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王家瑞顾问作序、张志军先生主编、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人员参加的《20国外社会主义理论、思潮及流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子课题重要成果,最近由当代世界出版社付锌出版了。本书一经面世,就引起广大读者、学者、学界、社会,尤是国外社会主义研究工作者、社会主义命运前途的关心者的关注,肯定居多,好评如潮。

  • 标签: 社会主义研究 社会主义理论 国外 流派 思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简介:三、欧洲“社会民主主义”和德国工人运动的情况会上,德国学者弗里嘉·豪格和奥地利学者瓦尔特劳掩乌尔班分析了以布莱尔、斯罗德为代表的“第三条道路”或“新中间派”兴起的社会基础与影响。他们认为,1989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瓦解和新自由主义的扩张,给欧洲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产生了极少数非常富有、享有特权的阶层与大量失业者和贫民。特别是保守主义政党执掌政府,经营新自由主义经济,削减福利和其它保障十之后,人民的不满使社会民主党人在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重新上台执政。他们是仿效美国制造美好生活的形象,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竞选获胜的。这些选举可能证明,不管社会民主党能不能提出一种取代保守主义的政治方案

  • 标签: 社会主义 21世纪 学术讨论 美国 中国 欧洲
  • 简介:本文通过对韩氏家族两个支派的华文和马来文族谱和相关地方文史资料的研究,分析阐述了18中叶到18末爪哇韩氏家族的人物关系、社会结构、融合情况及其在当地经济中的作用,旨在更好地了解东南亚华人移民家族的融合与文化适应模式。

  • 标签: 印尼 爪哇 泗水 印尼华人 韩氏家族 企业精神
  • 简介:21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信息技能和知识教育的改革,应着重从课程设置、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以及根据科技的快速发展而相应调整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

  • 标签: 信息技术 计算机 教学改革
  • 简介:现代高新科技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是图书馆事业发展之母.拥有高素质能熟练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是21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并不断走向辉煌的根本动力.

  • 标签: 高新科技 21世纪图书馆
  • 简介:在21,中国的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不能重蹈“拉美模式”。所谓“拉美模式”,是指拉美国家的经济总量在一段时间里是增长的,但是,由于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严重依赖进口,民族经济几乎消失,贫富差距拉大,民族精神严重扭曲、丧失,由此而导致了两个方面的恶果,一是经济发展不能持续和稳定,二是成为发达国家经济上的附庸。50到80的30间,按1970市场价格计算,拉丁美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4%,工业产值年均增长6.7%。这两项增长幅度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其中巴西到80初,其国内生产总值比60翻四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41美元,在西方世界中的排名由第28位升

  • 标签: 拉美模式 基尼系数 21世纪 可持续发 民族精神 民族经济
  • 简介:在进入21之际,构建适应首都经济需要的现代金融业,将是首都金融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现代金融业主要现代中央银行体系、现代金融市场银行业、现代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以及现代金融法律体系和现代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在继续深化首都金融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首都金融业的优势与潜力,逐步完善首都金融业的宏调控控功能和金融功能。建立金融体系,是首都经济在21发展的需要,也

  • 标签: 中国 首都经济 金融体系 现代金融业 保险
  • 简介:从国外相关研究情况来看,各国对于中国提出的21“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具有很强的战略不信任,使该项倡议的推进面临政治风险和实施困境,究其原因是由于处于各国海权观念依然停留在以马汉海权理论为代表的旧有海权逻辑中。因而,21“海上丝绸之路”的顺利推进首先需要塑造起以开放性与非排他性、经济性与合作性、平等性与治理性为特点的现代海权观念,这也是21“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理念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又需要中国在倡议推进过程中遵循相应的原则,进行积极地塑造。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权 理念
  • 简介: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是“21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实施的重点合作国家之一,印尼华侨华人是倡议在印尼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倡议在印尼的实施将面临着中印(尼)贸易不平衡、印尼民众对倡议认可度不高和印尼国内排华情绪的挑战。印尼华侨华人参与倡议的实施,可促进中印(尼)经贸合作,缓解中印(尼)贸易不平衡的现状;可积极改善与原住民的关系,提升印尼民众对倡议的认同度;可借机增强自身实力,进一步发挥中印(尼)沟通桥梁的作用,助推倡议在印尼的顺利实施,实现互利共赢。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印(尼)关系 华侨华人
  • 简介:21中国应该坚持走内和外和发展道路。由于中国的和平发展具备精神资源和政治保证等条件,21中国走内和外和发展道路是完全可能的。为了促进内和外和发展战略在21中国的实现,中国应该从理念、制度创新、具体行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这对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和平崛起,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 标签: 中国 内和外和 发展模式 方略
  • 简介:马华文学在60开始,与台湾、香港两地文学界发生密切联系,中国文学对马华文学的影响与渗透,也由此而绵延。台湾、香港两地文学对马华文学的影响是长期而多方面的,特别是50末至60中,即新马分治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流行于台湾的现代派文学,以及香港...

  • 标签: 马华文学 香港文学 现代派文学 台湾文学 台湾现代诗 现实主义
  • 简介:早在2050,党中央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在此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温五十新农村建设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背景 中断原因 经验教训
  • 简介:社会主义在20由兴起到遭遇挫折再到重新焕发生机的错综复杂的发展,要求人们从中分析原因、找出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行将到来的21继续开辟光明的未来。这些,就是这个课题在最近几年来吸引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 标签: 李会滨 《社会主义:20世纪的回顾与前瞻》 思想资料 市场经济 历史发展
  • 简介: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复兴运动成为俄罗斯学术界的重要发展趋势。后苏联批判马克思主义学者立足于批判资本逻辑的全球化霸权,从现代世界的新格局、全球性问题这一时背景出发,力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做出有意义的阐释和预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探求社会主义在21的发展前景。俄罗斯左翼政党则在反思苏联解体、总结苏联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建设21社会主义的新构想,并将社会主义理论和目标具体化为政治纲领和行动指南,通过有组织的政治斗争实践,争取俄罗斯重新实践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本文旨在研究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对"21社会主义复兴运动"的理论探索和政治实践。

  • 标签: 后苏联批判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复兴运动 资本主义
  • 简介:17-18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尼时期,受当地政府政策和华侨社会自身发展,以及华侨自身心态等原因的影响,华侨在移居地生存繁衍过程中,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又与当地土著文化相融合。而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珍珠,折射出华侨在当地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时,民俗文化的迁移与融合也体现了中国和印尼在文化上的交流。

  • 标签: 印尼华侨 土著 民俗 融合
  • 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线,不仅全面系统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展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宝贵经验,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更是一篇21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创新的光辉文献。其中,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就是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郑重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作出了新概括,明确了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基础上用两个15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新时代原创新思想,开辟新境界,肩负新使命,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

  • 标签: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 新境界 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