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体现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式人道主义思路,本质上是一种类与个体二分的古典自由主义思路,它没有看到由劳动和财富所构成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历史观意义。而体现在《神圣家族》中的现实人道主义思路,则开启了从人的行动或实践的发生学角度来阐释人类发展的新思路,它是充分吸收法国大革命之历史观意义后的结果。尽管由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滞后,马克思此时的这种思路还无法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路相媲美,但必须肯定的是,它所开启的基于人的实践的历史发生学视角,不仅使基于类本质的异化式思路成为马克思哲学发展中的过去了的事件,而且它本身对于马克思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思路也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这种新思路对于理解当下中国的社会问题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 标签: 青年马克思 现实人道主义 异化 发生学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提出一系列新论点新论断新要求,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建设什么样的共青团、怎样建设共青团等时代课题,深化了对新时代青年工作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是系统论述新时代青年工作规律的重要理论成果,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

  • 标签: 习近平 青年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五四前后,中国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经过认知、鉴别、探求、实践,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终生信仰。周恩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五四运动90周年的时刻,我们追述周恩来思想转变的历程,旨在纪念五四运动和弘扬周恩来精神,对当代青年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 标签: 五四运动 周恩来 思想转变 当代青年 启示
  • 简介:青年毛泽东大同思想是受了孙中山民生主义影响的。但当时孙中山尚未将民生主义与大同思想或大同主义等同起来。事实上,直到1924年8月,此时毛泽东不再是青年,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已有三年半,孙中山才将民生主义与大同思想或大同主义等同起来。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青年毛泽东大同思想受孙中山大同思想或大同主义影响。另外,在毛泽东处于青年时期,孙中山至少在其三篇文献里提到属于民生主义范畴的大同,并称它为“民生大同”。但迄今尚无资料证实青年毛泽东接触过或知道孙中山的这些文献,自然也就谈不上青年毛泽东受这些文献中的孙中山民生大同思想之影响。所以,青年毛泽东是否受孙中山民生大同思想影响的问题还有待我们今后去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青年 毛泽东 大同 孙中山
  • 简介:王炳林,男,1961年lO月19日出生。1983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政治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马列所,获法学硕士学位;199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法政所在职攻读博士,2000年1月获法学博士学位。1986年7月起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9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法政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 标签: 法学 党史 党委 青年 政治 晋升
  • 简介:2018年6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网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社科青年论坛”在成都隆重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张国春、中国社会科学网总编辑罗文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党委副书记陈井安研究员、副院长郑泰安研究员出席本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副院长姚乐野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20家地方社科院,以及复旦大学等30多家高校、10余家地方党校和实务部门的代表1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四川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华网、人民网、四川新闻网等10余家媒体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地方社科院 青年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成都 党委副书记
  • 简介:迈斯纳是国外毛泽东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他以五四运动旗手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为参照对象,在指出五四运动反传统底色的同时,将反传统分为全盘反传统和温和反传统两个派别,并详细考察了青年毛泽东相对温和与保守的反传统文化性格,认为这一性格直接影响到毛泽东接受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的方式。

  • 标签: 青年毛泽东 反传统 文化性格 迈斯纳
  • 简介:青年的思想特征反映着一定的社会背景,在社会变革期,青年价值观的变化相当显著。改革开放近30年来.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经历了复苏与困惑、冲突与分化、重建与发展等阶段,并形成了不同的特点。但就整体发展轨迹来看,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进步是显见的,这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 标签: 青年 价值观 发展 文化
  • 简介:青年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也需要青年、属于青年。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在青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忠诚于党、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推动了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深刻阐释了新时期对青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历史与路径,对于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青年 传播 历史考察 现实路径
  • 简介: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用毕生时间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目标而奋斗。为了缅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增强毛泽东研究中出现“遇冷”或是“式微”的忧患意识,推进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深入与实化,由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和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毛泽东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于2017年11月12日在南京大学召开。

  • 标签: 毛泽东研究 青年学者论坛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南京工业大学 毛泽东思想研究
  • 简介:理性与现实的统一既是青年马克思世界观形成的重大问题,也是重要的思维方式。把理性与现实的统一作为一个线索,能够清晰地展现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以及不同阶段的思想特点。按思想发展的内容和特点,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理性与现实相统一思想的萌生(中学时期);二、对世界理性本质的探寻(大学时期);三、对世界理性本质的反思(在莱茵报工作时期);四、理性与现实相统一关系的科学确立和理论的初步表现(1843年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

  • 标签: 青年马克思 理性 现实 思想
  • 简介:对中国社会发生过重大而深刻影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经成为了历史,当年的知识青年现已步入中老年了。有不少的影视文艺作品以此为题材作出了各自的描绘,但从历史和学术的角度给予系统的阐述和论证,至今还未见到,这个领域里还是一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孙成民教授便是这一领域的开拓者。

  • 标签: 被开垦的处女地 战略布局 事业接班人 中专毕业生 中国青年运动 八字方针
  • 简介: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之一的刘少奇,曾于1950到1957年期间分管共青团的工作,他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虽然这段时间不算长,但他就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作了大量的论述,尤其对青年的成长目标提出了设想。而这些设想,与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要求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这样说,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扬。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刘少奇 青年 社会主义接班人
  • 简介:任弼时走上革命道路之初,俄罗斯研究会无疑是对其影响较大的一个革命团体。俄罗斯研究会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在湖南长沙发起组建的最重要的革命团体之一。年仅15岁的任弼时加入俄罗斯研究会后,无论在思想认识或实践行为上,与过去相比,均有显著不同。任弼时分析中国的社会与现实问题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剖析,在思想上逐步成熟,在实践行为上也开始马克思主义化,从一个热血青年逐渐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

  • 标签: 任弼时 俄罗斯研究会 上海外国语学社
  • 简介:在马克思哲学的形成过程中,青年马克思对物质概念经过了一个从贬抑到接受再到深化的过程。在博士论文和《莱茵报》时期无生命的基质、实体被马克思理解为物质自身,《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将具体事物作为出发点,表明马克思站到了一般的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到了《德法年鉴》时期人被确立为理解物质问题的关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立足于对象化理论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视为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神圣家族》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观点做了清晰的阐发。《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实践概念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将历史性存在理解为物质的本质样态,标志着青年马克思物质概念的完成。

  • 标签: 青年马克思 物质概念 实体 关系 历史
  • 简介: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参与全球治理,致力于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加强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为全球治理提供多元的历史文化经验,使经济全球化朝着增进人类福祉的方向演进,是全球学者的学术使命和责任担当。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多元文明 中国道路
  • 简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的战略判断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中国人追求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道路息息相关。2016年11月26日,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与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华东地区高校第二届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高峰论坛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20多所高校的近30位学者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道路'这一主题,从中国道路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道路 马克思主义
  • 简介:纵观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其他任何思想体系都无法比拟的强大生命力。时值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返本开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以此筑牢我国治国理政、实现民族复兴梦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价值共识。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