降低,A549细胞的迁移数(49.45±4.22比67.52±5.05)和侵袭数(72.45±5.73比108.35±6.56)增加(P均< 0.05)。结论miR-363-3p可通过靶向TWIST1调控EMT抑制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

  • 标签: miR-363-3p 非小细胞肺癌 EMT 迁移 侵袭 TWIST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肺癌并发血性胸腔积液患者在使用顺铂胸腔注射同时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忻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细胞肺癌并发血性胸腔积液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单用顺铂胸腔注射治疗,观察组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16/20),高于对照组的35%(7/20),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EA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1年生存率[70%(14/20)]高于对照组[35%(7/20)],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注射治疗细胞肺癌合并血性胸腔积液,可提高其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血性胸腔积液 顺铂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胸腔注射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仍在蔓延,疫情防控任务任重而道远。结合当前疫情,考虑晚期肺癌患者的特殊性,我们对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CSCO青委肺癌组、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委员等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专家有效问卷321份。结合国内外肺癌相关指南与本次问卷结果,制订本指引(试行)。对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晚期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管理、抗肿瘤药物使用的策略、具体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与新冠肺炎疑诊患者的鉴别诊断要点等方面给予了建议和推荐。建议就近就医、门诊诊疗为主;因病情需要住院患者,应排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方能住院进行抗肿瘤治疗;建议重视COVID-19相关症状与肿瘤本身或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的鉴别;重视防护和合并感染者的救治;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推迟返院时间;同时需针对不同类型NSCLC患者选择不同的诊疗策略,平衡药物疗效与毒性。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内镜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早期计划第次手术的发生率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了2014年12月至2019年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PELD的1 627例患者,筛选并分析接受早期计划次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627例手术中,有58例接受了早期计划次手术,发生率为3.56%。早期计划次手术的原因主要为术后症状持续不缓解或持续缓解不明显和术后早期复发。本研究中早期计划次手术的发生率随着手术年份的增加与手术例数的积累呈现下降趋势,且早期计划次手术发生率与手术累计例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ELD术后早期计划第次手术发生率为3.56%。其原因与减压不充分、压迫物残留导致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持续缓解不明显相关,也与术后症状早期复发相关。术者经验是影响早期计划次手术的因素。

  • 标签: 脊柱内镜 腰椎间盘突出 髓核摘除术 非计划二次手术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索他洛尔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索他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28/31),高于对照组的67.74%(21/31),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脏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大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QTd、QTcd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索他洛尔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缩小QTd。

  • 标签: 心律失常 索他洛尔 QT离散度
  • 简介:摘要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我国慢性肝病和健康体格检查时肝功能异常的首要原因。鉴于大多数NAFLD患者为亚临床的单纯性脂肪肝,且缺乏治疗NAFLD的有效药物,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等药物治疗方法减轻体质量是目前治疗NAFLD及其并发症最重要的措施。现就近年来NAFLD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概述和评价。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饮食 运动 非药物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酸合酶在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以及调控放疗敏感性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医院NSCLC临床标本,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肺癌组织脂肪酸合酶(FASN)蛋白表达。以A549、H226为研究对象,采取小剂量累积放疗方法培养相应的放疗耐受株A549R、H226R。蛋白电泳和油红染色分别检测细胞株FASN和脂肪的表达。构建FASN基因沉默的A549R-siFASN、H226R-siFASN后,12 h抽提RNA,24 h抽提蛋白质,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基因沉默组和对照组细胞FASN表达,经单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变化。最后,经免疫荧光检测A549R-siFASN、H226R-siFASN及相应对照组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配体-1(PD-L1)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FASN蛋白在肺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13.20±1.83)个/视野比(29.40±3.77)个/视野,t=3.869,P<0. 05]。与放疗敏感肺癌组织比较,FASN蛋白在放疗不敏感肺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25.90±3.43)个/视野比(39.50±5.06)个/视野,t=2.225,P<0.05];与亲本细胞株A549P、H226P比较,FASN蛋白及脂肪颗粒在放疗耐受株A549R、H226R中表达显著上升[(2.38±0.60)个/视野比(5.88±0.81)个/视野,t=3.477,P<0.05;(4.25±0.53)个/视野比(7.50±0.76)个/视野,t=3.529,P<0.05];与对照组A549R-sc、H226R-sc比较,FASN基因沉默的A549R-siFASN[mRNA相对表达量(1.00±0.11比0.35±0.08,t=12.074,P<0.05]和H226R-siFASN[mRNA相对表达量(1.00±0.09比0.25±0.01,t=14.653,P<0.05]对放疗的敏感性显著上升,4、6 Gy时A549R-sc/siFASN存活指数为0.82±0.15比0.35±0.07、0.69±0.09比0.3±0.05(t=3.127、6.652,P<0.05),2、4、6 Gy时H226R-sc/siFASN存活指数为(0.77±0.11比0.51±0.12、0.65±0.08比0.3±0.1、0.53±0.07比0.22±0.04,t=6.887、9.571、10.680,P<0.05)。与对照组A549R-sc、H226R-sc比较,FASN基因沉默的A549R-siFASN、H226R-siFASN中PD-L1表达显著下降。结论NSCLC中FASN表达与放疗敏感性显著相关,PD-L1为其下游靶基因。靶向抑制FASN可以增强NSCLC对放疗的敏感性,是一个有潜力的基因治疗靶点。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敏感性 脂肪酸合酶 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配体-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okemon蛋白与P14ARF-MDM2-p53通路蛋白在细胞肺癌(NSCL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5例NSCLC患者为NSCLC组。同时,将癌旁正常支气管断端组织29例及肺炎组织25例分别作为支气管对照组和肺泡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中Pokemon、P14ARF、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及各蛋白间的相关性。结果Pokemon、MDM2、p53蛋白在NSCLC组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支气管对照组和肺泡对照组(P值均<0.01),P14ARF蛋白在NSCLC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支气管对照组和肺泡对照组(χ2=25.39,P<0.01)。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分化程度相关(P=0.02、0.03)。在NSCLC组中,Pokemon与P14ARF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r=-0.58,P<0.05),P14ARF与MDM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r=-0.51,P<0.05),MDM2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86,P<0.05)。结论Pokemon通过P14ARF-MDM2-p53通路在NSCLC发病过程中发挥癌基因作用。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免疫组织化学 Pokemon P14ARF MDM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径≤2 cm周围型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探究区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可能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所有结节≤2 cm行肺部手术NSCLC患者完整资料,既往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或楔形切除,并规范清扫纵隔,根据病理结果及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直径≤2 cm的周围型NSCLC淋巴结转移度和转移率均较低(分别为0.67%和1.87%)。直径≤2 cm的纯磨玻璃结节无淋巴结转移、混合磨玻璃结节的淋巴结转移明显低于实性结节(0、1.18%、4.92%)。第11组淋巴结转移与纵隔淋巴结转移(2、3、4、6组)有明显相关性。11组淋巴结转移与结节的实性成分呈正相关(P=0.024),而淋巴结转移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结节大小、位置及肿瘤类型并无明显相关性。11组淋巴结与2、3、4和6组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14),Kappa值8.406。结论对于纯磨玻璃样病变患者,可不清扫纵隔淋巴结或仅行N1淋巴结采样。对于混合型磨玻璃样病变或实性结节,手术医师可根据术中11组淋巴结冰冻情况决定淋巴结清扫范围,若有转移,则可相对积极,清扫范围适当扩大;如无11组淋巴结转移,可以通过减淋巴结清扫的范围,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 标签: 肺癌 肺小结节 磨玻璃结节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肺癌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左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药物靶点突变主要集中在18~21号外显子上,研究发现G719X、L833V均为罕见突变,现报道1例细胞肺癌患者EGFR G719A、L833V、TP53联合突变的病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突变 分子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