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8
/ 2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中的临床应用

自福蓉 1 赖秀林 1 普爱琼 2

1、云南省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云南玉溪 653100 2、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云南峨山 6532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中的临床价值与应用。方法:选取100例自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通过检查结果研究分析患者骨髓细胞和形成该病的原因。结果:从检查结果来看,100例患者中出现骨髓细胞增生的人数居多并且由于造血系统病变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人数为73例,与非造血系统病变的患者人数(27例)差距明显,该项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检查,可以在前期检查时就能够明确患者骨髓细胞的状态与患病原因,可以帮助医生尽早制定相对应对策,从而提高治疗效率。

【关键词】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全血细胞减少;造血系统

全血细胞减少又名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滥用药物或多种其它病症共同造成的疾病,其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人体内骨髓造血功能减少,也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表现。因为这种疾病属于并发症,同时患病因素较多,所以在检查时寻找该病的病因较为困难[1]。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通过染色骨髓内有核细胞的形态、颜色等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评估的一种新型检查方式,现今应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可以更快更精准地检查出其患病原因并且还能明确骨髓的状态,为患者的后期治疗带来了足够的数据,增加了治疗的成功率[2]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自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其中男性占56人,女性占44人,平均年龄为(50.64±25.21)岁,患者的性别比例与年龄两项数据均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以上所选的样本患者通过检查未有患上其它会影响该实验结果的病症,且全部100例患者及其家属皆知晓该实验的流程愿意配合院方完成该实验,并都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方法

1.2.1.常规血液检查

首先对刚入院的患者进行常规的血液检查,首先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采集,之后利用血细胞分析仪与其它试剂来检查患者体内红细胞、血小板等数量是否符合常规指标,并对其进行染色(瑞特染色法)以观察血象的变化。

1.2.2.采集骨髓样本与观察

在患者胸骨等部位通过刺穿的方式来收集骨髓,刺穿前对患者需要刺穿的部分用医用酒精等消毒,并对该部位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166,注射)麻醉处理,之后抽取少量骨髓液,并将骨髓液进行染色,随后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方式观察其变化,并记录下变化过程。

1.3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规定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来对骨髓细胞的状态进行分级,即分为增生极度减低(造血细胞比a<20%)、增生减低(造血细胞比20%≤a<40%)、增生活跃(造血细胞比40%≤a<60%)、增生明显活跃(造血细胞比60%≤a<80%)与增生极度活跃(造血细胞比80%≤a≤100%)五个等级;其病因则是由于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或骨髓病等造血系统病变与感染,肿瘤等引起的非造血系统病变。将以上两项作为标准进行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5ec1f3a22d266_html_83ba4077644d6121.gif )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骨髓细胞的状态

根据调查后发现,100例患者里面等级处于骨髓细胞增生活跃及以上的患者人数明显多于增生减低及以下的患者人数,两者比例为23:77,详细记录见下表1:

1 患者骨髓细胞状态

细胞增生等级

例数

占比(%)

增生极度减低

1

1.00

增生减低

22

22.00

增生活跃

48

48.00

增生明显活跃

24

24.00

增生极度活跃

5

5.00

2.2.病因分析

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后分析,病因是由于造血系统病变引起的患者数为73例,占比73.00%非造血系统病变引起的有27例,占比27%(X2=42.320,P=0.0001)该数据差距明显,符合统计学价值(P<0.05),患者病因确诊符合率100.00%

讨论

全血细胞减少是种在检查期间较为难以确诊的疾病,主要是因为可以引发该病的病因太多,让医生在前期检查时不容易确定导致该病的其它病因是什么,所以在后期治疗时需要绕很大一个圈才能检查清楚,同时也不清楚患者患病后体内骨髓细胞的状态,使得医生需要长时间来准备治疗方案[3]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种利用染色的方式观察分析骨髓中有核细胞相对构成比、数量和形态的变化,进而得知骨髓造血功能状态以及异常改变的形态学检查方法[4]。通过将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应用到检查全血细胞减少当中,通过前期获取患者的血液以及骨髓样本,对其样本进行染色,观察骨髓样本内部有核细胞的状态,大小以及活动等,可以清晰反映出骨髓细胞的增生以及分布特点,为医生确诊患者的疾病带来依据,较为准确地对患者的病因进行分类[5]

通过以上的观察实验对10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采用了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十分清晰得将患者体内骨髓细胞增生的强度以及患者该病的形成病因区分出来,在区别病因上面病症诊断符合率一度高达100.00%。

由此可以说明在全血细胞减少前期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特别准确得到患者在该病上面的相关数据与确诊患者的具体病因,为医生在后期的医疗计划带来强有力的依据,进而加大治疗的有效率,该方案经过证实可行性高,回报好,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雅梅, 王娅娟. 骨髓细胞学联合外周血常规检测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23): 91-92.

[2] 罗娟. 骨髓细胞学联合WBC、NAP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8, 25(6): 808-811.

[3] 梁业玲, 欧王玲, 陈平熹, 等. 骨髓形态学结合外周血片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断意义[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 24(35): 156-158, 161.

[4] 杜伟. 骨髓形态学联合外周血常规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意义[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10):1767-1768.

[5] 方悦之, 倪军, 王红,等. 27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形态学及外周血检查结果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 21(5):795-799.