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LDH、CK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112例患儿,均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通过对病情的诊断,将抽取的11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非胆红素脑病,60例)和观察组(胆红素脑病,52例)。将纳入研究的患儿均进行血清检测,对其血清LDH、CK水平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两组的观测,观察组患儿的血清CK、LDH的数值较对照组相比,呈现出更高的趋势(P

  • 标签: 肌酸激酶 乳腺脱氢酶 胆红素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种能够验证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为验证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 IRES)活性提供了方法。方法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siCHECK-2为基础,将发卡结构插入到海肾荧光素酶(R-Luc)基因与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基因之间,构建载体psiCHECK-IRES。为了验证载体是否有效,通过同源重组技术将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的IRES序列插入到psiCHECK-IRES载体的发卡结构与F-Luc之间,形成载体psiCHECK-IRES-EMCV。以psiCHECK-2质粒做模板建立F-Luc与R-Luc的扩增标准曲线。将psiCHECK-IRES与psiCHECK-IRES-EMCV质粒转染BHK-21细胞,利用RT-qPCR检测F-Luc与R-Luc的拷贝数;将psiCHECK-IRES与psiCHECK-IRES-EMCV质粒分别转染BHK-21细胞,24 h后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经过测序证实带有发卡样结构的双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siCHECK-IRES的载体序列。RT-qPCR结果显示F-Luc与R-Luc mRNA的拷贝数大致相同,证明未出现异常的单顺反子转录本,避免F-Luc读数出现假阳性;插入EMCV IRES的psiCHECK-IRES-EMCV载体表达的F-Luc/R-Luc比值是空载体的53.35倍,证明EMCV的IRES序列能够在构建的载体上起始F-Luc基因的表达。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可用于验证病毒或者细胞依赖IRES表达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siCHECK-IRES。

  • 标签: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海肾荧光素酶 萤火虫荧光素酶
  • 简介:摘要:研制夜间清晰可见的荧光标示牌和双编牌,传统标示牌双编牌,虽可在日间起到指示和警示作用,但当夜幕降临,可见度将会大幅度降低,不仅会大大提高夜间走错间隔的风险,而且会让夜间巡视人员难以区分停电区域和带电区域,增加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研制夜间可荧光的标识牌,不仅能大大提高夜间能见度,降低夜间巡视的风险,而且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实用性高。

  • 标签: 夜间荧光标示牌 夜间能见度 实用性高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需求量大幅度上升,然而我国的精饲料、蛋白质饲料缺口严重。玉米被誉为饲料之王,是饲料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全玉米裹包青贮不仅可以提高青贮玉米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还能减少农户的收割成本,缓解我国的饲料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也是发展节约型饲料业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全株玉米 裹包 青贮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需求量大幅度上升,然而我国的精饲料、蛋白质饲料缺口严重。玉米被誉为饲料之王,是饲料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全玉米裹包青贮不仅可以提高青贮玉米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还能减少农户的收割成本,缓解我国的饲料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也是发展节约型饲料业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全株玉米 裹包 青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乳酸脱氢酶(LDH)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AL患者150例为AL组,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AL组中初治期、缓解期、复发期血清hs-CRP和LDH水平,分析hs-CRP、LDH不同水平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AL组hs-CRP、LDH水平高于对照组(t=4.066、14.110,P<0.05)。AL组初治期及复发期患者血清hs-CRP、LDH水平高于缓解期(P<0.05);AL组初治期与复发期患者血清hs-CRP、LDH水平比较,P>0.05。AL患者中hs-CRP高水平者5年生存率为32.29%(31/96),低于hs-CRP低水平者的42.59%(23/54),χ2=6.764,P=0.009;LDH高水平者生存率为22.78%(18/79),LDH低水平者生存率为50.70%(36/71),两者比较χ2=21.010,P=0.001。结论AL初治期及复发期患者血清hs-CRP、LDH水平高于缓解期,且血清hs-CRP、LDH高水平者5年生存率低于低水平者。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超敏C反应蛋白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A)下眼底正常眼周边视网膜的荧光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常规UWFA检查的受试者95例190眼,其中男94眼,占49.47%,女96眼,占50.53%;轻微白内障72眼,占37.89%,中低度近视60眼,占31.58%,主观性视物困扰58眼,占30.53%。根据UWFA检查周围视网膜荧光特征是否涉及视网膜血管将其分为血管相关特征和非血管相关特征2类。根据年龄将受试者分为≤40岁组和>40岁组,比较2个组各种特征的差异。结果周边视网膜荧光非血管特征包括均匀高荧光158眼,高低荧光混杂边界82眼,椒盐状高荧光24眼,局部斑驳高荧光21眼,分别占83.16%、43.16%、12.63%和11.05%。周边视网膜荧光血管相关特征包括周边无血管区92眼,血管跨过锯齿缘66眼,微血管瘤60眼,晚期荧光素轻微渗漏56眼,微血管扩张30眼,分别占48.42%、34.74%、31.58%、29.47%和15.79%。>40岁组周边视网膜血管跨过锯齿缘眼数百分比为19.61%(20/102),明显低于≤40岁组的52.27%(46/88),微血管瘤及微血管扩张眼数百分比分别为43.10%(44/102)和19.61%(20/102),明显高于≤40岁组的18.23%(16/88)和11.36%(10/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235、10.451、9.259,均P<0.01)。结论UWFA揭示眼底正常眼周边部视网膜4个非血管荧光特征和5个血管荧光特征。年龄可能对周边视网膜血管跨过锯齿缘、微血管瘤及微血管扩张荧光特征产生影响。

  • 标签: 正常眼/诊断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诊断技术,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从福建省2016年输入性黄热病病例标本中分离黄热病毒(YFV)并分析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将16份黄热病毒核酸阳性血清、尿液、唾液样品分别接种C6/36细胞,YFV实时荧光RT-PCR法鉴定检测培养物中特异性病毒核酸,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病毒全基因序列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从1例患者发病后3天的血清样品分离到一病毒,通过YFV实时荧光RT-PCR鉴定为YFV病毒;BLAST分析显示该毒全基因序列与2016年我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中分离得到的毒CNYF01R/2016(KX268355)序列完全一致;系统进化树显示该毒与1971年安哥拉流行Angola71分属同一进化树分支,与疫苗17D vaccine strain(X03700)存在明显的差异,表明本研究分离到的YFV毒是属于安哥拉型YFV野毒。结论福建省成功从2016年输入性黄热病病例样品分离到一安哥拉型YFV毒

  • 标签: 黄热病 黄热病毒 病毒分离 高通量测序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进行物理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奇数偶数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n=54)和参照组(n=54),参照组患者实施物理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训练,比对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相比参照组更高、疼痛评分相比参照组更低,经对比分析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3.33%,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物理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的效果确切,可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广泛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物理治疗 康复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菌株资源化工程属微生物领域的基础建设,西方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率先建立了经典的微生物资源化方法,不断完善的保藏体系、物种注释技术以及全球共享机制,实现了生物资源的扩充和储备。丰富的模式菌株、标准菌株及生产菌株保持了科学研究、生物经济(如抗菌药物、疫苗、检测试剂研发及标准制定等)及国家安全上的优势。但我国对其战略性认识不足,从顶层设计到资金投入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称。本文借鉴世界微生物菌种保藏联合会和世界生物数据中心(隶属WFCC)的做法,以临床新种/收集为目的,对分离鉴定、保存及上传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 标签: 临床分离株 保藏 资源化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辽宁省2018—2019年甲型流感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计算并评估流行与疫苗的匹配度。方法选取2018—2019年49甲型流感毒进行测序,对HA基因进行进化分析;研究抗原表位、糖基化位点及受体结合位点变异情况;采用Pepitope模型对流行与疫苗匹配度进行分析。结果2018—2019年流感流行季为11月份至次年3月份,主要流行型别为新甲型H1N1亚型。经进化分析,新甲型H1N1流行属于6B.1分支,与当年疫苗属于同一分支;季节性H3N2毒分布在3C.2a分支上,与2018—2019年疫苗处于同一分支,但2019—2020年疫苗位于3C.3a分支。部分毒在抗原表位及受体结合位点上发生了突变。若干毒与疫苗相比,糖基化位点发生了增加或缺失,并未出现新的糖基化位点。使用Pepitope模型对疫苗效力从分子水平进行评估,本年度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效力及2019—2020年疫苗预测效力均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季节性H3N2疫苗与本年度流行匹配度低,计算出的疫苗效力半数以上为负值。2019—2020年H3N2亚型疫苗效力有待进一步观察。结论2018—2019年辽宁省甲型H1N1流行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H3N2亚型流行与2018—2019年疫苗匹配度低。应密切关注流行的基因变异情况并及时更新疫苗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抗原性 基因进化分析 疫苗效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8年青海省一例流感样病例中分离得到的柯萨奇病毒B组5型(coxsackievirus B5, CV-B5)分离QH/CVB5/2018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遗传特性分析。方法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对QH/CVB5/2 018分离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利用SPAdes、DNAStar 7.1、MEGA 6.0、Simplot 3.5.1以及RDP4软件对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拼接以及遗传进化、基因重组和氨基酸突变分析。结果QH/CVB5/2018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长度为7 369 bp,编码含2 185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聚蛋白。基于基因组的序列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QH/CVB5/2018与417/JS/CHN/2013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6.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5%);基于VP1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QH/CVB5/2018处于CVB5-C基因型;重组分析显示QH/CVB5/2018可能为CHN_SH/CVB5/2008和CHN_YN-CVB3/2009的重组,重组发生在6 114~7 199 bp;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显示,相比于其他CVB5毒,139S、864S、1086R、1693C、1814D和1819N为QH/CVB5/2018特异突变位点。结论QH/CVB5/2018分离属于柯萨奇病毒B组5型的C组基因型,可能为重组

  • 标签: 柯萨奇病毒B组5型病毒 全基因组 进化分析 重组分析
  • 简介:摘要:由于锌离子在人体细胞中广泛分布,在人体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异性检测和监测锌离子浓度具有重要意义。荧光探针因其设计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可用于细胞成像等优点,在锌离子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荧光锌探针一般根据光诱导电子转移、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聚集诱导发射和螯合增强荧光等机制构建。本文对近年来报道的荧光锌探针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 标签: 锌离子 识别机理 荧光探针
  • 简介:摘要黑素瘤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皮肤恶性肿瘤,具有快速生长和早期转移的特点,目前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黑素瘤在早期诊断、彻底切除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荧光探针在黑素瘤的诊断、手术切除、前哨淋巴结定位及切除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具有化学稳定性好、不良反应少、特异性高、准确率高、可视化等优点,可为黑素瘤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痣和黑素瘤 分子探针 诊断 治疗 荧光探针
  • 简介:摘要:汞作为生物毒性较强的污染物之一,进入生物体之后很难被排出,容易对水质以及人体造成危害性影响。近些年来,为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地表水中汞元素的测定分析,工作人员主动利用原子荧光法实现对水中汞含量、形态的测定分析。针对于此,为快速准确测定水中汞,本文主要对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汞的应用原理及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原子荧光法 水中汞 测定 分析
  • 简介:摘 要:本文旨在综述小儿眼底荧光造影的护理配合研究进展。眼底荧光造影是一种临床眼科广泛应用的疾病诊断方法,能为眼底疾病提供可靠诊断依据,也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预测预后等。但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同时儿童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配合等情况,因此需要予以护理干预,旨在提升儿童配合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眼底疾病 眼底荧光造影 护理配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4年湖南省C亚属人腺病毒(HAdV-C)分离的基因特征。方法2014年从湖南省长沙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病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一HAdV-C病毒(Hunan2014-s024),分段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拼接后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同时下载GenBank数据库中国内外流行的HAdV-C代表全基因组序列构建HAdV-C数据库,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结果Hunan2014-s024与2006年山西省健康儿童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HAdV-C病毒(MK041244-CHN-2006)的同源性最高,并以该病毒基因组元件为主要骨架,在penton base基因上交换了2012年湖南省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离(MK041246-CHN-2012)的基因片段。结论2014湖南(Hunan2014-s024)为2006年山西省病毒(MK041244-CHN-2006)与2012年湖南(MK041246-CHN-2012)的重组病毒,由于其致病性可能发生了改变,因此有必要加强HAdV-C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以了解其潜在疾病负担和公共卫生意义。

  • 标签: 湖南省 C亚属人腺病毒 基因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1年1月北京市某区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组特征及变异情况,为疫情防控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此次疫情相关呼吸道样本和外环境样本26份,使用高通量测序对病毒全基因组进行测定分析,对基因组数据拼接整理后进行一致性分析、变异位点分析及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共测定获得SARS-CoV-2病毒全基因组序列26条。26条病毒基因组之间高度一致,与参考基因组(NC_045512)相比,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中位数为99.896%,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中位数为99.733%。26例病毒属于GR分支,共存在33个核苷酸突变位点,分布在ORF1ab、S、ORF8和N基因上,对应27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包括S蛋白69-70位缺失、N501Y、D614G等。病毒具有近期英国变异(VOC 202012/01)的关键特征,属于英国变异的类似。结论此次聚集性疫情为同一传播链,疫情病毒为境外输入的英国变异的类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基因组 系统发育分析 变异
  • 简介:摘要病毒检测在病毒感染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病毒性疫苗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通过荧光信号实时检测目的基因扩增数量,是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的病毒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快速、污染小等优点。此文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病毒核酸定量检测和病毒型别的鉴定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

  • 标签: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快速检测 核酸载量 基因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