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现《程氏经说》第八卷《中庸解》,未题何人所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目录”载:“明道《中庸解》一卷。”而《伊川大全集》亦载有《中庸解》。但是,《经说》宋刻,原止七卷。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河南经说》凡《系辞》一,《书》一,

  • 标签: 中庸 程颐 系辞 朱熹 孟子 杨时
  • 简介:6月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哲学研究所承办,会议主题为“哲学与当代社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与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长莱斯利·约翰逊出席会议并签署了双边交流合作协议。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 当代 学会 澳大利亚 国际合作
  • 简介:当代传媒伦理现状并不乐观,因人文关怀缺位而导致冷血新闻频现,因采访不够全面导致公正报道失衡,因激情战胜理智而导致煽情主义泛滥,因专业素养欠缺而导致新闻报道失实,因一味迎合受众而导致舆论引导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承担。肇始于西方传播理论界社会责任理论强调新闻自由要附有社会责任义务,而我国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也强调媒体应承担舆论引导职责,因此,媒体应当从培育“媒体人格”做起,塑造一个有社会责任媒体形象。

  • 标签: 媒体伦理 社会责任 媒体人格
  • 简介:"先天八卦"具有数理内涵,同样,"后天八卦"亦具有数理内涵。前者呈二进制形态,后者则为三进制形态。《系辞》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实,四象生八卦有两种不同逻辑法则,这两种不同逻辑法则导致二进制八卦与三进制八卦。而且"后天八卦"与五行具有内在关联,因此,"后天八卦"数理内涵比"先天八卦"数理内涵更显丰富。

  • 标签: 先天八卦 二进制 后天八卦 对称三进制 五行 逻辑法则
  • 简介:每一思想都有其产生时代。2013年,“变革”再一次成为响彻中国大地时代最强音。任何一个变革时代条件下崭新社会实践,都会更加强烈地吁求和催生思想变革和哲学创新;而任何凝聚时代精神之精华哲学,都会深深地凝结和表征着人们在时代探索和实践活动思考和希冀。在这一意义上,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言,2013年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哲学支撑一年;是在破解时代问题理论和实践活动实现自己并引领时代一年;是在思想与时代互动、理论与实践交织、历史与逻辑统一向着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这一总体目标坚定前行一年。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评论 空间 中国特色 实践活动 理论与实践
  • 简介:本文以儒学“洪范模式”为视角,考察了近世思想传统政治正当性理论。这个思想范型以大法意识为根本基础,其内转趋向使道德精神成为政治秩序正当性前提。其中包含两个基本动向——人极意识理想人格与守制性则为政治权威提供了直接正当性理据。这些观念层层转化,互相支持而又存在张力,构成了正当性论述意义网络。上述模式代表正当性观念在现代思想演变仍然有其广泛影响力,特别是道德精神与人极意识理据,为了解正当性论述范式转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与启示。

  • 标签: 政治正当性 洪范模式 大法意识 人极意识 守制性
  • 简介:12月14—15日在福建福州召开,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福建熹茗茶业有限公司承办。论坛分为“礼乐文明与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管理智慧与中国传统文化”讲坛暨高端互动沙龙两部分。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干春松教授主持“礼乐文明与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王中江教授与福建熹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陈松先生分别致辞。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钱穆弟子吴展良,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李存山研究员等来自海内外从事儒学、易学、史学研究近50名学者,围绕“礼乐文明与中国社会”主题作了发言,并展开热烈而深入讨论。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学会秘书长 高峰论坛 孔子 中华 《中国哲学史》
  • 简介:儒学与佛学都在关注“人”,但其所关注角度是不一样,这一点在儒家颜元《存人编》和佛家宗密《华严原人论》中表现得很明显。在《存人编》,颜元探讨“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其答案是只有实践了儒家“人伦”关系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而在《华严原人论》,宗密则探讨“人本质究竟是什么”,其答案是“人本来是佛”。可以看出,颜元着眼于人实践形态,是要对人作出一个符合儒学价值判断,而宗密则着眼于人本来形态,是要对人作出一个符合佛学事实判断,两者这种差别体现了儒佛两家“人学”思想不同进路,即儒学实践进路和佛学形而上学进路。

  • 标签: 颜元 宗密 儒学 佛学
  • 简介:孝道在儒家伦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如何解释儒家对"孝"这一品质道德期许是厘清儒家伦理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在孔子看来,只有出自道德情感和正确感受道德行为才是道德。安乐哲和罗思文先生采用儒家角色伦理诠释《论语》"孝",将"孝"视为家族、社会角色,并由此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仅仅运用角色伦理说明儒家孝道,不仅会束缚人情感和道德能力,而且会面临绑架道德风险。从德性伦理学视阈阐述"孝"道德力和规范力,能更加准确诠释儒家孝道合理内核,显现儒家伦理思想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孔子 德性 道德情感 角色伦理
  • 简介:公共性是人本质属性。儒家哲学对社会交往、公共活动、公共利益、公私矛盾与统一等公共性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理解。儒家公共性兼具超越性与现实性两个向度。“道”是儒家公共性超越向度表达,是人间秩序建构价值标准,是现实社会合法性基础;“礼”与“仁”是儒家公共性现实向度表达,“礼”为现实社会构筑制度基础,“仁”为现实生活提供精神支柱。儒家哲学正是围绕“道”、“礼”、“仁”实现而展开其公共性内涵。在这一展开过程,儒家社会理想与人生意义得以实现。

  • 标签: 公共性 儒家哲学 语境分析
  • 简介:4月21~22日在韩国城南市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举行,由中国伦理学会与韩国伦理学会、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举办。来自中国伦理学会和韩国伦理学会近百名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基于“东西洋思想与伦理教育”会议主题,与会学者围绕东西方伦理思想、东西方道德教育和东西方社会中道德现实展开了广泛而深入探讨。

  • 标签: 伦理学 国际学术 西方道德教育 中央研究院 中国伦理 伦理教育
  • 简介: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重要资源.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话精神,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对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有裨益.

  • 标签: 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教育
  • 简介:阶级意识是自我意识变异形态。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认为从自我意识到阶级意识转化是一个有觉悟进步。但实现这个进步需要付出代价是否能为现代社会所承受,是一个巨大疑问。这个疑问也是隐藏在文章核心问题。全文基于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框架剖析,从阐释自我意识与阶级意识本质区别出发,通过分析利益、组织、成员身份这三个意识转化过程转捩点,凸显了人们认知能力与认知权利在社会冲突中所扮演关键角色。

  • 标签: 自我意识 阶级意识 阶级斗争 社会冲突
  • 简介:唐、宋时期,将范畴及学说进行图型表达哲学发展过程,儒释道也有近似的发展趋向,其中,以“圆相”为基础图型佛学阐释和易学图型“太极图”及其学说,便是哲学图型发展典型案例。虽然,佛学圆相大致是由本体论层面的图型诠释而落实到具体修行次第及勘验方式,易学太极图及其学说则由尽可能完善图型诠释而至充实宇宙本体论,但儒释道不同形式图型演绎,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在提高传统哲学思辨水平及丰富思想资源上各有贡献。本文尝试通过述说太极图所出渊源之历史疑问,由此引出相关图型演进问题,进而述说佛学圆相法运用,以两相陈述相关学说具体发展脉络方式,尝试对传统哲学图型法逻辑演进做个初步展示,并联系康德哲学图型法阐释,略窥所涉图型演进问题意义。

  • 标签: 太极图 圆相 易学 佛学 图型法
  • 简介:多数学者相信,天是儒学神圣性价值之源.郝伯特·芬格莱特一书提出一个独特观点,孔子并不重视天,却特别重视礼,礼具有神圣价值.本文同意芬格莱特观点,并进一步指出,礼观念神圣性是在一个特定历史情境形成,这个历史情境与春秋中后期贵族社会内部结构变化和夷狄入侵压力有关.

  • 标签: 儒学 礼观念 神圣性价值 郝伯特·芬格莱特 《孔子:即凡而圣》
  • 简介:《孔子诗论》“邦风”及“夏”诗类名称发现,解决与澄清了《诗经)研究中一些重要学术问题。《诗经》“风”类名原为“邦风”而非“国风”,说明《邦风》分类虽然参照当时行政区划,但主要是以《风》产生区域历史上著名地望为其命名原则,而非尽以当时分封诸侯国名称命名,由此可以揭开《风》“周南”、“召南”、“王风”、“由风”等为何不出自于“国”之述,而“国”在采风过程却起到了“统一音韵”作用。《孔子诗论》还再次证明古时夏、雅二字互通,《大夏》主要为王室皇族所用,而《少夏》主要为贵族大夫所用。

  • 标签: 楚竹书 诗论 邦风
  • 简介:黄仁宇"数目字管理"理论在管子经济实践应用,集中体现在统计学、财政管理、货币通胀管理、信用契约和战略规划等方面。管子经验对当代市场经济社会有更深远意义。

  • 标签: 数目字管理 管子 经济实践
  • 简介:本刊主编答香港通社社长郭招金先生问不久前,刘大钧教授到香港访问,香港中国通讯社社长兼总编辑郭招金先生就有关大陆《周易》研究一些问题,专访了本刊主编刘大钧教授,现据采访记录,整理发表如下。问:人们经常谈论,中国近十年来出现一股《周易》热,您是否认...

  • 标签: 《周易》 《周易》研究 周易研究 《易》学 易学研究 易学史
  • 简介: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论《周易》“天人合一”观“天”与“人”结合点刘金明“天人合一”是中国古老哲学命题,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而《周易》宇宙模式则是这个古老哲学命题最早表现形式。学术界对《周易》“天人合一”观多有论述,但却没有明确...

  • 标签: 《周易》 天人合 大衍之数 宇宙模式 宇宙生命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