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血液骨髓疾病的研究发展如雨后春芛,实验室检查除普通的瑞氏染色显微镜检查与活组织切片正渗入组织化学染色、血细胞化学、免疫、遗传、染色体检查并运用了组织培养、活体染色、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同位素及流式细胞等新技术。这些技术对血液细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正常与病理状态下血液病细胞的生长,动力状态,代谢过程及功能特征,对血液的病因、发病机制分析及诊断治疗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临床上,普通的瑞氏染色形态检查,可以为病情提供重要线索,为其他检查提供思路,因而是最基础的也是最经典的方法,对我们基层的医务人员由于没有高端的检查设备,就显得更为重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病是一种对人民健康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多发病。如何提高诊断率是我们每个血液检验专业人员高度重视的问题。不仅对血液、骨髓细胞形态特点、鉴别要点、细胞化学特征有很高的造诣,还必须有一定程度的血液病临床知识,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 标签: 血液 骨髓细胞形态 患者症状 体征 临床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髓细胞形态用于诊断鉴别大细胞性贫血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大细胞性贫血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一系减少,巨幼性细胞贫血(4.5%)、急性髓系白血病(16.7%)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2.5%)均显著低于溶血性贫血(81.3%),P<0.05,具有统计差异;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三系减少的发生率依次为88.6%、75.0%、58.3%、9.4%,P<0.05,具有统计差异。结论通过骨髓细胞形态检查能够观察到骨髓细胞发育异常形态的表现,对于诊断鉴别大细胞性贫血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髓细胞形态学 诊断鉴别 大细胞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细胞检查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我院住院患者贫血病因分布。方法对我院血液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住初诊为贫血待查的186例患者进行血液细胞分析、骨髓细胞检查及一些相关资料的回顾分析。结果该组186例患者中造血系统良性疾病151例(81.18%),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多见,造血系统恶性疾病35例(18.82%),以急性白血病最多见。结论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形态检查对贫血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

  • 标签: 贫血 细胞形态学检查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183例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形态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本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83例贫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骨髓细胞形态诊断结果。结果 贫血的发病诱因以缺铁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为主,分别为69例(占比37.91%)和32例(占比17.49%),溶血性贫血和感染性贫血也有一定比例,分别为19例(占比10.38%)和18例(占比9.84%)。同时存在一些病因不明的发病原因,显微镜观察未发现明显改变,共32例(占比17.49%)。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诊断作为检测贫血的方式,在当前临床层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早期贫血,为后续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贫血 骨髓细胞形态学 诊断结果 贫血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EB病毒感染患者骨髓细胞形态特点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EBV—DNA阳性患者共6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骨髓细胞形态检测。对患者骨髓细胞增生度、骨髓细胞成分异常表现、EBV-DNA数值与骨髓中异型淋细胞比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14例患者临床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34例患者临床诊断为EBV相关血液系统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EBV-HLH),6例患者临床诊断符合淋巴瘤的初步特征,4例被认为可能患有EBV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而另外8例患者的具体病情未能得到明确诊断。66例患者观察可见异型淋巴细胞的存在,其数量范围在1.5%至57.5%之间。此外,44例患者检测出噬血细胞,20例患者检测出异常组织细胞。结论:在EBV感染患者临床诊断中,可对患者实施骨髓细胞形态检查,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判断异常成分,有利于早期识别EBV感染,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EB病毒感染 骨髓细胞形态学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骨髓细胞形态联合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诊断白血病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疑似白血病患者100例,均用血常规进行初步检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骨髓细胞涂片检查,研究组50例采用骨髓细胞涂片联合外周血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采用骨髓细胞形态联合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诊断白血病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骨髓细胞形态学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 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治疗过程中,骨髓细胞形态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160例,这160例患者都接受骨髓细胞形态临床诊断和检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疾病史以及患者形态检查结果进行病情诊断和研究。结果经过骨髓细胞形态诊断和检查,在16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当中,主要包括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慢性贫血患者、白血病患者、障碍性贫血患者、溶血性贫血患者、淋巴瘤患者、骨髓增生患者、组织细胞疾病患者等,其中疾病占有比率最好的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其次是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等。结论对于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来说,其病情临床诊断主要方法是骨髓细胞形态检查方法,该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显著,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症状 应用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骨髓细胞形态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中的临床价值与应用。方法:选取 100例自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5月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骨髓细胞形态检查,通过检查结果研究分析患者骨髓细胞和形成该病的原因。结果:从检查结果来看, 100例患者中出现骨髓细胞增生的人数居多并且由于造血系统病变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人数为 73例,与非造血系统病变的患者人数( 27例)差距明显,该项数据具有统计价值( P< 0.05)。结论:通过骨髓细胞形态检查检查,可以在前期检查时就能够明确患者骨髓细胞的状态与患病原因,可以帮助医生尽早制定相对应对策,从而提高治疗效率。

  • 标签: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 造血系统
  • 简介:摘要:近几年,数字病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病理学与检验可以借助电子屏幕与软件工具对细胞、组织数字图像展开精确、方便的重复性分析,不需要依赖传统显微镜检查。而现代临床细胞方面的检验,正朝向数字化流程转换,但仍旧缺乏数字病理技术在骨髓细胞形态检验中的相关研究报道。对此,本文着重探讨,数字病理技术应用进展。

  • 标签: 数字病理技术 骨髓细胞形态学 检验 基本原理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骨髓细胞形态诊断中嗜血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方法自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随机选取44例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均实施骨髓、血液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本组探究中,3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全血细胞减少表现,另外9例患者出现了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表现,骨髓细胞涂片表现巨核细胞升高、红细胞升高及粒细胞升高,骨髓内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实施对症治疗后治愈率是97.72%(43/44)。结论给予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骨髓细胞形态诊断,效果显著,嗜血细胞增多可作为临床参考指标。

  • 标签: 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 嗜血细胞增多 临床意义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白血病的患者采取骨髓细胞形态+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其对于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疑似患有白血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患者,分别采取骨髓细胞形态+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以及骨髓细胞形态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情况。结果:患者均经过了血细胞检查,并且60例患者均已被确诊为白血病,40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对比患者的检查情况,外周血+骨髓涂片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骨髓涂片诊断的准确率(P<0.05)。结论:对于患有白血病的患者,采取骨髓细胞形态+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患者的临床检出率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白血病 骨髓细胞形态 外周血细胞形态 诊断价值
  • 简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简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edeficiencyvirus,HIV)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患者在感染的各个阶段,特别是疾病晚期,血液系统常表现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细胞数量的减少及骨髓细胞形态的异常。血液系统的改变可能是疾病本身直接引起的,或是治疗药物、继发感染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或是由多因素综合引起的。

  • 标签: 骨髓细胞形态学 血细胞数量 疾病晚期 继发感染 发育异常 粒细胞
  • 简介:摘要骨髓细胞形态检查是检查和治疗血液类疾病的重要方法,对提高血液疾病的治疗水平的具有重要帮助。当前在骨髓细胞形态检查中,需要完善的质量管理流程,如果有部分细节控制不当往往影响骨髓细胞形态检查的实际效果。目前在很多临床治疗过程当中,骨髓细胞形态检查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包括病患内部因素也包括骨髓细胞形态检查技术,因此对骨髓细胞形态检查中的质量管理及临床意义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骨髓细胞形态学 检查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血管肿瘤,其恶性程度介于完全良性的血管瘤和高度恶性的血管肉瘤之间,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或前内皮细胞,以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外观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为特征。EHE在所有血管肿瘤中发病率<1%,可发生于身体多个部位,最常发生于肝脏,其次是肝和肺同时受累、肺单独受累、骨单独受累。目前在国内未见报道通过骨髓细胞形态检查诊断EHE的病例。该患者通过骨髓细胞形态检查发现异常细胞,指引临床下一步诊疗方向,最终诊断为EHE,骨髓细胞形态检查为临床进一步诊疗提供重要依据。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需要与多种良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相鉴别,尤其与其他类型的上皮样血管源性肿瘤鉴别困难。目前已经发现该病有特征性的细胞遗传和分子生物异常,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综合考虑可以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标签: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骨髓细胞形态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检查在贫血患者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8例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形态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78例贫血患者通过骨髓细胞形态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能够确诊的61例,占78.2%。结论骨髓细胞形态检查对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贫血 骨髓 细胞形态学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