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N6-甲基嘌呤(m6A)是真核生物信使RNA和长非编码RNA最主要的修饰,该修饰过程由m6A甲基转移酶及去甲基化酶动态调控,主要通过m6A识别蛋白发挥作用。m6A修饰可影响转录、剪接、定位、核转运、翻译及降解等RNA代谢的各个方面,其失调可导致RNA功能紊乱,基因表达异常。m6A修饰调节因子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失衡,与肿瘤的形成、增殖、分化、侵袭和转移相关。

  • 标签: 肿瘤 RNA,信使 甲基化
  • 简介:摘要N6-甲基嘌呤(m6A)是发生在腺苷N6位置的甲基化,是真核mRNA上最普遍的内部修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6A可调节基因表达,从而调节细胞的自我更新、分化、侵袭和凋亡等过程。m6A被m6A甲基转移酶复合物安装,被m6A去甲基化酶除去,被甲基结合蛋白识别,继而调节RNA代谢,包括翻译、剪接、输出、降解等。m6A水平的改变通过调控CDCP1、MYC、MZF1等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m6A在肾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阐明肾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 标签: 肾肿瘤 N6-甲基腺嘌呤 基因 细胞运动
  • 简介:摘要N6-甲基嘌呤(m6A)甲基化修饰是高等生物最普遍的转录后修饰,其通过3种不同的酶动态调控细胞代谢及各种生物学过程,参与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生。m6A在风湿病中的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研究发现m6A可通过调控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进而影响免疫细胞功能。本文将对m6A甲基化及其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进行概述,同时对其在风湿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风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免疫反应 关节炎 m6A甲基化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涉及多种病理生理机制的肠道慢性炎症,肠黏膜炎症和免疫反应异常是IBD发病与进展的核心环节。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表观遗传机制在IBD发病中有重要作用。N6-甲基嘌呤(m6A)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一种RNA甲基化修饰,可调控信使RNA的表达。研究显示,m6A可参与调节免疫反应。本文将对m6A参与IBD发病过程中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N6-甲基腺嘌呤 免疫异常
  • 简介:摘要N6-甲基嘌呤(m6A)作为一种转录后修饰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该种修饰受到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的动态可逆性调控,并通过m6A结合蛋白参与调节生物学效应。近来研究表明,m6A可参与胚胎皮肤形态发生、创面修复以及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和纤维化等病理生理过程。该文概述了m6A及其相关蛋白在创面修复相关病理生理进程中的作用,以期为创面修复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RNA加工,转录后 病理学 新生血管化,生理性 纤维化 N6-甲基腺嘌呤 调控蛋白 创面修复
  • 作者: 赵馨 章辉 武晓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共平台实验室,南京 210029,浙江省内分泌腺体疾病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杭州 310014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可引发多个系统的并发症。表观遗传失调在疾病的发生中至关重要,对mRNA的可逆化学修饰是控制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机制。N6-甲基嘌呤(m6A)修饰的失调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相关。笔者对m6A调控在糖尿病和相关并发症中的最新发现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N6-甲基腺嘌呤 表观遗传学
  • 简介:摘要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存在于各类真核生物中最广泛、最稳定、最保守的mRNA修饰方式。它由甲基化酶引入,去甲基化酶去除,甲基化修饰结合蛋白识别。肝脏是最大的消化及代谢器官,m6A修饰在生理性肝脏功能及各类病理性肝病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m6A修饰在常见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癌、肝母细胞瘤等)中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了m6A修饰作为潜在干预靶点在这些疾病治疗中的意义。

  • 标签: m6A修饰 肝病 病毒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细胞癌 肝母细胞瘤
  • 简介:摘要N6-甲基腺苷(m6A)是目前最常见的真核mRNA甲基化修饰类型之一,在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并参与控制基因表达重要调控机制。在相关甲基化修饰酶和蛋白的参与下,m6A通过影响mRNA“生命周期”进而在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相关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将就mRNA m6A甲基化修饰对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作用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mRNA N6-甲基腺苷甲基化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发育 生命周期
  • 简介:摘要缺血再灌注损伤(I/R损伤)是急性肾损伤(AKI)的重要原因,它是由短暂的血流减少或停止再灌注引起的。I/R损伤可导致急性细胞死亡、组织损伤,甚至永久性器官功能障碍。肾脏I/R损伤机制复杂多样,目前尚待深入的研究。RNA甲基化是一种新的表观遗传修饰,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如免疫反应、肿瘤的发生转移、干细胞更新、脂肪分化、昼夜节律、细胞发育分化和细胞分裂等。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最常见和最丰富的RNA分子修饰,m6A的研究已经证实它们参与了肾脏I/R损伤的调节。本文就m6A甲基化在肾脏I/R损伤中的调控作用和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肾损伤 RNA甲基化 N6-甲基腺苷
  • 简介:摘要适应环境刺激的表观遗传变化可能在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N6-甲基腺苷(m6A)是最具代表性的可逆性mRNA甲基化修饰之一。m6A通过影响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激酶B-胰岛十二指肠同源盒1信号通路,在胰岛β细胞的细胞周期和胰岛素分泌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对近年来m6A及其甲基化调节蛋白对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调控作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予以综述。

  • 标签: mRNA甲基化 N6-甲基腺苷 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6-甲基腺苷(m6A)修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NSCLC患者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共包含1 037例原发肺癌组织样本和108例癌旁组织样本。分析参与m6A修饰过程的调控蛋白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WGCNA)算法识别与m6A调控因子存在共表达关系的信使RNA(mRNA)和非编码RNA(ncRNA)并根据RNA的表达模式对NSCLC患者进行共识聚类。采用t检验比较聚类亚组间m6A甲基化丰度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20个m6A调控因子,肿瘤组织中15个调控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YTH结构域蛋白1(YTHDC1)、YTH结构域结合蛋白1-3(YTHDF1-3)、异质核核糖蛋白A2B1(HNRNPA2B1)和HNRNPC、ALK B同源物5(ALKBH5)等],3个调控因子显著下调[M0ETTL14、含锌指CCCH结构域蛋白13(Zc3h13)、脂肪和肥胖相关蛋白(FT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THDC2和METTL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WGCNA算法识别出454个与调控因子存在共表达关系的mRNAs和400个ncRNAs[325个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23个微小RNAs(miRNAs)、28个核仁小RNAs(snoRNAs)、24个核内小RNAs(snRNAs)]。根据854个RNAs的表达模式进行共识聚类,将NSCLC患者分为2个聚类亚组(聚类1和聚类2)。WT1相关蛋白WTAP(t=14.322,P<0.01)和HNRNPC(t=15.424,P<0.01)等11个调控因子的表达水平在聚类1中均显著上调,其他9个调节因子在聚类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聚类1患者具有较高的m6A甲基化丰度。聚类1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38.16%(292/765)明显高于聚类2组的22.27%(55/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87,P<0.01)。结论通过m6A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分析,有助于探讨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机制。

  • 标签: 肺癌 甲基化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表观转录组学代表核糖核酸(RNA)修饰的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参与调控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RNA修饰多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方式众多,具有重要功能,其中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真核生物RNA序列中信使RNA(mRNA)上最常见的一种修饰,表现为甲基转移酶催化嘌呤6号氮原子位置发生甲基化修饰,它通过"写入器"、"擦除器"、"阅读器"三类分子生物精准调控来维持动态平衡。m6A修饰与组织发育、生物钟、脱氧核糖核苷酸(DNA)损伤反应、性别决定、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人类肿瘤细胞中m6A修饰通过调控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侵袭、转移和免疫应答有重要影响。因此,肿瘤细胞的m6A修饰有望成为一个潜在的抗癌治疗靶点,这对于阐明肿瘤机制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还讨论了m6A修饰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这种新发现的病毒导致了2019年12月以来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全球大流行。

  • 标签: 肿瘤 RNA修饰 2019冠状病毒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血液中mRNA N6-甲基腺苷甲基化水平以及甲基转移酶3(methyltransferase-like 3,METTL3)和去甲基化酶脂肪与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gene,FTO)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40例AD患者作为患者组,另选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被试血样,提取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以及m6A甲基化定量等实验对METTL3、FTO和m6A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两组被试血浆METTL3、FTO蛋白浓度比较,AD组均小于对照组[METTL3:(22.33±3.01)ng/mL,(25.63±1.70)ng/mL,t=6.055,P<0.01;FTO:(63.51±4.95)pg/mL,(69.60±4.60)pg/mL,t=5.704,P<0.01]。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ETTL3、FTO蛋白条带灰度值比较,AD组均小于对照组[METTL3:(0.399 5±0.028 7),(0.676 6±0.053 3),t=7.935,P=0.001;FTO:(0.439 4±0.017 8),(0.782 6±0.087 6),t=6.652,P=0.003]。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NA中METTL3、FTO表达水平比较,AD组均小于对照组[METTL3:(0.387 8±0.020 3),(1.010 0±0.177 0),t=6.041,P=0.004;FTO:(0.442 8±0.037 1),(1.003 0±0.090 4),t=9.931,P=0.001]。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NA中m6A水平比较,AD组小于对照组[(0.000 571±0.000 167)%,(0.002 514±0.001 284)%,t=6.041,P=0.004]。结论AD患者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ETTL3、FTO和m6A甲基化水平均下降,表明mRNA N6-甲基腺苷甲基化与AD的存在一定的关联。

  • 标签: N6-甲基腺苷甲基化 阿尔茨海默病 甲基转移酶3 脂肪与肥胖相关基因 信使RNA
  • 简介:摘要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mRNA中含量最为丰富的甲基化修饰形式,甲基转移酶(writers)、脱甲基酶(erasers)、甲基结合蛋白(readers)3种蛋白共同保证着m6A的动态可逆修饰。最近的研究显示,m6A的差异表达与配子发生相关,并且对胚胎发育和性别决定也显示出重要作用。对m6A的研究明显改变了对胚胎种植、分化和发育的认识,为此,本文就m6A与配子发生、胚胎发育及性别决定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N6-甲基腺苷 配子发生 胚胎发育 性别决定
  • 简介:摘要N6-腺苷酸甲基化(m6A)是大多数真核生物的信使RNA(mRNA)中最常见的修饰之一,它动态可逆地参与RNA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从RNA加工、出核、翻译到RNA降解。这种修饰是由甲基化酶(writers)安装,可以被去甲基化酶(erasers)逆转,以及被识别蛋白(readers)读取,受到它们的共同调控。随着m6A修饰的检测和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单碱基分辨率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多种m6A相关蛋白陆续被鉴定出来,它们共同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已得到了更深入的解析。在此基础上,m6A在肿瘤增殖、迁移、侵袭等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相关机制的阐明对肿瘤的诊断与预后表现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N6-腺苷酸甲基化 肿瘤 检测技术 RNA生物学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通过调节LncRNA PVT1/MYC轴对乳腺癌(breast cancer,BC)细胞干性维持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氯胺酮(0、5、10或20 μg/ml)处理BC细胞系MCF-7,或以20 μg/ml氯胺酮处理MCF-7细胞不同时间(0、24、48或72 h)。此外,干预MCF-7细胞中的METTL3、PVT1和MYC的表达并且将MCF-7细胞分组。采用球体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球体形成的数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干细胞特性相关分子(OCT4和SOX2)的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法检测PVT1/MYC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水平。MeR-IP分析用于检测PVT1的m6A甲基化水平。结果氯胺酮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显著减少BC细胞球体形成数目,抑制OCT4和SOX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氯胺酮通过调节METTL3介导PVT1的m6A水平,与氯胺酮+pcDNA3.1组相比(207±11),氯胺酮+PVT1组(311±15)细胞的球体形成数目明显增加(t=12.06, P<0.001),OCT4和SOX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9.68, P<0.001; t=11.50, P<0.001)。MYC是PVT1的下游调节基因,与氯胺酮+PVT1+si-NC组相比,氯胺酮+PVT1+si-MYC组细胞的球体形成数目明显减少(t=0.54,P=0.005),OCT4和SOX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5.98,P=0.004;t=7.33,P=0.002)。结论氯胺酮通过抑制PVT1的m6A水平介导PVT1及其下游基因MYC的表达,进而抑制BC细胞干细胞样特征。

  • 标签: 乳腺癌 N6-甲基腺苷 LncRNA PVT1 MYC 氯胺酮 干性
  • 简介:近年来,我国相关监管部门、专业人士及社会舆论对豆芽中6-苄基嘌呤6-BA)残留是否会给消费者带来膳食健康风险出现了很大争议,但一直未见有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报告。为明确豆芽中6-BA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在充分收集市场豆芽残留监测数据和中国裁判文书中豆芽残留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点评估方法评估了我国不同人群的6-BA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近年我国各类人群的6-BA膳食暴露(情景Ⅰ)风险商(RQ)平均值为0.001,97.5百分位点值为0.001~0.003;在豆芽制发中普遍使用6-BA的情况下(情景Ⅱ),其风险商平均值为0.001~0.003,97.5百分位点值为0.003~0.006;在极端高残留假设下(情景Ⅲ)的风险商平均值为0.011~0.025,97.5百分位点值为0.025~0.055;在果蔬中普遍残留假设下(情景Ⅳ)的风险商平均值为0.007~0.020,97.5百分位点值为0.012~0.031。可见,豆芽中6-BA的膳食暴露风险非常低,远未达到健康关注水平。6-BA在豆芽生产中规范使用具有技术必要性和高安全性,建议重新允许使用,同时制定其使用规范和残留限量要求,建议其残留限量(MRL)值可设为0.2mg/kg。

  • 标签: 6-苄基腺嘌呤(6-BA) 豆芽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风险商
  • 简介:N6-(2-羟乙基)腺苷[N6-(2-hydroxyethyl).Adenosine,HEA],又名茧草菌素,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抗紫外辐射、抗血小板凝结和镇痛等效用,是集医药保健、化妆品等多项开发潜力于一身的生物资源,也是衡量虫草制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指标。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菌丝体中HEA进行检i贝0,以HEA的产量为指标,考察不同培养方法、培养基及其组分、前体物和氨基酸对粉被虫草(CordycepspruinosaPetch)cp菌株产HE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沙氏培养基上,静置培养120d,cp菌株HEA的产量明显优于摇床培养20d和发酵罐培养3d的产量,说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cp菌株中HEA的累积会逐步增加。在静置培养条件下,cp菌株在查氏培养基上HEA的产量明显优于沙氏培养基和PD培养基,HEA的产量是沙氏培养基的3.7倍,是PD培养基的4.48倍。以查氏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静置培养120d进行碳、氮源的筛选中,最有利于cp菌株产HEA的是蔗糖和硝酸钠;在无机盐的筛选中,K2nP04是促进cp菌株累积HEA最主要的无机盐,其HEA产量较对照(不添加无机盐的查氏培养基)提高了58.2倍;在查氏培养基上添加不同前体物和氨基酸,发现其结构类似物腺苷、次黄嘌呤嘌呤都有促进cp菌株累积HEA的能力,其中腺苷和次黄嘌呤的效果最好,能提高HEA产量60%以上;添加的14种氨基酸中有组氨酸、L-谷氨酸、甘氨酸、天门冬酰胺、丝氨酸、亮氨酸、L-丙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等9种氨基酸能促进cp菌株产HEA的能力,其中组氨酸是最有利于cp菌株累积HEA的氨基酸,其HEA产量较ck(查氏培养基)提高251.68%,HEA产量达到(45.56±2.8)mg/L,菌丝体中HEA含量达到(4633.10±65.65)肛∥g。

  • 标签: 粉被虫草 粉被马利白霉 N6-(2-羟乙基)腺苷 cp菌株 前体物 氨基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噬抑制剂3-甲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在尿酸(uric acid)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1)24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3-MA干预组、高尿酸血症肾病(hyperuricemic nephropathy,HN)模型组、HN+3-MA干预组,每组6只。根据大鼠体重,用蒸馏水将嘌呤(100 mg/kg)和氧嗪酸钾(1 500 mg/kg)混合制成混悬液,每天灌胃制备HN大鼠模型,对照组及3-MA干预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3-MA干预组及HN+3-MA干预组在造模同时每天予3-MA(15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及HN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21 d。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观察肾脏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活化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组织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定位情况。(2)用高尿酸(800 μmol/L)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别用不同浓度的3-MA或转染Beclin-1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 RNA,siRNA)干预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N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上调(P<0.01),凋亡相关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均P<0.05)。与HN模型组相比,HN+3-MA干预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下调(P<0.01)。此外,高尿酸可诱导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而使用不同浓度的3-MA或转染Beclin-1小干扰RNA可明显降低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自噬在尿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抑制自噬过度激活可能是防治HN进展的新策略。

  • 标签: 自噬 尿酸 细胞凋亡 高尿酸血症肾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 3-甲基腺嘌呤
  • 简介:研究了使用新的合成技术和引发剂Sn^2+进行DMAEM-MC阳离子聚合过程,Sn^2+由牺牲阳极产生。在只有Sn材作电极的间歇反应器中配制聚合物,获得了电解法制备聚合物转化率和平均分子质量的影响因素。一方面,这些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初始pH值、电流密度和电极构成对转化率和聚合物分子质量都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温度和单体浓度在电化聚合过程中的影响虽是次要的,然而这两种因素在传统化学方法中影响最大。理想

  • 标签: 季铵聚合物 牺牲阳极法 Sn^2+ DMAEM-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