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我在坐了二十多次的长椅前进行倒数计数,诊室的门不像往常那样敞开,所以那里面的光明照不出来。  医院的走廊长且暗,加之冬日午后的隐晦,显得寂静又孤僻。我坐下来,整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又慢慢解下毛线围巾。不久前在公交车里挤出的热汗,此刻全湿漉漉地黏着着皮肤与内衣,我试了试用手揪开背后的衣物,可等再次放下,那湿冷好像又加重了一层,寒意就一阵突袭,顺着手臂窜上来。我默默忍耐着,根据以往经验,不要动是最好的最舒适的办法。其实很多事情都这样。我尽力试着不去感受渐渐从脚底挤上来的阴冷,翻了几页原本很想读的书,打算再次沉下去阅读。在过去的二十九个月中,我就坐在这张长椅上,读完了各种书籍。等待,抛开外物,几乎成为一种放松的喜悦。在这两年零五个月里,我的身边有时候人多,有时候人少,阳光有时候会很放纵地闯过对面大楼的阻碍,直白地摩擦我的皮肤,也有时候,就像现在,刻薄又冷酷。这样的天气里,来看牙医的患者零零星星,几近于无,所以走廊更阴郁,更空旷。

  • 标签:
  • 简介:正畸治疗中,我们常遇到一些在选择拔牙不拔牙或手术不手术治疗方案时模棱两可的病例,称为临界病例。临界病例矫治方案的制定困扰着很多正畸医生。本文从原则、实质出发,探讨影响拔牙决策的诸多因素以及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定性、定量指征,并对一些两难病例及其治疗中的挑战、陷阱等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正畸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口腔正畸 拔牙 矫治 正颌外科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错合畸形是一种常见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不便,也给其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通过临床观察,对各年龄段口腔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同的错合畸形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时解决患者心理问题,使矫治错合畸形取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口腔正畸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确定正畸治疗计划的依据。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最佳治疗方案的确定取决于问题的性质与严重程度。

  • 标签: 确定 正畸治疗计划
  • 简介:《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口腔正畸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实行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以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口腔正畸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口腔正畸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口腔正畸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口腔正畸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口腔正畸学术交流。

  • 标签: 口腔正畸学 中华医学会 杂志 临床工作者 临床科研工作 稿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一系列系统化的口腔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09年-2011年期间来我科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矫治结束后,2组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口腔卫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进行一系列系统化的口腔护理后,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患者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龋齿、牙龈炎、牙齿脱钙、牙结石等症状,口腔卫生情况良好。因此,正畸治疗过程中一系列系统化的口腔护理是非常重要及有效的。

  • 标签: 口腔护理 系统化 口腔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人患者的口腔修复正畸治疗进行研究分析,寻找比较可靠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我院2011年至2012年的40例正畸修复患者来行研究分析,并且分析成人患者的正畸治疗方式。结果此次选取的40例患者中共有I类错29.5%、Ⅱ类错47.4%、Ⅲ类错23%。此次正畸治疗中有2例子患者出现了失败的情况,剩余患者均获得良好的疗效,并且对这些患者进行了跟踪随访,一年均为出现任何异常。结论成年人口腔正畸治疗可以对其畸形口腔进行调整,让患者获得比较好的美观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成年人错畸形修复正畸矫正
  • 简介:随着口腔证畸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对于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无论在理论基础还是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虽然正畸治疗带来的益处不言而喻,但其附加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其中之一即为牙髓反应。大量研究表明,适宜的正畸力不会造成牙髓的病理性损害[1],

  • 标签: 牙髓反应 正畸治疗 病理性损害 临床实践 临床应用 正畸力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对口腔正畸学的个人认识。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改变牙颌畸形是患者迫切要求治疗的主要目的;正畸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就是解除患者的病痛和烦恼,所以对牙颌畸形的精心诊治是口腔正畸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 标签: 口腔正畸学 认识
  • 简介:目前适合测试正畸弓丝这种小力值的力学实验装置比较少,为此,笔者在参考美国牙科协会有关弓丝实验的ADANo.32弯曲试验,以及我国有关金属材料弯曲实验方法国家标准和相关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正畸弓丝三点弯曲实验装置,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正畸弓丝 三点弯曲 机械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牙列间隙患者修复前正畸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利用2011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接诊的83例成人牙列间隙患者就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83例患者,均治疗有效,37例明显有效,占44.58%;不良反应1例,剩余82例恢复时间为7至13天,平均9.71.8天;治疗结束40名患者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39例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5.18%。结论成人牙列间隙修复前正畸治疗对患者有较理想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

  • 标签: 牙列间隙 正畸治疗 修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口腔正畸治疗就是将患者的牙齿或者颌骨移动至理想位置上,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施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而支持这种移动矫正牙体引起的反作用力的情况称作“支抗”。口腔正畸加强支抗措施是牙齿矫正中重要的环节,会贯穿在整个口腔正畸治疗中。本文对口腔正畸加强支抗的措施以及特点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希望为今后的口腔正畸加强支抗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口腔正畸加强支抗 措施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畸牵引在冠根折断的外伤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16颗单纯修复效果不理想的外伤前牙,应用正畸牵引治疗后,无需修复或再行美容全冠修复。结果经过平均12~20周局部正畸治疗和保持后,通过患牙调磨或再行美容全冠修复,前牙修复成功率93.75%,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结论通过正畸牵引治疗后,成功修复了单纯修复效果不理想外伤前牙,成功保存了天然牙,并且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是一种理想的修复外伤前牙的方法。

  • 标签: 前牙 冠根折 正畸牵引 修复
  • 简介:一、病史患者卢某,女,21岁。主诉:下巴偏斜,影响美观。否认相关系统性疾病且无家族史。二、临床检查1、面部:左右不对称,颏部左偏约3.5n瑚,肌肉发育不对称,左侧较右侧略显丰满,面中1/3凹陷(图1)。2、口内:口腔卫生状况良好,恒牙骀,磨牙近中关系,下颏左偏。上颌拥挤2mm,下颌拥挤6.5mm。上颌中线与面中线一致,下颌中线左偏5mm。

  • 标签: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患者 成年 口腔卫生状况 系统性疾病 面中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80例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正畸矫正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接受种植支抗疗法,对照组接受非种植支抗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接受微型种植支抗疗法的患者较接受非种植支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耐受较好,不良反应少,面部和牙齿排列改善明显。结论微型种植支抗能为正畸治疗提供稳定的骨性支抗,使其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种植支抗 正畸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正畸科患者人性化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口腔正畸科2012年1-12月就诊的2786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调查满意度与2011年度未实施人性化护理满意度调查进行对比。结果2012满意度调查为90.0%,而2011年的满意度调查为78.3%。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充分说明了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护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标签: 口腔正畸科 人性化护理 满意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6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38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口腔正畸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样进行常规的口腔正畸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心情愉快,分析对比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时,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患者的良好心理状态有助于治疗的展开,保证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正畸 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颌唇侧阻生尖牙的正畸-外科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对15例埋伏阻生的上尖牙采用开窗术暴露埋伏尖牙后粘牵引钩,用固定正畸配合牵引,辅助导萌一步矫治到正常牙位。结果15例患者中,除一例中途放弃牵引要求直接拔出埋伏牙外,其余14例牵引阻生尖牙到预留位置,未出现牙髓坏死,牙周附着不良,x线显示牙根无明显吸收,患者面型无明显变化,牙弓形态良好,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为中性,基本达到目标。结论采用上颌唇侧阻生尖牙的正畸-外科联合治疗,可使牙齿恢复整齐美观、消除牙合创伤、改善牙齿咀嚼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上颌唇侧阻生尖牙 正畸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