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3 个结果
  • 简介:现选择其中一例异位妊娠诊断治疗报道如下,  IVF-ET后输卵管妊娠的治疗以手术切除输卵管,Edwards[1]首次报道了一例IVF-ET后异位妊娠

  • 标签: 妊娠诊治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女性在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 IVF-ET )妊娠后 TSH 水平变化和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2016 年 8 月到 201 8 年 8 月期间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甲状腺抗体阳性( antithyroid antibody , ATA+ )甲状腺功能正常 IVF 不孕女性 72 例,甲状腺抗体阴性( ATA- ) IVF 女性 387 例,回顾分析两组间甲状腺功能和妊娠结局。 结果 胚胎移植前 ATA+ 组和 ATA- 组 TT3 、 TT4 、 FT3 和 FT4 均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 TSH 、 TPO-Ab 和 TG-Ab 有明显差异( 2.53±1.22 mIU/L VS. 2.14±1.07mIU/L , P =0.012 ; 124.23±196.31IU/mL VS. 0.74±0.72IU/mL , P =0.000 ; 36.01±92.24IU/mL VS. 0.33±1.04IU/mL , P =0.002 )。 TAT+ 组妊娠后 TSH>2.5 mIU/L 比例与 TAT- 组比较明显升高。 ATA+ 组和 ATA- 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早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和身长均无明显差异( P > 0.05 )。 ATA+ 组和 ATA- 组中给予左甲状腺素钠( levothyroxine , L-T4 )治疗较未治疗有较高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P < 0.05 )。 结论 甲状腺抗体阳性女性患者妊娠后TSH升高到需要进行治疗的水平(>2.5 mIU/L )。甲状腺抗体阳性对 IVF 女性妊娠结局的影响不明显,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 标签: 甲状腺抗体,促甲状腺素,左甲状腺素,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影响 ivf-et 术后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 100 例不孕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结局理想患者和妊娠结局不良患者的不孕年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但是两组患者的不孕年限、受精方式、促排卵方案、 ET 数目、既往妊娠史、胚胎移植周期类别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影响 ivf-et 术后妊娠结局的可能因素包括不孕年限、不孕年龄、受精方式、促排卵方案、 ET 数目、既往妊娠史、胚胎移植周期类别等,其中年龄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最为显著。

  • 标签: ivf-et 术后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晚孕患者(≥28周)的妊娠分娩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于安徽省立医院分娩的IVF-ET术后妊娠患者198例,其中单胎妊娠121例,双胎妊娠77例.比较两组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结果IVF-ET双胎妊娠的早产率(72.7%)显著高于单胎妊娠(23.1%)(P<0.01),单、双胎妊娠重度子痫前期、前置胎盘、糖耐量(OGTT)异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ICP)重度、胎膜早破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198例中双胎77例(38.9%)、胎膜早破34例(17.2%),早产84例(42.4%)、产后出血17例(8.5%).结论IVF-ET晚孕患者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均较自然受孕者明显升高,应加强孕期保健、及早发现、治疗妊娠期并发症,以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围生期结局 产后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VF-ET患者特殊心理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该临床研究所选的IVF-ET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共计纳入10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入组的100例患者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实施心理评估,分析IVF-ET患者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仍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结果10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CS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早产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终止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IVF-ET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促使患者建立积极地应对方式,从而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

  • 标签: IVF-ET 特殊心理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VF-ET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治疗提高IVF-ET成功率。方法选取2013年2~8月在本院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分,并对研究组患者在IVF-ET治疗前后给予心理治疗。结果研究组心理治疗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比治疗前较低,前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比对照组的显著低(P<0.01),研究组的妊娠率(47.22%)比对照组的(30.56%)明显提高(P<0.05)。结论心理治疗对IVF-ET疗效有促进作用。

  • 标签: IVF-ET SCL-90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移植早期卵裂胚胎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行IVF-ET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依据胚胎移植中有无出现早期卵裂胚胎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移植早期卵裂胚胎患者划分为研究组,无早期卵裂胚胎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卵子受精率、幼稚胚胎率、种植率等三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多胎率,研究组(56%、34%)明显高于对照组(44%、18%),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选择胚胎时可将早期卵裂胚胎作为一指标,以便将胚胎种植率提高。

  • 标签: 种植 胚胎 早期卵裂 移植 妊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少HCG诱导排卵剂量,观察其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两组均采用GnRH-a长方案进行治疗,其中试验组中的hCG的干预数量为正常水平,而对照组hCG的干预数量不足。结果三组患者的hCG日P、hCG日>14mm卵泡数、hCG日E2、hCG日LH、取卵前24h血HCG值、取卵日E2、取卵日P、获卵数、MII卵数、受精卵数、卵裂数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的hCG日LH、取卵前24h血HCG值大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其余几个均为试验组小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卵巢过度刺激(OHSS)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最低剂量为4000IU的hCG就可以诱导卵子成熟,同时能够降低卵巢过度刺激(OHSS)的发生率,。

  • 标签: HCG 排卵 IVF-ET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IVF-ET术后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个性化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本院手术室IVF-ET术后实施剖宫产的19例临床资料,术中个性化护理的观察,对其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术中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体位性低血压、恶心、呕吐、产时大出血、胃疼等不舒适表现的发生率极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00%,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母婴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IVF-ET术后剖宫产,注重个性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轻术中不适,提高服务满意度,效果满意,值得学习和推广。

  • 标签: IVF-ET术后 剖宫产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不孕患者中宫腔粘连者占很大的比重,在进行辅助生殖技术前,必须先进行宫腔粘连手术,本文探讨了IVF-ET助孕前宫腔粘连手术的护理措施。

  • 标签: 宫腔 粘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的不孕不育患者bFSH/bLH(基础促卵泡激素/基础促黄体生成素)的比值对IVF-ET(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收集回顾分析2010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不育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回访在外院行ICSI或者IVF助孕治疗后,根据不育不孕患者的年龄和bFSH/bLH的比值,分为四组A、B、C、D。A组年龄在35岁以下,A1亚组bFSH/bLH<2,n为691,A2亚组bFSH/bLH≧2,n为301。B组年龄在35至38岁之间,B1亚组bFSH/bLH<2,n为90,B2亚组bFSH/bLH≧2,n为53。C组年龄在38至40岁之间,C1亚组bFSH/bLH<2,n为43,C2亚组bFSH/bLH≧2,n为31。D组年龄在40岁以上,D1亚组bFSH/bLH<2,n为54,D2亚组bFSH/bLH≧2,n为38。对各个亚组的临床结局进行比较。结果A、B组中,bFSH/bLH≧2组和bFSH/bLH<2组相比,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bFSH/bLH≧2组的获卵数和优质胚胎数明显要比bFSH/bLH<2组低,并且Gn(促性腺激素)用量明显增加(P<0.05)。在C、D两组中,bFSH/bLH≧2组与bFSH/bLH<2组相比,临床妊娠率明显较低(P<0.05),但是两者间的AFC(窦卵泡数)、Gn用量和流产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不育不孕的女性患者,年龄小于38岁的,bFSH/bLH的比值能够预测卵巢储备能力、指导Gn的用量。年龄超过38岁的,bFSH/bLH比值能够对IVF临床结局进行有效预测。

  • 标签: 基础FSH/LH比值 IVE-ET 妊娠结局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IVF-ET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行IVF-ET助孕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音乐治疗组,B组为空白组;A、B两组实验开始前行精神压力分析检测。实验后,两组患者进行后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优质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率变异性无差异(P>0.05),干预后A组患者在SDNN(ms)、TP均明显高于B组(P

  • 标签: IVF-ET 心率变异性 临床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次及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不孕患者的希望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入IVF-ET治疗周期的不孕症患者。所有患者分为初次治疗组及重复治疗组(≥2个周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包括人口学信息、Herth希望指数(Herth hope index,HHI)量表、Locke-Wallace婚姻调适测定量表(marital-adjustment test,MAT)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希望水平的独立因素。结果共251例IVF-ET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初次组142(56.6%)例,重复组109(43.4%)例。重复组的HHI评分为(32.0±3.3)分,显著低于初次组的(36.0±3.1)分(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重复IVF-ET与HHI呈独立负相关,标化系数β为-0.406(P<0.001)。而居住地在城市(P=0.013)、更高月收入(P=0.026)、较高的MAT(P=0.006)及SSRS(P=0.002)则与希望水平呈独立正相关。结论重复IVF-ET治疗患者的希望水平显著降低,居住地、月收入、婚姻调适度及社会支持度可显著影响其希望水平。

  • 标签: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不育,女性 重复周期 希望水平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尤昭玲教授系国家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中国中西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第四批名老中医、中医和中西结合妇科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三十余年,陆续接触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的体验下,深感患者的痛苦与体会,进行分析、思考IVF-ET失败的可能原因,探索中医辅助治疗的切入思路与方法,并于临床实践中,逐步完善中医辅治的理念和相对稳定的治疗方案,终在临床上屡用屡效,开创中医辅治IVF-ET的新领域新方式新途径,是利用中医中药辅治IVF-ET术,中医学界的第一领导先驱,疗效非常明显提高IVF-ET成功率,并将IVF-ET中西医结合推向全世界,目前教授门诊临床实际接诊IVF-ET中医辅助治疗病患,纳入纪录者约250位。笔者有幸随师临证学习,深受启悟,受益终身,在此将粗略总结介绍其基本思路特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IVF-ET者先兆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IVF-ET者先兆流产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自制的满意调查表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满意舒适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舒适度、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紧张情绪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使IVF-ET者先兆流产的孕妇在心理、生理上处于最佳状态,能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舒适护理 IVF-ET 先兆流产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讨论IVF-ET周期妇女焦虑情绪对治疗结局影响的临床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IVF-ET周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对100例患者的“周期降调当日”、“取卵前1h”、“移植后12d等待hCG结果前”这3个阶段进行特质焦虑问卷调查,搜集相关数据和信息,研究IVF-ET周期妇女焦虑情绪对治疗结局影响的临床效果。 结果:经过临床统计,100例患者在3个阶段表现具有显著差异。周期降调当日,特质焦虑较低的患者为65例(SA-I为33.09±6.93),较高患者为35例(SA-I为39.92±7.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卵前一小时,特质焦虑较低的患者为24例(SA-I为33.70±8.12),较高患者为26例(SA-I为41.47±11.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14d等待hCG结果前,特质焦虑较低的患者为38例(SA-I为38.36±10.60),较高患者为28例(SA-I为45.51±14.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特质焦虑可以作为影响IVF疗效的心理学变量,但在实际的治疗工作中,仍然要以实际情况为准,并且将患者的个体差异因素考虑进去。

  • 标签: IVF-ET周期妇女 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 治疗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试管婴儿技术患者的心理情况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