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飞秒激光与角膜板层辅助LASIK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对比。方法选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早期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患者,患眼146只,将146只眼分为A组(48例,73只眼)和B组(52例,73只眼),A组患者采用飞秒激光LASIK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角膜板层辅助LASIK手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的角膜滞后量(CH)及角膜阻力(CRF)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3小时的中央角膜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之间的角膜厚度进行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与角膜板层辅助LASIK术两组手术方式对早期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而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保留角膜基质床的比例越小,术后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就越大。

  • 标签: 飞秒激光LASIK 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 角膜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在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角膜植片透明率、术后复发率以及角膜植片排斥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100%,对患者随访观察2年,所有植片均透明,视力矫正从0.1升高至0.2-0.6,无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0.00%。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感染,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深板层角膜移植 应用价值 复发率
  • 简介:目的:评价VisuMax飞秒激光与MoriaOneUse-PlusSBK角膜板层制作超薄角膜瓣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统计同期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778例1556眼(VisuMax飞秒激光组即A组384例768眼,SBK角膜板层组即B组394例788眼),对比术中舒适度评分、角膜瓣相关并发症、角膜瓣切口出血、球结膜下出血的发生率,评价两种方法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结果:术中舒适度方面,感觉极不舒适,难以忍受者A组5例(1.3%),B组28例(7.1%);术中角膜瓣切口出血A组4眼(0.5%),B组74眼(9.4%);球结膜下出血A组18眼(2.3%),B组82眼(10.4%);角膜瓣边缘不齐A组0眼(0),B组94(11.9%);A组有4眼(0.5%)出现角膜瓣上皮部分剥脱,但未影响成功掀瓣及手术,A组有53眼(6.9%)发生角膜层间气泡(OBL)。两组无其它相关并发症。结论:两种方法安全可靠,均无严重影响术后视觉质量的角膜瓣相关并发症。

  • 标签: 激光 外科皮瓣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飞秒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改良式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中晚期圆锥角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中晚期圆锥角膜39例(42只眼)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A组20例(22只眼)行改良式前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MDALK),B组19例(20只眼)行常规前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ALK)。术后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球镜度、散光度、平均前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后弹力层皱褶以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8个月,A组裸眼视力优于B组(t=-2.57,P=0.014);两组最佳矫正视力相近(t=-1.80,P=0.080);A组近视度低于B组(t=2.56,P=0.015)。两组散光、平均前角膜曲率及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术中或术后并发症,MDALK组后弹力层皱褶发生率低于DALK组(χ2=4.89,P=0.027)。结论中晚期圆锥角膜患者MDALK术后较DALK术后能获得更好的裸眼视力、有效降低后弹力层皱褶发生率,更安全可靠。

  • 标签: 圆锥角膜 角膜移植术,穿透性 生物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40例(40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病程2周以内者32例,3周~1个月者3例,2个月~2年者5例。有明确的植物性眼外伤史33例,角膜异物剔除术后3例,由手足真菌感染所致者2例,无法说明原因者2例。穿孔直径<2 mm者37例,2~4 mm者3例。所有患者分成两组,结膜瓣遮盖组及角膜板层移植组。每组20例,供体角膜系甘油保存者。记录两组视力及角膜植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0.5~2年,结膜瓣组视力光感14例,手动4例,数指2例。角膜移植组外植片透明,内植片轻度浑浊,视力光感2例,手动3例,数指12例,0.1~0.2者2例,>0.2者1例。1例植片浑浊真菌复发,1例发生排斥。结论双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视力恢复较好。

  • 标签: 溃疡,角膜,真菌性 穿孔,角膜 移植,角膜,双板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性角膜炎64例(64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其中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ALK)31例(31只眼)作为观察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33例(33只眼)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手术后视力、角膜植片透明度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视力(logMPR)及角膜植片透明度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年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t=2.568,3.124;P=0.013,0.003);角膜透明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排斥率(6.5%,2/31)低于对照组(12.1%,4/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DALK术后中远期视力及角膜透明度均优于PKP术后。

  • 标签: 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术,穿透性 角膜炎,感染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层间垫片术治疗角膜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角膜穿孔患者14例14眼,所有患者均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术中取自体角膜基质片填垫于角膜穿孔处。分别于术后第1、7、14天,第1、3、6、9、12个月记录患者视力、眼压、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感染是否复发、角膜植片及前房情况;术后第1、6、12个月行眼前节OCT检查,查看角膜植床植片层间结构及前房与虹膜结构。根据术后1年的随访情况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2~4 d,平均(3.01±0.59)d。术后第1天,所有患者前房形成良好,无双前房出现。角膜植片与植床贴服良好,植片轻度水肿。术后2周,无角膜感染溃疡复发,14例患者角膜溃疡愈合,前房形成良好。术后3个月,角膜移植片透明,眼前节OCT示角膜植床植片层间贴附良好,前房情况稳定。术后1年,9眼最佳矫正视力≥0.3,所有患者视力显著提高,术后未见难治性青光眼出现。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层间填垫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角膜穿孔。

  • 标签: 角膜穿孔 板层角膜移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秒激光板层切削联合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周边角膜病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青岛眼科医院因周边角膜病变行飞秒激光板层切削联合带角膜缘的全板层角膜移植术的6例(6只眼)患者作为飞秒组,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46.7±17.9)岁;另收集同时期行传统全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周边角膜病变患者8例(8只眼)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的视力和屈光参数;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和角膜植片透明情况;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观察角膜植片和植床的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5.2±8.4)个月。对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度数和散光度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两组间最佳矫正视力和角膜植片上皮愈合时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飞秒组6例患者包括2例蚕食性角膜溃疡,3例Terrien边缘变性,1例Pellucid边缘变性;对照组8例患者包括4只眼蚕食性角膜溃疡,4只眼Terrien边缘变性。飞秒组术后6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的对数)为0.35±0.09,显著高于术前的1.17±0.15(t=9.01,P<0.001)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0.78±0.29(t=-3.96,P=0.003);等效球镜度数较术前降低(4.8±2.7)D(t=-3.71,P=0.014);散光度数较术前降低(10.1±4.1)D(t=6.04,P=0.002)。飞秒组和对照组角膜植片上皮愈合时间分别为(8.5±3.3)和(12.8±6.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P=0.149)。飞秒组术后6个月时角膜植片中央厚度为(525±47)μm,角膜植床中央厚度为(189±119)μm;术后角膜内皮损失率为7.5%±2.1%。对照组1例发生术中穿孔,2例术后出现角膜层间积血,1例出现角膜层间上皮植入性囊肿和角膜植片溃疡,飞秒组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飞秒激光辅助板层切削联合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周边角膜病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飞秒激光在角膜中央光学区制作平滑的光学切面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视力预后,并减少了机械剥除时导致角膜穿孔的风险,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角膜疾病 角膜移植 激光,飞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行飞秒激光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圆锥角膜患者5例(5只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2周、3个月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行电脑验光、显然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内皮计数检查、A超测厚(CCT)等。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角膜最薄点的厚度较术前明显增厚,中央区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变化不大。结论飞秒激光可以有效帮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实施

  • 标签: 飞秒 深板层 角膜移植术 圆锥角膜
  • 简介:通讯作者郑姣,本科,主治医师摘要目的探讨板层角膜移植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72例行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生活护理,并发症的处理及出院指导。结果72例患者临床刺激症状改善,视力有明显提高。结论角膜移植术是一种有效的复明手段,加强对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要想分析患角膜坏死猫利用板层移植术的治疗效果,就要分析板层移植术对于角膜坏死猫的治疗情况。根据坏死深度的不同共包括15例猫的19眼,所有角膜坏死猫在进行板层移植术后,坏死深度和成功率是不同的。结果:加菲猫发生角膜坏死的机率较大,15例(19眼)病例中加菲猫7例(单眼5例,双眼2例),术后2周,1例1眼深层坏死(前1/3基质层)手术失败,占33.33%;1例1眼后弹力层膨出病例失败,占50%,中1/3基质层1例1眼失败,占50%,角膜穿孔1例1眼,占失败的20%,角膜穿孔1例1眼,占100%,其与15眼全部康复。说明利用自体角膜板层移植术来对患角膜坏死猫进行干预具有显著的价值。

  • 标签: 板层移植术 角膜坏死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58岁男性患者因右眼复发性翼状胬肉,行翼状切除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出现眼红、分泌物增多、视物不见就诊眼科。经角膜病灶刮片、微生物培养,诊断为右眼翼状胬肉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细菌性角膜炎,给予局部抗感染、板层角膜植片去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角膜感染控制,视力恢复。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移植 外科伤口感染 角膜炎 眼感染,细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评估圆锥角膜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和板层角膜移植术(LKP)后的客观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因圆锥角膜角膜移植的患者40例进行研究,其中PKP组23例(24眼),LKP组17例(19眼),术前2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和临床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并应用OQAS检查术后的客观视觉质量,检查指标包括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MTF)截止频率、客观对比度视力和泪膜质量OSI变化。分类变量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连续变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随访23~25个月,PKP组和LKP组患者角膜植片均保持透明状态,2组间最佳矫正视力、球镜度和柱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PKP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明显低于LKP组(t=3.91,P<0.001)。PKP组的斯特列尔比、20%对比度视力、9%对比度视力以及OSI与LKP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KP组的MTF截止频率和100%对比度视力较LKP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1;t=2.66,P=0.01)。泪膜质量OSI在LKP组明显高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01)。结论:双通道OQAS测量结果表明圆锥角膜患者行PKP术后的客观视觉质量优于行LKP术后,PKP术后的MTF截止频率和对比度视力高于LKP术后。

  • 标签: 圆锥角膜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板层角膜移植术 客观视觉质量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角膜板层切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术后的病人佩戴角膜绷带镜对舒适度、疼痛度及病灶预后的改善情况。方法 :收集 26例行角膜板层切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常规护理联合角膜绷带镜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适程度。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术后各种不适症状均比对照组减轻或减少,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板层切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可以显著减轻术后患者眼部诸多不适症状和疼痛。

  • 标签: [ ] 绷带镜 无菌性角膜溃疡 羊膜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飞秒激光与角膜板层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治疗高度近视眼方面的整体优势。方法:划分100例高度近视眼患者至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前者采取角膜板层制瓣(M-LASIK);后者采取飞秒激光制瓣(F-LASIK),并对比术后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后角膜地形图参数方面对比呈P>0.05,但观察组术后干眼症状发生率更低,呈P<0.05。结论:M-LASIK、F-LASIK均适用于高度近视治疗,但后者有效规避了干眼症状发生。

  • 标签: 角膜板层刀制瓣(M-LASIK) 飞秒激光制瓣(F-LASIK) 高度近视眼 术后角膜地形图参数 干眼症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飞秒激光与角膜板层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治疗高度近视眼方面的整体优势。方法:划分100例高度近视眼患者至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前者采取角膜板层制瓣(M-LASIK);后者采取飞秒激光制瓣(F-LASIK),并对比术后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后角膜地形图参数方面对比呈P>0.05,但观察组术后干眼症状发生率更低,呈P<0.05。结论:M-LASIK、F-LASIK均适用于高度近视治疗,但后者有效规避了干眼症状发生。

  • 标签: 角膜板层刀制瓣(M-LASIK) 飞秒激光制瓣(F-LASIK) 高度近视眼 术后角膜地形图参数 干眼症状发生率
  • 作者: 戴鹏飞 亓晓琳 刘明娜 李翔 李颖 高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2
  • 出处:《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济南 250021;西安市第四医院 71000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济南 250021,西安市第四医院 710004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飞秒激光辅助大泡技术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基质层营养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于山东省眼科医院接受飞秒激光辅助大泡技术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的角膜基质层营养不良患者16例(19眼),术后随访1年以上且随访资料完整。其中包括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6眼,斑块状角膜营养不良8眼,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5眼。随访12~32(17.1±1.3)个月,观察患者术前及随访时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散光度、等效球镜度(SE)、平均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植片排斥反应、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前BCVA为光感~0.25,其中小于0.10者10眼,0.10~0.25者9眼;末次随诊时为0.12~0.80,其中0.10~0.25者5眼,0.30~0.40者5眼,≥0.50者9眼。视力(标准对数视力表)提高2.00~8.00(5.3±1.8)行。术前角膜散光0.50~2.60(1.62±0.57)D,末次随诊时1.30~4.20(2.56±0.87)D;术前SE -4.00~+1.25(-1.29±1.86)D,末次随诊时-7.50~+8.00(-0.48±3.84)D;术前角膜曲率42.78~45.38(44.24±0.95)D,末次随诊时39.20~45.06(43.12±2.22)D;术后12个月时的角膜内皮细胞较术后1个月时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8%。末次随诊时测量植床厚度为20~39(29.4±6.1)μm。术后并发症为1眼术中植床微小穿孔,1眼术后首日可见植片、植床层间少量积血,处理后病情稳定。所有患者末次随诊时均可见角膜植片与植床紧密贴合且透明,未见松线、层间积液及植片免疫排斥反应,未见营养不良病变复发。结论:飞秒激光辅助大泡技术深板层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基质层营养不良的安全方法,术后散光较少,视力较好。

  • 标签: 飞秒激光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 大泡技术 角膜基质层营养不良
  • 简介:板层角膜移植术常用于治疗角膜病变,可分为前板层角膜移植术、中间板层移植术和后板层角膜移植术.其中后板层角膜移植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手术方式.板层角膜移植的供体也有多种类型,各有其特点,人工角膜和异种角膜的应用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板层角膜移植术 手术方式 植片材料 角膜病变 人工角膜 异种角膜
  • 简介:目的:研究板层角膜切除术联合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及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选取2009-12/2011-11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32例32眼,角膜病变未累及内皮层,行角膜板层切除联合那他霉素滴眼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视力、角膜情况、病程、并发症及致病菌种类,对切除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前视力≤0.05者20眼,~0.3者11眼,〉0.3者1眼。板层切除术后联合那他霉素治疗痊愈28例(87.5%),治愈时间7~32(平均13.2±8.5)d,痊愈时视力≤0.05者5眼,~0.3者8眼,〉0.3者15眼。病情控制不良改行角膜移植术者4例。31例真菌培养阳性(96.9%),其中镰刀菌18例,曲霉菌属8例,链格孢霉3例,未知菌属2例。病理学检查显示溃疡灶中有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过碘酸-希夫(PAS)染色显示角膜组织中菌丝多数位于角膜浅层,并呈与板层胶原纤维平行方向生长,但也有少数呈斜形或垂直生长方式,侵及切除组织全层。不同菌属之间菌丝在角膜中生长方式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病变未累及全层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及时行板层角膜切除术可大大提高那他霉素药物治疗有效性,缩短病程,恢复视力。

  • 标签: 角膜板层切除 角膜溃疡 真菌性 那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