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徐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宜兴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 宜兴214261
  • 简介:目的:分析肋骨骨折应用DR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病例样本的收集时间为2020.6-2022.8,82例均为就诊于本院的肋骨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检查方式来分组,接受传统X线诊断的41例设置为对照组,接受DR诊断的41例设置为研究组,两组就确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确诊率更高,误诊或漏诊率更低,P均<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DR图像分辨率高、可以具体分析肋骨骨折情况,保证诊断准确率,具有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价值。

  • 标签: 肋骨骨折;DR平片;X线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 X 线摄影(DR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2022年8月-2023年11月,选择5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为对象,患者进行DR诊断、临床综合诊断(金标准),统计诊断结果、效能及图像质量优良率。结果:临床综合诊断确诊32例肋骨骨折,诊出率64.00%;DR准确诊出31例,诊出率62.00%,敏感度96.88%、特异度100.00%、准确性98.00%;患者的DR图像质量优良率98.00%。结论: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DR,诊断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高,图像质量优良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肋骨骨折 数字 X 线摄影 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应用 DR 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择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 48 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所选患者均进行 DR 诊断,对所选患者的诊断准确性进行分析。 结果: 48 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中, 44 例得到确诊,确诊率为 91.67% ,与综合检查确诊率相比, DR 检查确诊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DR 可以作为肋骨骨折诊断的一种方式,诊断准确率比较高,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肋骨骨折 DR平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食管裂孔疝的DR胸部影像特征。方法对30例经上消化道钡餐证实的食管裂孔疝的DR胸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DR胸部图像无异常阳性征象,20例有明显阳性征象,主要征象有左膈上心影后有类圆形软组织块影、心影后透亮区或含气液囊腔,该囊壁外缘光整、内缘可光滑或不平,进餐或打嗝后其形态与大小常有变化。结论胸部DR本病的诊断阳性率较高(本组阳性率66%),提高诊断的关键在于加深认识、综合考虑,必要时可行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加以明确。

  • 标签: 食管裂孔疝 DR胸部平片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DR片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40例患者依次行传统X线检查与DR检查,再对患者行综合检查,将患者X线检查结果和DR检查结果分别同综合检查结果相对比,分析两次比较结果。结果DR检查结果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检查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DR检查 X线检查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T与DR片在不同疾病病例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势。方法:回顾性选择于我院行CT与DR检查的120例不同疾病(骨折40例,肿瘤疾病30例,肺部感染20例,腹部梗阻性疾病20例,胸腹部创伤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别开展了CT、DR检查。根据患者最终病理诊断结果,分别统计CT、DR在患者疾病诊断中的准确率,并由影像科医生评价成像质量,统计辐射剂量。结果:在诊断效能上,CT诊断骨折、肿瘤疾病、肺部感染、胸腹部创伤的准确率依次为92.50%、83.33%、100%、80%,均高于DR的80%、56.67%、80%、50%(P<0.05);而CT与DR诊断腹部梗阻性疾病的准确率比较,P>0.05。CT检查下成像质量优良率为86.67%,高于DR组的64.17%(P<0.05);DR检查下辐射剂量少于CT(P<0.05)。结论:CT因在成像质量、三维重建和隐匿性病变检测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而其对疾病的整体诊断效能高于DR;而DR片在成本效益、辐射剂量和操作简便性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临床上应根据疾病诊断需求、医疗资源状况及经济状况等,选择适当的影像技术。

  • 标签: CT DR平片 诊断效能 成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 CT及 DR诊断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 56例为对象,为患者分别进行螺旋 CT扫描和 DR摄影,比较螺旋 CT及 DR诊断髋臼骨折类型及伴发征象的符合率以及诊断髋臼骨折的灵敏度。结果:螺旋 CT诊断简单和复杂骨折类型、腔内骨碎片及关节囊肿的符合率高于 DR,诊断髋臼骨折的灵敏度高于 DR, P< 0.05。结论:髋臼骨折的患者采用螺旋 CT的诊断价值高于 DR,而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实际应用中可考虑联合应用。

  • 标签: 髋臼骨折 螺旋 CT DR平片 符合率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椎DR开口-正位对颈椎病的“阳性”X线征与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读、统计316例患者选择摄影颈椎开口-正位及常规标准-侧位照片的“阳性”X线征像表现。结果开口位组X线阳性率(80.1%)。结论颈椎开口-正位可充分显露环枢关节的变化,同时兼顾下段颈椎的显示,从而提高颈椎病的检出及诊断。

  • 标签: 颈椎病 颈椎开口-正位照片 旋转移位 棘突偏歪
  • 简介:【摘要】目的:以脊柱骨折为例,探究放射 DR与 CT在临床诊断中所具有的应用效果。方法:对 100例入组患者分别实施放射 DR诊断与 CT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掌握两种诊断方法所具有影像学特征,比较两种诊断方法脊柱骨折正确诊断率与不同特征检出率。结果:放射 DR与 CT脊柱骨折正确诊断率分别为,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放射 DR与 CT前柱正确诊断率差异不显著( P> 0.05), CT中柱与后柱正确诊断率高于放射 DR,差异显著( P< 0.05);骨折移位、脊柱曲度改变、椎管狭窄、椎管容积改变的检出率 CT明显优于放射 DR( P均< 0.05)。结论:在脊柱骨折诊断中放射 DR与 CT均具有应用价值,但 CT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放射 DR,能够有效显示出脊柱骨折患者损伤情况,为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靠诊断信息。

  • 标签: 放射 DR平片 CT 脊柱骨折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DR与X线两种方法诊断鉴别隐匿性骨折的不同效果。方法调查100例隐匿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DR摄影技术诊断,对照组使用X线技术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85.34%,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61.25%,DR技术的检出率高于X线技术,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技术诊断鉴别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优于X线技术,能够提高诊断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DR X线片 隐匿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DR与X线两种方法诊断鉴别隐匿性骨折的不同效果。方法调查100例隐匿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DR摄影技术诊断,对照组使用X线技术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85.34%,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61.25%,DR技术的检出率高于X线技术,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技术诊断鉴别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优于X线技术,能够提高诊断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DR X线片 隐匿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双肺微小结节应用胸部DR和CT扫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多层螺旋CT与放射DR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经手术确诊为隐匿性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与放射DR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隐匿性骨折检出率及诊断时间和诊断费用。结果:多层螺旋CT的隐匿性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放射DR(P<0.05)。多层螺旋CT的诊断时间显著长于放射DR(P<0.05),诊断费用显著高于放射DR(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果优于放射DR,但相应的其诊断时间和经济成本也更高,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诊断方法,或联合多种方法共同诊断,从而最大限度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放射DR平片 隐匿性骨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放射DR技术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和放射DR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技术的检出率、诊断时间等。结果:采用DR检出的隐匿性骨折患者有12例,采用多层螺旋CT检出的骨折患者有48例,对比两种检查手段对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多层螺旋CT的诊断时间、诊断费用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放射性DR技术,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中实施多层螺旋CT和放射DR平面技术诊断,对比可知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较高,不过多层螺旋CT的诊断时间、诊断费用也明显提高,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隐匿性骨折诊断 多层螺旋CT 放射DR平面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通胸片对肺结核影像的诊断特点。方法:该院521 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肺结核患者的普通X 线胸片。结果 521例肺结核中浸润型495例(95%)、血行播散型4例(0.8%)、慢性纤维空洞型12例(2.3%)、结核性胸膜炎10例(1.9%),有以下影像特点: 结节斑点影、斑片状周围浸润影、片状融解或小空洞影、纤维索条影或网状影、胸膜增厚粘连。结论:普通胸片检查方便易行,是发现肺部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肺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胸片 肺结核 X 线影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匿性肋骨骨折的CT和DR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共收治隐匿性肋骨骨折7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DR和16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检出准确率。结果70例肋骨骨折患者中,共发现肋骨骨折172处,16层螺旋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检出的准确率为(168例/97.67%),DR对隐匿性肋骨骨折检出率为(133例/77.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6层螺旋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漏诊率为(3例/1.74%),明显优于DR的(29例/16.8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DR相比,16层螺旋CT在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明显优越性,二者结合,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全面的诊断。

  • 标签: 隐匿性肋骨骨折 DR平片 16层螺旋CT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DR的因素及优化措施。方法对我院收集的690张非甲级进行回顾性分析,时间范围为自2013年8月~2015年8月。结果形成DR非甲级的原因39张为设备本身因素,占5.65%;214张为摄影条件因素,占31.01%;388张是人为因素,占57.54%;其余49为后技术处理不当,占7.01%。结论要避免或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非甲级DR,工作人员就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 标签: DR 非甲级片 影像质量 优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