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7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32例老年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术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合并症情况(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肿瘤病理学分型、治疗方法以及患者的总生存期。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或活组织检查术,术后辅以放化疗、单纯化疗或靶向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探讨手术方式、合并症情况以及术前KPS对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32例患者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为(71.9±6.9)岁(65~79岁);其中世界卫生组织(WHO)Ⅳ级(胶母细胞瘤)22例(68.7%),Ⅲ级10例(31.3%);术前中位KPS(范围)为78.1分(40~90分);中位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范围)为5.7(4~8)。32例患者中,行病灶切除术21例(65.6%),行活组织检查术11例(34.4%)。术后行标准Stupp方案治疗7例,行替莫唑胺辅助化疗9例,行靶向治疗1例,未行进一步治疗11例。失访4例。32例患者的总生存期为1.2~73.3个月,中位值为15.8个月。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手术方式、术前KPS以及查尔森合并症指数并非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差,合并症多,通过采用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生存期仍较短。在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对有利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老年 疾病特征 治疗方法 高级别胶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的变化,为其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18年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HGB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其免疫表型。结果HGBL的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分布,细胞较大,核仁明显,可见"星空"现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B细胞标志阳性,bcl-2阳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高,c-myc高表达。结论HGBL侵袭性强,以多器官受累为主,分期晚,疗效差。结合病理组织学和基因检测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淋巴瘤,B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分析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方法 为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的患有胃上皮内瘤的 58 名患者,通过手术中的胃内窥镜生检和病理组织编制进行诊断,将手术中的患者的状况作为诊断基准。包括早期诊断精度、开发阶段诊断精度、综合精度指标等,对胃内窥镜生检的诊断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早期肿瘤诊断的正确率,肿瘤诊断的正确率,胃内窥镜组的综合正确率接近标准结果。结论是胃内窥镜生检的高品位胃上皮内瘤诊断的理想临床病理学结果。可作为胃上皮内瘤诊断的主要标准使用。

  • 标签: 胃镜 活检 癌变
  • 简介:摘要针对护理硕士《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POGIL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以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不同专科护理实践为载体,将自主性"教"与"学"线上教学模式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中;并在南京医科大学2019级护理硕士《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中进行实践。结果发现,以过程导向的引导探究式学习(process oriented guided inquiry learning,POGIL)理论为指导的自主性"教"与"学"在《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课程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均得到提升,达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 标签: POGIL理论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 翻转课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使用荧光素钠辅助下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显微手术的肿瘤全切情况及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确诊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85例,根据肿瘤切除术中是否使用荧光素钠辅助分别设为荧光素钠手术组(52例)和常规手术组(33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患病年龄、侧别、肿瘤最大直径、囊实性情况、术前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术前术后KPS评分差、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肿瘤全切情况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术前术后KPS评分差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肿瘤全切率、PFS和OS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荧光素钠辅助下的高级别胶质瘤显微手术可显著提高肿瘤全切率,缩短手术时长,延长患者PFS和OS,使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获益。

  • 标签: 高级别胶质瘤 荧光素钠 肿瘤全切 生存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2019年12月~2020年09月;研究对象:自愿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以电脑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实验组各45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CKC(宫颈冷刀锥切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宫颈锥切术治疗后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手术治疗后,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不同宫颈锥切术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H3 G34R突变的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2016—2019年经组织病理学及基因检测确诊为伴有H3 G34R突变的高级别胶质瘤5例,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15~45岁(平均年龄23岁),其中小于20岁患者4例。5例患者均以头痛或肢体乏力起病。影像学提示病变单独位于额叶或顶叶者各1例,同时累及额叶及顶叶者1例,单独累及颞叶者1例,弥漫累及多脑叶者1例;其中2例存在轻度病灶强化。形态上,5例均为胶质母细胞瘤结构,其中2例伴有原始神经元成分;全部5例肿瘤细胞均表达H3 G34R突变型抗体并伴有ATRX表达缺失,除1例外均出现p53过表达,5例均不表达Olig2。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8和24个月复发,后者于复发后3个月死亡;另3例术后不足12个月的患者目前无进展。结论伴有H3 G34R突变的高级别胶质瘤在临床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方面均具有相对一致的特征,包括其显著好发于年轻患者,发生部位几乎全部位于大脑半球,其组织学类型以胶质母细胞瘤最为常见等。可以考虑将其作为新的肿瘤实体进一步加以研究。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组蛋白类 甘氨酸-34-精氨酸突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932年的《高级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推行后,出版了许多图画教科书,其中就包括上海商务印书馆刊印发行的由吴中望编辑并绘制的《复兴高级小学美术教科书》。该套教科书在选择课程内容上注重实用性和美术与人之间的关系,养成学生健全的思想与技能。本文围绕《复兴高级小学美术教科书》的书籍设计、教材内容两个方面,浅谈这套教科书中的美术教学特点,以探讨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美术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科书和美术教学特色。

  • 标签: 小学美术教科书 图画课程标准 复兴高级小学美术教科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白内障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 方法 以白内障患者 100 例(时间所选为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为本研究对象,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分析 2 组白内障患者护理的结果。 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的 SAS 评分、 SDS 评分均较对照组低( P<0.05 );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高( P<0.05 )。 结论 白内障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更好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增加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白内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减轻小儿哮喘临床症状、预防小儿哮喘发作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本院 2017年 7月 -2019年 6月间收治的 80例小儿哮喘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各 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护理组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及临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指导,患儿家长对哮喘知识有了深刻了解,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护理效果,与参照组临床护理相比较,护理组的哮喘症状改善明显,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及临床护理措施,对减轻小儿哮喘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哮喘 临床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儿癫痫临床护理措施和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68例,临床分为护理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性临床护理护理临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效果做对比分析。结果: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癫痫患者临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小儿癫痫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研究
  • 作者: 栗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2-03
  • 出处:《中国蒙医药》2016年6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五医院肾病风湿血液科
  • 简介:摘要:血液灌流 (hemoperfusion, HP)是一种吸附性的解毒装置,它将患者的血液引入人体外并经过血液灌流器,通过具有广谱解毒效应的吸附剂,清除体内有害的代谢产物或外源性毒物,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1964年希腊学者 Yatzidis曾用药用碳做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从而证实了药用炭对肌酐、 尿酸、酚类、吲哚、胍类、水杨酸及巴比妥盐具有较强的吸附力。1966年张明瑞首次用白蛋白火棉胶半透膜包裹药用炭进行 HP,有效防止炭颗粒脱落,且血液相容性较好。 20世纪 70年代后期,吸附材料及包裹材料有了极大的改进及发展。目前国内已生产多种类型血液灌流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因此,血液灌流护理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灌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肺炎患儿90例,根据不同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n=45)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45)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小儿肺炎 临床护理路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骨关节护理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 2019年 5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病患的患者 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相关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满意度( 94.00%)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 80.0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8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介入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可闻到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降低介入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高级氧化技术为改善我国水污染情况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充分体现了其应用效果以及发展前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高级氧化技术是我国水处理技术应用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当下必须要坚持实践与优化的重要课题。因此,作为水处理相关从业者,必须要深入研究现阶段高级氧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其优劣势,才能有效的改善高级氧化技术,从而提升高级氧化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基于浅析水处理中高级氧化技术的应用展开论述。

  • 标签: 水处理 高级氧化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废水处理中高级氧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水质情况,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的生活用水,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目前,高级氧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这几种高级氧化技术的应用原理以及效果各有差别,在本文中,将针对高级氧化技术的特点以及这几种高级氧化技术的应用情况一一进行阐述与分析,以期为提高高级氧化技术应用效果提供一点参考。

  • 标签: 水处理 高级氧化技术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