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本实验室的实验条件下,以速率法检测G6PD活性,初步得出本实验室G6PD缺乏患者的活性范围;探讨速率法检测G6PD活性的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速率法与其他检测方法的相关性。方法采集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本院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标本共4625例,采用速率法测定G6PD活性,随机抽取640例标本采用美兰法及荧光斑点法做对照。结果(1)本实验室用速率法检测G6PD缺乏的活性范围为<600U/L;(2)速率法检测G6PD的阳性率为6.72%;(3)速率法检测G6PD活性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美兰法,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本实验室G6PD缺乏的活性范围略高于说明书的参考值;(2)速率法测定G-6-PD酶活性阳性率6.72%,但阳性结果一定要进行复查,以防假阳性;(3)速率法与美兰法检测G6PD,结果有明显差异。

  • 标签: G-6-PD速率法美兰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PD相关性腹膜炎的实践治疗,突出体现利奈唑胺在针对G+菌引发腹膜炎的独特作用。方法从药物的作用机制、生物利用度及时间依赖型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合理的给药剂量和时间。结果临床药师及时、准确的的选择药物,为控制病情和保护患者腹膜功能起到极其重要作用。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可以使临床用药更规范合理。

  • 标签: PD相关性腹膜炎 临床药师 利奈唑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患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筛查,了解南平地区缺乏的状况。方法1007例患儿抽取静脉抗凝血用枸椽酸钠抗凝剂19抗凝,用高铁血红蛋白筛查试验。结果近两年对高胆红素血症在200ug以上的患儿1007例检测高铁血红蛋白筛查试验缺乏率在11.52%,其中男性524例、女性483人。检出阳性标本男性为67例占12.79%,女性为49例占10.14%。男性重度缺乏45例占8.59%女性重度缺乏12例占2.48%。结论南平属于南方山区是G6PD的高发区之一,缺乏率高而且男性缺乏率明显多于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港市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筛查率及阳性率。方法生后应用脐静脉血进行G-6-PD缺乏症筛查,用G6PD/6PGD比值法。结果G-6-PD缺乏症筛查阳性率为5.56%。男女婴筛查阳性率分别为6.91%、3.86%,差异有显著性,p=0.000(P<0.01);筛查阳性者男女婴G-6-PD活性分别为0.68±0.18、0.79±0.15,差异有显著性,p=0.000(P<0.01)。结论G-6-PD缺乏症在我市发生率高,男婴明显高于女婴,男婴G-6-PD活性明显低于女婴。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可早发现G-6-PD缺乏症,及时对G-6-PD缺乏症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干预,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从而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对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疾病筛查 G-6-PD缺乏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宜州市新生儿G6PD缺乏情况。方法运用比值法对新生儿脐带血或末梢血进行检测。结果1640名新生儿中有108例G6PD缺乏,总发生率为6.59%,男婴检出率为8.23%,女婴检出率为4.26%,男性多于女性。结论新生儿早期进行G6PD筛查,对预防新生儿黄疸和溶血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缺乏 筛查
  • 简介:一、起源及定义舞蹈治疗发展有三个主要的来源:一是,舞蹈已被用在整个历史上的治疗方面。二是,现代舞蹈中创造性或即兴发挥的部分,即舞蹈表现性和交际性的的那部分。三是团体和个人心理治疗中对人际互动的日益关注。我们的注意力将主要集中在前两个部分。

  • 标签: 现代舞蹈 心理治疗 人际互动 创造性 交际性 表现性
  • 简介:激素补充治疗是医学治疗,要有明确的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选择治疗方案和使用期限,根据患者合并的其他并发症调整治疗方案,应定期随诊并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标签: 激素补充 个性化治疗
  • 简介:摘要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很低,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目前胃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单纯手术后的生存期并不理想,胃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仍较高,为提高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多采用综合治疗手段,放疗广泛涉及胃癌的术前、术中、术后及姑息治疗。现对其在胃癌治疗中的意义做一综述。

  • 标签: 胃癌 放疗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应用纳洛酮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抽取108例,其中男性病人86例,女性病人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伤后24h内使用纳洛酮患者(为早期治疗组)46例,伤后6~11天使用纳洛酮患者34例(为晚期治疗组),没有使用纳洛酮患者28例(为对照组),研究分析各组治疗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与晚期治疗组比较,早期治疗组意识复苏时间最短(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应用纳洛酮,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说意义重大,应用纳洛酮可以有效控制颅脑继发损伤,使得患者的复苏时间及拔气管导管时间大大提前,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纳洛酮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腹胀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胃肠动力障碍可导致胃肠内容物传输时间延长,引起腹胀或便秘,如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及假性肠梗阻等。对于此类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的治疗,除应用胃肠运动调节剂和促动力药外,还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采取心理、饮食、药物、生物反馈等方面的综合性治疗措施。由消化系统或全身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腹胀患者,应在明确导致腹胀原因的基础上,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去除病因。针对腹水发生的原因采用内科或外科治疗方法。

  • 标签: 腹胀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的监测。方法对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的患者进行监测。结论临床上常用抗凝药以预防血栓形成,也用溶栓药以溶解治疗血栓。但是,这些药物应用过量便会造成出血,用量不足又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因此,在应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监测。

  • 标签: 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监测
  • 简介:摘要对1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实施LED红光治疗并获得成功,患者全身皮疹消退,随访3个月,间接免疫荧光及直接免疫荧光均为阴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做好防止感染的工作;正确指导其生活护理,对LED红光成功治疗天疱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天疱疮 红斑型 LED红光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距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并分析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我院2003年5月-2011年6月共治疗距骨骨折患者36例,其中9例行短腿石膏管形外固定治疗,27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Hawkins评定标准评估其疗效。结果36例距骨骨折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年。根据Hawkins疗效标准,优13例,良15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77.78%。随访期内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6例,创伤性关节炎8例,其中10例行Ⅱ期关节融合术。结论选择合适的方法及时治疗距骨骨折,可有效改善预后,使患者足部功能得到最大限度恢复对于移位较小(<2mm)的距骨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即可;移位较大(<2mm)的距骨骨折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如距骨缺血性坏死可酌情行Ⅱ期关节融合术。

  • 标签: 距骨骨折 石膏外固定 骨折内固定 关节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再次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来我院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并且有再次妊娠需求,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再次妊娠结局。结果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度较高,再次妊娠几率大,并且宫内妊娠几率也增加,有较好的再次妊娠结局,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患者尽量采取手术治疗,提高再次生育能力。

  • 标签: 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2011年美国癌症学会在著名学术刊物((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上公布了最新的全球癌症发病及死亡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在发达国家每年新增直肠癌患者约42万名,而有约20万患者死于该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惯改变等原因,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向发达国家靠拢,并呈上升趋势。外科手术切除是直肠癌治疗的最主要方法,早期的肿瘤可以单纯通过手术治愈。

  • 标签: 放射治疗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半年来为10例肾囊肿患者行三孔法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的临床资料,并评价腹腔镜经腹途径、后腹腔途径的疗效差别。结果10患者全部手术顺利,术中、术后均未予以输血,术后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经腹与后腹腔途径之间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上无明显差异,但经腹途径在术后排气时间稍晚。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具有切口小、效果好、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囊肿 肾疾病 三孔法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治疗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1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2例。年龄为63-82岁,平均年龄(69.7±8.3)岁。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6例,对照组15例。使用XT-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未给予对照组患者任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平均缓解总有效率已超过了90%,部分患者的疼痛症状在接受治疗后完全消失。此外,治疗促进了患者骨密度的提高,有效率超过75%,骨密度值平均提高接近4%。且经治疗治疗,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骨质疏松症中使用骨质疏松治疗仪(立体脉冲电磁场阶梯式自动循环扫描)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另由于该疗法没有创伤、没有并发症,受到了患者青睐。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低频脉冲电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