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提升PTCD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四科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4例行PTCD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评价指标督导临床护理工作,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8例行PTCD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督导临床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目的知晓率、导管滑脱发生率、护理记录合格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目的知晓率、导管滑脱发生率、护理记录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TCD置管 专科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风湿免疫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风湿免疫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6月—2021年2月,在文献检索和内部咨询的基础上,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初步形成风湿免疫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后确立风湿免疫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内容。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1和0.910,各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61~5.00分,变异系数为0~0.13,认同程度为88.30%~100.00%,最终形成17项风湿免疫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论构建的风湿免疫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涵盖了专科疾病护理的关键内容,临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能指导临床护理质量控制和评价。

  • 标签: 风湿免疫 结构-过程-结果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适合临床手术的护理敏感指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结合国内外护理研究理论成果及国际数据库系统,采用德尔菲法进行内部、专家询函,确定科学的测量方法及关键指标。结果:构建了一个涵盖多种内容的手术室敏感指标体系,专家权威系数大于0.80,指标变异系数小于0.3,结果真实有效。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敏感性、专业性,对手术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术室 专科护理 质量 敏感指标 构建
  • 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0医院 云南昆明 650032【摘要】 目的:着重探究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应用价值,希望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时间范围之内所收治的70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而针对观察组所采取的是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数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能够十分显著地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等相关情况,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专科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骨科护理治疗敏感指标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12月我院骨科所接收的80例相关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相对应的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进一步实施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操作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等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 P值小于0.05。结论:在针对骨科疾病患者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切实应用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相关内容,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应用,这样能够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到2019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39例患者作为实施前组,将2019年12月到2020年9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组,采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观察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患者的血循环评估正确率、神经功能评估正确率、疼痛评估正确率、体位护理正确率、康复行为训练正确率情况、外固定并发症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风险患者呼吸道梗阻发生率情况、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实施后的血循环评估正确率、神经功能评估正确率、疼痛评估正确率、体位护理正确率、康复行为训练正确率、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外固定并发症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风险患者呼吸道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

  • 标签: 骨科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专科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方法及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比较这两种方法对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96.45±1.52)分、护理满意度(96.67%)和不良事件发生率(3.33%),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82.03±1.35)分、(80.00%)和(13.33%),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以显著提高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及安全性,使患者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改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骨科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 。方法:我院从2022年4月开始建立了基于以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体系,总结其应用方法并对改善前后的护理质量展开对比分析,总结其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结果:改善后各敏感指标的达标率均显著高于改善前,P

  • 标签: 骨科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持续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有关数据调查表明,我国每年骨科创伤患者达到数2000万人次,其中大部分的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消除病痛,所以,骨科疾病的临床防治工作尤为关键,本次主要对骨科护理方面进行了整体调研。方法:对骨科接收的病例进行了调查,共有79例患者,在改进实施前共有患者39例,上述患者均于2020年入院,2021年入院患者有40例,给患者进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改进操作,对患者改进前后各正确率方面、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从不同方面对此次改进前后的正确率方面调查,显示实施后更优;调查了此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改进实施前并发症发生率偏高;针对此次满意度方面进行了问卷评估,显示实施后患者更为满意(P

  • 标签: 骨科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专科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 作者: 林梦 马晶晶 陈秋蓉 陆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成都 610041 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血液肿瘤患儿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旨在为评价血液肿瘤患儿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构建指标体系初稿;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2月选取15名来自儿科、血液肿瘤科领域的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血液肿瘤患儿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15/15),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5,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97~0.609(均P<0.01)。最终形成的血液肿瘤患儿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血液肿瘤患儿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且专科特色突出,该指标体系可用于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提高血液肿瘤患儿的护理质量

  • 标签: 血液肿瘤 儿童 德尔菲 指标构建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有专科特色且科学、实用的乳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方法于2018年8月成立研究小组,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按照约翰霍普金斯证据级别与质量评价标准筛选并确定相关文献,结合文献所涉及的指标初步形成乳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构架。2019年1月编制专家函询问卷,从青岛市医师协会及护理专家委员会中随机抽取20名专家,应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函询,构建乳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并进行修订及确认。结果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15、0.858,专家权威系数>0.80,各指标变异系数<0.30;构建了包含患肢功能锻炼知识知晓率、淋巴水肿预防措施知晓率等11项乳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乳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实用性强,可信度高,有专科特色,可用于乳腺疾病患者的全程护理质量评估和管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精准、科学的评价。

  • 标签: 乳腺疾病 德尔菲法 敏感指标 护理质量 专家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病人神经运动功能评估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一套科学、系统且敏感护理质量指标,以指导临床该类病人神经运动功能评估的护理实践,同时为该领域的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利用系统评价法总结涉及骨科病人神经运动功能评估的文献,以文献证据综合结果为依据,课题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和小组讨论法整合出骨科病人神经运动功能评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计算公式以及数据收集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专家函询问卷初稿,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函询专家拟定指标的重要程度、公式合理程度及数据收集方式的可操作程度进行评定。对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定了9项骨科病人神经运动功能评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其中结构指标1项,过程指标5项,结果指标3项,并针对各指标对应其定义、计算公式及数据收集方法。2轮函询结果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和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37和0.864,2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384和0.397。结论:基于敏感指标的骨科专科护理质量标准构建过程科学、可靠,标准内容与敏感指标之间建立了内在联系,体现了骨科专科护理服务特点,可为全面、精确、针对性地改善骨科专科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 标签: 敏感指标 骨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运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20.1-2020.6我院接收的50例手术患者作为参考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另选取2020.7-2020.12我院接收的50例手术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运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促进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 手术室护理管理 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对消毒供应专科护理质量应用敏感指标,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测。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10月期间消毒供应专科所管理的17398例样本数据,并对两组样本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以后,试验组器械清洗率98.60%,包装合格率98.09%,同时包装破损率0.39%,湿包发生率0.4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消毒供应专科中实现了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 标签: 消毒供应专科 护理质量 敏感性指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我科是胸部肿瘤放化疗专科,因疾病和治疗的特殊性,大多数病人都有呼吸系统相关症状,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临床大量实践我们总结出,护士作为放疗后副反应的直接观察者和干预措施执行者,健康宣教的主要实施者,其工作需要更加专业、细致和规范化。

  • 标签: 胸部肿瘤放疗 专科护理敏感指标构建 应用
  • 简介:摘要:我科是胸部肿瘤放化疗专科,因疾病和治疗的特殊性,大多数病人都有呼吸系统相关症状,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临床大量实践我们总结出,护士作为放疗后副反应的直接观察者和干预措施执行者,健康宣教的主要实施者,其工作需要更加专业、细致和规范化。

  • 标签: 胸部肿瘤放疗 专科护理敏感指标构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适用于我国介入手术室的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评价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8—9月基于循证的方法检索和评价文献,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理论为框架初步拟定介入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于2019年11月—2020年1月选取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专家委员会和陕西省心血管病护理专委会介入学组的30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开展2轮专家函询进行指标修订及确认。结果本研究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6.70%(26/30)和100.00%(30/3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0和0.917,Kendall's W为0.089~0.302(均P<0.05),各指标变异系数均<0.3。最终构建了包含1个结构指标、5个过程指标和2个结果指标的介入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介入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适合我国国情,可用于指导介入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的评价和持续改进。

  • 标签: 手术室 介入 德尔菲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体系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控制护理服务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的40个护理单元,利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开展护理质量评价工作,对比2020年与2021年两个年度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2021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2020年,且患者的满意度优于2020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与应用能够为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提供关键性的参考依据,在控制和优化护理质量的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急诊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护理专科敏感指标的构建对临床护理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儿科护理专科敏感指标构建后43名护士以及3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实施儿科护理专科敏感指标构建前的43名护士以及300例患儿进行对照组。比较两组护士专科技能掌握情况,患儿跌倒坠床、皮肤损伤、留置针非计划穿刺情况以及患儿父母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的专科技能掌握合格率为100.00%(43/43),高于对照组的90.70%(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跌倒坠床、皮肤损伤、留置针非计划穿刺发生率分别为0.33%(2/300)、1.00%(3/300)、0.33%(1/3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8/300)、3.67%(11/300)、3.00%(9/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父母满意度为95.67%(287/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67%(275/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专科敏感指标的构建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减少患儿跌倒坠床、皮肤损伤、留置针非计划穿刺发生风险,同时有利于提高患儿父母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 儿科护理专科敏感指标 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敏感指标在乳腺专科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收集乳腺病诊疗中心2018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56人和实验组7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去常规护理外,出院前通过敏感指标进行督查,进行强化宣教,提高知晓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均数、标准差、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胸骨旁引流管、腋下引流管及护士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的护理服务中,护理敏感指标的实行可以有效促进护理服务,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乳腺专科 敏感指标 优质护理服务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