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甲基化酶( Methylase)、甲基化 CPG结合蛋白 2( MECP2)蛋白的表达差异,以及西藏麻黄提取对肝癌的甲基化蛋白和 Wnt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①人体组织标本研究:留取 65例初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组织,分为肝癌组;依据 BCLC分期,分为 A期和 B期;根据肿瘤体积,分为单发组和多发组;根据瘤体的大小,分为 >5cm组和 <5cm组;对照组选取 52例慢性肝炎患者。②肝癌细胞株 SM7721细胞实验研究,观察麻黄提取和 5-氟尿嘧啶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蛋白质印迹法( West Blot)检测 Wnt通路( FOS、 Wnt6、 Wnt10)蛋白表达情况;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甲基化酶( Methylase)和甲基化 CPG结合蛋白 2( MECP2)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人体组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肝癌组较对照组 Methylase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7); BCLC分期 B期、多发组、 >5cm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48、 0.042、 0.045); MECP2多发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1)。②肝癌细胞株 SM7721细胞实验研究结果:麻黄组 Methylase低于肝癌组及 5-F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7)。麻黄组 MECP2低于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6)。麻黄对 Wnt通路蛋白表达发现,麻黄组 FOS、 Wnt6、 Wnt10蛋白表达均下降,与肝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1、 0.045、 0.037),其中 Wnt10,麻黄组与 5-F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3)。结论:麻黄提取可以显著降低 Methylase、 MECP2表达,该机制可能与 Wnt信号通路的 FOS、 Wnt6、 Wnt10蛋白改变密切相关。

  • 标签: 西藏麻黄 原发性肝癌 甲基化蛋白表达 Wnt信号通路 抗肿瘤作用
  • 简介:摘要:丁二酸实为一种四碳平台化合物,采用发酵法对丁二酸进行生产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越发受到重视。为了提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丁二酸的总体提取收率,本文采用三辛胺/正辛醇体系络合萃取发酵当中的丁二酸铵,现就此作一剖析。

  • 标签: 丁二酸铵 络合萃取 发酵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丹参注射联合人脂肪干细胞(hADSC)对自体脂肪颗粒植入裸皮下后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实验主体部分于2019年5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和平医院输血科实验室完成。选取24只8周龄健康雌性裸,体重(23±3) g,分为4组,每组6只。A组为植入脂肪颗粒0.5 ml;B组为植入脂肪颗粒0.5 ml+hADSC;C组为丹参注射0.5 g/(kg·d)+脂肪颗粒0.5 ml;D组为丹参注射0.5 g/(kg·d)+脂肪颗粒0.5 ml+hADSC。移植术后15 d时每组取3只裸取材,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微血管数量。术后30 d各组剩余3只裸取材,HE染色并测量各标本体积。结果组织学肉眼观察,术后15 d,标本均可见完整的包膜形成,新生毛细血管在包膜表面,包膜与移植体周围组织的分界明显,活动度好,质地硬度中等,以疏松结缔组织与周围组织相连;术后30 d,移植体的体积较移植初缩小,部分组织中可见脂肪液化坏死。术后15 d脂肪移植体免疫组织化学切片血管密度值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脂肪移植体体积值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与hADSC的综合作用,比各自单独运用更能有效地促进脂肪颗粒移植体早期血管系统的重建,更有效地提高脂肪颗粒成活率。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动物实验 人脂肪干细胞 脂肪颗粒移植 成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对小儿重症脑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MMSE、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小儿重症脑炎患者100例,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探索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同时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生活质量(SF-36)评分水平的变化。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惊厥消失时间(2.03±0.87)d、肌体肌力恢复时间(5.24±2.38)d、意识恢复时间(5.38±3.17)d明显较对照组[(2.96±0.92)d、(8.73±3.95)d、(7.96±2.75)d]短(均P<0.05)。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指标IL-6和INF-γ水平进行检测,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血清中IL-6和INF-γ虽均有下降,但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IL-6(3.77±1.73)ng/ml和INF-γ表达(5.42±2.08)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6.61±2.05)ng/ml、(8.78±3.07)pg/ml](均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SF-36评分观察,发现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SF-36评分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26.63±2.48)分、SF-36评分(88.78±6.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1.75±3.25)分、(75.42±5.18)分](均P<0.05)。对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发现,两组不良反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对小儿重症脑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明显缩短恢复时间,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 小儿重症脑炎 MMSE评分 SF-36评分
  • 简介:摘要:小麦种植是通过基因工程改良小麦品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为了促进小麦基因工程和基因功能研究,有必要建立小麦种子转化体系。小麦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种植方法。目前,中国的小麦胚胎文化组织正在收集关于什么品种、胚胎、年龄、环境和外源激素的信息,并正在研究如何将这些信息传播到中国其他地区。预处理、接种等

  • 标签: 幼胚离体 培养育种
  • 简介:摘要肝细胞肝癌(HCC)为源自于乙型肝炎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背景、化学毒物摄入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慢性炎症。癌变肝细胞可表达和分泌多种相对特异性的标志物,如癌型的甲胎蛋白、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Wnt/β-catenin通路关键信号分子Wnt3a和肝癌特异性GGT-II等,临床分析癌型标志物除有助于HCC诊断和预后判别外,也可能是HCC免疫治疗的靶目标,具有开发应用前景。现对有价值的癌型特异分子标志物与肝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评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免疫治疗 特异性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患者4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开展时间:2019年6月-2020年10月。采取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每组纳入2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治疗,观察组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使用脑卒中评价量表(NIHS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修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水平相近,NIHSS评分基本一致,差异不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HISS评分低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刺结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神经修复,改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神经功能 针刺治疗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 简介:摘要:妇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里“光会影响妇生活的分布?”。笔者从妇的介绍和研究价值、妇饲养仪器的制作思路和方法、探究不同土质和湿度对妇存活率的影响等带动学生自主研究妇的饲养和仪器制作,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还可以为药用提供货源的作用。

  • 标签: 鼠妇饲养 仪器制作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排汤治疗宫腔残留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实施人工流产术且发生宫腔残留的62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划入联合组与常规组(n=31)。常规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联合组使用米非司酮与排汤联合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清β-HCG水平、宫腔残留物缩小情况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清β-HCG下降值、宫腔残留物缩小值均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间差距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65%,联合组为96.77%,数据差距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发生7例不良反应,联合组患者发生1例不良反应,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排汤治疗宫腔残留的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机体指标,且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 标签: 米非司酮 排胚汤 宫腔残留
  • 简介:摘要:电子证据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在的证据信息,是信息时代变革的必然产物。本文以警务实战位基础,深度结合一线警务工作的重难点,提出了将数字取证平台的数据提取功能带到一线警务实战中,在保证电子证据的合法性、完整性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智能设备数据提取装置。该设备能够弥补当前电子证据实地取证的空白,提高基层干警工作效率。

  • 标签: 智能设备 数据提取 电子取证 物证保全
  • 简介:【摘 要】本文从汝瓷摆件《来宝》引出梳理汝瓷烧制流程的问题,文中首先对 汝瓷烧制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说明, 准备原料, 制备料浆和釉浆, 准备坯体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其次分排湿、升温、还原、保温和停烧降温五个阶段对汝瓷具体烧制流程进行了说明;再次分析了汝州和宝丰在汝瓷烧成方面的异同,最后提出了不论是宝丰还是汝州的汝瓷匠人,希望大家能够经常沟通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创造汝瓷更加美好的明天。

  • 标签: 汝瓷 制作过程 鼠来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注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神经功能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神经功能、IGF-1水平、APN水平、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67%)低于观察组(9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量表评分(NBNA评分)、IGF-1水平、A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高于观察组(6.67%),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与奥拉西坦注射联合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能显著改善患儿神经功能,提高患儿血清IGF-1、APN水平,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奥拉西坦 鼠神经生长因子 缺血缺氧性脑病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治疗宫外孕中使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 90例自 2019年 2月 -2019年 10月期间治疗宫外孕的女性,根据病床号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胎术进行治疗,常规组使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 结果 观察组和常规组不同时间的血清β-HCG水平和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宫外孕再发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宫内妊娠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胎术治疗宫外孕具有宫内妊娠率高以及损伤小等优势,值得应用。

  • 标签: 宫外孕 腹腔镜 输卵管开窗取胚胎术
  • 简介:摘要:体胚胎学是研究一个正常的机体的胚胎发育过程和机理的一门科学,人体胚胎学在医学界是一门基础性和临床性非常强的学科,无论是教师的教学工作,还是学生的学习都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而之所以形成这种情况,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胚胎学自身具有比较强的抽象性,胚胎发育过程还具有动态性的变化,学生实际学习难度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之下,在实际的人体组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好胚胎组织学切片,以此为基础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故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胚胎组织学切片在人体组教学方法作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 标签: 胚胎组织 组织学切片 人体组胚 教学方式 教学作用
  • 简介:摘要: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治疗效果和药物质量,所以也是当今中药行业广泛关注的问题,尤其对于中成药的制造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分离提取方法较为粗糙,分离效率低;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分离技术在中药提取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得到了制药制药企业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将就中药提取分离技术的进展作如下综述。

  • 标签: 中药 提取 分离技术
  • 简介:摘要目前,旷场实验用来检测实验动物在新异环境中的自主运动行为、探索行为和焦虑程度,亦是研究神经损伤和病变最常见的行为学模型之一。旷场实验在麻醉学领域中常用于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模型动物的行为学研究。文章对旷场实验在行为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和分析思路进行综述,对目前不同研究中旷场实验的装置组成、实验程序、观察指标、参数分析以及的特性对旷场实验的影响进行分析。未来,旷场实验参数的综合分析需引起重视,与其他行为学测试之间的相互影响还需深入探讨。

  • 标签: 旷场实验 行为学 啮齿类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个家族性肾癌患者家系的系变异,结合其临床特征,探索其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患者和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提取DNA,采用DNA序列分析、实时定量PCR,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ase-PCR,RT-PCR)方法分别检测和验证VHL基因单碱基变异、碱基的微小插入和缺失、单拷贝大片段缺失。结果实时定量PCR结合RT-PCR产物测序的结果显示该家系患者VHL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单拷贝的缺失性系变异。结论VHL第2外显子的系杂合性缺失是该家族性肾癌先征者临床表征的病因学基础。家族性肾癌家系中VHL基因的系变异筛查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来预测个体患者预后。

  • 标签: 家族性肾癌 VHL基因 胚系变异 实时定量PCR DNA测序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中药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必须要积极加强现代化规模化建设,而中药提取是中药生产的关键环节,非常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压力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中药药效发生变化,为此必须要积极针对中药提取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加强提取工艺,通过对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软硬件设计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高中药自动化提取控制的水平,增强中药自动管理控制效果,真正发挥中药的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药物。为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代化转型升级作出重要贡献。

  • 标签: 中药提取 自动化 智能控制设计
  • 简介:摘要 : 目的:从兴仁金线莲中提取多糖,并建立兴仁金线莲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水提法提取兴仁金线莲多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多糖含量 。结果 :检测波长为 625nm ,得到葡萄糖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 y=6.2706x-0.0008,R2=0.998 ,线性范围为 0.00723~0.04341mg/ml, 该测定方法供试液在 2h 内显色稳定,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平均回收率 96.6 %。结论: 蒽酮-硫酸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准确,可靠,可作为兴仁金线莲多糖的测定。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