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因此,应用HPV疫苗进行宫颈癌的防治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上市的HPV预防性疫苗有2价、4价和9价疫苗,但全球多个国家的疫苗推广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近日,2价疫苗Cervarix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上市许可,且中国自主研发的HPV预防性疫苗已处于III期临床阶段,本研究总结了目前HPV疫苗的研究进展以及对HPV疫苗的评价,以期为HPV疫苗上市后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宫颈癌 HPV HPV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来两院2012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就诊的宫颈HPV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入院之后按照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各52例,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分别给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与微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HPV载量水平、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免疫指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15%,与对照组比较(80.77%)显著较高,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HPV病毒载量及IgA、CD4+/CD8+、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均显著较优,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HPV感染临床治疗中应用重组人干扰素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HPV感染 重组人干扰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抗人乳头瘤病毒(HPV)蛋白敷料治疗HPV感染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Ⅰ期(CIN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HPV感染合并CINⅠ期患者58例临床资料,采用双盲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接受干扰素栓治疗,观察组29例患者则接受抗HPV蛋白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HPV蛋白敷料治疗HPV感染合并CINⅠ期患者具有较好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抗HPV蛋白敷料 HPV感染 CINⅠ期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为无明确意义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联合高危HPV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就诊,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无明确意义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289例,进行高危HPV检测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分为ASCUS+高危HPV阳性组和ASCUS+高危HPV阴性组进行比较。结果289例患者组织学确诊为宫颈病变152例,其中低级别104例,高级别45例,宫颈癌3例。高危HPV阳性187例。ASCUS+HPV阳性组宫颈病变134例,ASCUS+HPV阴性组宫颈病变18例。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患者联合高危HPV检测筛查宫颈癌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临床进一步处理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ASCUS 高危HPV 液基细胞学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绵阳地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与亚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5至2017年至绵阳中心医院就诊的患者及体健女性22649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23型常见宫颈HPV亚型。结果检测22649例样本,HPV阳性率为28.52%,最常见的低危型HPVHPV81、43和42,而最为常见的高危型HPV则是HPV52、16与58。HPV多重感染亦很常见,发生率为9.31%,占HPV感染者的32.65%。结论HPV检测对于防治女性宫颈上皮病变及宫颈癌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工作中,推荐使用HPV筛查对患者进行分流。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 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就诊女性HP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PCR-反向点杂交法)》,对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1584例患者进行宫颈脱落细胞HPV28种分型检测。结果被检人数1584例,其中阳性367例,阳性率23.17%(367/1584);单一感染281例,占总感染例数的76.57%,多重感染86例,占感染例数的23.43%;单一感染高危型共198例,占70.46%(198/281)主要以HPV-16、52和58为主,中危型16例,占5.69%(16/281),低危型67例,占18.26%(67/281);HPV-73和-83(MM7)型未检出。结论HPV28种分型是目前国内市场较全面的HPV分型模式,本文旨在统计分析用该分型模式检测的我院就诊女性HPV感染情况及各亚型的分布情况,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 标签: HPV亚型分布 人乳头瘤病毒 28种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的临床诊治探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女性生殖道HPV感染患者72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辛复宁治疗,B组给予爱宝疗浓缩液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和诊断结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A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于B组(P<0.05)。A组的检出率较低于B组(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患者承受痛苦大,对患者的危害极大,我国医学上应引起足够重视,尽快找到临床诊治该病的最佳办法。

  • 标签: 女性生殖道 HPV 临床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癌筛查中HPV检测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期间在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229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查,将其中高度怀疑存在宫颈癌病变的体检者进一步进行病理活组织检查,分析HPV对早期宫颈癌筛查的应用价值。结果2290例体检者中HPV高危阳性72例,占3.14%;HPV低危阳性15例,占0.65%;其中16、18高危阳性13例,占3.01%。HPV总阳性率为3.79%;有34例患者为低级别以上病变,占总体检者的0.43%。HPV低危感染中尖锐湿疣检出病例数为13例,占86.66%;HPV低危感染中尖锐湿疣未检出病例数为17例,占13.33%。结论HPV低危感染与尖锐湿疣有关,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率更高。同时HPV感染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HPV检测 宫颈癌筛查 应用
  • 简介:目的了解华北油田矿区已婚适龄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方法对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华北油田矿区所有医院就诊的11292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行本地区感染率较高的高危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不同年龄段感染情况。结果本研究中HPV阳性2000例(17.71%)。<25岁组与>55岁组总HPV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但是复合感染率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不同年龄段组5种高危HPV亚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岁组各组中HPV16型与52型感染阳性率高于其他型别(P<0.05)。结论本地区高危型HPV感染主要以16型和52型为主,<25岁组与>55岁组的总HPV感染率较高,重视高危型HPV感染的筛查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及早诊治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型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宫颈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在机会性筛查人群中的感染情况,为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泰州市妇幼保健所参加体检的1074例女性开展调查,进行HPV检测,对HPV16、18阳性进行阴道镜检查,对HPV其它型别阳性者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也进行阴道镜检查。结果1074名检查者中共检出HPV阳性者144例,阳性率13.4%;HPV16、18感染阳性率为1.86%(20/1074),其中有3人确诊宫颈癌。不同年龄段人群HPV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年龄组女性HPV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HPV) 筛查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因疑似宫颈病变来我院就诊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诊断治疗结果回顾性分析后分为正常宫颈组和宫颈病变组,其中宫颈病变组又分为上皮内瘤变组和宫颈癌组。对比各组HPV感染率及各组患者文化程度、首次性生活年龄、流产次数与HPV感染的关系。结果正常宫颈组HPV总感染率与上皮内瘤变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9,P<0.05),正常宫颈组HPV总感染率与宫颈癌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3,P<0.05),上皮内瘤变组HPV总感染率与宫颈癌组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文化程度与首次性生活年龄与HPV感染有关且两者属于危险因素(P<0.05,OR>1),流产次数与HPV感染无关(P>0.05)。结论HPV分型检测能够有效明确基因类型,将其联合液基细胞学与组织学那个有效对宫颈病变细胞进行筛查,从而为有效预防宫颈癌提供理论与科学依据。

  • 标签: HPV感染 宫颈病变 危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宫颈病变的筛查中HPV(高危型人乳头瘤病)+TCT(薄层液基细胞学)的价值。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做宫颈病变筛查的女性(2600例)当分析的对象,此次研究受检者均做HPV、TCT以及阴道镜病理活检,总结病理结果、病理结果与筛查结果对比以及筛查的准确度、特异度以及敏感度。结果在此次研究筛查女性中,2519例正常,81例是宫颈病变,分别是8例是宫颈疣样病变,2例是宫颈癌,3例是CINⅢ,18例是CINⅡ,28例是CINⅠ,22例是慢性宫颈炎。HPV、TCT、联合筛查的真阳性是51例、46例、77例;假阴性是30例、35例、4例;真阴性是2422例、2476例、2486例;假阳性是97例、43例、33例。联合筛查的准确度大于单独HPV、TCT,差异显著。联合筛查的特异度大于HPV,差异显著。联合筛查的敏感度大于单独HPV、TCT,差异显著。结论在宫颈病变的筛查中,HPV联合TCT的价值很高,准确度、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均不程度高于单独筛查。

  • 标签: 宫颈病变 筛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 薄层液基细胞学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EBV、HPV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8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85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EBV及HPV阳性表达率,并分析HPV、EBV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HPV、EBV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未闭经组的HPV、EBV阳性率均高于未闭经组(P<0.05);在组织分化中,Ⅲ级的HPV阳性率最高、Ⅰ级的EBV阳性率最高。在手术者中,临床分期Ⅱ期的HPV阳性率、Ⅰ期的EBV阳性率最高;无淋巴转移组的HPV阳性率、有淋巴转移组的EBV阳性率最高。结论宫颈癌患者的HPV、EBV阳性表达较高,HPV、EBV与宫颈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密切相关。

  • 标签: EBV HPV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高危因素,为该地区宫颈癌防治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通过HPV基因分型技术,检测出该地区HPV阳性感染及分型情况。结果2569例患者中共检测HPV阳性474例,其中,HPV亚型20种,多数是高危险型,其中高危险型HPV278例,占HPV感染亚型总数的58.65%。其中以感染亚型HPV16最多,占29.69%,HPV52占13.1%。本地区女性感染HPV主要集中在20-29岁间,占阳性感染率23.84%。结论本地区HPV感染情况存在地域特点,通过早期筛查可有效控制HPV感染,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 标签: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干扰素对女性宫颈HPV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近一年来感染HPV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使用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治疗,共计50例;对照组不采用药物治疗,共30例。分别对1个月治疗周期与3个月治疗周期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个月治疗有效率和3个月其治疗组的病情消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尤靖安)治疗剂量能有效治疗宫颈HPV感染。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 HPV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女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7至2017-8共80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根据患者的情况,划分为癌前病变组24例,宫颈癌组26例,30例为宫颈无细胞学变化划分为参照组。对所有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采集。结果宫颈癌组的HPV检出率88.46%,参照组的HPV检出率13.33%,癌前病变组的检出率为62.5%,三组进行对比,有一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HPV16感染患者最多28例,其次为HPV58、HPV53、HPV52。各个亚型阳性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筛查高危型HPV感染利于控制宫颈癌疾病的发展,而且对亚临床女性实施HPV病毒载量跟踪监测,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 宫颈病变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HPV与宫颈癌息息相关。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根据这一机制,人们确定了开发HPV预防性疫苗预防宫颈癌的思路。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上市2种HPV预防性疫苗。分析我国HPV预防性疫苗防治宫颈癌应用前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HPV预防性疫苗 宫颈癌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